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359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docx

房地产健康之路和限购效果

2012年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之路

2011-12-1412:

01:

01

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公告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这不仅是2012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宗旨与目标,也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之路。

可以说,2012年甚至更长的一个时期,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及目标就在些基础上建立。

不过,这种房地产发展的原则性及目标如何转化可执行的政策,则成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真正能以健康发展的关键。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政府有些部门,还是理论界及市场人士,多数人对中央政府房地产政策的目标是十分存疑的或认为无法就此找到较为理想的答案。

不过,在11月12日“2011中国市长论坛”暨中国市长协会第四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重庆市市长黃奇帆则对这个问题则给出一个可操作性的政策答案。

黃奇帆认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理想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就是这个国家或城市的平均家庭收入6至7年能够购买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普通商品房。

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总体上来说,就是要抓好“供求平衡、土地价格、税收力量、金融杠杆、配置格局”这五个房地产调控的关键环节。

这五个关键环节是“军规”,是底线。

宏观上,如果这五个环节的顶层设计都科学,那么房地产业就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就能够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对此,尽管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它给中央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原则性得以转化具体可执行政策有了清晰的思路。

首先,在现代文明社会,任何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它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即住房市场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就是为了提高全体居民住房福利水平。

这不仅表现在联合国的《人居宣言》中,也表现为各个国家《住宅法》里。

这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目的及宗旨。

只有这样才是房地产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而在黄市长的演讲中,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目标就是如何让城市居民用其6-7年收入购买一套70-8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房(这是房价理性回归的基础)。

如果这样那么房地产市场生产的住房就完全界定在居民基本住宅上而不是投机炒作赚钱的工具上。

从2004年开始,我就多次撰文指出,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界定是一个消费主导的市场,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也就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这就是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因此,如何把这个观念制度化,创立《住宅法》势在必行。

这也是住房价格回归理性的基本前提。

在黄市长看来,一旦对房地产的功能界定清楚,政府就能够计算出当前、未来不同城市的住房供求关系,政府就能够根据这种供求关系来保证住房市场生产。

不过,在本文看来,要计算出当前及未来国内各城市的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还得对国内城市住房进行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对国内所有的住宅建立档案。

这样,政府不仅能够了解中国住房市场的基本信息,也为新的房地产各种制度法律设立提供有效信息分析的基础。

在黄市长看来,可以通过控制地价来控制房价,认为土地的价格占住宅的价格三分之一以下才为合理。

因此,作为城市土地的供应者,政府可能土地供应的变化来调节土地的价格,并由此来调整房价。

在当前市场的情况下,这个思路没有什么错。

不过,土地价格决定因素应该是房价而是土地的价格决定了房价。

政府通过土地供应对市场的作用,不仅在于增加或减少土地的供应,而更重要的是对所供应的土地设限。

即对土地的拍卖,就得规定所拍卖土地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并用法律把它固化。

由于住房是一种消费产品,在住房的税收问题更关注的是住宅的直接税,即物业税的征收上。

通过住房的物业税不仅可抑制居民的过度需求,也能够达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不过,征收住房物业税是国际惯例,但是要建立起一个公正公平的物业税(如果税收不公平公正,所达到效果是十分有限的),需要不少基础性的条件。

在目前这些基础性条件不满足听情况下,要出台这个税种比较困难。

因此,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政府不仅要创造条件推出物业税,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性地对住房交易环节采取严厉税收政策遏制住房投机炒作,可出台更为严厉的住房交易税及住房交易所得税。

这些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都有成熟的经验。

就到金融杠杆而言,住房按揭利率的差异化及首付比例,保证住房为基本消费品的主要工具。

如果有好的住房信贷差异化的政策,那么当前的住房限购、限价等行政手段就不需要了。

比如,民众购买首套普通商品房,首付应该在30%左右;对于第二套以上的商品房或者高級商品房,首付可以到60%;第三套以上的可以零按揭。

在这里,黄市长的重点放在住房购买杠杆比例上,只要把首付比例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那么住房投机炒作者就会退出市场。

而对第三套以上的住房禁止住房按揭,对住房投机炒作更是严重的打击。

不过,金融杠杆还包括按揭贷款利率及信贷可获得性。

因为,只是在首付比例上的限定,对新进入者立竿见影,而对存量住房作用无影响。

因此,对于限制住房的投机炒作,还得对按揭贷款利率全面上调,加上物业税,这样才可把已有住房投机炒作逐渐挤出市场。

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早几年的住房价格快速飚升,是与央行采取低利率政策有关的。

因此,全面提高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也是金融杠杆的重要方面。

对于利率全面提高,会影响第一套住房购买者的支付水平问题,政府可以采用住房贷款利率货币化补贴的方式,而不是当前的由商业银行直接的利率优惠。

所谓配置格局就是保障住房的建设问题。

如果国内住房市场是一个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如果房地产投机炒作被挤出市场,那么绝大多数居民有支付能力进入这个商品房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就不大,主要是解决城市少数弱势居民的住房问题。

总之,黃奇帆给中国房地产市场一个清楚的答案,也是对中央政府最近住房政策的清楚诠释。

如果中央政府能够在这个基本思路上再加上完善,那么房地产的价格回归理性及房地产健康发展也就容易了。

重庆的住房市场能够化解问题的办法,也能够在中央政府的原则性指导推行。

这是2012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之路。

“限价令”大考能否过关?

2011年12月31日06:

4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为此轮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举措之一,“房价控制目标”始终备受关注。

2011年来,各地相继采取限购、限贷、限价等调控措施。

如今,面临“交卷”,各地政府的承诺能否兑现?

“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成绩基本“达标”

市场感受存“温差”

2011年,有600多个城市出台了房价控制目标。

多数城市的房价控制目标与当年的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挂钩,为“低于”或“不高于”后二者,北京的目标是房价“稳中有降”。

在这一轮严厉调控中,一线城市的房价率先进入调整期,基本可以达到调控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至2011年10月,上海新建住宅价格连续三个月环比涨幅为零。

当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也出现自2010年9月以来首次下跌。

前11月北京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为13914元/平方米,比2010年全年成交均价即北京房价控制目标14847元/平方米低6.3%。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相关人士也表示,深圳完成2011年的房价控制目标已无悬念。

但2011年的楼市也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味道,投资投机性需求被严格限购的城市挤出后,便转向涌入二三线城市。

北京中原地产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在公示目标的121个城市中,一些非限购的三四线城市尚未完成。

情急之下,一些地方干脆直接出手叫停房价上涨。

比如,广东中山市规定,11月10日起至12月31日,该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不得超过5800元/平方米,以实现所谓的“房价控制目标”。

当地住建部门表示,“应该可以完成2011年的调控目标。

“限价目标绝大多数完成了,但要防止地方政府对行政手段的过度依赖,否则副作用大。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

事实上,一些地方市场实际感受与调控效果存在“温差”。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不少地方的“纸上成绩”达标,但是购房者对市场的感受却有更多期待。

数据显示,多地一二手房市场总体上仍处于僵持状态。

少量房源降价销售,虽然统计上的房价有下调,但整体价格松动有限。

调控剑指“痛点”

“急刹车”后谨防反弹

权威人士曾强调,“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也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专家指出,这一表态明确提出“下调”房价,释放出决策层楼市调控不动摇的信号,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楼市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调查发现,出现这一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最近一轮楼市调控扎中了房地产行业的“痛点”:

一是“限贷”“限购”卡住资金“要害”。

来自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济南、南京、厦门、杭州8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高达4595万平方米,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约38.44%,库存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专家指出,在成交量显著下降、库存加大的当下,2011年以来银监会对房地产贷款、信托产品陆续收紧,开发商资金进一步趋紧,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房企将迎来还款期,资金紧张将促使房地产企业进行一场市场大洗牌。

二是“限价”扼住涨价“咽喉”。

以深圳为例,该市4月份实施限价政策之初房价仍旧上涨,7月份旋即进一步细化限价政策,除了分片区限价外,还分户型限价,并且要求“月度环比零增长”。

这种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至9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环比零增长,10月则环比下跌0.1%。

三是保障房“降温”市场“渴求”。

在2010年建设59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基础上,2011年又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1年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占住房新开工面积总量的比例接近50%。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扩大使得住房市场供给结构有所改善,有望对房价调控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地方“承压力”持续受考

理性发展是关键

上海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严荣说,这种严厉的调控措施,对于楼市“价格目标”的实现可谓立竿见影,地方“承压力”持续考验,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调控会否面临“软执行”风险?

专家表示,在没有很好地解决土地财政之前,一味的“调控高压”恐难持续。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其监测的25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全面下滑,仅为9501亿元,比2010年同期减少1172亿元。

开发商会否通过“玩数字”应对调控?

比如,“双限”之下的珠海楼市就迎来精装房改售毛坯房的风潮,“一个楼盘原来每平方米卖1.6万元,现在降为1.1万元,看上去每平方米就可以直降四五千元。

”金地集团[简介最新动态]珠海投资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杨峻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显然,房价的调整幅度尚未到达理想水平,严格的楼市调控2012年不会“松绑”。

严荣认为,既不能抱着调控突然放松的幻想,也不能指望调控能一步到位。

有些政策能“救急”但不可持续,要强化一些基础工作。

比如,为使住房保障规划更符合实际,使任务分解更贴近地方实际,应大力推进地方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甚至可筹划实施全国性住房普查工作。

(新华社)

 

45城限购令悬念倒计时专家称房产税将替代限购令

2011年12月08日07:

35

来源:

北京晨报作者:

孙春祥

海口第一个表态明年限购不放松

45城“限购令”悬念倒计时

年底将至,不少城市的房地产限购政策即将到期,海口市昨天正式对外宣布,明年将继续执行限购政策,但其他一些曾明确公布限购截止日期的城市至今尚未表态。

据新华社报道,海口市住建局市场处处长戴开权昨天表示,近期住建部明确要继续执行“限购令”政策,海口市住建部门将严格执行,不会松绑该政策。

临近年底,海口市成为全国第一个表态明年限购不放松的城市。

不过,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在目前执行限购政策的46个城市中,除了像海口这类并未明确规定“限购令”何时停止执行的城市外,还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的城市,包括厦门、济南、青岛、石家庄、长春、贵阳、南宁以及合肥,而除了南宁设定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2月29日外,其他8个城市限购截止日期均为2011年12月31日。

而这8个城市均未表示是否将延长限购政策的执行期。

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张大伟表示,这些城市在年底前都应该出台延续政策,目前房地产调控并不具备放松的条件,明年多数城市仍会继续限购,即使有部分地方有放松的意愿,但也难敌全国收紧的大趋势。

-新闻链接

财政部专家:

房产税将逐步替代限购令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调控未来的大方向将是以房产税等经济手段逐步替代“限购令”这样的行政手段,今年年底将会对上海、重庆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情况做总结,今后可能会出台扩大试点的方案,但扩大试点城市名单尚未确定。

据公开的市场数据测算,今年前11个月,全国130个主要热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较去年同期的1.7万亿元减少了近5200亿元,降幅达30%,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紧张局面。

(记者孙春祥)

北京市“新政”是最严重的托市政策

2011-11-2901:

35:

01

浏览15860次 | 评论9条

   

尽管中央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坚决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并让过高房价下降,但是面一些地方楼市销售的下降,房价开始向下松动,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出台各种不同的灰色的救市政策,总是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来托住疯狂上涨的楼价。

如佛山的政策“半日游”,成都的政策被叫停,而在11月25日北京市也来了个“北京新政”。

11月25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北京市地税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北京市享受优惠政策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通知》。

要求自2011年12月10日起,本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平均交易价格调整为按照全市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结合区位调整系数确定。

同时,发布了《关于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两通知》)。

希望加强对住房税收征管,打击“阴阳合同”。

对于北京市的这《两通知》,政策者解释为该些政策不是为了救市,是了减轻住房消费者购买住房负担,什么“桥归桥、路归路”。

在他们看来,考虑到近年来北京城市发展与房价变化的情况,用更合理的标准以最大程度支持普通居民自住型购买住房需求,从而让70%以上的新购买住房者受惠。

它有利于北京住房价格下降。

因此,《两通知》是不是救市政策,反之是对北京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强化。

不过,在当前信息网络时代,这种政策要取信于民并非易事。

该政策摆在那里,实际的政策涵义与影响并非只是由几个制定该政策的官员就可能解释的问题。

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不过,他们能够做的只是进行舆论封锁,不让北京的媒体对此政策发声。

但在当前网络时代,要封锁民众对该政策的质疑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出台该政策最受益的群体是谁。

他们的文字游戏告诉大家是有利于自住性购买住房者。

这些解释只能是政策制定者自话自说而已。

因为,对于住房契税来说,税收优惠当然是可以减少购买住房者负担。

但是,当前中国最为主要的销售制度是住房预期制度,居民缴交契税至少在收房拿房本时进行。

就北京的情况来看,期房不仅是住房销售最大主体的住房而且一般都比购买住房要滞后1-2年。

而在当前住房价格过高的情况,一般购买住房者多以是无支付能力进入市场。

即使是有支付能力,看到住房价格下降,他们是也不会轻易地进入市场的。

因此,该政策出台首先得益的是2009-2010年市场购买住房者。

在这个时期,不仅住房销售量巨大(创历史记录),而且而该过时期进入北京市场住房购买者,投资炒作的比例较高(其中有40%以上为外地购买住房者),因此该政策的出台最大受惠者是这两年冒着住房高价进入市场的投机炒作者而不是自住型的居民。

这些政策出台让他们立即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如果这些住房购买者享受到税收优惠,那么会感觉到政府救市的激励十分强,地方政府不会看着住房市场价格下跌不管。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会急于手中的住房。

住房市场“量降价滞”的局面更是不容易打破。

对于新进入的自住型消费者来说,尽管税收的优惠看上去是有利于住房购买者,但是这里又有几个问题要解释。

一是当前北京的住房价格下降刚开始。

如果住房价格不下降,一般的住房购买者是没有支付能力进入这种高房价的市场的。

现在要的问是,为何北京的房价刚出现下降时,政府就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来诱导居民进入市场呢?

不就是希望托住这种高房价让其不下降吗?

二是北京市的税收优惠政策与房价下降相比,对住房消费者来说,哪个进入成本低,这本来就是常识问题,如果不质疑该政策,多数民众一定会被这种政策所迷惑,以为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其有好处呢。

比如对于258万一套的住房来说,优惠税收之后看上去,购买者可获得近12万元的税收优惠,但是这种税收优惠只要让房价下降5%就足以抵销这种所谓的税收优惠了。

如果房价下降5%以上,居民购买住房的成本更低。

如果住房的价格快速下降,那样这种税收优惠又有多少意义?

比如说,该住房下降20%,其购买成本就减少51.6万元。

可见住税收优惠与房价格下降相比,购买住房所节约的成本是微乎其微。

这样浅显的道理,如果不分析,一定会让民众迷糊。

当然,如果房价下降,购买住房者又可享受税收优惠,这种两全齐美是好事。

但是,严厉的住房税收政策才能让房价下跌,而对住房交易税优惠则是推高房价的主因。

其次,遏制住房投机炒作是国十条以来房地产宏观的基本政策,而且在这些政策里明确规定要用税收政策来调整过高的房价。

本来现有的住房税收还没有恢复到2008年131号文件救市前的水平,中国的住房税收政策仍然是全世界落后的税收政策。

无论是住房交易税还是住房交易所得税都处于极低水平,住房的财产税及住房遗产税基本上为零。

在成熟的市场,或国际惯例,遏制住房的投资炒作是加税而不是减税。

比如最近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都是如此。

现在香港的住房交易税半年内交易的为19.25%,一年内交易的14.25%,两年内交易的9.25%,两年以上交易的4.25%。

但是,在中国,本来住房交易税就处于极低的水平1.5-3%,现在在房价开始下跌时来一个减免或优惠,实在是匪夷所思。

其实,这种政策完全是与中央的国十条以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整政策相悖的。

什么是“桥归桥、路归路”呢?

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任何住房税收优惠政策只是会推高房价而不是让房价下降。

而且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有利少数人也是不公平的。

第三,该政策称普通住宅标准放宽,是根据几年来住房市场形势动态化管理。

北京的整个住房价格变化,这个普通住房标准放宽也是正常。

这里又有许多问题。

一是普遍住房标准动态化管理没有多少错,但是为何要在北京的住房价格刚下降时来调整,为何不早些时候调整或晚些时候调整。

反之,这个普遍住房标准动态化管理能否给一个调整标准性年限。

如果住房价格下降也是会调整吗?

在此北京市政府可以立此存照,不要等房价下降后,这个标准就不动态化管理了。

二是把普通住房标准推高到现有的水平上。

或推高到北京市场住房价格涨幅最高的顶点,其假定就是北京市的住房价格不会下降。

诱使住房消费者在高房价的情况下进入这个市场。

表面上看是对这些购买住房有所谓的税收优惠,实际上是告诉现在想购买住房者,你们赶快进入这个市场吧,北京的住房价格只能在这个水平上,是不可能下降的。

可以说,对于一般的北京居民来说,一套288万元的住房,有多少居民有支付能力来购买呢,那么这样的住房又是卖什么样的人呢?

从中就可能看到《两通知》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第四,说以《两通知》来遏制“阴阳合同”。

对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中本来是常识的问题。

政府有责任保证每一个当事人履行合同,要让合同保证每一个当事人的真实承诺。

否则合同的意义不是太大。

北京住房市场的“阴阳合同“盛行,基本是政府政策纵容的结果。

不是地方政府想化解住房交易所得税,容许当事人做假,当事人岂敢签订那样多的“阴阳合同”?

所以,对此现象,只能追究政府主事人的责任,不是什么出台新规定的理由。

第五,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这些年来政府采取过度鼓励投机炒作的政策,把北京的房价推到天上去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政府不关注民生,不考虑绝大多数民众利益,一心想推高房价来增加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如果这样,只能把中国经济带上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20年衰退之路。

为何中央政府全面遏制高房价,全面让过高的房价下降,但地方政府就是要出台各种政策来救市?

说到底就是为了一己之私。

因此,中央政府要对这些救市政策进行评估,不要听地方政府官员的道听途说就是。

要评估这些政策对市场之影响,评估民众对这些政策的反映,特别是要评估这些政策北京作为样板性的负面作用及影响。

在这样的基础上及时纠正。

在当前的中国的经济形势下,只有去除住房市场泡沫及住房赚钱效应,才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之出路。

任何灰色的救市政策都会打破中央政府政策目标,把中国经济带向反方向。

对此中央政府要在足够的警惕!

(修改稿)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纠结与政策走向

2011-12-1412:

01:

01

浏览835次 | 评论0条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如何在“保增长”与“抗通胀”之间寻求平衡,这今年中央工作会议的重心。

而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尽管政治局对此有了明确表态,即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但是房地产市场的纠结仍然是不容易理清这种平衡的头绪。

可以说,房地产宏观调控已经一年多了,政府心中最大经济发展障碍或未来中国经济能否良性运行的关键所在,国内房地产泡沫也正在逐渐挤出,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预期已经开始出现重大的转变。

不过,正在这样的房地产重大转折时期,不仅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没有减弱,而且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也陆续有来,随之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人民币升值开始出现逆转、PMI在50以下及CPI开始逐月回落等,特别是11月30日股市的大跌及世界6大央行联手救市,央行也3年来第一次下降存款准备金率。

随着准备存款金率下降,又唤起了房地产开发商及地方政府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将如2008年那样逆转的希望,甚至于有人说,随着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下调,中央政府又开始救房地产了。

不过,房地产市场高兴不到一个星期,住建部透出口吻,对年底将要到期的各地的住房“限购令”将继续执行。

特别是李克强副总理接连的谈话中都表示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会改变,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态度十分坚决,再加政治局公布中对房地产调控的表态,基本上打破了房地产开发商及地方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逆转的梦想。

不过,无论中央政府对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态度如何坚决,但是由房地产引发的许多利益问题不能说是很纠结。

比如现有的数据表示,前11个月,国内內地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总土地出让金额为1.18万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減少了5,200亿,減少了30%。

如果计算全国所有城市,今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將可能減少上万亿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央房地产宏观调控最大的阻力。

从最近各地方政府不断地出台灰色房地产托市政策就可见一斑。

因此,就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不可避免。

还有,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可能产生的较大影响或严重影响GDP的增长的心结还没有解开。

也就是说,对于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其严重的危害性已经为大家所共识,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

因此,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决心,中央政府是坚决的。

但是,由于房地产对其他产业关联紧密性,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也出现增长放缓,如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过大,是否会引发中国经济硬着陆或衰退,这也是中央政府十分担心的。

这就是为何政府在出台一系列的房地产宏观政策的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

政府希望这种方式来冲谈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

因此,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我估计中央政府的意愿是,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对房地产宏观调控,表明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决心,另一方面又让房地产宏观调控不要对经济的冲击造成太大的影响。

既要让房价下降对民众有所交代,也要保持这种调整平稳而防止经济下滑失控。

这些房地产市场的纠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