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430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docx

科学社会主义20个问题之总结

1.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1)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科学社会主义:

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空想社会主义者:

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不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他们夸大了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和精神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问题上科学社会主义:

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空想社会主义者:

向往新的美好社会,但在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问题上,认为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为人类始终存在着一种共同本性,人的本性一旦受到理性光芒的照耀,就能推动世界变革,推动新社会产生。

(3)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上科学社会主义:

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空想社会主义者:

十分同情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认为个别独具慧眼的天才人物对理性的认识和发现推动了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是超越一切阶级的理性和正义的表现,把希望寄托在少数有“教养”的、容易接受真理的剥削阶级及其头面人物的身上。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

第一,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来批判资本主义和从头脑中构思未来社会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使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

第二,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期望通过阶级调和,依靠少数达官贵人帮助,用示范改良的方法实现理想社会的幻想,从而把社会主义看做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

第三,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仅把无产阶级看做值得同情的受苦受难的阶级的观点,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论证了无产阶级的解放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3.卡夫丁峡谷效应

 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

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

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苏联、东欧等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是否是马克思“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具体实现?

前理论界还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思想,而且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已证明了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真理性。

笔者认为,这完全是借助马克思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地对当代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的理论注解。

要回答当代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是否就是马克思“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在现实中的实现,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首先,当代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有无必然联系。

其次,苏联、东欧等落后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是否是马克思原意上的科学社会主义。

如何看待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第一,这一设想充满了辩证法;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东方落后国家可以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三,列宁同时认为,“西欧的革命是开始困难,继续比较容易”;落后国家则相反,“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

4.趋同论思想

 趋同论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一种社会理论。

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不断相互靠拢,最终发展为本质上同一类型的社会。

 趋同论者从论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认为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关系毫不相干,科技革命产生工业社会;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正在走同一条发展道路,它们既有相同之点,也各有短长;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相近的结构成分日益增多和强化,各自的弱点将不断克服,并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以至于完全消失,最终发展为本质上同一类型的工业社会。

在这种社会里阶级对抗消失,科技空前发展,经济有计划的发展,没有经济危机,没有社会不平等。

“趋同论”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否认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否认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实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论调。

有学者认为,“趋同论”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否认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否认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实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论调。

趋同论到底是不是反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剖析。

5.试述“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联系和区别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他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以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成为科学。

“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的其他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围绕这一“必然性”展开的。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的严重挫折致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困惑和疑虑。

这些困惑和疑虑集中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到底还有没有优越性和生命力?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究竟能不能成立?

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因而,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也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发生的。

资产阶级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两个决不会”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两个必然”论断的运用和体现。

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这首先表现在他精辟地评述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在无产阶级尚未发展到足以确立为一个阶级,因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尚未带政治性以前,在生产力在资产阶级本身的怀抱里尚未发展到足以使人看到解放无产阶级和建立新社会必备的物质条件以前,这些理论家不过是一些空想主义者。

他们为了满足被压迫阶级的需要,想出各种各样的体系并且力求探寻一种革新的科学。

”马克思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必备条件是社会发展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

既有的生产力同现存的社会制度不能再继续并存。

恩格斯也指出,肩负共产主义革命历史重任的无产阶级是由于工业革命而产生的。

正是“工业革命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因此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任何人可以随心所欲制造的。

这是“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最初表述。

然而,在马克思提出“两个决不会”思想之后,新的革命高潮并没有立即到来。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马克思经过研究发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资本主义新的工业繁荣已经到来,特别是在英国和美国,新的工业繁荣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英国和美国的繁荣很快影响到欧洲大陆,使德国和法国的工业也呈现出繁荣景像。

“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整个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

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

”这是马克思关于“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又一次重要阐发。

40多年后,恩格斯回顾当年他们对欧洲新的革命高潮的预测时指出: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因此,“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重新回到书房,从事他多年以前开始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终于在1859年写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

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关于“两个决不会”的思想。

“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实质在于: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够最终成为现实。

因此,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是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两个决不会”则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二者是统一的。

“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因此,必须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联系起来思考,才能够全面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

6.理性看待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一、“和平演变”反映的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斗争

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是因为这种全新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瓦解了少数人的暴利,终结了资本大肆掠夺的可能,这是已经拥有巨额财富并以此继续剥削世界人民的少数人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资本主义不惜一切代价要消灭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新型社会制度。

苏联解体后,“中国人权问题”一跃成为国际人权领域的焦点问题,成为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中国的重要工具。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社会主义存在,资本主义就不会停止对社会主义的颠覆,西方国家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和平演变”就是这种根本矛盾的现实写照。

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手段

苏东解体不仅导致世界格局的根本改变,而且转换了时代的主题,新的历史背景催生了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新手法。

以我国面临的现实威胁为基准,我们重新梳理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具体手段。

1、策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变。

首先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培植“持不同政见者”,为其提供活动经费、舆论声援、政治避难,支持其在社会主义国家从事推翻社会主义政权的活动。

其次利用民族问题制造国家分裂。

2、从经济制裁到消解经济主权。

3、意识形态攻击与价值观渗透。

三、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客观科学地判断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和平演变”,才能制定反“和平演变”的有效对策。

为此我们必须防止两种错误的认识。

      

一是忽视“和平演变”的现实存在。

这种比较普遍的实际状态就是对“和平演变”的麻痹大意,危害严重。

不仅使我们失去了必要的警觉与采取积极应对的可能,而且达成了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理想境界,即渗透于无形,这是资本主义“不战而胜”的前提。

从宏观的层面看,我国在新世纪制定了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提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一战略无疑是我国顺应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发展需要制定的正确战略决策。

但是在努力争取和平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资本主义主宰的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和平,和平的获得其实是实力博弈的结果。

与资本主义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更是没有天下太平的可能,针锋相对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是在反“和平演变”的胜利中才能赢得想要的和平与发展。

从微观的层面看,我们社会的肌体已经被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严重侵蚀,这个不争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方面已经发挥影响。

《居安思危》专题片提到冷战时期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针对美国颠覆前苏联的战略曾经不无自信地宣称: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

其实,邓小平早在80年代末就强调指出对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这方面的教育是个失误,然而,从当前的实际状况看,这个失误不仅没有得到纠正,而且愈发严重,及时补救这个错误是我们当前反“和平演变”的首要任务。

二是夸大“和平演变”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无须提及“和平演变”就大惊失色,仿佛随时会重蹈苏东覆辙。

无论如何,“和平演变”都是外因,外因必然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强国家实力,持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守社会主义制度,以社会主义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成果支撑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以积极的舆论宣传感召世界人民,就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平演变”的消极影响。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特点及历史地位

(1)根据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和重要理论意义,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无论从理论实质上讲,还是从实践效果来看,区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科学的。

第二,明确界定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可以看到:

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这表明,三大理论成果虽然前后相继且相互并列,但在理论层次上是有所区别的。

第三,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地位。

第四,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

(2)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完整性开放性

(3)历史地位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对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性难题的成功探索。

第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8.《共产党宣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学习《宣言》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认识三个规律,我们现在反复提到三个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规律。

所以这里面,《宣言》通篇讲的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一个探索。

对社会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客观评价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分析发展进程当中的有益因素,或者说因素的多重效应。

所以马克思对大生产的分析是肯定和同时出现的弊端是什么?

包括我们今天对事物的分析方法都是这些东西。

一个方面说明它是一个多重效应,不要只看它的一个方面。

执政规律,把执政、性质,包括后来讲的执政的方法基础,执政的群众基础,一些策略性的方面。

还有就是社会主义建设也不能离开人民发展的大道,这里面也必须以大生产为基础。

我明天可能还会谈,就是现在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还有很多新的看法,也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现实的社会主义。

现实的社会主义可以说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我认为这里面我们还有很多东西,离最终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同时这里面我们确实要体会《宣言》当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运用一个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非教条化的方法。

这里面要掌握几个问题,《宣言》当中对于马克思主义要作为一门科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门科学,怎么样能够正确的分析和认识它?

不要当作教条,什么东西都从这里找答案,我们只是从这里找启发,包括后来的江泽民讲话,邓小平也讲过,马克思不可能解决150年之后的世界体制问题,但是他认识问题的方法,他的立场有些东西一定要把握。

不可能他那些观点都能找的到,社会发展的太快了,但是也不能用马克思主义一门科学简单的取代其它的,他本身就是一个开创者,因为不去吸收他那个时代,包括资产阶级创造的那些成果,就不可能有他的学术。

今天怎么来补充?

所以今天我们就吸收人家一些有利的东西,我觉得咱们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要有这种开创意识。

诺贝尔经济学奖研究什么问题,研究的很多都是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前两年研究的信息微微分,就是从旧车市场,研究售车人和买车人双方的这种关系,进而从中导出政府和公民的关系,怎么样做到这种改革,政府信息公开和公民之间这种信息的交流和对话。

另外一个客观评价。

所谓客观评价,我们现在对任何一个理论观点的看法,它的一个结论,必须把它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和一定的历史任务相联系,这就是理论要和实际相联系,这是一个基本条件,始终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如果没有这个实际,他认为就没有价值。

马克思也一直强调这个问题,他们分析社会主义是从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过程、历史事实进行分析以后,得出这些结论,没有这些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就没有任何价值。

我们今天在分析很多东西也要从现实出发,立于现实基础,这是一个基本的观点和方法。

所以对于历史要了解,对于现实的情况、社会发展要有一个大体的把握,这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是发展,就是用今天的实践来充实来发展。

既要学习研究马克思,但是又不能简单的拘泥于马克思,特别是他的某些观念,这样就把自己延误。

9.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第一,在农业方面,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并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第二,在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

第三,在商业方面,逐步开放市场,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第四,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委员会,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商品、货币、市场等实现无产阶级和农民的经济联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最大的不同是:

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后者则是通过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向社会主义渐进地发展。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由于符合社会实际,调动了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很快地从崩溃边缘恢复过来。

新经济政策不仅仅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它是列宁经过艰苦的反复实践,终于找到的一条俄国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然道路。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主要不仅在于它在危难之中拯救了苏维埃政权并使之逐步进入工业化时代,更重要的在于它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创造了带有启发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模式。

在对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0.列宁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思考

(1)关于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认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动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建成社会主义却比较难。

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不能直接过渡,必须走迂回曲折的道路,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

“资本主义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

(2)关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而国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进部分,就是先锋队,就是我们。

”列宁主张以国家资本主义来克服小生产落后状况,他认为,私人资本主义比私人小生产进步,在落后国家尤其如此。

国家资本主义从生产力水平方面说,它和机器大生产相联系,比个体的分散的手工小生产要优越得多;从生产关系方面说,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但比起小商品经济、宗法式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来,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经济形式。

因此,国家资本主义是在经济上无比高于俄国现时经济,而在政治上并不包含任何使苏维埃感到可怕的东西,它可以成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桥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称国家资本主义是“救星”和“社会主义的入口”。

(3)关于商品经济

列宁晚年认识到进入社会主义的落后国家,不可能像马恩设想的那样消灭商业,因为经济上大工业与小农经济并存,而且大工业暂时无法满足用以向农民交换的产品,所以只能让私人小工业补充向农民提供的产品。

列宁据此提出“商业化原则”,认为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他多次号召革命党人要学会做生意,“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

列宁虽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但他恢复商业,恢复货币,实际上默认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必要性。

一是推行“商业化原则”,把商业作为振兴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

二是发展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4)关于民主政治

早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就说过:

“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这包括两个意思:

其一,无产阶级如果不在民主斗争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好准备,它就不能实现这个革命;其二,胜利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

”为此,列宁提出了许多科学的设想和具体措施,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党内民主建设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如何使苏维埃政治制度走向民主化,更多地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列宁政治制度改革构想的中心。

改革国家机关,发动群众参与国家管理。

健全党内民主与监督,防止党员蜕化变质,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监督制度:

一是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

代表大会常任制;二是建立具有独立权威的权力监督机制: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等。

(5)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面对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列宁深有感触地说:

“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离开科学文化知识,“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

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前提。

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谈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是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要使经济建设长期稳步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列宁强调说,实现全国电气化,必须掌握现代化技术;就是改造小农和克服官僚主义,也与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11.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成为科学体系,标准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理论是系统的还是没有形成系统;另一条是它对所研究的领域是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还是没有作出这种回答。

属于前者,就构成了理论的科学体系。

按照这种标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三者整合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上来构建。

在整合中,应以奠基之作为基础,从最新理论成果的高度,将三者贯通起来,形成科学体系。

但是,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上,学术理论界有不同见解。

有的主张按基本观点构建,有的主张按基本理论构建,有的主张按基本范畴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板块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的不同层次构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明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地位。

其次,应按理论的不同层次构建。

具体的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如下四个不同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

主题和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和展开,体现为社会主义、党和发展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