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202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四川省自贡市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解析版

2019届

四川省自贡市初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卷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6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谴(qiǎn)责搪塞(sāi)重信守诺(nuò)

B.篡(zuàn)改蹙(cù)眉中流砥(dī)柱

C.铁砧(zhēn)卷(juǎn)轴流水淙(zōng)淙

D.被褥(rù)辍(chuò)学锱(zī)铢必较

【解答】A.有误,“搪塞”中的“塞”应读为“sè”;

B.有误,“篡改”中的“篡”应读为“cuàn”;“中流砥柱”中的“砥”应读为“dǐ”;

C.有误,“卷轴”中的“卷”应读为“juàn”;“流水淙淙”中的“淙”应读为“cóng”;

D.正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风骚旁逸斜出端详待价而估

B.休憩黯然失色瞻仰高谈阔论

C.威仪龙盘虎据珍馐万恶不赦

D.妥协试目以待慰籍牵强附会

【解答】A.有误,“待价而估”的“估”应为“沽”;

B.正确;

C.有误,“龙盘虎据”的“据”应为“踞”;

D.有误,“试目以待”的“试”应为“拭”,“慰籍”的“籍”应为“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莫言在北京举办“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引来热议,有点赞的,也不乏的。

有人说“莫言的字太差,算不上书法家,凭啥办书法展呢?

胆真够大”。

倒是身处舆论漩涡的莫言,在微博上发文称,办展是想让大家看到他的字的真实模样,免得为网上流传的“莫言书法”所误。

莫言不把自己的作品展称作书法展,而叫做“墨迹展”,也可见他对书法的敬畏。

这种敬畏来自于他从小受到的,以及对书法的热爱。

A.冷嘲热讽安之若素熏陶B.指桑骂槐安之若素熏染

C.冷嘲热讽视若无睹熏染D.指桑骂槐视若无睹熏陶

【解答】通读文段,查看选项中的供选词语。

第一个空,“冷嘲热讽”意思是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

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联系语境,所选词语应与前句中的“点赞”构成反义词,所以选“冷嘲热讽”更恰当。

第二个空,“安之若素”意思是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视若无睹”意思是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此处是表达莫言面对不同舆论的态度,用“安之若素”恰当。

第三个空,“熏陶”意思是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熏染”意思是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逐渐受到影响(多指不良的),带有贬义。

“熏陶”更符合语境。

综合以上分析,A选项与之一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阳光少年。

B.“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C.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

D.市川剧团精心打造的《惊蛰》,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现代川剧。

【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将“提供”改为“设置”;

B.有误,搭配不当,将“热情”改为“高潮”;

C.有误,语序不当,将前后两个分句内容互换,即:

不仅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D.正确。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千年书院经时间打磨,其永恒的智慧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

我们应,,,,。

①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

②守住书院根脉

③古为今用,去芜存菁

④呵护书院历史

⑤激活书院文化

A.①④⑤②③  B.②①④⑤③C.②④⑤③①D.①③④⑤②

【解答】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书院”的文段。

②④⑤句具有逻辑关系,②句首先从“根脉”的角度论述,故置于首位。

然后是“呵护”“激活”。

③句承接上文,表明书院的继承和发展。

①句“让”是提示性信息,对以上文句进行总结。

所以正确顺序应为:

②④⑤③①。

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连线,有误的一项是(B)

A.《射雕英雄传》——金庸——原名查良镛

B.《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孟浩然——七言律诗

C.《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D.《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游记体小说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的诗。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

”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堞,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

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

以前科学界认为:

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

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

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

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都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

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

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

“明日黄花蝶也愁。

”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

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

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所言:

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

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

“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

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

“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

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

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

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

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

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

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节选自秦自民《鲜红末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蝴蝶漫谈之口器与传粉》,(李传鹏输入《百科知识》2019年04A期)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

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密而发生的进化。

B.蝴蝶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C.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

D.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本题考查学生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结合选项,聚焦所涉及段落,然后揣摩选项正误。

【解答】A.有误,原文是“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所以“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

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说法错误。

B.正确。

C.有误,原文是“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一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说法太绝对化。

D.有误,原文是“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与原文不符。

8.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凤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B.第二段为了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引用专家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C.“爱情使者”“食品供应商”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形象、生动。

D.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ACD.正确。

B.有误,第二段引用苏轼的诗句,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的原话,是为了说明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蝴蝶与花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

B.蝴蝶是情绪敏感的生物,"明日黄花蝶也愁”,菊花凋零也会引发它的愁绪。

C.地球生物圈极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保护地球,人类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D.通过传授花粉,蝴蝶对维持当今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CD.正确;

B.有误,“明日黄花蝶也愁”引用诗句说明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

此项说法错误。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

“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叔向贺贫》)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

“子嗜鱼,何故不受?

”对曰:

“吾以嗜鱼,故不受鱼。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节选自汉·刘向《新序·节士》)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戎狄怀之  怀:

归服。

B.假贷居贿  居:

储积。

C.以亡于楚  亡:

死亡。

D.有馈鱼于郑相者 馈:

赠送。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D.正确;C.有误,亡:

逃亡。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B.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C.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D.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句意为:

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

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所以其停顿为: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故选: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叔向认为贫不可怕反倒值得祝贺。

当韩宣子为与叔向名位相同,却没有叔向富有而担忧时,他却表示祝贺。

B.叔向认为贫而修德可以避免灾难。

栾武子虽然不富有,但他宣传德行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使他免于灾难。

C.叔向认为恩德和恶行会影响子孙。

桓子放纵,但因栾武子的恩德而得善终,怀子修德却因桓子骄奢获罪。

D.叔向认为重要的是德行而非财富。

卻昭子虽然势力强大、深受宠幸,但不修德行,最后身死、宗灭。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

A.有误,韩宣子因为贫穷而忧愁,因为自己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而忧愁。

韩宣子没有因为与叔向名位相同,却没有叔向富有而担忧;BCD.正确。

【参考译文】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

“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

“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

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

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

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

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

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

“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

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有人送鱼给郑国的宰相,他不接受•有人问:

“你平时爱好吃鱼,为什么不接受赠送的鱼呢?

”郑国的宰相回答说:

“因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第Ⅱ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判断题、多项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的位置,按题目要求规范填涂;主观性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区域内作答。

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四、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翻译(8分)

1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眼,何贺之有?

(2)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解答】

(1)句中重点词:

若,如果;忧,忧愁;患,担心;吊,忧虑。

句意为:

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2)句中重点词:

受,接受;禄,俸禄,官职;食,吃。

句意为:

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答案】

(1)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2)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4-15题。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①珠帘用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②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①桁:

通作“行”。

一桁,一带、一列。

②壮气:

暗用丰城剑气,见《晋书·张华传》,蒿菜:

野草。

14.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5分)

(1)一、二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只”,除了哀伤再无别的,极言哀情之深。

(2)“终日谁来”,自己今为阶下囚,整日无人来访,流露出对人们趋炎附势的不满。

(3)下片金剑、壮气连用,既写出了李煜对亡国的无奈,又写出了内心的不甘。

(4)“晚凉天净月华开”,天空澄澈,明月朗照,词人的心境随之变得明净、开阔。

⑸最后两句照应开篇,“空”与“只”相互呼应,无比空虚中又增添了无限凄凉。

15.“秋风庭院藓侵阶”与刘禹餳《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都描写了苔藓爬上台阶之景,但两句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

【解答】14.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

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

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

①正确;②错误,词人没有流露出对人们趋炎附势的不满,只是写出自己的凄凉处境;③只有无奈和悔恨,没有不甘;④词人的心境始终是愁苦悲伤,没有随之变得明净、开阔;⑤正确。

15.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情感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抓住文章中关于文章情感的语句,或直接描写的,或间接描写的。

“秋风庭院藓侵阶”意思是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给人以凄凉之感;“苔痕上阶绿”则是借居住环境的幽静,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答案】14.①A;②B;③B;④B;⑤A。

15.“秋风庭院藓侵阶”表达的是词人悲伤凄凉之感,是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苔痕上阶绿”,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默写名句名篇(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关睢》)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3),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青山遮不住,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6),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7)恢弘志土之气,,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1)琴瑟友之(注意“瑟”的书写)

(2)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书写)

(3)烽火连三月

(4)毕竟东流去(注意“竟”的书写)

(5)衣冠简朴古风存

(6)博学而笃志(注意“笃”的书写)

(7)不宜妄自菲薄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五、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8分)

云上的饭店

袁省梅

张六九跳下三轮车,手里举着根麻花,说:

要是有钱了,我要在这里开个城里最好的饭店。

话是说给他媳妇王凤凤的。

王凤凤知道这是张六九的第一句话。

每天到了麻花铺前,张六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好像这句成了他一天的开始,好像没有这句这一天就没法开始。

每天早起,张六九骑着三轮车收破烂时,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街头的这个麻花铺,买一根麻花给媳妇吃。

刚炸出来的麻花,油乎啦啦的,飘着白腾腾的热气,老远就闻上了香。

王凤凤喜欢吃麻花。

王凤凤说,这世上没有比麻花好吃的了。

就她的这一句话,结婚八年,张六九给她买了八年的麻花。

以前他们都在城里的大富豪酒店打工,酒店没有早饭,张六九每天早上爬起来,骑上车子,穿过大半个城,到城西这家麻花铺给她买根麻花。

担心凉了不好吃,他就把叮铃咣啷的自行车骑出了摩托车的水平。

张六九说了第一句话后呢还有第二句。

张六九的第二句话是:

开一个最有羊凹岭特色的饭店。

羊凹岭有凤凰岭,有状元坡,有百鸟朝凤和江山庙。

王凤凤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今天,王凤凤嚼着麻花,想叫他别说了,天天就是这两句话。

话说三遍都淡如水了,有这力气,多跑几个地方,年根了,家家扫尘,说不定能多收个东西多挣俩钱。

可她嚅嚅唇,没有说,一声悠长的叹息却藤蔓般在心头爬,也无奈,也伤感。

嘴上说说跟云在空中飘有啥两样?

由着他吧。

说到饭店,张六九的眉眼飞扬开了。

他说,肯定红火,你信不凤?

肯定人人都喜欢。

他的饭店在云中热闹了好一会儿,才骑了三轮车,叫王凤凤坐好,猛猛地大吼了一嗓子,走咧——王凤凤在车厢的编织袋上坐着,手边放着个拐棍。

一次车祸中,王凤凤丢了半条腿,张六九坏了一只脚。

肇事车至今也未找到。

张六九又指着麻花铺旁边的羊汤馆,说,咱可不开这种店,羊肉羊汤,呼呼啦啦的一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有什么劲?

这块地方张六九早就看好了,说是来往的人多,饭店生意肯定好。

当然是出事前。

出事前,张六九是大富豪酒店的厨子,王凤凤刷锅洗碗。

面案、菜案上的活儿,张六九都能拿得出手。

张六九说是攒够了钱,就开饭店,最起码不用雇厨子不用雇服务员吧,这就省了一笔。

王凤凤问他钱呢?

一说钱,张六九就没话了。

张六九就低了眉眼,继续在饭店给人家打工。

王凤凤心疼他,就说,给人家打工也好,少操心。

张六九却不同意她的说法。

张六九说,不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人活一辈子,不能没个想法。

他说,要是咱自己的饭店,我就会开一张我喜欢的饭菜单子,我还会看人下菜,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孩子,做出不同的口味来,不高兴的人我要让他吃出高兴来,高兴的人我要让他吃出满足来,你信不凤?

他们出车祸后,就再没去过打工的饭店。

去,能干了活?

可是,张六九还是想开个饭店。

张六九说,等过了年,咱手里的活儿一倒腾,就把这个麻花铺租下开饭店,麻花铺要搬到街头,不远,你啥时候想吃我啥时候买。

张六九说,咱的饭店可不是一般的店……

寒风里,张六九突突地开着三轮车,和王凤凤说得也豪迈,也自信,是欢喜了。

王凤凤呢,坐在车里,由着他云来云去,有时嗯一声,有时顾自看街上的热闹,也不理会他。

张六九呢,满脑子都是他的饭店,走了好一会儿了,还在说他的饭店。

张六九说,咱的饭店就是卖馒头稀饭、油条豆浆,也肯定比别人家的好吃,有羊凹岭的特色呢,少说一天也能挣个二三百吧。

一天二三百,一月下来能挣多少呢凤?

你算算。

王凤凤没有算,她说,要是我的腿不坏,不至于二三百吧,咱还能多挣点。

张六九呵呵笑着,不怕,没事,慢慢来。

再说了,多了咱也不挣,人活着,不是只图了个挣钱,你说对吧凤?

王凤凤怅然地叹息着,那咱也得先把借人家的钱还了啊。

张六九说,不急,急啥?

过日子跟开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