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655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Word下载.docx

5.1按回路温升,动热稳定要求及设备条件选用铜芯塑料线规格。

5.2选择合适的敷线途径,然后量线落料,用剥线钳或电工刀剥去适量的绝缘层(剥线长度见表一),清除表面氧化膜及粘着物。

5.3套上标记套,选择合适的OT型固接端头,套在塑料线的导电芯上。

表一

固接端头

剥线长度

OT10型

10

OT16型

12

OT25型

14

OT35型

16

OT50型

5.4将OT型固接端头置于压接模具内用压接钳进行压装。

5.5按照敷线途径进行弯制及捆扎,然后选用合适紧固件进行安装。

6检查

6.1检查母线的弯曲处是否有痕。

6.2检查母线的涂漆是否均匀,是否有流挂现象,涂漆界限是否平齐。

6.3检查母线塑料铜芯线的弯曲处,搭接及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工艺。

7工艺要求

7.1母线的典型连接形式见图1(见下页)

7.2母线的典型连接形式见图2、3、4。

7.3母线的典型摸接形式及使用螺栓规格见表2

7.4母线经落料、校直后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锤痕凹坑和伤痕、冲裁边缘要锉平、倒角。

7.5母线的配置,应尽可能减少搭接面,母线的弯曲应保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处分别见图2、3、4)弯曲处不得出现裂纹,母线侧弯的绉纹高度不得超过1毫米。

7.6母线涂漆可采用喷漆或刷漆,色泽应均匀,边缘应整齐,不得有漏漆、挂漆现象,母线连接处不得沾漆。

7.7同一元件,同一端的各相母线的涂漆界线应无明显不整齐现象。

7.8母线的涂漆界限

7.8.1搭接母线涂漆界限见图5。

7.8.2二次线接在母线上的母线上的涂界见图6.

7.9母线除必要的弯曲及斜度外,本身不得有弯曲现象。

7.10母线的弯制及安装,应尽量考虑电器操作的安全,空气开关及熔断器上的桩头拼线应向里侧安装。

7.11母线的弯制,应考虑留有用户引入线的足够距离及安装维修方便。

7.12母线的连接采用经过表面处理后的螺母,专用垫圈、弹簧垫圈紧固,紧固后尾部应露出螺纹2-5牙,不宜过长或过短。

螺栓的贯穿方向应是由下至上,由后至前,由左到右,尽量达到统一。

7.13母线的搭接,不准三根母线在一处搭接。

7.14若铜铝搭接时,铜排和铝排均无法搪锡时,应用搪锡紫铜皮夹在中间,以免引起电化腐蚀。

7.15在流盘汇流母线应全部装在盘顶上,若确系单台使用,允许安装于盘的中部,但两端必须以绝缘支持件固定。

7.16母线的配置应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搭接处应自然吻合,没有安装应力,搭接处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得小于断面积的2倍,母线的固定夹持距不得超过900MM。

7.17母线的相序排列,在装置的正面方向看,应符合表3、4的规定。

7.17.1三相交流电路

表三

相别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

A

B

C

N(中性线)

最下

最右

最近

7.17.2直流电路

表四

极性

正极

负极

在特殊情况下,若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本要求规定。

7.18绝缘距离

7.18.1对于额定电压低于500伏,电流大于63安培的电路,电气间隙大于10毫米,爬电距离大于12毫米。

7.18.2额定电压为3千伏-10千伏时,主回路带电体与其他部位的最小电气间隙应符合表5所示。

表5

部位

电气间隙

3KV

6KV

10KV

不同相裸带电体间及对地骨架

75

100

125

裸带电体到金属门

105

130

155

无遮拦裸导体至地高度

2500

7.19BV、BVR塑料铜芯导线用标记套的要求:

7.19.1材料:

软聚氯乙烯管。

7.19.2长度:

14-16毫米。

7.19.3颜色:

三相交流电路相为黄色,相绿色,相为红色,零线或中性线为淡蓝色。

直流电路:

正极为棕色,负极为蓝色,接地中性线为淡蓝色。

7.19.4检查

7.19.4.1用钢皮尺检查母线之间的电器间隙和漏电距离,应符合7.18条的规定。

7.19.4.2按产品电气原理图检查母线的相序和接点的连接是否符合设计的规定、相序排列和涂色标志的规定。

7.19.4.3目的检查母线的紧固螺栓是否全部拧紧,母线的排列是否达到整齐美观。

7.19.4.4用0.5MM塞尺检查各母线连接处的接触面应达到如下要求:

母线宽50MM以上者,塞尺塞进深度小于或等于5MM,母线宽50MM以下者,塞尺塞进深度小于或等于4MM。

7.20外引线接线点的设置。

7.20.1一次回路额定电流在25安及以下的外引线接线点,均应集中接至接线端子。

7.20.2接线端子采用JX2-25,若元器件装于整体安装板的上方,则端子原则上设置在安装板下方,若元器件采用多块角钢或安装板进行装配的,则应单独用安装板(或端子排安装扁钢)水平方向进行安装,一般设置在二次回路端子排的上方且应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利于外引线施工的方便。

7.20.3端子的排列顺序:

按装置的正视方向,元器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顺序与端子排自左至右一一对应的原则来进行接线。

表6

电流等级(A)

母线

TMY(铜)

LMY(铝)

3.15*16;

{3*15}

150

{3*15}

3.15*20;

{3*20}

200

3.15*25;

{3*25}

250

4*31.5;

{4*30};

{3*40}

300

3.15*31.5;

{3*30}

{3*400}

400

{3*40};

*5.6*31.5;

{4*40}

500

5.6*31.5;

5*50

600

5*40;

*7.1*31.5;

{2(40*30)

6.3*50;

{6*50}

800

6.3*80;

{6*80}

1000

8*63;

{8*60}

6.3*100;

8*80;

{6*100}

1200

8*80

10*100

1500

8*100;

10*80

2(8*80);

2(6.3*100);

{2(6*100)}

2000

10*125;

2(6.3*100);

{10*120};

2(8*100);

3(8*80)

2(10*80);

2(8*100)

2(10*120);

3(8*100)

3000

2(10*100);

3(10*80);

3(10*100)

4000

*3(10*100);

{3(10*120)};

*{3(8*120)}

注:

1、本表适用于开启式开关柜母线的选择。

2、本表适用于端头采用搪锡工艺的铜母线或铝母线。

3、母线最高允许温度85℃,周围介质温度40℃。

4、母线表面涂漆。

5、无{}者为符合JB653-654-77、JC2081∽2083-77标准,铝铜扁线、铝铜母线及铜带,有“*”者仅适用于竖放位置。

7.21母线和导线截面的选择。

7.21.1母线和导线的截面,应根据截流量,可能受到应力,电压降等综合因素来选择,中性母线的截流量按相线截流量一半选择截面。

7.21.2图样上有标注的,按图样要求选用。

7.21.3图样上未作规定的,应根据母线和导线容许截流量,按一次回路各元件的容量来选择。

7.21.4不同容量两元件间的接线按元件容量较小的来选择。

7.21.5元件容量的确定:

空气开关按额定电流,热继电器按最大整定电流值,熔断器按底座额定电流。

7.21.6不同电流等级母排的选用,见表6。

7.21.7BV、BVR塑料铜芯线容许截流量见表7。

表7

截面MM²

截流量(A)

规格(根数*线径)MM

0.5

7.2

1*0.80

7*0.30

1.0

15

1*1.13

7*0.43

1.5

18.5

1*1.37

7*0.52

19*0.22

2.5

25

1*1.76

19*0.41

7/0.68

4.0

33

1*2.24

19*0.52

6.0

43

1*2.73

19*0.64

60

7*1.33

49*0.52

19*0.82

83

7*1.70

49*0.64

7*2.12

98*0.58

35

134

7*2.50

133*0.58

50

170

19*1.83

133*0.68

70

209

19*2.14

181*0.68

7.22OT型固接端头与塑料铜芯导线的压接要求见图7。

7.23母线应配置在喷弧元件的有效弧距离外,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必须设置以绝缘耐弧材料制作的隔弧板。

7.24电器元件的喷弧距离按其说明书要求。

7.24.110、15型空气断路器的喷弧距离见表8

表8

型号规格

喷弧距离MM

DW10-200A

DW10-400A、600A

DW15-200A、400A、600A

DW10-1000A、1500A、25000A、4000A

350

DW15-1000A、1500A、2500A

DW15-4000A

7.24.2CJ12交流接触器的喷弧距离见表9。

7.24.3CJ10型交流接触的喷弧距离见表10。

7.24.4CZO型直流接触器的喷弧距离见表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