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783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吨地表水水厂优秀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给水处理流程选择的各种因素分析和依据说明;

(5)各处理构筑物及其辅助设备的工艺计算、工作特点的说明;

(6)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力计算及其高程设计;

(7)处理构筑物总体布置的特点及依据说明。

说明书应简明扼要,表格说明、要求文字通顺、段落分明、字迹工整。

绘制下列图纸:

(1)厂区总平面图,图中应表示出各工艺构筑物的确切位置,外形尺寸,相互距离、各构筑物连接沟管的位置、管径、管材、管长,其他辅助性构筑物的位置。

厂区内各种管道:

上水、下水、雨水、暖气管、电缆等的总平面布置。

厂区道路、绿化及卫生防护区的布置等。

该图中各种管道以单线条表示,图中应绘出各种线条表示的图例,注明构筑物名称。

绘出地形等高线,填方挖方轮廓线等。

(2)工艺流程高程图,图中应标出各构筑物顶、底、水面、主要构件及沟管的设计标高,室内外地坪标高。

4参考资料

 1、《给水工程》(第四版);

 2、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3、4册;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3、9、10等;

 4、给水简明设计手册;

 5、水资源及给水处理。

附表:

原水水质资料

编号项目单位分析结果附注

1色度CU50

2浑浊度NTU150—300

3嗅和味度合格

4PH值

5总硬度mg/L250以CaCO3计

6铜mg/L

7锌mg/L

8锰mg/L

9砷mg/L

10细菌总数个/L280

11大肠菌群个/L73

第三章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1)原水的水质分析

原水的嗅和味,PH值,总硬度,铜,锰,砷等水质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因而这些物质均不用去除,只需去除色度,浊度,细菌,大肠杆菌等物质。

(2)确定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以上原水水质分析,确定该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第四章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设计水量的计算

该水厂的日供水量为10万吨,水厂的自用水量为9%,因此水厂的设计供水量为Q=10×

104×

(1+9%)t/d=×

104t/d=s。

2混凝剂的配制投加及混合

原水浊度为150—300,参考国内水厂成功经验,混凝剂选用PAC(碱式氯化铝)作絮凝剂,投加量~64mg/L,平均30mg/L,溶液浓度取15%,每天调制两次,采用计量泵(两台,一用一备,轮流使用)湿投,应用自动控制系统。

下图为投药工艺流程。

(1)溶液池容积W¬

1==,溶液池分2格,每格有效容积为m3,有效高度,超高,每格实际尺寸2×

2m3,半地下式,高出地面1m。

(2)溶解池容积W2==×

m3=m3,有效高度m,超高,设计尺寸:

×

,池底坡度采用%,溶解池上沿与溶液池平齐。

采用中心固定桨板式搅拌机。

(3)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两个,一用一备)混合药剂与原水。

投药管流量

q==s

静态混合器的设计流量

Q=10×

104t/d=s

静态混合器设计流速取为s,则管径为

D==972mm,采用钢管DN1000,则实际流速为v=s。

混合单元数计算

按下式计算N≥=,取N=2

则混合器的长度L=×

2=

混合时间

T==

水头损失

h=

3平流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1)设计参数的确定:

采用平流沉淀池,和絮凝池一样分2组,沉淀时间为T=,水平流速为v=15mm/s,有效水深采用H0=,超高为,故池总深为,池底坡度为i=3‰,下图即为平流沉淀池。

(2)池体的计算

每组池子的设计流量

Q==2271m3/h=m3/s

沉淀池的容积

W=Q•T=2271×

=m3

沉淀池的长度

L==×

15×

=81m

沉淀池的宽度

B==采用,沿纵向设置一道导流墙分成两格,导流墙宽,每格沉淀池净宽度为,导流墙中有多个穿孔,将两边流通。

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采用穿孔布水墙连接。

穿孔墙上的孔口流速采用s,则孔口总面积为=。

每个孔口的尺寸为15×

10cm,则孔口的个数为=210个。

沉淀池放空时间按3h计,则放空管的管径为

d==采用DN=400mm

采用三角堰出水,出水渠断面宽度采用,出水渠起端高

H==

为保证堰口自由出水,出水堰保护高采用,则出水渠深度为,取。

(3)水力条件校核

水流截面积ω=×

=

水流湿周χ=+2×

=13m

水力半径R==

弗劳德数Fr==×

10-5>

10-5符合要求。

雷诺数Re==24300(按20°

C计算)

(4)沉淀池排泥

该水厂的原水平均浊度为250NTU,平流沉淀池出水的平均浊度为5NTU,水厂的进水浊度不是很高,为了方便水厂运行操作,节省水厂的生产费用采用多斗重力排泥。

沉淀池下层已经过排泥的水回流到原水中重新处理。

原水的的SS为SS1=bT=×

250=375mg/L

平流沉淀池出水的SS为SS2=×

5=L

每日的干污泥量

V==40t

每日泥浆体积

V0==444m3(干污密度ρ=m3,污泥的含水率取P2=95%)

水厂共有两组平流沉淀池,每组池子分两格,每格池子的尺寸为×

81m,每格池子建3个集泥斗,总共建12个集泥斗。

泥斗的上表面尺寸为6×

4m,下表面的尺寸为4×

1m,侧边与水平面成60°

,则泥斗深。

集泥斗的体积

V1==m3

平均排泥周期T==

4絮凝池的设计计算

本水厂设计的絮凝池为往复式隔板絮凝池,供水量较大,分2组池子进行处理,絮凝时间采用T=20min,絮凝池的宽度根据平流沉淀池子要求设为,平均水深为,池子超高为。

絮凝池内流速分四档,分别为v1=s,v2=s,v3=s,v4=s,v5=s。

每组絮凝池的设计流量Q==2271m3/h=m3/s

絮凝池的净长度

=

隔板间距按廊道内流速的不同分为5档

b1==≈

则实际流速v′1=s

b2==≈

则实际流速v′2=s

b3=v′3=s;

b4=v′4=s;

b5=v′5=s

廊道分成五段,各段廊道宽度和流速见下表。

廊道宽度和流速计算表

廓道分段编号12345

各段廊道的宽度(m)

各段廊道的实际流速(m/s)

各段廊道数55556

各廊道总净宽(m)

各段廊道的宽度之和

∑b=++++=

取隔板厚度δ=,共25块隔板,则絮凝池的总长度L为:

L=+25×

=(取24m)

(3)计算各段水头损失

采用公式

hi=xmi

水力半径:

Ri=

槽壁粗糙系数n=,流速系数Ci=

以下各段水头损失计算表。

各段水头损失计算表

段数miliRivivitCihi

1566

2566

3566

4566

5566

∑h=

平均速度梯度

G===80s-1

GT=80×

20×

60=96000(在104~~105范围内)

池度坡度i==%

5普通快滤池的设计计算

(1)滤池设计参数的确定

本水厂采用普通快滤池进行过滤,根据用水量的情况,采用8个构造相同的普通快滤池,布置成对称双行排列,则每个滤池的设计流量Q==568m3/h=158L/s。

滤速v=10m/h,冲洗强度为q=14L/(s•m2),冲洗时间为t=6min,滤池工作时间为24h,冲洗周期为12h,采用石英砂单层滤料。

下图为普通快滤池。

(2)滤池池体的计算

每个滤池的实际工作时间T=×

滤池的总面积F==458m2

每个滤池的面积f=458/8=m2,采用58m2,正方形滤池,每个池的边长为。

确定滤池的高度

支承层高度H1,采用

滤池层高度H2,采用

砂面上水深H3,采用

保护高度H4,采用

每格滤池的总高度为H=+++=

(3)配水系统的计算(单个滤池)

1)干管

干管流量qg=fq=58×

14=812L/s,采用钢管DN900,干管埋入池底,顶部开孔布置。

干管始端流速为v0=s。

2)支管

支管中心间距采用a=

每池支管数n=2=,取61根。

每根支管入口流量q1=812/61=s,采用钢管DN100,始端流速为s。

3)孔眼布置

支管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采用K=%

孔眼总面积F=Kf=%×

58=

采用孔眼直径d=9mm=

孔眼总数N==2359个

每根支管孔眼个数为n==39,支管孔眼布置设两排,与垂线成45°

每根支管长度l0==

每排孔眼中心距Ak==

4)孔眼水头损失

支管壁厚采用δ=5mm,流量系数μ=

水头损失hk=

5)复算配水系统

支管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大于60,则=33<

60,符合条件。

孔眼总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小于,则=<

,符合条件。

干管横截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一般为~,则≈,符合条件。

孔眼与中心距小于,则Ak=<

(4)洗砂排水槽

洗砂排水槽中心间距,采用a0=

排水槽根数n0==4根

排水槽长度l0=L=

每槽排水量q0=ql0a0=14×

=s

采用三角形标准断面。

槽中流速采用v0=s。

横断面尺寸x==,采用。

排水槽底厚度,采用δ=。

砂层最大膨胀率e=45%

砂层厚度H2=

洗砂排水槽顶距砂面高度

He=eH2++δ+

++==

洗砂排水槽总平面面积F0=2xl0n0=2×

4==

复算,排水槽总平面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一般小于25%,则

=30%≈25%

(5)滤池的各种管渠计算

1)进水

进水总流量Q0=×

104t/d=s

进水渠断面:

渠宽B1=,水深为,渠中流速为v1=s。

各个滤池进水管流量Q2==s

进水管采用钢管DN400,流速v2=s

2)冲洗水

冲洗水总流量Q3=fq=14×

58=812L/s=m3/s

冲洗水管采用DN700,流速为v3=s.

3)清水

清水总流量Q4=Q0=m3/s

清水渠断面与进水渠断面相同。

每个滤池清水管流量Q4=Q2==s

采用钢管DN350,流速为v4=s。

4)排水

排水流量Q5=Q3=m3/s

排水渠断面:

宽度为,深度为,渠中流速为s。

5)冲洗水箱

冲洗时间t=6main

冲洗水箱容积W==×

14×

58×

360=438480L=

水箱底至滤池配水管间的沿途局部水头损失之和h1=

配水系统水头损失h2=hk=

承托层水头损失h3¬

==×

14=

滤料层的水头损失

h4=(-1)(1-m0)H2=()×

安全富余水头采用h5=

冲洗水箱底应高出洗砂排水槽面

H0=h1+h2+h3¬

+h4+h5=++++=

6Cl2消毒的设计计算

(1)加氯量的确定

水厂的处理规模为Q=10×

104t/d=4542m3/h=s,采用滤后加氯消毒(清水池之前),最大投加量为a=3mg/L,仓库储量按15天计算。

1)每日的加氯量W==×

4542=h

2)储氯量G=15×

24•W=15×

24×

=4907kg/month

(2)加氯设备

1)氯瓶的数量

采用容量为500kg的焊接液氯钢瓶,其外形尺寸∅600,H=1800,共11只,另设中间氯瓶一只,以沉淀氯气中的杂质,还可以防止水进入氯瓶。

2)加氯机的数量

采用0~5kg/h加氯机5台,三用两备,交替使用。

加氯管线采用DN200的铜管。

3)加氯间、氯库

本厂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加氯间靠近滤池和清水池,与滤池和清水池一起设在水厂的西南部。

加氯间,氯库低处各设一个排风扇,换气量为每小时8~12次,并安装漏气探测器,其位置在室内地面以上20cm,当检测的漏气量达到2~3mg/kg时即报警,切换有关阀门,切断氯源,同时排风扇开启。

为搬运方便,氯库内设CD11-6D单轨电动葫芦一个,轨道在氯瓶正上方,轨道通到氯库大门以外。

称量氯瓶质量的液压磅放在磅秤坑内,磅秤面和地面齐平,使氯瓶上下搬运方便。

磅秤输出20mADC信号到值班室,指示余氯量。

并设置报警器,达余氯下限时报警。

加氯间外布置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等,照明和通风设备在室外设开关。

在加氯间引入一根DN50的给水管,水压大于20mH2O,供给加氯机投药用,在氯库引入DN32给水管,通向氯瓶上空,供喷淋用,水压大于5mH2O。

7清水池的设计计算

104t/d=4542

m3/h=s,清水池的调节容积取设计水量的10%,则调节容积为

V1=109000×

10%=10900m3

消防用水量按同时发生两次火灾计算,一次灭火用水量取25L/s,连续灭火时间为2h,则消防容积为

V2=25×

3600/1000=180m3

清水池的总容积为V=V1+V1=11080m3

清水池设两个,有效水深取H=,则单面积为

f==1231m2

采用圆形清水池,半径R==20m,池子超高取为,则清水池净高为。

清水池采用半地下式,埋地4m。

清水池上层的水被水泵抽去市政管网,下层水回流到原水中,重新处理。

8二泵房的设计计算

水厂的处理规模为Q=4542m3/h=1262L/s,选用8台水泵,6用2备。

选用的水泵型号为200S42型单级双吸式离心泵,电机选用Y250M-2。

二泵房的尺寸为16×

10m。

第五章水厂附属构筑物的设计

1辅助建筑物面积及人员设计

水厂的辅助建筑物的面积应根据水厂规模、工艺流程、管理体制、人员编制和当地建筑标准确定。

根据现在中国的给水厂的经验以及本人去水厂参观实习时的观察,我觉得10万吨/d规模的水厂的员工总共需要大约119人即可。

现确定水厂的辅助建筑物的面积及人员安排如下表所示。

水厂辅助建筑物的面积及工作人数

建筑物面积m2人数备注

行政办公楼300304层,20×

15m

生产管理楼150253层,15×

10m

化验楼100202层,12×

8m

机修间200101层,20×

电修间8081层,10×

传达室4831层,6×

食堂15061层,15×

仓库20021层,分2间

员工宿舍150共4层,18×

8m,每层5间房

员工活动中心200共2层,20×

10m,一层娱乐活动,二层礼堂

篮球场42028×

车库15015×

堆场400晒泥砂药剂等,20×

20m

2水厂管线布置

(1)给水管线

给水管线分为原水管线,水厂构筑物间的连接管线以及水厂生活自用水管线。

原水管线是从一级泵房到絮凝池采用一根钢管管线,埋入地下。

两座清水池之间也有一根钢管连接,埋入地下。

厂区生活用水从二泵房接出。

(2)排水管线

排水管线分为水厂内雨水管线,厂内生产污水管线,生活污水管线等。

这此污水接到厂外市政污水管线。

3水厂的道路及绿化布置

(1)水厂的道路布置

水厂所有道路路面应尽量保证平整,主干道均采用水泥硬化,主干道宽为5m,其它的道路宽度一般为3~~5m。

每个构筑物前的道路保证能通行机动车辆。

办公楼前的小型广场也采用水泥硬化。

(2)水厂的绿化布置

道路两旁种小型乔木,水厂围墙内侧沿墙种大型乔木,其余空地种花草果树等。

水厂的远期规划预留空地全部种草。

水厂的办公楼前修建一座喷泉,生产管理楼前修建一座花坛。

第六章水厂总体布置

1水厂的平面布置

水厂的平面布置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流程尽量简短,避免迂回重复,尽量减小水头损失,构筑物尽量靠近,便于操作管理;

尽量适用地形,力求减少土石方量;

注意构筑物、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水厂建筑物以接近南北向布置较为理想,构筑物、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满足施工和管线布置等的要求;

连接管渠应简单、短捷,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

注意水厂内的功能分区,合理布置;

考虑近远期的协调。

根据以上原则,现初步确定水厂构筑物的平面草图如下:

2水厂的高程布置

为了节省水厂的费用,经一级泵站提升后,水在各构筑物之间的流动均为重力流。

水厂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构筑物间的管线,结口,仪表及计量设备等的水头损失。

水厂的标高采用相对标高,取清水池处的地面标高为0。

(1)管渠的水力计算

1)清水池采用相对标高,取清水池处的地面标高为0,则清水池的上沿标高为1m,水面标高为,池底标高为-4m。

2)二泵房清水池到二泵房的管线长15m,采用DN1100,流量为s,流速为s,水力坡度‰。

沿线设2个闸阀,1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

则水头损失为

△h=

=‰×

15+×

2+×

2)=

3)滤池滤池到清水池的管线有两种分别为DN1100和DN700,长度分别为90m,58m,流量分别为s,m3/s,查表得流速分别为s,s,水力坡度分别为‰,‰。

沿线设4个闸阀,一个三通,两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阻力系数分别为,,,。

则该段管线的水头损失为

△h==‰×

90+‰×

58+×

2+++×

2)

滤池的作用水头取,

4)平流沉淀池沉淀池到滤池的管线有两种分别为DN1100和DN700,长度分别为35m,6m。

流量分别为s,m3/s,查表得流速分别为s,s,水力坡度分别为‰,‰。

沿线设4个闸阀,一个三通,两个出水口,一个进水口,阻力系数分别为,,,。

35+‰×

6+×

沉淀池的作用水头取。

5)往复式絮凝池絮凝池的水头取为,水头损失为。

6)加药间加药间到如系凝池的管线两根,均为DN700,总长为13+31=44m流量为m3/s。

查表得v=s,i=‰。

沿线设4个闸阀,2个90°

弯头,1个出水口,2个进水口,阻力系数分别为,,,。

44+×

4+×

3)=

管式混合器的水头损失为。

(2)高程布置

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表

名称设计流量(L/s)管段设计参数水头损失(m)构筑物水面标高(m)

管长(m)管径(mm)

清水池

滤池到清水池1260901100

63058700

滤池

沉淀池到滤池1260351100

6306700

沉淀池

絮凝池

加药间到絮凝池63044700

管式混合器

以上水处理构筑物的标高为相对标高,在画图时,要根据地面实际情况,对构筑物进行标高。

第七章课程设计总结

十五十六周我们进行了两周的生产实习,通过那次生产实习,我们对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建筑给排水等工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了解。

而这次给水厂课程设计则提供了一次检验我们生产实习质量的机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能够及时理解与消化生产实习所学到的内容,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升华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当然,给水厂设计是一个庞大系统而又细致的工作,我们仅仅通过自己个人一周半的设计与计算是不可能完成一个给水厂的完整设计工作任务。

我们只能从整体的角度对水厂进行初步理论上的设计,必然会忽略很多细节方面的地方,但我们要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复习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