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58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吊篮和脚手架搭设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5.3.2.1构配件

5.3.2.2钢管

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壁厚3.5;

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00,其它杆最大长度6500,且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

钢管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钢管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检查报告;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工具

1

焊接钢管尺寸()外径48

壁厚3.5

-0.5

游标卡尺

2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1.7

塞尺、拐角尺

3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0.50

4

各种杆件的端部弯曲L≤1.5m

≤5

钢板尺

5

立杆弯曲3m<

l≤4m

4m<

l≤6.5m

≤12

≤20

6

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

≤30

钢管上禁止打眼。

5.3.2.3扣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

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矩达6.5N·

M时,不得发生破坏。

5.3.2.4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

5.3.2.5连接件

连接件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700中Q235-A的规定。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5.3.2.6地基与基础

5.3.2.6.1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P≤

式中: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A-基础底面面积;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

对岩石、砼应取1.0。

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要求放线定位。

5.3.2.6.2搭设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接件以上两步。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b.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0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严禁将外径48与51的钢管混合使用;

b.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搭接长度不应于1米,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接件安装稳固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c.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d.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米,高出檐口上皮1.5米。

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宜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主接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接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b.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c.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

d.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米。

连接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连接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应按现行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等的规定。

5.3.2.7连接件轴向力设计值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1.4×

N0-连接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产生的轴向力,双排脚手架取5。

连接件轴向力设计值应小于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8,满足要求。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米,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º

-60º

,且应满足表5-2中要求。

剪刀撑与地面倾角

45º

50º

60º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7

高度在24米以下的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米。

高度在24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外侧整个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b.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

M,且不应大于65N·

M;

c.在主节点处固定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d.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栏杆和挡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b.上栏杆的上皮高度应为1.2米;

c.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d.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脚手板应满铺、离开墙面120-150mm;

b.脚手板的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c.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d.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米满铺一层脚手板。

5.3.2.8拆除

拆除脚手架前的准确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b.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c.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b.连接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步,应增设连接件加固;

c.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米)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接件;

d.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部位拆除,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加设连接件及横向斜杆加固。

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各构配件严禁抛至地面;

b.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5.3.2.9安全管理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扬州市相关法律法规等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支架、缆风绳、泵等到固定在脚手架上;

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杆件的设置的连接桁架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有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扣件是否松动;

脚手架的垂直度偏差;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超载。

在脚手架的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及连接件。

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相邻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1.2.测量放线

由于幕墙工程高精级的特征,所以对土建的要求相对提高,这就造成了幕墙施工与土建误差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幕墙施工单位对结构误差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我们对主体已完成或局部完成的建筑物进行外轮廓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幕墙的调整处理方法,提供给设计人员作出设计更改。

测量放线要与主体结构的测量网相配合,以主体结构的基线为准,翻出幕墙的平面基准线和标高的基准线。

除用常规的经纬仪和水准仪来测量放线外,现在施工现场更多采用更先进的带激光的测量仪器。

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测量放线相配合。

水平标高要逐层从地面引上,以免误差积累。

由于建筑物随气温变化产生侧移,所以测量应在每天定时进行,测量时风力不应大于三级。

应沿楼板外沿弹出墨线或用钢琴线定出幕墙平面基准线,从基准线外反一定距离为幕墙平面。

以此线为基准确定立柱的前后位置,从而决定整片幕墙的位置。

1.2.1.测量放线的工作内容

本工程测量放线主要为:

主体结构预埋件安装定位,结构复测以及幕墙安装控制;

其主体结构偏差复测及幕墙龙骨定位为测量重点;

我公司将选用精密测量仪器,严格按照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及内控线放线测量,确保幕墙的安装精确无误。

1.2.2.测量放线的工作计划与准备

熟悉图纸。

对于本作业的操作,首先要对有关图纸有全面的了解,不仅是对幕墙施工图,对土建建筑结构图也要了解,主要了解立面变化的位置、标高变化的特点,对图纸全面掌握需要对照实际施工进行;

中标通知书下达后7天内即进场开始跟随土建施工进度进行测量放线,来进行埋件的埋设;

测量仪器的校验(激光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30m、50m钢卷尺):

用于施工的测量仪器要经过严格检查,不允许仪器自身误差带到检测工作中去,影响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标高;

工程基准线的交接与复核:

由土建方提供并指明现场基准线的点位;

轴线交接:

轴线是幕墙分格的依据,要求基层轴全部恢复墨线,与图纸核对,按接收的控制点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复测,对其精度做好记录;

标高交接:

可靠的高程水准点,建筑零点标高线;

对整个工程分区分面编制测量计划。

对于工作量较大或是较复杂工程,测量要分类有序的进行。

在对建筑轮廓测量前要编制测量计划,对所测量对象进行分区、分面分部的计划测量,然后进行综合;

测量区域的划分一般情况遵循以立面划分为基础,以立面变化为界限的原则,全面进行测量;

在对整个工程进行分区后,则对每个区进行测量。

根据实际情况,可一区一区进行,也可以几个区同时进行,在测量时首先找到关健层,关健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要具备纵观全局的特性;

b.可以由此层开线到全区的每一个部份;

c.由此层所放的线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控性;

关键层的选择:

a.一般在全区最高部位;

b.在立面变化复杂的上下层;

c.每个复杂立面层;

d.可影响周围环境的层次,关键层也是垂直方位的定位层。

1.2.3.基准点、线的确认

该工程幕墙测量放线,依据业主提供的内控线及基点布置图,检查总包单位初始已弹的控制线、轴线、起始标高以及底层的基准点,是否清晰或损坏,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进行认可,经检查确认后,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请总承包单位有关负责人给予认可。

1.2.4.标准层的设立

建筑的测量工作重点是轴线竖向传递。

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偏差,保证各楼层的几何尺寸,满足放样要求。

依据本工程首层设置的原基准点,基准控制点作为一级控制点,通过一级基准控制点,铅垂仪,以±

0.8的精度传递基准点,为提高传递精度,拟从底层通过光孔直接传递至顶层作出该几层的中心控制点,在底层、中间层、顶层任意一点架设全站仪进行控制基准线的连线检查工作,首先用全站仪检查投测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是否与底层控制点一致,若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若在误差范围内,则确认,进行下一步连线工作(如图5-3)。

图5-3楼层水准点的设定

5.4.4.1确定基准测量层及基准测量轴线

确定基准测量层,随后即确定基准测量轴线。

轴线是建筑物的基准线,幕墙施工定位前,首先要与土建共同确定基准轴线或复核土建的基准轴线。

如以0.000米标高处为基准测量层,根据设计图纸,需要总包单位提供四个平面交汇点。

取得上述数据后,放线施工员需对上述数据进行复核验证后再开始幕墙的放线工作。

如在验证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总包方提出交涉。

5.4.4.2确定幕墙分格

利用经纬仪及钢卷尺等工具在基准测量层平面内定出幕墙的主要分格,再利用垂直仪将平面线空间化。

以垂直仪为手段,将0.000米标高处的基准点放至5.100米标高处,并再次以经纬仪校核5.100米标高处的基准线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如有误差应加以调整。

因为选用2秒级的垂直仪,30米高度内的设备误差可控制在0.3毫米以内。

分别在0.000米处及5.100米处的四个基准点安装放线码,并于基准点处钻φ1.5圆孔,再以1.2钢线上下固定。

以此四条基准线为基础,按图纸分格,定出每条分格的位子,并拉钢线。

关键层、基准轴线确定后,随后确定关键点。

关键点在关键层寻找,但不一定在基准轴线上,且不低于两个;

放线:

放线从关键点开始,先放水平线,用水准仪(有时可用水平管)进行。

水平线的放线,一般的铁线放线采用花蓝螺丝收紧,然后,吊线垂。

放线时注意风力大于4级时不宜放线,同时高层建筑一般要采用仪器放线而不能采用吊线的方法;

测量:

根据放线后的现场情况,对实际施工的土建结构进行测量。

测量时注意:

a.多把米尺同时测量要考虑米尺的误差,即测量前要校对尺;

b.测量点要统一;

c.测量结构要记录,记录清单要清楚明了。

测量数据记录分类:

对测量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对各种结果进行分类,同时对照建筑图进行误差寻找,得出误差结果;

处理数据:

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要对误差大、需要调整的位置进行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同时,将资料(原始)整理成册报设计室,经审核同意后可进行下一道的工作。

5.4.4.3投点测量实施的方法

将铅垂仪架设在底层的基准点上仔细对中、调平,用向下视准轴十字线投向传递层,在铅垂仪的监控下进行定位,定位点必须牢固可靠,各基准点以此为基础(如图5-4)。

图5-4投点测量示意图

5.4.4.4内控线的布置

各层投点工作结束后,进行内控线的布控。

测量放线的主控制线,以提供的主控制线为准,将总承包方的结构控制线进行平移(如图5-5),平移应放在接近结构边缘,但要让开柱位,便于连线的地方,内控线离结构面为1000,根据总承包单位内控制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内控制的平移,平移弹线过程中,全站仪进行监控,无重叠现象,检查内控线与放样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后进行外围结构的测量,使整个大楼成封闭状态。

5.4.4.5外围结构的测量

内控线布置后,以总承包单位提供的轴线、基准点、控制线作为一级基准点,在底层投出外围控制线,用测距仪测出外控制线的距离,用全站仪监控作出各外控线延长线的交汇点,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交汇点作出二级控制点,各二级控制点之间互相连线成闭合状形成二级控制网。

二级控制网建立后,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由总承包单位进行修正后,交付我司验收后使用。

5.4.4.6层间标高的设置

在轴线控制线上,用全站仪采取直线延伸法,在能便于观察的外围作一观察点,由下而上设立垂直线,在垂直线上的楼层外立面上悬挂10重物的30m钢卷尺,用大力钳把钢卷尺夹紧,在小于4级风的气候条件下,静置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构的实际总高度,每层设立1米水平线作为作业时的检查用线,并将各层高度分别用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在幕墙施工安装直至施工完毕之前,高度标记、水平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坏。

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之间<

±

2,总标高<

10。

5.4.4.7钢丝线的设定

用铅垂仪在顶层定出钢丝固定点位置,钢丝采用Ф1.5,钢丝固定支架采用5×

50角钢制成,角钢一端钻有Ф1.6~Ф1.8孔眼,所有角钢上孔眼自下而上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定位,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而另一端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边缘,钢丝穿过孔眼,用花兰螺栓绷紧。

5.4.4.8测量放样误差控制标准

5.4.4.8.1标高

±

0.000至1米线≤1;

层与层之间1米线≤1;

总标高±

0.000至楼顶层≤±

1mm。

5.4.4.8.2控制线

墙完成面控制线≤±

2;

到外控线≤±

1mm;

构封闭线≤±

2。

5.4.4.9定位放线

竖梁定位放线是在正式设计图纸已定,所有误差处理方案确定后进行的,竖梁的定位放线是幕墙安装关键性的一步,也是实质性的一步,其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后期各工序的质量,放线必须准确,同时竖梁放线要求考虑的问题很全面,包括各转角、节点处的尺寸处理,玻璃的规格、封口的方向、主梁的安装方向等问题,特别要提醒的是弧形玻璃幕墙或折线形幕墙的定位放线的要求,技术要领与平面幕墙有明显的区别。

施工前对图纸进行全面了解,弄清整个位置的主导尺寸以及整个建筑设计的风格,并对整体施工组织设计有明确的认识,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和方案。

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施工准备,主要包括人员准备,工器具准备和材料准备。

在施工现场找准开线部位,并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对照图纸将转角位,轴线性,变高、变截面的位置一一对照,以保证放线时准确无误。

选择关键层清理干净,防止杂物对开线的影响,在关键层找出关键点并固定好,对关键点用水准仪抄平,以便按需要找水平线。

根据幕墙施工需要,单纯在关键层打水平还不足以确定竖梁的定位,为了保证竖梁安装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放线时还需要寻找一个辅助层打水平,以保证两点形成一根定位线,辅助层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随楼层的层高而定,层数越多辅助层就越多,反之亦然。

确定了关键层,辅助层,在关键层上寻找钢梁,放线的定位点。

定位点一般在变面接口处,转角处,在平面幕墙较长时可以是在平面中间,但此时必须调准位置,保证线、面空间的统一。

关键点不低于两个,随着各立面变化的复杂程度和整个施工方案和设计形式而决定关键点的多少。

找出所有定位点,对定位点调整固定,要求:

a.定位点误差必须足够小。

b.固定点所用材料应无明显塑性变形。

c.固定必须牢固,稳定。

复核水平度:

从定位点拉水平线,水平线用20#细钢丝拉直,并用花兰螺丝拉紧,在拉水平线之前要求对水平度进行复核,误差一定要小于1。

在水平线拉好后,要求对拉好的水平线进行水平度复核,复核时一定要将钢丝调至水平状态,必要时可在中间辅助支点,以免钢丝下挠。

进行水平分割:

水平线打好调整后,进行水平分割,进行水平分割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查看图纸分格

b.明了定位轴线与分格线的关系

c.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d.准备工具,同时对量具、仪器进行调整

e.确定分割起点的定位轴线。

准备工作做好后着手水平分割,一般三人同时进行,一人主尺,一个复尺,一人定位。

每次分割后都要进行复检。

对水平分割准备性的检查,要求在每次水平分割完毕后进行,方法有两种:

a.按原来的分割方法进行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b.按相反方向复尺,并按总长,分长复核闭合差。

以上复查如出现分割误差大于2,则需要重新进行分割。

水平分割确定后,根据水平分割吊垂直线,吊垂直线时应注意:

a.固定吊线支座;

b.每根线都在分割点上;

c.分割点必须准确无误;

d.吊线前必须清除障碍物;

e.所吊垂线必须与水平分割完全吻合;

f.风力大于4级时不宜吊垂线;

g.吊线时,可用加重砝码的办法来减少风力的影响;

h.高层,超高层采用经纬仪配合吊线。

检查垂直度,方法有:

a.经纬仪检查法;

b.水平辅助层定位点重合复检法;

c.自由复检法。

经纬低度检查是用经纬仪作为垂直验证,从所吊垂线中选择几根垂线用经纬仪进行复检,查出误差,作好记录,并寻找原因进行调整,这是一种最准确的办法。

水平辅助层法,通过查看辅助层分割点与定位层分割点是否垂合来检查垂直吊线的准确性。

自由复检法是任意选择一层作为检查层或选择一边区域进行复检,具体方法参照上述方法得出误差后进行分析,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