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220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docx

黄帝内经与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和身心健康

——健康的自我管理

第一讲寻找健康之路

1、你是健康人么

1、健康的界定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形与神惧,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极度虚弱的症状,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保健大宪章》1984年

2、健康人的四条标准

①没有生理性和遗传性疾病。

②有自我控制能力。

③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

④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

2、关于亚健康

1、亚健康的定义

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经过相当高级别医院的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没有发现疾病,而自己确实感到躯体和心理上存种种不舒服,在中国叫做亚健康。

国际上把健康叫第一状态,疾病叫第二状态,亚健康叫第三状态,或是中间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前病态、潜病期、临床前期。

2、亚健康的表现

一是躯体的不适:

疲劳乏力;头痛头晕,口干咽痛,颈肩拘紧,腰酸背疼,关节酸疼,两腿酸沉。

容易感冒,低热多汗,胸闷气短,胸痛叹气,心慌心悸,紧张手颤,小便频数,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腹泻便秘,血压不稳,性欲减退,月经紊乱,血脂尿酸微增高,糖耐量轻度异常。

二是心理精神的不适:

焦虑不安,胆小恐惧,妒忌多疑,疑病猜忌,失眠噩梦,醒后乏困,困倦多睡,心烦郁闷,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悲观冷漠,自责内疚,性欲淡漠,记忆减退,思维迟钝,容易激动,特好生气,注意涣散,能力下降,钻牛角尖,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下降,人际关系紧张,道德行为偏差,有从众的越轨行为,进而产生内心的不安和沮丧,自我评价降低,甚至自暴自弃。

躯体和心理的不适同时存在,持续3个月以上,不能明确诊断为器质性病变,就可以判断为亚健康。

3、亚健康的危害

健康-亚健康-疾病衰老-死亡,是生命的自然流程。

亚健康是疾病的前奏、衰老的苗头。

消除亚健康,是防疾病,抗衰老的需要,是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不早衰,实现健康长寿目的的需要。

是活得舒服,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4、《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

未病先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璧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小病早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素问·宝命全形论》:

上工救其萌牙……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3、人体健康的守护神

人体健康的守护神,是人体的自动调节机能。

自调机能是与生俱来的、自动进行的、优化调节的,把人体的机能自动调节到最佳状态。

自调机能的功能是,对内调节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对病变进行自我修复和自动康复。

对外调节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性和顺应性,并抵御各种致病因素。

这个机能,在《黄帝内经》里用过正气、真气来表达。

如: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和真气,都是指人体的自动调节机能。

包括人体的生理活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和得病后的修复康复能力。

4、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养生对策

1、影响健康的个人因素

①不良情绪对自调机能的干扰和抑制。

②违逆规律的生活方式,导致自调机能的过度耗损。

③外界压力年龄增长,致自调机能的疲劳与衰退。

④外邪侵袭。

2、养生对策

①修心养性,减少对自调机能的干扰和抑制。

②顺应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减少自调机能的损耗。

③运用各种刺激手段,推动促进激发自调机能。

④防御外邪。

对身体不能有恶性意念,各种肿癌都是一种不良情绪酿成的。

5、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是指导实施养生之术的理论。

《黄帝内经》讲的主要是养生之道,揉合了医、道、儒、释的精华,寻找生命的规律,探讨健康的本质,把握养生的原则。

养生之术是在养生之道指导下可以操作的技术,包括精神心理调养、行为调养、形体调养、饮食调养、药物调养、物理调养、环境调养等方法和技术。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养生之道

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结论】《上古天真论》对养生的启示

①娴静愉悦:

恬淡虚无。

精神内守。

心安而不惧。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②顺应规律: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限制饮酒,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劳而不倦,房事适度。

③防御外邪: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④促进自调机能:

《内经》有大量文字讨论的是运用刺激手段促进自调机能。

第二讲养生先养心

1、历史的借鉴

易学家讲洗心,是洗涤心灵,除去恶念或杂念,净化心灵,改变心态。

儒家讲存心养性,正心修身,就是端正心性,心无邪念,提高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

道家讲清静无为。

清静就是静心,使心灵安定宁静。

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

只有不妄为,才能静心。

只有静心,才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佛学讲明心见性。

明心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包括凡心以至圣心。

见性就是见到自家的本性,包括自性以至佛性。

心就是菩提心,性就是佛性。

直指人心,就是明心;见性成佛,就是洞见自性与佛性。

气功家一切入手方法,都从修心调心入手,即修养调摄心性

医家强调养心,就是修养心性。

《黄帝内经》: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结论】浇花要浇根,养生要养心。

修心养性,排除干扰,解放自调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关键。

2、中文的“心”是什么意思?

东汉刘熙《释名》:

心,

纤也,所识纤微,无物不贯也。

孟子:

心之官则思。

3、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黄帝内经》的启示

①怒则气上,怒伤肝。

②喜则气缓,喜伤心。

③思则气结,思伤脾。

④悲则气消,悲伤肺。

⑤恐则气下,恐伤肾。

4、现代医学的心身性疾病

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无器质性原因的躯体疼痛。

②消化道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厌食、习惯性便秘

③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④神经性皮炎、斑秃、牛皮癣、湿疹、白癜风

⑤风湿性关节炎、肿瘤、某些糖尿病

⑥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某些不孕、痛经、难产、假孕、癔病、黄褐斑

⑦儿童厌食、遗尿、夜惊

5、修心养性的方法

要达到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体验标准:

有良好的心境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②操作标准:

有高效率的学习工作能力。

③发展标准:

有向上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

发展标准不要求每个人都有,但是体验标准和操作标准,每个人必须有。

(1)调节心理平衡的方法

1、五个学会

①学会理解:

学会理解别人和换位思考。

②学会接受:

学会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

任何事情的好坏都是相对的,这就是叫接受。

③学会减压:

学会把压力释放出来。

④学会沟通:

沟通很重要,有时候就是一两句话差了一点点的表达,就导致沟通不畅,人际关系紧张。

⑤学会放下:

对钱财名利、声色犬马,可追求,不执着,能取也取舍。

遇挫折,吸取经验教训,不焦虑,不纠结。

2、尝试宣泄

①喊山②唱歌③跳舞④吵架⑤大哭一场⑥另类宣泄法

3、学会心理转换

①焦点转移法:

在某一方面遇到挫折,不要把自己陷在这个坑里爬不起来。

可以把注意的焦点转移到另一个方面。

②以情胜情法:

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

③改变观念法: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可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4、求助心理疏导

(一)涵养道德

孔子:

大德……必得其寿。

仁者寿。

《黄帝内经》:

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孙思邈: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

要读书学习,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胸怀才能宽阔,才能放下许多纠结。

(2)静心的操作技术

佛家: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道家:

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儒家: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医家:

静者寿,躁者夭。

心要静,身要动。

静能生慧,动能生阳。

1、自然放松入静法

物我两忘,意气俱静,无无亦无,一灵独觉。

2、以一念代万念法

①意守身内或身外之物②默念字句

3、静坐养生法

①平坐式②盘坐式(散盘、单盘、双盘)

4、吞津法

准备动作:

全身放松,面带笑容,二唇轻闭

叩齿:

上下牙齿轻轻叩击36次。

搅海:

舌头在口腔中轻轻搅动,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再重复一遍。

当有唾液分泌的时候,轻轻含漱至唾液满口。

吞津:

将唾液分三小口咽下,汩汩有声,用意引至丹田。

意守丹田3-5分钟,配合顺腹式呼吸。

作用:

灌溉脏腑、濡润四肢、面色红润、轻身不老。

以上四法,要领皆是:

放松、愉悦、专注、入静。

长久训练,持之以恒,定会受益。

但更重要的是把八字要领融化到日常生活工作中。

因此养生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做人的文化素养。

(三)日常工作生活四种状态

放松状态、专注状态、愉悦状态、理智状态。

做有智慧的人,不做情绪化的人

(4)经常做到四个快乐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没乐找乐。

境由心造,乐由心生。

【附】养生箴言

①善良是营养素:

善良使你泰然自若。

②宽容是调节剂:

海纳百川能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③乐观是不老丹,快乐是长寿药。

④淡泊是免疫剂: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动病方。

寡欲以安以,节食以却病。

事能知足以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第三讲顺应规律降低损耗

1、养生为何要顺应自然规律

大自然化生了人和万物,自然规律给人和万物打上了深深圳的烙印。

为使生命活动应天时、得地利,活得轻松、舒爽。

所以,顺应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才能降低正气的损耗,保护自调机能,这就是养生的第二关键问题。

《黄帝内经》的警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极,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四时阴阳是指阴阳和五行,这是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

2、《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

1、大自然的阴阳

仰观天文,天空有太阳,俯察地理,地面有昼夜四季,白天明亮温暖为阳,夜间黑暗寒冷为阴。

春夏气温阳气不亢不烈,阴气不冰不寒,阴阳消长进退,稳定交替,最终化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

《素问·天元纪大论》: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素问·生气通天论》:

生之本,本于阴阳。

《素问·宝命全形论》: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基本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被打上了阴阳的烙印。

2、人体的阴阳

人体内具有温煦和推动作用的细微物质叫阳气。

人体内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细微物质叫阴气。

人体阴阳二气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相互吸纳、相互制约,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健康。

所以《黄帝内经》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失调,就会出现亚健康和疾病。

所以《黄帝内经》说:

阴阳乖戾,疾病乃起。

出现健康失调,就可以用自然界阴阳有偏差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来调节,使其重新回归平衡和谐。

这就是中医药学研究的内容。

脏腑阴阳失调举例

阳虚就是温暖推动作用不足的病证:

怕冷喜暖、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倦卧嗜睡、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弱无力。

伴有心慌心跳,心神不安,是心阳虚

伴有腹胀便溏,脐腹冷痛,是脾阳虚

伴有腰疼腿酸,性欲减退,是肾阳虚

伴有咳嗽气喘,清稀白痰,是肺有寒

伴有胃疼胃账,恶心嗳气,是胃有寒

阴虚就是滋润机能不足的病证:

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鼻干目涩、眩晕失眠、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伴有心慌心跳,心烦失眠,是心阴虚

伴有腰酸腿软,性欲低下,是肾阴虚

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是胃阴虚

伴有大便干燥,腹胀纳差,是脾阴虚

伴有两胁隐痛,易怒目涩,是肝阴虚

伴有干咳无痰,胸闷气短,是肺阴虚

3、《内经》的五行

1、从观察自然现象说起

斗柄

季节

五气

五化

气机

五行

五脏

五腑

展发

上升

小肠

长夏

湿

平稳

西

内收

大肠

潜降

膀胱

2、五行也称五气五运五常

《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气运行,各终期日。

《气交变大论》:

五运更治,上应天期。

《六元正纪大论》:

五常之气,太过不及。

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

3、五行的生克

相生:

相养、相助。

相克:

相制约、相抑制。

董仲舒《春秋繁露》: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也。

五行依照季节的次序相生,季节相间的次序相克,相克者,制其太过也。

4、五行学说的应用举例

五色五间和五行的对应关系

五行

五色

五音

简谱

3

5

1

2

6

气的运动

展发

上升

平稳

内收

下降

心理效应

放松

兴奋

淡定

内省

抑制

对应脏腑

肝胆

心小肠

脾胃

肺大肠

肾膀胱

4、阴阳五行和四季养生

1、《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光,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镌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2、《黄帝内经》提示的昼夜养生

五行中又各有五行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原则】顺应规律,规避极端。

早为春,3-9点的阳气称少阳,阳气展发。

早锻炼,有利于少阳阳气的展发疏泄。

清晨喝凉水,腹痛易拉稀。

每天冲早凉,当心伤少阳。

午为夏,9-15点的阳气称太阳,阳气上升。

夏天的中午,两阳相加,阳气极盛,人要规避极端,以午休的方式使人体阳气适当潜降,以免阳盛耗阴。

其他季节最好也要午睡。

下午1点是人体疲困的节律点,此时午睡最佳,睡10-30分钟即可。

暮为秋,15-21点的阳气称阳明,阳气内收。

此时可以运动,但不宜剧烈运动,以利阳气内收。

夜为冬,阳气潜降,《内经》分别用太阴(21-3点)、少阴(23-5点)、厥阴(1-7点)来命名。

夜间一定要睡觉,以利阳气潜藏。

冬季和夜间还要注意避寒保暖,以免寒盛伤阳。

昼夜颠倒,小命难保。

春捂秋冻,百病少生。

早酒晚茶五更色,劝君千万来不得。

早酒晚茶五更花,阎王把你双手拉。

5、运动是生命的规律

日月星辰的运动是自然规律。

生命是在运动中化生的,运动也是生命的规律。

适量运动的益处:

经常参加消耗体力的运动活动劳动,使气血畅、食欲旺、心情好、身体壮,发生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胆石症和肿瘤的风险减少20%-30%。

运动的原则:

运动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轻运动,勤运动。

不能过劳,过劳的损伤:

《素问·宣明五气篇》: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运动的方法:

每周要有五天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达到30分钟。

有氧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舞蹈、太极拳、瑜伽、气功动功、健身操,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如工作、家务、外出往来等。

向中老年人推荐民族舞、太极拳、步行、瑜伽。

【结论】心要静,身要动。

6、嗜欲过度的损耗

1、戒烟限酒

吸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肺癌、胃癌、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任何年龄段戒烟都可获益。

饮酒可导致高血压、中风、某些肿瘤、肝硬化、精神疾病等。

成年男性日饮酒酒精量不超25克(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度白酒75毫升)。

成年女怀日饮酒酒精量不超15克(啤450,葡150,白50)

2、性生活的适度

两性交合,对动物来说,是传宗接代,物种繁衍的本能,是生命规律。

对人来说,是性成熟后生理、心理和繁衍的需要,是疏肝气调气机,畅情怀安心神的需要。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强调性爱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美好又适度的性生活能让女性容颜焕发、青春长驻。

很少或过度性生活,则衰老加快。

失眠、焦虑、紧张,心中烦忧,手足凉,面色不华,月经紊乱的年轻女性,婚后有了适度的性生活,调整了心理和内分泌,肝气得到了疏泄,心理上有了依靠,一切不药而愈。

夫妻没有隔夜仇。

实际上是暗含着,有过一次性爱之后,吵架所带来的一切不愉快,就烟消云散了但不可能醉以入房。

色欲过度,耗精损气,命不长久。

避色如避箭。

避色如避仇。

一些人莫名其妙的心烦急躁,在配偶面前发无名火,无理取闹,常常是性没有满足的表现,但往往本人和配偶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以致没有休止的吵架,甚至使婚姻走上崩溃的边缘。

佛洛依德认为,所有的癔症(歇斯底里病)都是性没有得到满足,某些物质没有得释放有关。

第四讲自调机能的鞭策

1、基本原则

运用各种物理刺激手段,通过改善肌肤血液循环和促进经络经气运行,达到激发、促进、推动人体自动调节机能的效果,进而起到调节身心,保护健康,消除亚健康的作用。

2、刺激方法

①拍打、搓揉②刮痧、拔罐、循经推按调理、正脊、推拿、点穴、敷药、312经络锻炼法。

③针刺、艾炙、埋线、割治、放血④足部按摩、足浴、药浴

3、选区思路

1、以痛为输法

什么地方痛,或什么地方有阳性反应,也就是敏感点,就刺激什么地方。

“输”是运输的意思,刺激此处,有输运气血的作用。

为什么痛?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孙思邈《千金要方》又叫“阿是穴”。

这类穴位,没有固定名称,没有固定位置,后来也叫“不定穴”或“天应穴”。

肩周炎、网球肘、背部筋膜炎、梨状肌损伤、腰肌劳损等,都可以采用这种选区方法。

2、体表投影法

内脏器在体表的投影区,就是刮痧,按摩的刺激区域。

虚寒证多按压。

实热证多提拉。

3、部位对应法

①顺序对应;②两极对应;③上下对应;④左右对应;⑤前后对应;⑥同类对应。

4、经脉循行法

312经络锻炼法:

按摩合谷、内关、足三星(6分钟)。

腹式呼吸运动(10-20分钟);两条腿的运动(10分钟)。

第五讲饮食与药膳养生

1、健康的饮食结构

中国营养专家建议膳食结构的指导原则:

谷类、薯类、杂豆250-400克,水1200毫升;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及奶制品300元,大豆、坚果类30-50克;油类25-30克、盐不超过6克。

2、健康的饮食原则

食不厌杂(食物多样),饥饱适度,细嚼慢咽,愉快进食。

三餐:

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

五多:

多碳水化合物(谷类为主)、多菜、多果、多豆、多菇

七少:

少盐、少油、少酒、少辛辣、少寒凉、少吃剩饭菜、少吃反时令食物。

3、部分药食同用的药物

补气:

山药、甘草、白扁豆、枣(大枣、酸枣、黑枣)、芡实、黄精、蜂蜜、人参、白术、人参叶、人参果、太子参、黄芪、党参,莲子、刺五加、红景天、西洋参、蜂胶

补阳温里:

肉豆蔻、肉桂、生姜、干姜、高良姜、黑胡椒、薤白、巴戟天、菟丝子、花椒、益智仁

补血:

龙眼肉(桂圆)、赤小豆、阿胶、黑芝麻、何首乌、白芍药、当归

补阴:

玉竹、枸杞子、百合、桑椹、山茱萸、玄参、生地黄、麦门冬、龟甲、鳖甲、天门冬、女贞子、熟地黄

利水:

茯苓、车前子、车前草、泽泻

化湿:

薏苡仁、藿香、佩兰

行气: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代代花、香橼、佛手、砂仁、厚朴、香附、橘皮

清热:

金银花、鱼腥草、枙子、马齿苋、淡竹叶、蒲公英、野菊花

解暑:

荷叶、白扁豆花

解表:

香薷、桑叶、豆豉、紫苏、薄荷、鲜芦根、葛根、牛蒡子、牛蒡根、葱白、香菜、香菜根

宣肺:

杏仁(甜、苦)

化痰:

橘红、桔梗、紫苏籽,橘皮、川贝母、平贝母、北沙参、竹茹、黄芥子

润肺:

罗汉果

利咽喉:

青果、胖大海

生津:

乌梅、木瓜、沙棘

消食:

鸡内金、麦芽、山楂、莱服子

清肝:

决明子、白菊花

安神:

酸枣仁、远志、首乌藤

润肠:

郁李仁、火麻仁、芦荟

解酒:

枳椇子

补肾阳:

补骨脂、葫芦巴、韭菜子、滛羊藿

4、四季的饮食养生

(1)春季的饮食养生

1、春季饮食调养原则

《内经》: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酸泻之。

①一般体质:

用辛甘温散的食物,以助阳气的展发和肝气的疏泄。

豆鼓、茼蒿、葱、香菜、韭、薤白、生姜、小麦、大枣。

②肝气过旺:

要增酸,杮子、山楂、石榴、杨梅,抑制肝气过度展发。

③脾气虚:

木易克土,增甘,顾护脾胃,蜂蜜、南瓜、芋头、白薯、山药。

④节气饮食——立春日咬春——吃春卷(菠菜甘凉,除胃肠积热、胸膈烦闷;韭菜辛温,温阳下气、宣痹散血;绿豆芽甘寒,清热解毒,治胸中烦闷、肝气郁滞;胡萝卜甘辛,健脾补中。

2、春季饮食选方

①香椿拌豆腐(或小葱拌豆腐):

香椿50克切碎、豆腐150克切块,加食盐适量拌匀。

可疏肝健胃。

②豆豉香菜面:

面条150克放入开水锅中煮熟,加入豆豉10克、香菜20克、食盐、花椒油适量,翻滚片刻停火。

有辛温发散的作用。

③豉炒杮子椒:

豆豉10克温水泡,洗净,杮子椒250克切丝,将锅内油烧热,放入杮子椒、豆豉、食盐,翻炒至熟。

有辛温发散的作用。

④洋葱炒肉片:

猪瘦肉200克切片,用黄酒、淀粉拌匀,洋葱250克切片。

将锅内油烧热,放入肉片,临熟时,放入洋葱、食盐等,翻炒至熟。

可宣肺化痰开胃。

⑤葱花疙瘩蛋汤:

大葱50克切成葱花,食盐、香油、酱油腌上备用。

面粉80克拌成细小疙瘩,放下开水锅中煮熟。

鸡蛋1个打匀倒入锅内,加葱花,翻滚片刻即可停火。

可宣肺健胃。

⑥芫荽豆腐汤:

芫荽50克切段,豆腐150克切成块。

将锅内油烧热,放入豆腐翻炒片刻,加清水、食盐煮开,放入芫荽,继续煮3-5分钟即可停火。

可发散健脾开胃。

(2)夏季的饮食养生

1、夏季的饮食调养原则

①心火过旺:

多食苦味食物,如苦瓜,可以降心火。

还可以适当多用咸味食物来补肾,使肾水能制约心火,如鸭肉、鸽肉、海参、海蜇、淡菜、墨鱼、海带。

但不是多吃盐。

《素问·脏气法时论》:

“用咸补之”。

②心气虚:

补母法:

补肝(增辛)——姜、葱、蒜、香菜、辣椒等。

③春夏养阳,要顺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