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156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docx

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2009年秋季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基础知识点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3m,1m=10dm=100cm=1000mm,1m=106um=109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公式:

v=S/t变形公式有:

s=vtt=s/v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

m/s常用单位:

km/h1m/s=3.6km/h

6、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

v=s/t;测理工具:

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比液体中快,液体中比气体中快。

空气中:

v=340m/s,

(3)声音的速度还与温度和大气压有关。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

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S=1/2vt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也叫音品。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光现象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

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

“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

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

入射点;结果:

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

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14、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

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15、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

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6、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7、透镜的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

边缘厚,中央薄

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18、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

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

对光起发散作用。

19、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_物距____,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像距_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

成像条件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物距(u)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

实像、虚像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

正立

放大

虚像

与物同侧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20、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22、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又不疲劳的距离约为25cm,叫做明视距离。

眼睛相当于一个能自动变焦的_凸透镜_透镜,物体通过眼睛在视网膜上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成的像只能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通常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成的像只能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通常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眼镜的度数,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为单位)倒数的100倍,其公式为:

Φ=1/f×100。

五、力学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概念的理解

(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的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4、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

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

5、力的测量

(1)工具:

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6、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1)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2)测力时,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3)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与指针和刻度线应在同一水平面

7、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9、力的图示的做图方法

(1)画出受力物体:

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圆圈表示。

(2)确定作用点:

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

(3)画线段:

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力的大小

(4)力的方向:

在线段的末尾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5)将所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的附近

10、重力的概念

(1)定义: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理解: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1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G=mg变形:

m=G/g

(2)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3)作用点: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其中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3、合力的概念

(1)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理解:

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

(2)、二力的合成:

已知二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

(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述:

F合=F1+F2

(2)当两下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

F合=F1—F2(其中:

F1>F2)

14、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它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通过科学探究;我们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更粗糙;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

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彼此分离、④用滚动代替滑动。

1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该定律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16、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怎样运动及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向前飞行,这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在飞行的过程中,子弹受重力的作用。

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物体的哪一个部分,

(2)弄清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即是静止还是运动),(3)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个部分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17、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平衡等效于不受外力,即二力平衡时其合力为零。

18、力与运动的关系:

←→平衡态←→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

所以,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9、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

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飞行的足球不受人的力的作用,但仍在运动,所以,力不能维持物体运动,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简单的物理作图

一、光学作图

1、根据入(反)射光线,作出反(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入射角。

2、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发光点S射到镜面的光经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3、如图所示,为了让与平面成45°的太阳光竖直射到10m深的井底,平面镜应怎样放置?

写出推导过程,并作图说明。

4、作出如图中平面镜AB和BC反射光线。

5、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6、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用两种方法完成)

7、如图,S是一点光源,S′是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E则眼睛的位置,试在图中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从S点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过E点的入射光线。

8、如图发光点S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试确定这条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并画出光路图。

9、如图30,S是一点光源,发出两条入射光线到平面镜,试确定这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10、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镜子

 

     

11、完成下列光路图。

二、力的示意图

1、某球重6N,放置于斜坡上滚下,画出重力示意图;

2、用力提水桶的拉力的示意图;

3、用15N的力沿与水平向右上方成45°角拉小车,请画出拉力的三要素。

4、一本书放到水平桌面上后,对水平桌面竖直向下的压力为10N,画出桌面受压力的三要素。

5、图中虚线是抛出重10N的手榴弹在空中运动的轨迹,请在图中手榴弹的位置上作出它在下降阶段重力的示意图。

6、甲、乙两同学一起运一货物到学校。

甲用100N的力向东拉,乙用50N的力向东推车,请在图中画出其合力的三要素。

7、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

请在图甲中画出水平桌面对“不倒翁”支持力的示意图,在图乙中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O为不倒翁的重心)

计算题

一、有速度计算的类型题

1、列车过桥问题(注意列车通过路程要加上列车的长)

(1)一座桥全长6.89Km,江面正桥长为1570m,一列长为11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s,则火车速度是多少m/s?

火车通过全桥需用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4min穿过长度为2200m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3)、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全长6700m,其中江面正桥长1700m,一列火车长300m,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min,这列火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通过铁桥要用多长时间?

2、爆破安全逃离问题

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m/s,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问:

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的安全区?

(要求至少用三种方法解,共有五种)

3、测距离问题

向月球发射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月球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4、追赶问题

步行的人速度为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则骑车人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这时骑车人距出发地多远?

(0.25h;3.75km)

5、赶时间问题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以60km/h的速度行驶要2h才能达,有一次这辆客车以这个速度行驶了1h就坏了,只好停下来修理,修了15min才修好,问客车要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准时到达乙站。

(80km/h)

6、比例问题

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7、物体开始用10s运动了10m,接着又以4m/s的速度运动了48s,最后又以

3m/s的速度运动了6m,问该物体运动的路程是多少?

平均速度是多少?

8、一位在剧院的观众和一位坐在收音机前的听众同听一个音乐节目,若收音机离实况转播剧场7500km,剧院里的观众要想跟收音机前的听众同时听到音乐,他应离乐队多远?

(v声音=340m/s,v无线电波=3×105km/s)

9、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532.5m处鸣笛,经过3s钟司机听到回音,已知声音的速度为340m/s,则火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

 10、一辆6.5t的救灾汽车,奔往灾区途中要经过一座临时搭建的便桥,该桥允许的最大压力为6×105N,问这辆汽车能否安全通过这座便桥?

11、某汽车载重量4.5t,它要载几趟才能把4×105N的矿石运完?

12、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列车运行时

刻表如下表所示:

哈尔滨东

哈尔滨

沈阳北

北京

K18次

到站时间

--

20:

14

2:

23

09:

30

发车时间

20:

00

20:

32

2:

31

--

 

由表可知,K18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____h,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km/h(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实验题:

1、如图所示:

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图中刻

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物体A的长度

是____厘米,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

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

顶端A经B下滑到C,所用时间及通过路

程如图所示,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

是m/s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请简述其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某课外活动小组用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等实验器材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何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该小组同学猜测物体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请你帮助他们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

请写出你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蜡烛1和蜡烛2的像能否完全重合?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白家有一焦距为四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

因镜头是一个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

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像。

(3)装上镜头,用照相机拍一开花的桃树的像:

a、小白拍桃树的像时,桃树距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桃树在底片上成____、____的___像。

b、拍完桃树的像之后,小白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应使镜头____(“远离”或“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