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40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docx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

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指南

写在前面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关税壁垒逐步弱化,世界各国已很难再通过增加关税的手段来保护本国经济,但对内的保护又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势在必行,于是,各国纷纭寻求其它途径以保护本国利益,以期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各国相继通过间接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标准、检验标准、包装和标签规定以及各种强制性的名目繁多的技术法规来进行贸易保护,这样,众多的技术壁垒便产生了。

当然,也不能排除由于世界各国生产力不从发展水平不相同,导致部分先进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较高而部分落后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较低,从而形成贸易技术壁垒。

例如:

日本,不仅通过严格的技术标准,而且还通过认证制度和产品的合格检验等对进口商品设置重重障碍;美国,目前有近60种认证体系,如产品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FCC等具有较大影响的认证体系;欧盟,各国由于普遍经济、技术实力较高,因而各国的技术法规、标准水平高而严,尤其是对产品的环境标准要求,让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望尘莫及。

对于这一些法律条文,许多出口企业根本就是闻所未闻。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希望进入国际市场,但是令中国大多数中小型出口企业困扰的是,好不容易取得的出口订单,因为没有相应的安全认证或者合格的测试报告而无法最终确定;或者当货物到达目的地后,因为无法提供相应产品的品质证明文件而被海关扣留,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另外,制造商或客户都希望生产的产品能通过权威的机构测试,获得安全认证证书或合格测试报告,以符合业界标准和各国安全规范的要求,提高买家的信任度,同时也是对在销售或使用过程中因产品安全问题而引发法律或商务纠纷时的一种保障。

一些公司企业产品线单一,客户稳定,它们在国际检测认证这一块积累了丰富了经验。

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利润越来越薄,产品线的延伸及客户源增多是大势所趋。

编者长期从事产品检测认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由于编者发现现今图书市场上几乎没有关于国际贸易产品检测认证的书籍可供参考,这一些致使许多企业及从事国际贸易的相关人员在进行产品检测认证时走了不少弯路。

为此特编此书,旨在帮助国内出口企业明确在进行产品检测认证的方向;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相关工作人员,本书是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对于图书馆而言,它是一本很好的图书馆馆藏书籍;对于对产品检测认证感兴趣或想从事这一行业的个人来说,它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

第一章术语解释

一、认证

二、认证标志

三、认证机构

四、产品认证

(一)产品责任法

(二)企业自行检验

(三)自愿申请第三者认证

(四)强制性第三者认证

五、商品检验

六、贸易技术壁垒

(一)技术法规

(二)技术标准

(三)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四)认证制度

第二章世界各国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一、国际性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三)国际电信联盟(ITU)

(四)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五)国际羊毛局(IWS)

二、区域性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一)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三)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

(四)泛美技术标准委员会(COPANT)

(五)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SO)

(六)阿拉伯标准化与计量组织(ASMO)

三、官方政府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一)中国官方政府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1、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国家技术监督局

(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5)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

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商品检验机构

(二)美国的官方检验机构

1、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

2、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

3、环境保护署(EPA)

4、交通部(DOT)

5、联邦通讯委员会(FCC)

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

7、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

8、地方政府产品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三)日本的官方检验机构

1、政府检验检验疫管理机构

2、全国性标准化管理机构

(四)欧盟的官方检验机构

四、半官方政府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一)中国检测认证集团(CCIC)

(二)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

(三)英国标准协会(BSI)

(四)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

五、民间独立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一)美国安全试验所(UL)

(二)瑞士通用公证行(SGS)

(三)英国英之杰检验集团(IITS)

(四)日本海外货物检查株式会社(OMIC)

(五)日本规格协会(JSA)

(六)法国船舶协会(BV)

(七)德国TüV集团

1、德国TüV莱茵集团

2、德国TüV北德集团

3、德国TüV南德集团

(八)德国DIN机构

六、社团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一)日本海事检定协会(NKKK)

(二)新日本检定协会(SK)

(三)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

(四)加拿大标准协会(CSA)

(五)法国电工技术联合会(UTE)

(六)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AATCC)

(七)美国石油学会(API)

(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

(九)美国全国防火协会(NFPA)

(十)美国办公家具协会(BIFMA)

(十一)国际管道设备和机械官员协会(IAPMO)

(十二)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

七、其它国家的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一)澳大利亚国际标准公司(SAIL)

(二)比利时电工委员会(CEBEC)

(三)原南斯拉夫联邦标准化协会(FIC)

(四)印度标准局

(五)新加坡标准及工业研究院(SISIR)

(六)爱尔兰国家标准局(NASI)

第三章产品认证选择及申请程序

一、企业如何选择认证方案

二、企业如何选择认证机构

三、企业如何进行认证申请

四、如何快速获得产品国际安全认证

第四章世界各国认证标志

一、国际性认证标志

(一)CB认证标志

(二)MPRII及TCO认证标志

(三)国际羊毛认证标志

二、区域性认证标志

(一)CE认证标志

(二)EMC标志

(三)GS认证标志

(四)欧洲E/eMark认证标志

(五)欧洲ENEC标志

(六)德国TüV认证标志

(七)北欧四国认证标志

(八)欧洲S安全标志

三、国家性认证标志

(一)中国

中国3C产品认证标志

中国CQC产品自愿认证标志

中国香港安全标志

中国台湾安全认证标志

(二)北美(美国&加拿大)

美国UL认证标志

美国FCC认证标志

美国NSF标志

北美ETL标志

北美WarnockHersey标志

加拿大CSA认证标志

(三)英国

英国BSI产品认证标志

英国BEAB产品认证标志

(四)德国VDE产品认证标志

(五)法国的NF产品认证标志

(六)俄罗斯GOST产品认证标志

(七)日本产品安全认证标志

(八)韩国产品认证标志

(九)新加坡PSB安全认证标志

(十)沙特阿拉伯安全认证标志

(十一)意大利IMQ产品认证标志

(十二)荷兰KEMA产品认证标志

(十三)澳大利亚产品认证标志

(十四)阿根廷S产品认证标志

(十五)波兰B安全认证标志

(十六)墨西哥NOM安全认证标志

(十七)巴西安全认证标志

(十八)南非安全认证标志

第五章国际范围对商品检测的要求

一、纺织品

(一)欧盟对纺织品的要求

(二)其它国家的要求

(三)纺织品主要测试项目

二、鞋类(FOOTWARE)

三、玩具(TOY)

(一)美国(USA)

(二)欧盟国家(EUROPEANUNION)

(三)英国(UK)

(四)德国(GERMAN)

(五)新西兰(NEWZEALAND)

(六)澳洲(AUSTRALIA)

(七)日本(JAPAN)

(八)加拿大(CANADA)

(九)美国/欧洲/加拿大/澳洲易燃性测试要求

(十)美国/欧洲/加拿大/澳洲重金属含量要求

(十一)美国/欧洲/加拿大/澳洲物理&机械测试参数

四、硬件(HARDLINES)

(一)金属及合金(METALANDALLOY)

(二)食具皿(FOODCONTAINERS)

(三)家具及家用陈列品测试(FURNITURE&HOMEFURNISHING)

(四)窗帘(WINDOWBLINDS)

(五)蜡烛(CANDLES)

(六)运动器材(SPORTINGGOODS)

(七)文具(STATIONARY)

(八)包装(PACKAGING)

(九)油漆(PAINT)

(十)室内装饰装修材料(INDOORDECORATING&REFURBISHINGMATERIALS)

(十一)电子电气产品(ELECTRICAL&ELECTRONICPRODUCT)

(十二)杂项(MISCELLANEOUS)

五、食品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澳大利亚

六、医药

(一)美国

(二)日本

第六章附录

一、标准化相关站点

(一)国际性标准化组织

(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

(三)国外专业标准化站点

(四)国家标准化组织

(五)国内标准化站点

(六)其它标准化站点

二、国际安全认证标志列表

(一)美洲地区

(二)欧洲地区

(三)澳洲地区

(四)亚洲地区

(五)非洲地区

三、世界各国认证之强制性及自愿性项目

四、国外主要国家和有关组织标准代号

第一章术语解释

先以我国为例子说明,我国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或国际条约,协议的规定,有一部分进出口商品(食品、动植物,危险品等)及其运输工具必须经过商检机构的检验。

未经检验合格的,不能出口或不能在国内销售。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贸易商,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大超商,如Wal-mart、K-mart、Costco、Target,TOY’R’US等,在下订单后,均要求供应商/厂家把生产前/生产中的产品送至公证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进口国的强制性规定和一些自愿遵循的安全要求及避免产品质量早期缺陷,使得买方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和补救措施,从而确保了买卖双方利益,并保证消费者买到放心的产品;另外,公证检验鉴定报告同其它商品检验证书和鉴定证书一样,是对外贸易有关各方履行契约义务、处理索赔争议和仲裁、诉讼举证,具有法律依据的有效证件,也是海关验放的必要证明。

一般来说,商品检验可分为以下几种种类:

包装检验是根据外贸合同、标准和其他有关规定,对进出口商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以及包装标志进行检验。

品质检验亦称质量检验。

运用各种检验手段,包括感官检验、化学检验、仪器分析、物理测试、微生物学检验等,进出口商品的品质、规格、等级等进行检验,确定其是否符合外贸合同(包括成交样品)、标准等规定。

品质检验的范围很广,大体上包括外观质量检验与内在质量检验两个方面:

外观质量检验主要是对商品的外形、结构、花样、色泽、气味、触感、疵点、表面加工质量、表面缺陷等的检验;内在质量检验一般指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有害物质的限量、商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工艺质量、使用效果等的检验。

同一种商品根据不同的外形、尺寸、大小、造型、式样、定量、密度、包装类型等而有各种不同的规格。

卫生检验主要是对进出口食品检验其是否符合人类食用卫生条件,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例如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及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进口上款所列产品,由国境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进行卫生监督检验。

进口单位在申报检验时,应当提供输出国(地区)所使用的农药、添加剂、熏蒸剂等有关资料和检验报告。

海关凭国家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的证书放行。

"又规定:

"出口食品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进行卫生监督、检验。

海关凭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的证书放行。

"

安全性能检验是根据国家规定和外贸合同、标准以及进口国的法令要求,对进出口商品有关安全性能方面的项目进行的检验,如易燃、易爆、易触电、易受毒害、易受伤害等,以保证生产使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二章、世界各国检测认证/标准机构

(三)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

ASTM系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andMaterials)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协会成立于1898年,其前身是国际材料试验协会IATM(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estingMaterials)。

19世纪80年代,为解决采购商与供货商在购销工业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和分歧,有人提出建立技术委员会制度,由技术委员会组织各方面的代表参加技术座谈会,讨论解决有关材料规范、试验程序等方面的争议问题。

IATM首次会议于1882年在欧洲召开,会上组成了工作委员会。

当时,主要是研究解决钢铁和其它材料的试验方法问题。

同时,国际材料试验协会还鼓励各国组织分会。

随后,在1898年6月16日,有70名IATM会员聚集在美国费城,开会成立国际材料试验协会美国分会。

1902年在国际材料试验协会分会第五届年会上,宣告美国分会正式独立,取名为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Materials)。

随着其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学会的工作中心不仅仅是研究和制定材料规范和试验方法标准,还包括各种材料、产品、系统、服务项目的特点和性能标准,以及试验方法、程序等标准。

1961年该组织又将其名称改为延用至今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andMaterials,ASTM)。

1.组织机构

ASTM是美国最老、最大的非盈利性的标准学术团体之一。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ASTM现有33669个(个人和团体)会员,其中有22396个主要委员会会员在其各个委员会中担任技术专家工作。

ASTM的技术委员会下共设有2004个技术分委员会。

有105817个单位参加了ASTM标准的制定工作,主要任务是制定材料、产品、系统、和服务等领域的特性和性能标准,试验方法和程序标准,促进有关知识的发展和推广。

2.标准和其他出版物

标准制定一直采用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制度。

标准制度由技术委员会负责,由标准工作组起草。

经过技术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投票表决,在采纳大多数会员共同意见后,并由大多数会员投票赞成,标准才获批准,作为正式标准出版。

在一项标准编制过程中,对该编制感兴趣的每个会员和任何热心的团体都有权充分发表意见,委员会对提出的意见都给予研究和处理,以吸收各方面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根据ASTM出版物报道,1997年ASTM制定新标准350个,修订标准1698个,开展标准化活动2681次。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活动频繁,并且卓有成效。

ASTM标准现分为15类(Section),各类所包含的卷数不同,标准分卷(Volume)出版,共有73卷,以ASTM标准年鉴形式出版发行。

3.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影响

虽然ASTM标准是非官方学术团体制定的标准,但由于其质量高,适应性好,从而赢得了美国工业界的官方信赖,不仅被美国各工业界纷纷采用,而且被美国国防部和联邦政府各部门机构采用。

在过去的25年里,美国国防部一直与ASTM一起工作,使用自愿标准替代美国军用标准。

当前,美国国防部有500多人在积极参加ASTM的活动;至今,以有2800项美国军用标准被ASTM标准所替代。

随着美国国防部采办制度改革的进展,美国军方将无疑会更多地采用ASTM标准。

除美国国防部以外,其他一些联邦政府机构也都使用许多ASTM标准,并与该协会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比如: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监督学会(NIST),该学会中有236人为ASTM会员;环境保护署(EPA)中有76人为ASTM会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中有72人为ASTM会员。

还有一些其他组织和机构,象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德国标准化学会(DIN)等都有人是ASTM的会员。

ASTM还经常组织学术讨论会,举办实验室专题活动,召开标准编制会议等。

ASTM以其丰富多采的活动吸引着该组织的会员们和各工业界的、科技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企业经营和管理者,各种标准的使用者们。

今天,ASTM标准和资料不仅在美国被广泛使用,也大受世界各国欢迎,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企业借鉴和应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

ASTM从事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建筑、交通、动力等领域所生产或所使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

ASTM所制订的标准范围广、影响大、数量多,其中大部分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直接纳入国家标准。

美国的一些专业学会,如钢铁、纺织、机械工程等,都与ASTM有合作关系。

ASTM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它所制订的标准被国际上很多贸易双方采用为供货合同的品质条款,我国进口的原材料检验也常用ASTM标准。

ASTM制订的分析、测试方法,被世界各国许多实验室用来作为方法标准。

资讯查询:

http:

//www.astm.org/

第三章产品认证选择及申请程序

四、如何快束获得产品国际安全认证

7、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业务沟通

中国人向来注重礼节和程序,遇到问题总是习惯请示、研究、审批,但这些程序化的工作往往拖延了决策时间,加大认证周期。

国际认证注重高效快捷地解决问题,这与中国的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要协调这种格格不入的工作方式,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速战速决”,加快付款、送检、提供文件资料等方面的进度,多与认证工程师进行业务沟通(必要时采取电话沟通的方式),及早解决问题。

这样,企业才能尽快地获取认证证书。

8、信守承诺,发挥品牌效应

在认证当中企业遵守双方签署的认证协议,不拖欠检验费用,不偷换产品材料,不在认证当中要求改变产品结构及材料,不欺骗认证工程师,不假冒获证产品,不乱贴认证标记,不做任何违纪违法的事,遇到问题主动与认证工程师沟通,才有利于与国际认证机构建立互信互利的良好合格关系。

有着过硬的产品和良好信誉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国外认证工程师的欢迎,他们往往会尽可能地加快认证的进程。

依靠信誉、品牌、知名度也是提高认证进度的方法之一。

9、寻找合适的检测机构进行咨询。

目前,世界各国比较著名的检测机构在中国都设有办事处或合资公司,企业可以先向其了解有关产品检测的信息。

或者与他们认可的国内实验室等测试机构进行咨询。

主要了解拟认证产品的英文、德文等正确名称,所使用的检测标准,检测费用等方面。

10、提交尽可能详细的资料,以帮助检测机构了解企业产品的测试范围和要求。

一般来说,详细资料包括:

(1)描述产品和它相应的用途。

列出所有递交产品的型号或类别,并说明不同产品类别或型号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列出产品所使用的所有零部件和材料,包括生产商、型号、数量、尺寸、额定值等。

(3)有助于检测机构的工程师了解产品的设计、结构或工作原理,包括与产品有关的电路图、接线图、设计图和产品照片等。

(4)所有随产品提供的说明书,安全提示或安装说明以及所有出现在包装上的标记。

(5)列出所有你打算今后使用的其它材料、零部件。

这可以为你在今后使用这些材料减少测试费用和时间。

(6)提供企业授权经办产品测试的代表名字,该代表需要了解进行产品测试的内容和程序。

同时,他将收到企业与检测机构之间的有关信件,包括最终测试报告和发票。

(7)提供生产产品的工厂名和地址。

11、尽早递交拟测试的产品。

最好是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递交产品,而且越早越好。

通常,认证机构的工程师可以通过对产品的预验来帮你决定必须修改或返工的地方。

尽管预验并不能取代产品的完整测试,也不能获得有关产品标记的使用授权,但它可以为你节约费用和时间。

12、同检测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及时了解产品检测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产品的整改,以达到符合标准。

第四章世界各国认证标志

美国FCC认证标志

FCC(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于1934年由COMMUNICATIONACT建立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直接对国会负责。

FCC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通信。

涉及美国50多个州、哥伦比亚以及美国所属地区,为确保与生命财产有关的无线电和电线通信产品的安全性,FCC的工程技术部(Office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负责委员会的技术支持,同时负责设备认可方面的事务。

许多无线电应用产品、通讯产品和数字产品要进入美国市场,都要求FCC的认可。

FCC委员会调查和研究产品安全性的各个阶段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FCC也包括无线电装置、航空器的检测等等。

1、FCC法规的主要目的

根据美国联邦通讯法规相关部分(CFR47部分)中规定,凡进入美国的电子类产品都需要进行电磁兼容认证(一些有关条款特别规定的产品除外),其中比较常见的认证方式有三种:

Certification、DOC、Verification。

这三种产品的认证方式和程序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产品可选择的认证方式在FCC中有相关的规定。

其认证的严格程度递减。

针对这三种认证,FCC委员会对各试验室也有相关的要求。

FCC制订法规的目的是减少电磁干扰,管理和控制无线电频率范围,保护电信网络、电器产品的正常工作。

电磁干扰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传导干扰通过电源线传播,频率为30MHz以下,主要干扰音频频段。

如果电器产品有金属外壳作屏蔽,则主要影响为传导干扰。

传导干扰的大小是衡量很多电器(如计算机电源)品质的重要标准。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在微机开机时,其附近的电器如电视、音响等不能正常使用,这是传导干扰产生的影响。

辐射干扰的一个例子是,手机在使用时,附近的电脑屏幕会出现明显的抖动,电话机里可以听到杂音信号声。

2、FCC认证涉及的范围

受FCC管制的产品类别包括个人电脑、CD播放机、复印机、收音机、传真机、视频游戏机、办公机械、电子玩具、电视机及微波炉等产品这些产品按用途被划分为A、B两大类,A类为用于商务或工业用途的产品,B类为用于家庭用途的产品,FCC对B类产品法规要求更严格,这是因为,家庭用户一般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所具有的专业技能训练;另外家庭的电气安全环境也不如办公环境更有利。

所以对家庭用户使用的产品比对商务工业环境使用的产品安全要求更为严格。

FCC认证涉及通讯产品,如FCCPart22是对移动电话进行规范的部分;电子仪器仪表;数字式电子设备,如FCCPart15是对数字式设备和低功率发射机进行规范的部分;医疗电子设备;电子遥控玩具,如FCCPart95是对遥控玩具进行规范的部分;家用电器,如FCCPart18是对家用电器微波炉进行规范的部分。

3、FCC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

美国的法律以严格著称。

政府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违规的产品通常会处以非常严厉的处罚。

这种处罚的程度,一般来说足以让违法者倾家荡产,无力翻身。

所以很少有人会明知故犯,以身试法。

4、FCC认证流程:

(1)符合性声明:

产品负责方(制造商或进口商)将产品在FCC指定的合格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做出检测报告,若产品符合FCC标准,则在产品上加贴相应标签,在用户使用手册中声明有关符合FCC标准规定,并保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