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72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九上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复习提纲.docx

《九上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复习提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上复习提纲.docx

九上复习提纲

2008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文艺复兴

一,定义:

14~16世纪,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反对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文化运动。

二,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三,经过

1, 开始:

意大利

2, 发展:

西欧各国

四,代表人物

1,但丁(意)

(1)      地位:

文艺复兴的先驱者。

(2)     代表作:

(3)      评语:

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语)

2,达芬奇(意)

(1)      地位:

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

(2)      代表作:

(了解艺术风格)

(3)      评语:

历史罕见、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3, 莎士比亚(英)

(1)      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

(2)      代表作:

(举几部)

(3)      评语:

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五,作用: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节:

新航路开辟

一,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二,动力:

欧洲人追求黄金(财富)

三,条件:

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指南针应用)、地理知识(地圆学说)进步

四,定义:

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开始海外探险和侵略扩张的活动。

五,过程:

(第9页地图认识)

1,哥伦布

(1)     航行方向

(2)     方向原因

(3)     航行目的:

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4)     重大发现:

发现美洲新大陆。

(但哥伦布以为是到了印度,所以至今那里还被称为

,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也被称为。

2,麦哲仑:

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

(1)      路线:

(2)      意义(科学):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六,评价

1, 积极意义:

使分散的世界各地开始走向联合,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开始。

2, 消极意义:

开辟了殖民掠夺和殖民侵略的新时代。

第三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经过

1, 开始:

1640年英国发生了反抗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2, 双方:

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资产阶级)

3, 概况:

(1)      议会斗争:

斗争焦点——限制王权和保障国会权利斗争

(2)      武装斗争:

内战及结果:

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

4,结束:

光荣革命(1688年)特点:

这次政变没有造成流血斗争。

二,成果: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

1,内容:

、、。

2,实质

3,影响

三,意义

1,对英国:

英国社会的分水岭。

(见课文)

2,对欧洲: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第四节:

美国独立战争

一,开始: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二,            独立:

《独立宣言》发表(1776、7、4)(美国独立日)

1,内容

2,意义、。

三,建军:

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四,转折:

五,胜利

1, 事件、

2, 原因、

六,            意义

1,意义: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羸得民族和国家的独立,为以后美国发展奠定基础。

2,评价华盛顿(你认为华盛顿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思考:

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对吗?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

一,开始: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法国国庆日。

二,            纲领:

《人权宣言》

1,机构:

制宪会议

2,内容(见课文27页)

三,结束:

1794年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统治,

四,            意义(见29页)

1,积极意义

2,局限性

第六节:

拿破仑时代

一,上台: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二,政策:

(一) 对内政策:

颁布了商法典、民法典和刑法典。

其中最著名的是。

1,目的:

为了加强统治。

2,内容:

3,意义:

4,性质:

5,影响:

(二)  对外政策(战争)

1, 积极性

2, 消极性

三,失败

1, 失败标志

2, 失败原因

3, 评价拿破仑

活动:

拿破仑统治法国期间,对内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或推进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颁布《法典》(或《拿破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拿破仑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的典范;拿破仑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丁欧洲的封建势力,推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等。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工业革命

一,开始

1, 标志:

1765年,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制造珍妮纺纱机。

2, 意义:

大大提高纺纱的效率,是真正近代意义的机器。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二,推广

1, 标志:

1783年英国工程师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2, 意义:

利用蒸汽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运转,促进工厂发展(不受地域限制),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 运用——交通运输领域

(1)      事件: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蒸汽机车)陆路交通工具。

(2)      意义:

铁路发展,扩大活动范围,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

第二节:

古老印度的抗争

一,原因:

英国的殖民入侵

1, 机构:

东印度公司

2, 代表人物:

克莱武。

3, 后果

(1)      对英国:

(2)      对印度:

二,抗争——土兵起义

1, 性质:

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

2, 代表人物:

章西女王

3, 主力:

土兵。

三,意义:

打击英国,显示印度的反抗精神。

第三节:

拉美独立运动

一,背景:

三角贸易(请画出三角贸易的航线图)

1, 航线图:

2, 后果:

对欧洲

对非洲

对美洲

二,原因: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三,代表人物:

玻利瓦尔

1, 事迹:

领导南美人民横扫西班牙统治

2, 称号:

南美解放者。

(今天的玻利维亚就又以他的命名)

第四节:

《共产党宣言》发表

一,背景

(一)  阶级条件:

英国宪章运动

1, 定义(内容):

1837年,英国工人提出一个《人民宪章》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剥削的政治运动。

2, 性质:

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但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3, 评价

(二)  主观条件:

马、恩努力

1, 理论:

革命理论研究,即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吸取前人成果

2, 实践:

参与工人运动的实践。

二,标志: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 内容、、。

2, 意义:

标志着

三,意义

第五节:

巴黎公社

一,建立:

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统治。

成立自已的政府,史称巴黎公社。

二,政策

三,性质:

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世界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

四,失败:

五月流血周。

五,纪念:

《国际歌》发表

1, 背景: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

2, 人物:

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

3, 主旨:

歌颂无产阶级的斗争精神。

第三单元

第一节:

俄国1861年改革

一,开始(时间、方式、领导人)

二,内容、、

三,实质

四,评价

1, 性质

2, 积极性

3, 消极性

第二节:

美国内战

一,导火线:

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导火线是因为林肯主张)

二,开始:

1861、4南方叛乱另成政府。

向北方进攻,林肯政府被应战。

三,战初战况:

战初北方政府节节失利。

四,北方措施

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2,《宅地法》发表

五,评价

1, 性质:

美国历史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 积极性:

3, 局限性:

4, 评价林肯

5, 北方胜利原因、

6, 对中国启迪

第三节:

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封建落后,闭关琐国。

1, 内部:

幕府专制危机四伏。

2, 外部:

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

(最早入侵日本是)

二,定义:

三,内容

1, 政治

2, 经济

3, 社会生活

四,评价:

日本从封建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近代化。

对外摆脱民族危机,取得民族独立,但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五,启迪

第四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

二,内容(含义):

19世纪70年代电成为一种新能源进入人类生活生产,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引发一场革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包括新能源发明与应用、新交通工具出现、新机器和新产品创制、新通讯手段、等。

三,意义:

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四,成就

1, 核心(特点):

电力的广泛应用

(1)      人物:

爱迪生(发明大王)

(2)      成就

(3)      精神

2,交通运输领域(主要动力)

(1)      汽车(发明者与贡献者)

(2)      飞机(发明者)

(3)      意义

第五节:

结盟的狂潮

一,表现

(一)三国同盟

——核心:

以德国为核心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二)三国协约

——核心:

以英国为核心的英国、法国和俄国。

二,目的:

重新分割世界和殖民地。

三,后果: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扩军备战,大大促进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六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斗岛成为战前的火药桶)

二,作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三,战役:

凡尔登战役

1, 号称:

凡尔登绞肉机

2, 原因:

战争的残酷性

四,评价

1, 性质:

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 后果:

给世界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灾难。

客观上推动科技发展。

(第一次使用武器)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近代思想

一,文艺复兴

二,启蒙运动

1, 背景

2, 核心

3, 代表人物:

伏尔泰

(1)      主张:

(2)      评价

三,评价

1, 性质

2, 意义(对中国等国家的影响)

第二节   近代科学

一,牛顿

1, 贡献代表作地位

二,达尔文

1, 贡献代表作意义

三,爱因斯坦

1, 贡献内容

2, 地位意义

第三节   近代文学艺术

一,托尔斯泰

1, 身份代表作及主旨

2, 评价擅长

二,凡高

1, 身份擅长

2, 代表作及主旨评价

三,贝多芬

1, 身份贡献

2, 思想名言

3, 地位

 

2007年中考试题整理版:

 

世界近代史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内容标准】

(1) 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1、14至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人的发现”是指: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法国大革命

2.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3.观察新航路开辟的图片,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①达•伽马是最早开辟从西方到印度航线的航海家   ②最早证明地圆学说的航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  

③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④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4.右图描绘的事件引发了欧洲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以及人类眼界开阔,这一事件指A.新航路的开辟B.三角贸易C.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

5.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实际上是A.美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

6.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哥伦布、沟通四大洲、引发殖民掠夺”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7、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

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8.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外探险运动,史称“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最重要意义是A.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是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B.张扬了人的个性

 C.哥伦布到达美洲 D.证明了欧洲人敢于冒险

9.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 A、学习东方的先进文化    B、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想去东方发财    C、探索研究,确立自然科学体系   D、证明地球是圆的   

10.【探究历史事件】(9分)

15世纪末,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海上探险,开辟了新航

路。

在此之前,明朝的郑和曾率船队七下西洋。

   

(1)结合右面两幅地图,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分)

   

(2)在东南亚某一岛屿的一块墓碑上刻着: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当地一部落首领)在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击毙其统帅麦哲伦。

同样在东南亚,为了纪念郑和,出现了很多以“三宝”(郑和也称三宝太监)命名的寺庙、港口和城市。

      请分析他们对麦哲伦与郑和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

(4分)

   (3)有人说:

“西方国家崛起的历史是一部殖民掠夺史。

”近代中国也曾饱受殖民侵略。

面对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纷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请例举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个史实。

(2分)

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问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各个大陆之间人们的迁徒提供了方便;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等。

(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2)因为麦哲伦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国威,他带去了大量中国的货物,促进了中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只要写出航海的目的或影响不同即可。

   (3)只要写出一个史实即可。

如: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均可。

(2) 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1.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宣称“人们生来自有,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典》

2、法国《人权宣言》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A、宣告了反抗殖民压迫的正义性  B、阐述了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合理性

C、确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政体   D、倡导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

其中,《人权宣言》与其他两部文件相比,突出特点是   

A.在法律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利   B.宣布脱离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C强调了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D.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4.九年级一班同学在历史课上讨论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你认为是

A.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B.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C.1688年宫廷政变 D.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5.右图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她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

上面刻有日期:

1776年7月4日。

它所代表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        B.《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

C.萨拉托加战役的时间            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时间

6.下列哪场革命或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7、拿破伦说过: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

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

它将永垂不朽,哪就是我的法典”。

该法典产生于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B、法兰第一帝国时期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8、利用立法手段巩固革命成果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中重要特点之一。

其中提出限制王权,为确立君主立宪制提供法律文件的是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

9.1649年,被推向断头台的英国国王是A.查理一世B.查理二世C.克伦威尔D.路易十六

10.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11.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来克星顿枪声B.萨拉托加大捷C《独立宣言》发表D.华盛顿出任军队总司令

12.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思想主张的相同点是

A.都主张自由平等B.都主张推翻专制统治C.都主张推翻殖民统治D.都主张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13.“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上述规定出自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

14.19世纪,一位伟人这样说: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这位伟人是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拿破仑D.罗伯斯庇尔

15.王老师从网上搜集来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等资料做课件。

由此可以判断王老师的课件内容应属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日本明治维新

16.“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只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欧洲范围的革命”属于A.资产阶级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C.工业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1640年和1789年革命,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据些回答第17-18题。

17.欧社会的“新政治制度是”指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8.英国“光荣革命”成功后,当上英国国王的是A.克伦威尔 B.詹姆士二世 C.威廉  D.查理一世

19.1789年,由制宪会议通过的明确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20.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总统制D.民主共和制

2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处死了专制国王 B.创立了议会民主制度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1649年建立共和国

22.17-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

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形成,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献是()

  ①《汉漠拉比法典》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该国家确立了哪种政治体制?

(3分)

(2)材料二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

写出这次革命中的两件大事(3分)

(3)材料三是谁颁布的?

(1分)

(4)上述三个文件对欧美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2分)

【答案】

(1)君主立宪制

(2)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宣布成为共和国等任意二点即可。

(3)林肯政府。

(4)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进一步巩固,直到了重要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24.拿破仑对法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做出贡献的三件事。

(3分)

答案:

章破仑对法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做出贡献的三件事。

(3分)

拿破仑统治法国期间,对内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或推进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颁布《法典》(或《拿破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拿破仑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的典范;拿破仑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丁欧洲的封建势力,推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等。

25、17、18世纪爆发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1)、发生在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的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分)

 

(2)、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央政权的设置上体现了什么基本原则?

(2分)

 (3)、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

(2分。

回答出两条即可)

答案:

(1)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2分。

回答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律文献可得2分;回答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可得1分。

(2)权力分工与制约原则(2分。

回答三权分立原则可得2分)

(3)有利于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使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得到实现;为后来其他国家的资产积极革命提供了建国的借鉴等。

(2分。

回答出1条可得1分,回答出两条可得2分)

 

世界近代史

(二) 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内容标准】

(1) 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 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3) 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1.火车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火车是

A.内燃机车   B.蒸汽机车   C.电气机车   D.磁悬浮列车

2.某校准备举办“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展”,下列成果可供选用的有

①电子计算机②珍妮机③汽车④“旅行者号”机车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A.德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4.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

这里的“一枝独秀”指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下列各种现象中,在19世纪60年代的欧洲能够看到的是

A.电话用于商务往来B.火车在铁路上行驶C.汽车在公路上奔跑D.高压电线跨越山川

6.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

据资料记载:

1801一1831年的30年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

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英国城市人口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自然灾害严重B.新航路的开辟C.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D.工业革命的开展   

7.当飞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快捷交通工具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在空中翱翔的快乐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飞机的发明者A.法拉第B.卡尔·本茨C.西门子D.莱特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