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2935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自然派”——19世纪俄国文学的一个派别,该派别领袖是果戈理。

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

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

体裁以小说为主。

2、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性格,逐渐成为作家们的主要倾向。

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的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

创作上各国出现一系列大作家,大作品,在19世纪成为主要的文学潮流。

3、“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

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4、宪章派文学:

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其间产生战斗性的诗歌,作者有工人活动家,也有普通群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反映工人的苦难生活,表达争取自由的愿望,抨击资本家的罪恶。

大多采用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人。

5、“奥勃洛摩夫性格”:

奥勃洛摩夫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代表作《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

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禀赋聪慧,也有上进的要求,但贵族子弟那种长期的寄生生活方式,已使他丧失了实际生活能力,逐渐精神萎靡,思想麻木,整日睡在床上,成了一具活尸。

这是俄国“多余人”形象的一种,人称“奥勃洛摩夫性格”。

5、自然主义:

流行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

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

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该派的代表作家是左拉。

6、唯美主义:

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

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7、象征主义:

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西欧的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8、“忤悔贵族”:

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中。

一般是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但由于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就会做下一恶事,伤害了别人。

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即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变立场,批判本阶级的罪恶本质。

9、托尔斯泰主义:

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10、解冻文学——一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

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

《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11、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海明威为代表的一群作家、记者流落巴黎,他们在战争中断饱受创作,失去了理想和生活目标,找江到生命的意义,精神抑郁,心灵空虚,消极苦闷,常常在醉生梦死中消磨日子。

法国作家斯泰因对海明威说:

“你们是迷惘的一代”,于是这个名称流传于文坛。

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扉页上引斯泰因之语作为题辞,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

12、揭发黑幕运动:

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种专门揭露社会黑暗,尤其是揭发名人丑事的新闻报道和小说的文学运动,称为揭发黑幕者。

他们对国家政府、地方机构以及大工业集团存在的营私舞弊现象进行了揭露,并且通过宣传的影响力,迫使有关部门对存在的弊端加以改进。

代表作品为辛克莱的《屠场》。

13、硬汉形象:

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14、后期象征主义:

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

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15、表现主义:

出现于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流派,它涉及绘画、音乐、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

该流派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注重抽象化,变形,在戏剧中运用面具,注重的真幻错杂,使用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代表作有卡夫卡奥尼尔等。

16、意识流小说:

于20世纪初兴起于四方影响及世界的一个文学流派。

它一般着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为主要特征。

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芙、 普鲁斯特、福克纳等。

40年代后,纯粹的意识流小说已不复存在,但其写作技巧已渗透进后来的各种创作中。

17、超现实主义:

一次大战后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

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

它由一批年轻人组成,进行超现实试验,反对逻辑理性的思维活动,推崇潜意识和梦幻,探索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

1924年,代表诗人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系统阐述其宗旨和理论观点,宣布超现实主义运动正式诞生。

18、未来主义:

20世纪初叶出现在欧洲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

它兴起于意大利。

波及欧洲各国。

其宗旨是同旧的文化传统决裂,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彻底的革新。

力求表现未来的世界和人,把文学变成现代生活的动力学,描写运动中的物和人,如旋转的机器、奔驰的汽车、翱翔的飞机、赛跑的运动员,赞美运动感、力感,显示一种立体风格。

在形式上喜欢运用自由不羁的字句,打破规范,还经常搞文字游戏和图案拼贴、组合等。

代表诗人有马里内蒂、马雅可夫斯基等。

19、意象派:

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以英国的庞德为代表。

意象派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一切通过意象来暗示。

与象征主义的区别在于:

象征主义重飘忽的音乐性,意象派则近坚实的雕塑性;象征主义常用隐晦的象征或神秘的梦幻暗示某种心理状态,意象派则用鲜明、质感、凝炼的意象来与诗人的情思融为一体。

意象派受中国古典诗词和日本俳句的影响。

20、存在主义文学:

20世纪30年代风行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它深受存在主义的荒谬与痛苦、人的被异化,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技巧,体裁是小说与戏剧。

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等人。

21、荒诞派戏剧: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

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

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22、新小说: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

新小说派的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虚无的和不真实的,那种虚构情节、编造故事、塑造人物的传统小说是对读者的愚弄与欺骗,小说以描写人物性格和感情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小说无法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的内心生活。

他们主张作家“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动地照搬荒诞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

他们在小说中拼贴的碎片,以物代人,创立纯粹的写物风格。

代表作家有罗布——格里耶、西蒙等人。

23、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流行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所谓“黑色幽默”,实际上就是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世界,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

黑色在英语中常常有阴暗、神秘、死亡的色彩,在幽默上加进黑色,就成为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

黑色幽默小说中出现的是反英雄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方式,整体上具有寓言性。

代表作家有海勒、冯尼格特、品钦等人。

24、魔幻现实主义:

20世纪中期风行于拉丁美洲的一种小说流派。

它主要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

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以此表达拉丁美洲独特的历史现实。

小说融进了许多该大陆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习俗,极富民族特色,成为拉丁美洲的一道文学风景。

代表作家为马尔克斯、鲁尔福等人。

25、境遇剧:

萨特对自己戏剧的称谓。

其剧作不按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强调人物在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剧实际上是在演绎萨特自己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点。

这些剧曾在上演时造成轰动效应。

26、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

代表作家有金斯堡及其作品《嚎叫》。

27.自然主义──19世纪后期发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其代表作家为左拉.龚古尔兄弟.都德以及德国的霍普特曼。

自然主义是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纳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把创作当作科学实验,提倡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主张照相式地复制现实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并主张从种族、环境去分析解剖人的生活,用生理学、遗传学和病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存在。

28.唯美主义──19世纪后期流行于西欧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代表人物为法国诗人戈蒂耶.英国作家王尔德和佩特。

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提倡超越现实.游离人生的纯粹美,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摹仿艺术。

它否定文艺的道德意义和教育作用,但却又是对西方艺术庸俗化的反抗,它强调艺术形式的完美,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能力和范围。

29.《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总称,系受《神曲》启发而命名,计划写143部,完成了91部。

巴尔扎克用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法把作品连成整体,全作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哲学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巴黎生活、乡村生活、外省生活、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六大场景。

30.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独特的艺术手法之一。

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

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就把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31.“多余人”──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特殊的艺术形象。

他们反叛贵族上流社会的庸俗生活,要求变革专制农奴制的社会现实,但又远离人民,因而找不到出路。

于是,他们忧郁、苦闷,最后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他们是贵族革命时期优秀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到后来则逐渐丧失了进步性。

32.《梅塘之夜》──19世纪70年代法国六位作家的作品集。

当时,左拉.莫泊桑等六位作家经常在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标榜自然主义,被称为梅塘集团。

1879年的一个夏夜,左拉提议每人讲一个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后商定以《梅塘之夜》为名出版,即左拉的《磨坊之围》、于斯曼的《背上书包》等,六作中最佳之作则是当时文坛上的无名之辈莫泊桑的《羊脂球》,于是,莫就此一举成名。

33.“俄罗斯少女”──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首创的一类贵族妇女的理想形象,她们植根在俄罗斯民族生活的土壤之中,既有俄罗斯民族纯朴.热情和善良的品格,又有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从而以其高尚、纯洁、美丽、善良、迷人的性格成为民族的灵魂。

34.“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一组小说的总称。

威塞克斯是哈代的家乡.英国西南部道塞特郡附近地区的古称。

作家以它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19世纪70─9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农村后小农经济破产的悲惨状况。

35.民粹派──19世纪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因其发起到民间去的运动而又自称为民众的精华而得名。

民粹派因脱离俄国社会实际而很快失败,到了80年代蜕变为恐怖组织“民意党”,以刺杀沙皇而著称。

36.“西欧派”──19世纪40至50年代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中有屠格涅夫。

其成员多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具有自由主义倾向。

他们抨击俄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废除农奴制,但又反对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俄国走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行英.法式君主立宪或议会制。

此派成分较杂,在农奴改革后瓦解。

37.勃朗特三姊妹──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三位姊妹作家的总称,即夏绿蒂、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著者为夏绿蒂和爱米莉两姊妹,其代表作分别为《简.爱》和《呼啸山庄》。

38.社会问题剧──易卜生独创出的一种戏剧类型,以尖锐地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来讨论而著称。

这些剧本提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9.“含泪的笑”──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

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

”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40.“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分析特点的理论概括。

托尔斯泰的创作一向以精湛的心理分析著称于世,他根据心理描写的动态表现原则,特别擅长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

41.小剧场运动──美国戏剧的实验运动。

本世纪初期美国的戏剧舞台主要上演欧洲时兴的剧本,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一战之后,这种商业性戏剧趋于萧条,非商业性的.实验性的小剧场兴旺起来。

许多戏剧爱好者在中小城市、在小剧场组织小规模演出。

他们注意向欧洲戏剧学习,力求运用新精神.新手法去反映美国现实。

这种业余或半业余的剧团约50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滨奥尼尔剧作的“普罗温斯顿剧艺社”。

这个运动是美国戏剧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42.欧.亨利手法──评论界对欧.亨利作品的巧妙的情节构思的称誉。

他的短篇小说大都构思新颖,尤以出人意外的结尾取胜。

他的小说往往让人按故事发展线索去猜测结尾,可到时却情节突变,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巧妙结局,读来倍感新颖而又耐人寻味。

43.四十七号车间──本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首先开设戏剧写作课,由贝克教授主持。

贝克第一次把写戏提高到文学创作的崇高地们,为当时的“小剧场运动”包括奥尼尔在内的大批剧作家、导演等戏剧人才。

因该课编号为“四十七”,故称“四十七号车间”。

4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苏联文艺界广泛讨论、高尔基首先提出、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肯定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它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描写现实,强调作品的社会主义倾向,同时将革命的浪漫主义作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

45.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于十月革命前夕、活动于苏联建国初期的文学团体之一。

起初在推动苏维埃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起过一定作用,后来主张建立所谓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提出文化自治的错误口号,全盘否定文化遗产,拒绝接受党和政府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和监督,终于1932年被解散。

46.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俄文简称。

它由一批内战结束后转到文化战线的红军战士和部分青年知识分子联合组成,初期曾坚持正确方向,后来却大搞宗派主义,否定文化遗产,排斥非党作家,抹杀文艺内部规律,从而制造了作家队伍的分裂,阻碍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于1932年被解散。

47.造神论──1905年革命失败之后俄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

当时波格丹诺夫在革命的低潮时期,用马赫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和宗教结合起来,以创造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宗教。

他们所宣扬的这种思想曾一度影响了高尔基的思想和创作。

48.列夫派──苏联早期文艺团体“左翼艺术阵线”的简称,成立于1922年。

他们绝大多数拥护未来主义,主张抛弃文学遗产,否定文艺的思想性,盲目追求艺术形式,主张使用生僻、晦涩难懂的词汇,于1929年解散。

49.罗斯塔之窗──俄罗斯电讯社主办的附有诗文说明的街头宣传画。

在外国武装干涉和新经济政策时期,马雅可夫斯基在这里工作了两年,他同画家合作,画了一千多幅画,写了几千首政治鼓动诗,起到了宣传党的政策.揭露敌人、教育群众的作用。

50.哥萨克──突厥语意为“自由的人”,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内含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多种民族混合的特殊阶层。

大约从16世纪开始,大批的逃奴.囚犯.流民从各地汇聚到顿河地区,并形成了他们酷爱自由.勇敢骠悍的性格。

后来,沙皇对他们使用两手政策,在经济上给他们一些优惠待遇,而一有战事,则要求他们自备马匹、刀枪为沙皇打仗,使他们逐渐形成了蔑视“庄稼汉”的盲目的优越感。

51.冰山原则──海明威提出的创作原则。

1932年,他在《死在午后》中指出,作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与感情基础,创作力求做到含蓄简约,作品应该像在大海中庄严宏伟地移动的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这样,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52.卡夫卡学──本世纪兴起的研究卡夫卡的学科。

据瑞典哈里·夹夫的统计,截止1936年,世界上研究卡夫卡的专著.文章达5000多种;到70年代起码翻了一番,因而在文学研究中形成了一门探讨卡夫卡创作的新学科──卡夫卡学。

53.诺贝尔文学奖──本世纪最重要的国际文学大奖,诺贝尔奖的一种。

诺贝尔是瑞典著名化学家,无烟火药的发明者。

他在遗嘱中规定,以其遗产一部约920万美元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种奖,1968年起增设经济学奖。

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

每一种奖可发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如当年无适当人选也可不发。

除和平奖由挪威议会五人委员会评定外,其它各项奖均由瑞典有关科研机构评定。

54.美感静止论──乔伊斯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

他在《美学》一书中提出,“不管是通过喜剧或悲剧形式,旨在引起欲望与厌恶这些感情的艺术皆非正当艺术。

正当的艺术应导致‘心灵的静止状态’”。

他又借《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斯蒂芬之口说“美感情绪是静止的。

它抓住人们的心灵,使之高踞于欲望和厌恶之上。

”他认为艺术创作是一个非个人化的过程,作家不应在作品中评论是非曲直,进行道德说教。

55.《伪经》:

是借用《借约》中的人名、篇名所写的模拟之作。

其中收录了写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但未收人《旧约》和《次经》的著作。

56.《次经》:

共15卷,收进了许多希伯来人亡国后的小说、哲理诗集和宗教诗文,这些作品从未由入正典《旧约》。

57.《死海古卷》:

是希伯来人留下的最后一批经典,于1947年在死海西北岸的山洞里被发现。

内容除《以斯贴记》外,包括了全部的《旧约》和《次经》《伪经》的部分篇章的古朴本,还有犹太教社团的法规、讲道材料和各种文抄等。

大约编写于前2世纪中叶到公元1世纪。

58.悬诗:

阿拉伯早期诗歌的代表,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朝觐天房,朝觐前,在麦加附进进行集中活动,并举行赛诗会,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获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挂在脖子上,人们称之为悬诗。

59.俳句:

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最短小的诗歌体裁。

由“5、7、5”的3句式共17个音组成。

俳句一般表现人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含蓄、凝炼,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

俳句的代表作家是松尾巴蕉,有俳圣之称。

60.柔巴依:

意为四行诗,波斯传统诗体,第一二行押韵,类似中国的四言绝句。

主要探讨自然、人生、社会、宗教等问题,抨击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谴责权贵和上层宗教人士。

61.白桦派: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个创作流派,由同人刊物《白桦》而得名。

这些作家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在创作技巧上有许多革新。

主要作家有志贺直哉等。

62.自然主义:

20世纪初日本文学中一个重要流派。

在艺术上主张作家要排除一切目的和理想,如实地表现自我,描写自然,冷静、客观地描写事物,要求作家自我忏悔和自我暴露。

代表作家有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等。

63.旅美派:

又称叙美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阿拉伯地区的文学流派,由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组成。

代表作家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64.埃及现代派:

第一世界大战后在埃及形成的文学流派,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家,该派流的代表作家为著名的塔哈.侯赛因。

65.战后派:

在日本,相对于老作家,战后登上文坛的第一批新作家被称作战后派,该派以1964年创刊的《近代文学》杂志为中心,以尊重个性、艺术至上为基本精神,提倡文学独立于政治之外,主张作家不受政治党派和理论束缚。

有名作家有三岛由纪夫、安部公房等。

68.第三新人:

日本50年代后,经济开始复苏,文学发生新的转变,出现第三新人流派。

他们以纤细的感觉和小市民的意识取代了战后派雄心勃勃的风格,嫌恶政治性的意识形态,重视日常感觉,与私小说一脉相承

69.新感觉派:

该派深受西方代主义影响,属于日本的现代派文学。

他们怀疑和否定传统文学,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

他们主要依靠直观、直觉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文体和辞藻,刺激人们的感官。

大多作品中渗透一种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

代表作家为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等。

70.耶拿派──德国早斯浪漫派的别称。

1898年,施莱格尔兄弟创办浪漫派杂志《雅典那谟》,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一个史称耶拿派的文学派别。

他们与魏玛古典主义相对立,提倡创作自由,强调文艺的主观性,重视民间文学传统,其创作带朋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重要作品有诺瓦利斯的诗歌《夜颂》、蒂克的《民间童话集》等。

71.世纪病──亦称时代病。

19世纪初期,欧洲有不少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既厌倦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习俗和冷酷的资本主义文明,又脱离人民,看不清前途,于是陷入忧郁.孤独和悲观失望之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流行的一种典型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