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5798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psdnth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档格式.doc

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

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2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

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

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

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3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

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其中:

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

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

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

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

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

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

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

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

考核指标有;

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

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

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

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

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

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

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

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

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

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

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4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

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

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

二是借入资金。

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

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

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

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

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

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

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

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

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

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

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

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

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

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

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

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3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

4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

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

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金融科学2000:

116~17

  [2]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财经论丛2000:

765~71

[3]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教材2000年版

关于对外贸易理论的若干思考 

编辑:

丢oO丢oO作者:

赵秀臣出处:

学生大2003-06-07

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吸纳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使这一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数古典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

在李嘉图之前,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只能出口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收益。

按照这种理论,国际贸易的范围,包括国家和商品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为倘若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优势,那么这个国家便不能出口任何商品,而由于进口终归要由出口所得来支付,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能进口任何商品,因此,该国便不能参与国际贸易。

李嘉图的理论改变了这一认识,从而给国际贸易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使各国找到了自己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准则。

李嘉图以英国和葡萄牙两国为例说明他的理论。

他假定英国生产一单位毛呢要100人/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葡萄酒用120人/年的劳动;

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毛呢用90人/年的劳动,生产葡萄酒用80人/年的劳动。

按绝对优势理论,这两个国家之间是不可能进行贸易的。

因为英国在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优势,所以不能出口;

因为不能出口,当然也就不能进口。

而李嘉图认为这种结论是不对的,英国可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毛呢,而进口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葡萄酒。

同样,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比生产毛呢有比较优势,因此可以出口葡萄酒而进口毛呢,这样两国都可以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李嘉图由此提出国际分工理论,认为英国可专门生产毛呢,而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

这一理论可用下表表示。

表1分工前所需的劳动量

1单位酒1单位毛呢共计

英国120人/年100人/年220人/年

葡萄牙80人/年90年/年170人/年

两国相加200人/年(2单位酒)190人/年(2单位毛呢)390人/年

表2分工后所需的劳动量

2单位酒2单位毛呢共计

英国——200人/年200人/年

葡萄牙160人/年——160人/年

两国相加160人/年(2单位酒)200人/年(2单位毛呢)360人/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按比较优势进行了国际分工,两国生产同样数量的葡萄酒和毛呢所需的劳动量由390人/年减少到360人/年,即节约了30人/年。

其中英国节约了20人/年,葡萄牙节约了10人/年。

这些被节约的劳动力再从事生产,其产品便成为国际贸易的收益。

这无疑在原有的产品总量上有了一个增加量,使人们能消费更多的产品,从而增加了福利。

这样,李嘉图把在两国之间进行成本比较改为在国内商品之间进行成本比较,就为各国都可以参加国际贸易并能从中获得好处的自由贸易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比较成本说(亦译作比较优势说)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国际贸易的万古不变的理论,并一直占居主导地位,其他经济学家只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补充,包括进行一些庸俗化。

马克思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彻底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说:

“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

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

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

”他又说:

“但是,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还会由于下述情况而发生更大的变化:

只要生产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

”(注: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第614页。

)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国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的劳动在国际上会被当作强度较大的劳动,因此能表现为更多的货币;

如果用这些货币从国外换取本国生产率相对不高的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则无疑会节约社会劳动。

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又总是物化在一定的使用价值上。

马克思指出: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成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第48页。

)节约社会劳动便是增加社会财富。

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一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无限的。

任何一种产品,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或迟或早都要达到边际成本,当边际产品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其产品就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也就不能再出口。

所以,除资源垄断和技术垄断的行业外,在这些行业的产品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国际分工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和部分的。

这一观点可以用下图表示上图以澳大利亚和我国进行的羊毛贸易为例,说明成本递增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其中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成本(价格)。

在图的左半部分,澳大利亚羊毛的供给曲线为Sa,需求曲线为Da。

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这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澳大利亚羊毛的价格为O—Pa。

在这一价格下,澳大利亚对羊毛的供给和需求数量都是O—C,O—Pa为均衡价格。

该图右半部分的Sc是我国的羊毛供给曲线,Dc是我国的羊毛需求曲线,O—Pc为我国的羊毛价格。

在这一价格下,供给与需求数量都是O—H,O—Pc为均衡价格。

从图上看,澳大利亚羊毛的价格低于我国。

这是由于生产羊毛需要草原,而澳大利亚草原辽阔,人均草原面积大大超过我国,所以,羊毛的生产成本低于我国。

显然,如果澳大利亚出口羊毛而进口其在生产上比较不利的产品,对中澳两国都会有好处。

如果边际成本不变,那么,澳大利亚在价格为O—Pa时就能无限量地生产羊毛,而我国在价格低于O—Pa时则完全不能生产羊毛,这样,在羊毛生产上便实现了完全的国际分工。

根据我国的需求曲线,在价格为O—Pa时,羊毛的需求量为O—L,这一需求量将全部从澳大利亚进口。

但是,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是不变的。

在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边际成本将出现递增现象。

由于有了我国的进口需求,澳大利亚必然扩大其羊毛的生产规模。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一些劣质草场也会被用来养羊,同时一些缺乏养羊技能的劳动力也会从事养羊业,一些缺乏牧场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也会来从事牧场管理,等等。

因此,羊毛生产的边际成本便开始递增。

这一递增一直到O—Pa与O—Pc之间的某一点时才会结束。

这一点的高低取决于我国对羊毛的需求强度,这一强度又取决于我国对羊毛的需求偏好。

我们假定这一点为P点,再假定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市场,这时,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即为O—P。

这时,根据我国的需求曲线,我国对羊毛的需求为O—G;

根据我国的供给曲线,在价格为O—P时,我国自己已能生产O—F羊毛。

这是由于随着价格由O—Pa上升到O—P,我国一些优质草场及较好的牧工和管理人员已经能在此成本上生产羊毛。

这时,澳大利亚由于羊毛价格由O—Pa上升到O—P,所以,澳大利亚的需求便也由O—C减少到O—A。

而我国的需求由O—L减少到O—G。

在我国的需求中,O—F为自己生产的,F—G为进口的。

这时,澳大利亚羊毛的总产量由原来的C—L下降为O—A加F—H或AB。

国际分工已经不再是完

全和绝对的了。

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国际分工的“度”,不能认为我国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绝对不能生产,而在一定条件下,我们也能生产这些产品。

这是我们在制定外贸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

国际分工的不完全性和相对性还由于各种关税壁垒的存在而进一步加强。

关税就是在进口品的价格上附加一部分税金,使价格上涨。

在一般情况下,供给和需求都是有弹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关税有如下影响,见图2。

附图{图}

图2供给和需求均有弹性时的关税影响

在上图中,横轴O—Q表示数量,纵轴O—P表示价格。

为了分析简便,我们假定该国不生产这一产品。

在征税以前,当价格为O—P时,该国进口的某一商品为O—Q,即需求曲线D—D和进口供给曲线S—S的交点E所决定的量。

如果对进口商品征收Pm—P’关税,则征税后价格由O—P上升到O—P’,其上涨额小于关税额(P—P’

非关税壁垒也是对国际分工的一种限制。

所谓非关税壁垒是政府直接采用关税以外的手段限制进口,如配额、质量标准、海关估价、政府采购、反倾销规则、国内歧视性税收、卫生标准等等,方式很多,且不断产生新的方式。

这些手段带有行政上的强制性,所以,它对国际分工的限制更直接,更有效,而且立竿见影,一经采取,立即产生限制作用。

战后关贸总协定和后来的世贸组织的活动一直是在贸易自由主义理论的主导下进行的。

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一直是其活动的主要内容。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政治经济关系和各种不同的国际经济集团之间的矛盾,围绕着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斗争一直非常尖锐而复杂。

而且,这一斗争又受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支持和指导。

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如国内外生产成本均等论、输出失业论、降低工资论、保护幼稚产业论、多样化论、次优理论、贸易条件论、国家安全论等等。

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是正确的。

贸易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完全的国际分工能增加全球的产出,从而能增加全人类的福利。

但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各国之间必须是友好和善意的,否则,这种完全的国际分工便不能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会产生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弱者愈弱、强者愈强的后果。

战后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便是明证。

而在国际上仍有敌对和不信任的条件下,就不能说国家安全论没有道理。

在国内失业压力很大时,限制某些进口以增加国内就业也不无道理,有时就业问题还会成为国内的主要政策目标之一。

贸易自由主义理论只是在抽掉很多现实状况后的一种纯经济分析。

所以,我国在确立自己的外贸理论和制定外贸政策时,首先应该考虑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应该分别不同产业的情况,对一些幼稚产业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

这一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1.被保护的产业应当是有潜在比较优势的,适当的保护能把潜在的比较优势变为现实的比较优势。

一般说来,这一保护期不宜过长,否则会迟滞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在这一保护期内,我们实际上是以放弃国际分工所可能带来的收益为代价的。

2.对有些明显没有现实和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则不应保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获取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收益。

原来投入在这些产业的生产要素则应依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自发地或有指导地转移到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来。

这些产业并不会完全、彻底地消失。

根据上文所说的边际成本递增原理,有些产业当其生产规模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其成本可能会下降,能与国外产品竞争,从而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而有些产业可能就消失了。

这一结论实际是我们对上文所说成本递增对国际分工的影响的实际应用。

事实上,任何国家也不可能什么产业都自己发展,因为有些劣势是无法弥补的。

如俄罗斯就不可能生产茶叶,除非它投入巨额资金人工制造适于茶树生长的条件,但这样产出的茶叶不可能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

同样,即使冰雪运动场利润再丰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热带国家也发展不起来。

3.有些产业虽然对国家的经济乃至政治安全很重要,但如果没有潜在比较利益,保护也是徒劳无益的。

比如,核原料对发展核工业和核武器是至关重要的,但假如我国没有核矿藏,再保护核原料工业也发展不起来。

明智的做法只能是进口核原料来发展核工业。

4.军事工业是应当受保护的。

一个自己不能生产先进武器的国家便不可能有安全感,在国际关系上也难免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人。

但保护不等于孤立封闭,积极进口一些与军事工业相关的产品和技术不但不会损害我国的军事工业,反而能加快其发展。

当然,在进口的基础上还要创新,否则便是跟在别人后面走,谈不上生产先进武器了。

5.对不必要的垄断产业不应保护。

国内有些产业是垄断的,因此,必然产生与垄断伴生的服务质量差、缺乏技术进步驱动力及垄断高价和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