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273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

学年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关汉卿散曲二首》

贝多芬之吻

我16岁时和音乐老师发生了分歧而陷入困境。

那时,李斯特最后一个在世的学生著名钢琴家冯·索尔先生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为他演奏一曲。

我尽全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舒曼的《蝴蝶》。

最后,当我结束演奏时,冯·索尔先生站起身并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说:

“我的孩子,当我在你这么大时成了李斯特的学生。

在我的第一课后,李斯特先生吻我的前额说‘好好记住这个吻,这是贝多芬先生听完我的演奏后给我的’,为了把这份神圣的遗产传给后人,我已等了许多年,现在我认为你应该得到它。

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冯·索尔先生对我的赞扬更有意义的事了。

贝多芬之吻奇迹般地使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帮助我成为今天的钢琴家。

微感言:

                                     

 贤者小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为昏。

——方孝孺

 赏读:

贤能的人稍微学学就明白,不贤明的人废弃学习变得昏暗。

学习能使人长智。

 株守一隅,自画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身外之有地。

——魏源《海国图志》

 赏读:

狭隘地守住一块小地方,自己圈成围墙,却不知墙外还有天,身外还有地,好像是井中之蛙、蜗牛在壳中一样。

 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刘梦得文集》

 赏读:

自然界的规律在于使一些生物不断生育生长,它的表现作用是有强有弱的。

人世间的规律是法制,它的表现作用在于辨明孰是孰非。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昌黎先生集》

 赏读:

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

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一、作者视窗

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又作一斋、已斋),大都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元代“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帜。

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

二、写作背景

双调·沉醉东风

》:

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了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

整个曲子真切、恰如其分地描写了主人公在话别饯行之际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深挚真切,哀婉动人。

刻画出了一个情感极为深挚凄婉,但毫不低沉感伤的痴情主人公形象,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关汉卿作为著名的杂剧作家,与著名杂剧女演员朱帘秀交往密切,友谊深厚。

朱帘秀作为独步当时的著名演员,嫁给了一个道士,由于名花有主,形格势禁,关汉卿对她的境遇虽倍表关怀,但又不可能明白表示对她的怀念与喜爱,只好托物言志,写成此曲以赠朱帘秀。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咫尺(  )   

(2)霎时(  )   (3)蹁跹(  )

(4)绮窗(  )   (5)筛曲槛(  )  (6)奇擎(  )

(7)砌(  )    (8)饯别(  )   (9)翡翠(  )

答案 

(1)zhǐ 

(2)shà (3)xiān (4)qǐ (5)jiàn(6)qínɡ (7)qì (8)jiàn (9)fěi

2.词语释义

(1)咫尺的天南地北:

(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3)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4)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5)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答案 

(1)比喻距离很近 

(2)调养,此处为“保重”意 (3)等闲:

平常,普通。

取次:

随意 (4)妍:

美丽。

出落:

显现 (5)可怜:

可爱。

奇擎:

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3.名句背诵

(1)咫尺的天南地北,。

(2)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绣带舞蹁跹。

(3),风流如谢府红莲,。

(4)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

答案 

(1)霎时间月缺花飞 

(2)金钩光错落 (3)富贵似侯家紫帐 锁春愁不放双飞燕 (4)一片朝云尽日悬

文本感知

1.《

双调·沉醉东风

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

2.《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这是一篇借物咏人、构思巧妙、极见功力的散曲珍品。

其中感情之热烈真切,遣辞之丽而不缛,写“珠帘”与赞人物之妙合无垠,真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在这套曲中以借物喻人的手法,巧妙运用谐音和双关的语言艺术,通过对“珠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咏唱,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结构图示

双调·沉醉东风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师生探究

一、《沉醉东风》是言情之作,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相比较有何特色?

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提示 本曲刻画惜别分手的情景,内容上感情深曲,毫无矫揉造作的成分,“以健笔定柔情”,一扫萎靡纤弱的曲风,末尾一句,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手法上一波三折地描绘热泪盈眶,足以影响对方,却强忍泪水道:

千万保重,好好保重身体!

但强忍泪水谈何容易,直“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又一转折,一想到亲爱的人会因此而不忍离去,又只能泪咽肚中,劝勉对方:

好好去吧,“前程万里”!

感情再次压下去,此为第三次转折,体现了爱之深切。

二、朱帘秀是元代著名戏剧演员,关汉卿是当时的杰出戏剧作家,两个人有深厚的友谊。

当知道朱帘秀委身于一道士,关汉卿没有从私情得失出发产生惋惜或嫉妒,而是从真正的友情出发,写《赠朱帘秀》这套曲子赞美她。

分明是赞朱帘秀,为何作者不直道其名?

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了朱帘秀?

提示 1.因为二人虽关系密切,但朱帘秀已名花有主,嫁给一道士,所以作者不便直接倾诉心中情感,而用物喻人,更能表达欣赏之情和爱慕之情。

2.歌喉圆润、舞姿优美、不随便献艺、洁身自好、风流华贵、才艺出众、温柔艳丽、高洁。

三、《赠朱帘秀》用了哪些双关语,试一一找出。

提示 1.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

2.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

3.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

4.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锁春愁不放双飞燕。

5.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

6.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

四、指出下列曲辞中叠声词的意义及其所表达的语气。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提示 煞煞:

极,很。

表达痛的程度深。

萧萧:

形容刮风下雨。

表达了对雨的不满。

剪剪:

形容秋风。

表达了对秋风的埋怨。

娟娟:

美丽。

表达了喜爱之情。

名句品评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品评 眼下近在咫尺,即刻就要各分南北,心痛得好像月缺花飞。

起笔便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别”。

从时空的角度极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调。

(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品评 紧承前两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别之语的同时,突出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极其本色地表达出不能自持的痛苦情态,写出了告别时的声态和心态。

声态是“多多保重”的叮咛,心态是“舍不得”的极度悲哀。

(3)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品评 借帘内朦胧的人影,写一个女演员在后台化妆打扮,不轻易出场的情景。

“取次展”,表面是不允许人轻易卷帘,实际是写一个优秀演员为尊重自己的艺术,在出场之前要蓄势待发,不轻易露面。

(4)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品评 愁的是淋湿曲折长廊的萧萧暮雨,恨的是穿过弯曲栏杆的剪剪西风,爱的是照过宫门的娟娟夜月。

这三句借帘外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帘中人思想感情的起伏,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帘中人孤苦处境的关怀。

借物写人,语意双关。

(5)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

品评 像凌波殿前被碧玉玲珑的珠帘掩遮的湘妃一样,没福气的人不能见其真容,表示不能再见帘中人的苦闷。

湘妃,湘水的女神娥皇、女英,相传她俩是尧女舜妻。

舜南巡死于苍梧,她俩在湘水边痛哭,泪滴竹上成斑痕,后人称为湘妃竹,用作帘子,称为湘帘。

考点链接

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艺术

一、双关艺术

指意义双关的语言艺术。

用词造句时表面是一个意思,暗中隐藏另一个意思,即一语双关。

二、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

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词音形皆同,但表达的意思不同。

如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

如:

1.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

“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三)隐语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

如:

1.《红楼梦》第五回: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缎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

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

三、古汉语中有代表性的双关语

(一)“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

(二)“丝”和“思”谐音双关。

(三)“柳”和“留”谐音双关。

(四)“期”和“棋”谐音双关。

(五)“匹”语义双关“布匹”和“匹偶”。

一、延伸阅读

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

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

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来往。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

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

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

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

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

最后,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的。

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

二、写法迁移

角度一

诗歌鉴赏

题目:

选取文中一首散曲,对其进行鉴赏。

角度自定,题目自拟。

200字左右。

示例

珠玑语唾自然流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赏析

此曲写送别,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真挚动人。

它入手即总摄离别时的感受,首两句对偶句,很能表现离别者内心的痛苦,情绪的凝重。

跟着写送行的场面,饯行的女子,手上端着酒杯,眼里盈盈珠泪。

“阁着”两字,刻画出强忍眼泪的神态。

后几句着重写临别赠言的场面:

她刚刚对离人说了声保重将息,便心如刀割,再也说不下去了。

毕竟,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愿意让所爱的人在离别的时刻增加痛苦,于是,她显得很爽朗,很自然,用一句美好的祝愿代替千言万语。

而写她强颜欢笑,很能进一步揭示她内心的痛苦。

我国写恋人送别的诗词,如韦庄的《女冠子》“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此曲刻画入微处,与上面两词相埒,而真率透彻过之。

整个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声泪俱下、依依不舍的痴情女子形象。

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

但前人评说,由于有了关汉卿的这支小令,使柳词“不能专美于前”(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了。

确实,关曲在艺术地再现送别的整个过程中,以散曲独具的真率直白的特点,把女主人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挚动人。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有“月缺花飞”的象征性警语,又以白话入曲,甚至以对白入曲,表现了作者运用文学语言的深厚功力。

角度二

走近关汉卿

题目:

请以“走近关汉卿”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600字左右。

示例

解读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被后人称为“元杂剧之祖”,一生创作了60多部杂剧,剧作之多,无出其右,流传至今的有18部。

其每一部作品都质量上乘,思想艺术成就高超,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汉卿在其剧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对女性主人公的刻画,性格丰富,形象饱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创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几个共同的艺术特点。

第一,女性主人公大多出身低下,处于被剥削压迫的社会最底层。

如《救风尘》的赵盼儿、《金线池》的杜蕊娘、《谢天香》的谢天香,都是青楼风尘女子;《诈妮子》的燕燕、《红楼梦》的鸳鸯是婢女出身;《望江亭》的谭记儿、《窦娥冤》的窦娥、《蝴蝶梦》的王婆,也都是受苦受难的普通民间妇女。

第二,这些女性虽然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底层,但却不是软弱无能的,她们往往具有向黑暗现实奋起抗争的勇气和胆略。

如《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寡妇,她饱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和社会生活的苦难。

生性善良、孝顺的窦娥本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黑暗现实却逼得她发出了反抗的呼声,她骂天“错勘贤愚枉为天”,骂地“不分好歹何为地”。

并发出了三个誓愿:

血飞白练、六月飞雪、干旱三年。

她要苍天证明她的清白,借异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

又如《诈妮子》中的婢女燕燕被贵族小千户污辱后,满怀仇恨,在小千户与贵族小姐莺莺的婚礼上,燕燕大骂新婚夫妇“绝子嗣”、“没门绝户”,使在场的达官贵人们目瞪口呆。

第三,这些女性都具有聪明才智,不管面对怎样强大的对手,她们都能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敌人,成为关剧中拯救自己和他人的现实英豪。

在《救风尘》里,主人公赵盼儿是一个见多识广、有情有义的青楼女子,当看到姊妹宋引章与周舍在一起时,她早已看出周舍不是真心对待宋引章,好言相劝无用,即料到了宋在不久后便会有呼救的一天。

当姊妹向她发出求救信后,赵盼儿以高明的手段骗得周舍的休妻书,拯救出落难的宋引章,使周舍落得“尖担两头脱”的境地。

又如《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和赵盼儿一样具有临危不惧、在谈笑间令凶恶之徒乖乖就范的智慧和胆略。

自称“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的权豪势要杨衙内,看中谭记儿的美貌,便想占为己有,设计陷害谭的丈夫白士中,谭记儿巧设圈套,挽救了自己危在旦夕的一家,并为社会除一大害。

关汉卿在剧作中塑造了众多出身低微、敢于反抗、聪明睿智的女性形象,充分歌颂了这些平凡女子的不平凡,张扬了弱小女子战胜强大恶势力的智慧和力量。

这些光辉的女性形象,现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咫尺(zhǐ)   苔痕(hén)   绮窗(yǐ)

B.雕栊(lónɡ)敷衍(yǎn)堆砌(qì)

C.奇擎(qínɡ)窥视(kuī)痛煞煞(shà)

D.当真(dànɡ)蹁跹(xiān)一语破的(dì)

答案 A

解析 A项“绮”读q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玲珑   栈行   霎时间

B.咫尺琉璃西风剪剪

C.雕栊摇曳筛曲槛

D.蹁跹黯然翡翠

答案 A

解析 A项栈-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霎时间月缺花飞(古人以“花好月圆”喻男女美满相聚,此处指悲痛分离)

B.《

双调·沉醉东风

》(“双调”指曲牌名,“沉醉东风”指此曲的题目)

C.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形容旋转舞动姿态)

D.眼阁着别离泪(“阁着”即含着,“阁”通“搁”)

答案 B

解析 B项双调,宫调名;沉醉东风,曲牌名。

4.下列词句不含比喻的一句是(  )(5分)

A.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

B.拂苔痕满砌榆钱

C.一片朝云尽日悬

D.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皆用了比喻。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1)~

(2)题。

(20分)

南吕·四块玉

别 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注]。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凭栏:

靠着栏杆。

杨花雪:

像雪花一样洁白的杨花。

(1)“凭栏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什么作用?

(10分)

答:

答案 双重意味:

一是点明季节为暮春,此时节最容易动人离愁,或许还有暗示别时情景的作用(参看注释);二是点明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且怅惘许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袖拂”。

解析 扣住“杨花雪”这样的关键词可知此句交代了当时的时间及自然环境,并由景暗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曲子最后三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与前数句的关系是怎样的?

(10分)

答:

答案 别时景象。

“关系”可作多种理解:

①顺承,女主人公由望着情人的去路而引起伤神。

②倒叙,可看做作者在章法上做了倒叙腾挪,使得作品的结构不落俗套,结尾有余韵。

③可以看做是前两种意见的融合,因为倒叙也可以看做是女主人公的追忆。

解析 本套散曲为离别之作,所写景象也是离别之景,而作品的结构往往以时间的先后发展为序,但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应结合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可有不同回答。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1)~

(2)题。

(20分)

南吕·四块玉

闲 适

关汉卿

适意行,安心坐。

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

日月长,天地阔[注],闲快活。

 日月长,天地阔:

暗用“壶公”的故事,即一个叫施存的道士施展法术,缩身到酒壶中过日子,壶中也有天地日月,应有尽有,只是没有人世间的争斗、干扰和罪恶。

(1)这首小令题为“闲适”,作者认为怎样的生活才是“闲适”的?

(10分)

答:

(2)这首小令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10分)

答:

答案 

(1)行要适意,坐要安心,只有真正挣脱了名缰利锁、不忧虑祸福荣辱的人才能做到。

喝水、吃饭、饮酒、唱歌、睡觉,一切顺其自然,这才是人应有的闲适生活。

(2)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以下表现手法:

①白描,“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均不事雕琢,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作者闲适的生活;②用典,最后一句暗用“壶公”的故事来寄寓主旨;③直抒胸臆,“适意行,安心坐”,“闲快活”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快乐闲适之情。

(答对其中两种并适当分析即可)

解析 这首小令一开头,作者就提出了自己的生活信条:

“适意行,安心坐。

”既没有荣辱的干扰,又没有祸福的忧虑;既不仰人鼻息,又不受人驱使,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

“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饮、餐、歌、卧,完全顺其自然,随心所欲。

这就是作者追求的闲适、宁静、自由、安稳的生活。

这种生活是与当时社会的扰乱纷争、动荡不安的世俗生活相对立的。

在这种对立中,作者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全曲运用朴素的笔墨,不事雕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喜欢的生活。

同时,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的喜爱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