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2658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

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十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郢人(yǐnɡ)      白垩(è)

砍斫(zhuó)逡巡(jūn)

B.怵然(chù)恂目(shùn)

殆(dài)儵忽(shū)

C.巨缁(zī)犗牛(jiè)

鲵鲋(nífù)腊肉(là)

D.舐痔(shìzhì)鹓

(yuānchú)

醴泉(lǐ)溃痤(cuō)

答案 B

解析 A项,“逡”应读qūn。

C项,“腊”应读xī。

D项,“痤”应读cuó。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灌渎B.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C.骛扬而奋鬐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答案 D

解析 A项,“趣”通“趋”。

B项,“恂”通“瞬”。

C项,“鬐”通“鳍”。

3.对下列加点字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离而腊之 ②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③上窥青天,下潜黄泉 ④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⑤欲代子相 ⑥日凿一窍

A.①③⑤/②⑥/④B.①⑤⑥/②④/③

C.②③⑥/①⑤/④D.③④⑤/②⑥/①

答案 C

解析 ①⑤名词活用为动词,②③⑥名词作状语,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臣之质死久矣(    )

(2)措杯水其肘上(    )

(3)尔于中也殆矣夫(    )

(4)莫不厌若鱼者(    )

(5)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

答案 

(1)对象、目标 

(2)安放 (3)危险 (4)饱食、满足 (5)将要

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项,都译为动词,“做”。

B项,前一个“其”为代词,“他”;后一个“其”为代词,“他的”。

C项,前一个“而”为连词,表修饰,后一个“而”为连词,表转折。

D项,前一个“若”为代词,“你”;后一个“若”为“好像”。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

“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

‘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

’对曰:

‘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

‘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庄子·外物》)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

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6.下列句子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借)

B.激西江之水而迎子(迎接)

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家)

D.非练实不食(白如绢的果实)

答案 C

解析 C项,“国”意为“国都”。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我,东海之波臣也B.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C.激西江之水而迎子D.南方有鸟

答案 B

解析 B项,“南”为名词作状语,向南。

其它都是方位名词。

8.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借鲋鱼的故事,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情弱者,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

B.这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惯用的伎俩。

C.庄子认为人们做事应顺应自然之道;而违反自然之道,必然会遭到人们厌弃。

鲋鱼的故事形象地承载了庄子的这一主张。

D.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庄子》语言的一大特色。

答案 A

解析 A项,“同情弱者,悲天悯人”说法错误。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你也许有斗升的水让我活命吧?

(2)(你)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3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抵率寓言也   (大概)

B.衣以文绣(衣服)

C.子亟去,无污我(离开)

D.无为有国者所羁(拘束)

答案 B

解析 B项,衣:

披,穿。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许以为相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

D.木直中绳,

以为轮

答案 C

解析 C项,“以为”意为认为,其余三项均为“以之为”的省略形式。

1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庄子著作内容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语言汪洋自恣,以寓言见长。

B.楚威王听说庄周的大名,欲纳之为相,庄周拒绝了,可以看出他无为而治的思想。

C.庄子用“郊祭之牲牛”作比,说明自己只要到了楚国,就会被楚王治罪。

D.从文中庄周拒绝楚使者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自由、轻视功名的性格特点。

答案 C

解析 “被楚王治罪”错,庄子的意思是说就会成统治者的工具,被统治者利用。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想成为一头孤单的小猪,哪能办得到呢?

(2)我宁愿在泥污的小渠沟中游戏,(也)不愿被统治者束缚,(我宁愿)终身不做官,来使我的心情愉快。

【参考译文】

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

庄周曾经做过蒙地漆园的官吏。

跟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

庄子的学问非常渊博,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然而他的理论根源却是属于老子的系统的。

所以他所写的书虽有十多万字,但大体都是寓言的文字。

他曾写《渔父》篇、《盗跖》篇、《胠箧》篇,用以毁骂孔子的学生,以表明老子的道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类,都是空言没有事实的。

然而他善于编辑文字,分析辞句,故意捏造事情,以攻击驳斥儒家和墨家的学说;纵使是当世宿儒,也免不了要受他的批评,他的言词缥缈无边,随意而发,所以当时从王公大人以下,没有一个能够像(喜爱的)器皿一样对待他。

楚威王闻知庄周贤能,于是派了使者,带着厚礼去聘请他,请他做卿相。

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者说:

“千金的确是重利,卿相的确是尊位。

然而你难道没有见过天子在祭山川鬼神时所用的牺牛吗?

这些牛被饲养好多年,然后被穿以彩绣的衣服,最后就被送进了太庙去做牺牲品。

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想成为一头孤单的小猪,哪能办得到呢?

请你赶快离开,不要损伤我的人格。

我宁愿在泥污的小渠沟中游戏,(也)不愿被统治者束缚,(我宁愿)终身不做官,来使我的心情愉快。

三、文化经典专栏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5题。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曰:

“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庄子·让王》)

 

14.从以上材料中,分别概括孟子和庄子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

舍生取义(义重于生命);庄子:

尊重生命(生命重于天下)。

解析 找出每则材料的中心句,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即可,第①则关键句“舍生而取义者也”,第②则关键句“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15.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孟子和庄子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的观点彰显仁义的价值,强调仁义是人生选择的重要标准。

庄子的观点彰显生命的价值,反对世人因追逐利禄而羁绊自己的生命。

两种观点都表达了对人生精神修养的重视和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分析,首先要明确二人的观点:

孟子强调的是仁义,庄子强调的是生命;然后分析一下二者的共同点,就是对人生精神世界的追求。

【参考译文】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孟子·告子上》)

舜让天下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

“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多余时间来治理天下。

”由此可见,天下应当是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可是却不能用它来替换生命,这就是有道的人和世俗的人的不同之处。

……能够尊重生命的人,即便富贵也不会因为养生而伤害身体,即便贫贱也不会因为追逐利禄而牵累形体。

(《庄子·让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庄子·马蹄》)

16.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对待物欲方面的不同态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儒家认为物质利益是可以追求的,但是要以正当的手段来追求。

道家则认为人应该没有物质欲望,否则就丧失本性,迷失自我。

17.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现象的看法。

(140字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

可以从赞同的角度谈,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也可以从反对的角度谈,如“摒弃物欲,无欲则刚”等。

(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就按我的爱好去做事。

(《论语·述而》)

大家都无欲无求,这叫作返璞归真;返璞归真,则人民得以存养天性。

(《庄子·马蹄》)

四、表达与交流

18.(2017·高考课标卷母题)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

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

B.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

C.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

D.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

答案 D

解析 题干要求“表达得体的一项”,同时题干也说明了原因“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

A项,没有说明原因,且口气太硬。

B项,“偶染贵恙”应使用在长辈或对方身上。

C项,没有表达“无法前往”这一意思。

19.(2017·高考母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__①__。

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

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__②__,广东开平风采堂的立面构图、北京故宫的三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因此,__③__。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二者有明显区别

②中国许多建筑也是如此(或:

在中国,建筑中也具有音乐美的特点)

③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相同之处(意思对即可)

解析 第①空注意后文“然而”“二者联系”,第②空注意后面的“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第③空注意前文全文的陈述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