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536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docx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

外国设计史复习资料

一、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自从人类脱离愚昧时期,制造工具就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之所以与动物有区别,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人类会制造工具。

工具首先有它的方便、实用性,等到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对于工具的美观也有了要求,因此,在工具上进行装饰,是人类的一个发展。

这些活动,其实就是早期的设计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了设计的一些基本的考虑,比如功能性、实用性、美观性,一但这些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它们又具有了商业价值,有了设计和制作时的经济考虑,出现了为降低成本的批量化生产和流水作业方式。

因此说,设计活动是自人类进入文明以来就有的活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社会、现代生产方式、现代流通方式、现代人的审美观。

除此之外,传统的设计不少是设计与制作不分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而现代生产的,—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制作与设计的分工,使设计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活动,与制作、生产活动分开来了。

因此,现代设计的产生背景是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也就是说,自从1750年的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才逐步产生,其中包括了现代建筑、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等,其中工业产品设计也被称为工业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比较一致的理解,这种局面是从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工艺美术’’的设计主张如下:

一,反对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矫饰风格.提倡简洁,朴素的风格.

二,反对工业化生产,提倡中世纪的手工艺和哥德风格。

三,提倡设计诚实。

四,崇尚自然主义和东方的艺术风格(日本)。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功,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据比较一致的理解,这种局面是从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他与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柏恩—琼斯、画冢但丁·罗西蒂、建筑师飞利浦·威伯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拉菲尔前派。

他们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同时也受到刚刚引入欧洲的日本艺术的影响,他们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主要是回复手工艺传统。

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上。

他们反对机器美学,主张为少数人设计少数的产品。

这场运动开始式微时,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就是1888年在伦敦成立的工艺美术展览协会。

从1888年开始,这个协会连续不断地举行了一系列的展览,在英国向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好设计及高雅设计品味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

不但如此,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开始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比如苏格兰格拉斯哥的设计师查尔斯·马金托什、英国设计师沃塞、阿瑟·马克穆多。

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主要影响到芝加哥建筑学派,特别是对于这个学派的主要人物路易士·沙里文和弗兰克·赖特的影响很大;在加利福尼亚则有格林兄弟、家具设计师古斯塔夫·斯蒂格利和柏纳德·迈别克等人受到很大的影响。

到了世纪之交,“工艺美术”运动变成一个主要的设计风格影响因素,它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促使欧洲的另外一场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的产生。

二,“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是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是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

涉及到上十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地方是:

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是是中世纪的哥德风格,把哥德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这场运动从1895年在右的法国开始发展起来,之是是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乃至俄罗斯,也越过大西洋影响了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这场运动在法国的发展具有两个中心,一个是首都巴黎,另外一个是南斯市(Nancy),后者主要集中在家具设计上,而巴黎的“新艺术”运动则包罗万象,设计的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特别是巴黎地铁的入口)、海报和其它平面设计。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对于欧美的这场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

法国的设计运动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酝酿。

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是新艺术在法国崭露头角的开始,从那个时候起,是法国的这场设计运动历时20余年,是所有有关国家中持续最久的国家。

这场运动的名称也是由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是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是之家”而产生的,评论家取其中新艺术为名,来称这个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

三、“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因为这场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装饰艺术”运动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的影响,无论从材料的使用上,还是从设计的形式上,都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

但是,从思想发展的背景来看,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运动的民主色彩、社会主义背景,都从来没有在“装饰艺术”运动中发生过。

“装饰艺术”,特别是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在色彩上、在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这与强调设计民主化、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的现代主义立场是大相径庭的。

因此,虽然这两场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互相也有影响,特别是现代主义对于“装饰艺术”运动在形式上和材料上的影响,但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有各自的发展规律。

20世纪初,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敏感地了解到新时代的必然性,他们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回避新的材料(比如钢铁、玻璃等等)。

他们认为,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和产生于法国,影响到西方各国的“新艺术”运动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对于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的断然否定态度。

时代已经不同了,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已经无可阻挡,与其回避它,还不如适应它。

而采用大量的新的装饰动机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可以作为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这种认识,普遍存在于法国、美国、英国的一些设计家之间,特别是20年代西方的普遍繁荣,美国更是高速发展,造成新的市场,为新的设计和艺术风格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这一历史条件,促使新的试验的产生,其结果便是20世纪初的另外一场重要的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

“装饰艺术”展览。

这个展览旨在展示一种“新艺术”运动之后的建筑与装饰风格。

该展览的名称,后常被用来特指一种特别的设计风格和一个特定的设计发展阶段。

但是,“装饰艺术”这一术语,实际所指的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

和“新艺术”运动一样,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从20年代的色彩鲜艳的所谓爵士图案,到30年代的流线型设计式样,从简单的英国化妆品包装到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的建筑,都可以说是属于这场运动的。

它们之间虽有共性,但是个性更加强烈。

因此,把“装饰艺术”单纯看作一种统一的设计风格是下恰当的。

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来看,“装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工艺美术”运动的一种反动。

“工艺美术”强调中世纪的、哥德式的、自然风格的装饰,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时代特征;而“装饰艺术”运动恰恰是要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

因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更加积极的时代意义。

另一方面,“装饰艺术”运动开展的时期,正是现代主义开展的时期,因此,无论这场运动多么强调装饰的效果—装饰正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设计内容之一。

但是,在设计上依然受到现代主义的很大影响。

无论是在材料的运用上,还是设计主题的选择上,乃至于设计本身的特点上,这两种设计运动都有不少的内在关联。

以往常常把“装饰艺术”视为与现代主义对立的设计运动来看,但现在的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美国的工业设计与“装饰艺术”运动,有时简直难以截然划分开来。

至于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产生动机和它们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上。

“装饰艺术”禀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立场:

为富裕的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现代主义”运动则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是左倾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

法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

1925年的《装饰艺术展览会》是法国这场运动成果集大成的展示,因此影响到世界各国。

这场运动于20年代和30年代在法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运动开始衰落,然后逐渐消亡。

几乎所有的现代设计运动在法国都集中体现在豪华的、奢侈的产品设计上,法国并没有真正地经历过平民化的设计运动,也就是说,日后欧洲具有强烈民主主义色彩、社会主义色彩的现代主义运动在法国是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的。

如果从时间上来看,“装饰艺术”运动发展的时期,也正是现代主义运动开始在俄国、德国、荷兰等国发展的时期,法国没有能够参与真正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反而发展了具有浓厚资产阶级特色的“装饰艺术”运动,其实正反应出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权贵与精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

法国在政治上、艺术上的民主倾向和设计上的精英主义倾向形成非常奇特和鲜明的对照。

家具与室内设计。

法国“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地体现在家具设计,特别是巴黎明的家具设计上。

评论界现在也常常从法国家具入手,对这场设计运动进行研究和分析。

法国这个时期的家具与室内设计明显受到两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来。

第一种比较注重东方向、怪异的形式,这是直接受到俄国芭蕾舞团的舞台设计和服装殳计的影响而产生的,这一风格主要在1920年前后达到高潮。

另十一种风格发展得比较迟,大约到30年代才出现,这种风格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注重新材料的运用(比如从包豪斯发展出来的钢管家具),以及勒·科布耶在家具上的探索,也给这种新风格带来明显的影响。

这两种不同的风格都具有“采用新的材料,采用新的技术,创造新的形式”的共同特点,从而创建了一种新的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的美学价值。

四、现代主义设计

(一)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出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飞速的工业技术发展,同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虽然工业技术发展,但是针对工业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技术的产品无论从使用功能上、外型上还是安全性、方便性上,都存在众多的问题。

现代都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而都市的设计和都市内的建筑设计却并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模式,高层建筑的设计更是问题丛生。

新的商业海报、广告、书籍大量涌现,公共标志、公共传播媒介也与日俱增,而如何处理这些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象,如何处理这些众多的平面对象,设计界也基本一筹莫展。

无论是英国、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乃至反对工业技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

因此,必须有新的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来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设计的出现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设计界此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减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地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其二,针对往昔所有设计运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至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设计服务的对象问题。

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世界各国的设计先驱们都努力地探索,为解决第一方面的问题,即现代的、工业化的产品、现代城市和建筑、现代平面媒介的设计问题,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为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即设计的社会功能问题,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现代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有联系,同时也有区别,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一个是思想层面的,它们的结合,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总体。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

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

所有文明国家,可以说无一幸免地都受到现代主义设计的深刻影响,对于这个设计风格的反应,又产生了当代的许许多多新的设计运动,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新流派来,因而,如果没有一个对于现代主义的真正了解,想要认识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风格的发展,各种流派的产生,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不少设计工作者和建筑师急功近利地希望知道什么是最新的潮流,如果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只管树叶不管森林,只追求对内容的了解,不介意形成内容的文脉认识的肤浅倾向,往往会流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和形式主义,是不可取的。

对于当代设计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于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的了解,其实应该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全面认识和透彻了解的基础上的。

现代主义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地影响到整个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本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

60年代以后的设计运动基本都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应,对现代主义的否定企图,或者对现代主义的重新诠注。

没有对现代主义的真正认识,可以说就没有可能从观念上认识和了解现代主义以后的种种派别和潮流。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产生的最重要的运动之一。

德国、俄国和其它的几个西欧国家的建筑师为寻找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的观念,为在设计中引入民主主义的精神,或者为奠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基础,开始从设计观念、设计风格和形式、建筑材料、建筑方式各个方面探索。

在30年代中期以后取得惊人的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大量欧洲的设计家流亡到美国,从而把欧洲的现代主义与美国丰裕的具体市场需求结合,在战后造成空前的国际主义风格高潮。

—直发展到?

o年代,遍及世界各地,无论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空前的。

人类四、五千年的文明文中,还没有哪一个设计风格能有如此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与设计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主义运动从20世纪开始,从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影响到我们,40、50年代以后,完全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艺术、文学和其它的各种人文科学的面貌。

对于现代主义的研究是复杂的,也不是我们这个课程能够包容的,但是,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和了解着手,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到现代主义的精神和意义,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对现代主义以后的种种思想潮流和设计风格有一个真正的把握和认识。

“现代主义”的定义是非常复杂的。

因为,这是一个席卷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运动,一方面是时间上的定义:

这是20世纪初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运动,包含范围极其广泛;同时它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定义,它的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都非常典型和鲜明。

现代主义是一个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它包含的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从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音乐、舞蹈、诗歌等等都被涉及,在每个不同的领域里,它有特别的内容和观念,因此,要对现代主义下一个确定的定义,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在这里主要是介绍建筑和其它设计活动方面的现代主义活动,范围比较窄,因此也比较容易总结它的特征和意识形态内容。

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

从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大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一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从建筑革命出发,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的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在这批建筑和设计的改革先驱中,最重要的有德国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Gropius)、米斯·凡德洛(LudwigMiesVanDerRobe)、瑞士人勒·科布西耶(LcCorbusier)、芬兰人阿尔瓦·阿图(Aalt。

)、美国人弗兰克·赖特(FrankL.Wrisht)和一些俄国和荷兰的设计先驱。

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开始进行试验,即德国、俄国和荷兰。

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是意识形态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设计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一个运动;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则是集中了新的美学原则探索的单纯美学运动;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从德意志“工业同盟”开始,到包豪斯设计学院为高潮,集欧洲各国设计运动之大成,初步完成了现代主义运动的任务,初步搭起现代主义设计的结构,战后影响到世界各地,成为战后“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基础。

现代主义设计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特征呢?

也就是说它的形式定义是什么呢?

现代主义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自从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初产生以来,就坚持面向大众的基本立场。

为了改变传统的、昂贵的建筑材料和建设方法,它毅然采用了工业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玻璃、钢材等,大幅度地降低了建筑的成本,同时,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方法,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方式。

为了降低成本和达到新时代面貌,现代主义完全取消装饰,实现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鲁斯(A1d。

1fL。

s)提出的“装饰即罪恶”原则。

在形式上,出现了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型,色彩基本是白色、黑色为中心的工业化的中性色,建筑由柱支撑,全部采用所谓的幕墙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成为一种单纯到极点、少则多、冷漠而理性、立体主义的新建筑形式。

现代主义由于遭到欧洲独裁政权的迫害,于30年代以来开始在欧洲迅速衰退。

1933年纳粹强行关闭重要的德国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1932年前后意大利取消现代主义试验,推广称为诺维茜托的古典复古主义;1925年前后苏联全面禁止现代主义(在苏联称为构成主义),基本完全扼杀了现代主义在欧洲发展的可能性,大批设计家移民到美国,从而把现代主义带到了新大陆。

从30年代末开始,现代主义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阶段。

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与欧洲相当不同。

美国自从罗斯福的新政以来,经济发达,国家日益富强,中产阶级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坚,成为新建筑风格的重要服务对象。

因此,原来在欧洲忧国忧民的现代主义变成仅仅是一个为中产阶级服务的形式,也就是说,现代主义的思想内容被美国的富裕抽掉了,剩下了一个越来越精练的、越来越形式化的外壳。

由于思想的枯萎,因此也逐渐失去丁原来生机勃勃的力量,日益走向形式王义的道路,到60年代,开始受到挑战,逐步开始失去昔日的光彩和力量。

可以说,到70年代,这个被称为国际主义的现代主义,已经接近终结了。

取而代之的形形色色的新风格,大部分是企图从形式主义的方向来调整现代主义,但是因为思想上的薄弱,意识形态上的苍白,始终没有一个风格能够全面取而代之。

五、现代主义设计

(二)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

1、功能主义特征。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

具体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六面建筑。

建筑底部用柱支撑,形成完整的建筑六面形式,因此达到重空间,而不是单纯重体积的目的,也就是美国建筑家飞利浦·约翰逊(Ph¨ipJohnson)提出的重vo1umn,而不是重mass的原则;

2)由此发展起来的以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其必然结果就是幕墙架构的产生。

由于采用新的建筑材料,玻璃幕墙成为一个普遍的方法,以至玻璃幕墙成为现代建筑的符号和标记;

3)标准化原则。

只有标准化才能批量化,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提供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廉价建筑,标准化因此具有技术的考虑,同时也是为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服务的必要手段。

因为标准化,所以建筑施工就可以采用组装的方法,组装方法也成为现代建筑的一个基本施工手段;

4)反装饰主义立场。

装饰造成不必要的开支,造成浪费,造成建筑无法为大众服务,因此,反装饰是……个意识形态的立场问题,不仅仅是装饰思想的问题,所有的现代主义大师都有明确的反装饰立场;

5)中性色彩计划。

无论从造价考虑还是从反装饰立场考虑,色彩计划必然是中性色彩的,即采用黑色白色的色彩计划,符合现代建筑的意识形态和技术要求。

3。

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基本反对在图版上、在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德国的工业同盟

现代主义的具体产生时间是20世纪初年。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从几个欧洲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其中以德国、俄国发展得最为迅速。

荷兰等其它几个欧洲国家也有类似的探索,但是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与德国、俄国的试验来得深刻。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

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俄国的构成主义

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谈套"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表现为最后终结,最早的建筑之一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塔方案,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观念。

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这座塔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

俄国的构成主义在艺术上具有极大的突破,并对世界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直到1921年新经济政策时期,与西方的联系受到鼓励,尤其是俄国的一批构成主义设计家到西方旅行和交流,把俄国的构成主义观念和思想带到西方,俄国的构成主义探索才开始被西方所认识,产生了很大震动,特别是对德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苏联文化部在柏林举办的苏联新设计展览,不仅让西方系统地了解构成主义的探索和成果,而且了解到设计观念背后的社会观念和社会目的,受此影响,格罗佩斯立即调整了包豪斯的教学方向,抛弃无病呻吟的表现主义艺术方式,转向理性主义,提出"不要教堂,只要生活的机器"的口号,是包豪斯自1919年开办以来第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