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8610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怎样?

受神经调节的行为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前者主要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后者主要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射等。

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学法指导】

1.理解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是不需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这种能力在适当条件下,由神经调节或激素调节就能表现出来。

如失去幼雏的母亲,它哺育后代的本能并不消失,会把无母的小鸭当作自己的后代给以抚爱、哺育。

这种行为除物种遗传性以外,还和某些腺体生理成熟有关,如垂体分泌催乳素。

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体验和学习逐渐形成的。

动物的任何行为都同环境密切相关,都是对环境的适应。

先天性行为是维持个体生存、种族延续的最基本要求。

如取食、防御、性行为、哺乳等都与生活、繁衍有关。

后天性行为是在环境不断变化中形成的,提高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动物的生存范围,更好地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2.区别本能与非条件反射、后天性行为与条件反射

动物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都是先天具有的能力。

但非条件反射只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对环境变化产生的躯体局部动作反应。

一种非条件反射一般不能形成动物的本能行为,本能要比非条件反射复杂得多,一种本能行为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通过一系列顺序性的非条件反射形成的,当然动物的本能行为有些还要受激素的影响。

后天性行为是在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变化作出有规律、有系统的适应性活动。

动物的许多生活经验是在多次条件反射基础上获得的,学习过程也包含着复杂的条件反射,所以,正像不能简单地把本能和非条件反射等同一样,也不能把后天性行为简单等同于条件反射。

一种后天性行为往往包含着多种条件反射的活动。

动物越是高等,它的神经系统越复杂,条件反射也越复杂,运动能力及印随、模仿等学习行为也随之越强,再加之以往的生活经验,越容易形成更复杂、更高级的后天性行为,为提高适应复杂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动物行为的共性

不同动物具有形形色色的行为,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任何行为都是一种变化的动态过程;

任何行为都是对环境的适应;

每种行为的产生都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动物行为产生过程中,其生理基础的几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几个方面的作用绝不是并列平行的。

有些行为表面看好似激素起决定性作用,如性行为是由性激素引起。

但大脑和下丘脑可通过控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分泌性激素。

所以,总的来说,动物行为受激素的调节,更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调节是产生动物行为的主导因素,神经和激素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

动物行为是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和内在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活动。

4.激素调节与行为

激素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是在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方面。

此外,垂体分泌的一些激素也能影响动物的行为,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不仅能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而且能够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5.神经调节与行为

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有直接联系。

概念

异同点

趋性

动物对环境因素的刺激所引起的最简单的定向

生来就有;

遗传物质决定

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与神经调节有关。

除单细胞动物外,其结构基础基本上是反射弧

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运动反应

本能

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

印随

刚孵化的动物对第一次接触到的能活动的较大物体都能紧紧追随

根据后天经验生成;

主要由环境决定

模仿

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幼年动物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

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体验新事物,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建立的反射活动。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例题解析】

[例1](2002年上海高考题)下图是一种哺乳动物,根据其形态特征,这种动物最可能具有的行为习性是

A.夜行性、匍匐行走

B.夜行性、跳跃行走

C.昼行性、跳跃行走

D.昼行性、匍匐行走

解析:

考查神经调节与行为。

通过观察该哺乳动物有两大行为特征:

一是瞳孔比较大,适于夜间活动;

二是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该动物属于夜行性、跳跃行走,其生理基础是神经调节与运动器官的相互配合来完成的。

B

错因:

本题考查的三点知识不清楚易答错:

一是该哺乳动物的瞳孔比较大;

二是后肢发达;

三是行为的生理基础。

[例2]动物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同类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

一般认为利他行为是由于亲缘选择而产生的。

下列不能用亲缘选择解释的是

A.守卫蜂巢的工蜂的自杀性进攻

B.兵蚁保卫蚁王的行为

C.雄狮保护家庭中非亲生狮仔的行为

D.鸟类以报警鸣叫来提醒其他个体有临近的危险

考查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

以神经调节为基础的行为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的生理基础是非条件反射,它是先天就会,由遗传得来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

A、B、C三项都是通过亲缘选择得来的,是动物的本能。

后天性行为的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

它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必须通过大脑皮层参与。

是通过生活体验和学习得来的。

D项就是通过后天的生活体验和学习得来的,是动物对信号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后天环境的适应。

D

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先天性行为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属本能。

二是后天性行为的形成是以条件反射为基础的。

以上两点搞不清易出错。

[例3]能够使被阉割公鸡恢复公鸡特征和行为的方法是

A.施用促性腺激素

B.饲喂雄性激素

C.植入甲状腺

D.施用甲状腺激素

被阉割的公鸡,即睾丸被摘除,公鸡就不再啼鸣,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

由于公鸡的特征和行为主要是在雄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而雄性激素主要是由睾丸产生的,这样阉割后公鸡体内缺少了雄性激素,补充雄性激素后,公鸡的特征和行为又能够恢复。

此题主要考查激素与动物行为的关系。

解答本题需知道公鸡的行为和特征主要是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而促性腺激素是间接地通过性激素来影响动物的行为和特征的。

不知道这些易答错。

[例4]动物的印随学习发生在

A.幼年期

B.成年期

C.童年期

D.刚孵化时

神经系统对动物的行为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还是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射等),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有着直接的联系。

印随学习是后天性行为,刚孵化的动物有印随学习,如刚孵化的小鹅总是紧跟着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如果没有母鹅,就会跟着其他行动目标走。

对于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要正确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各种类型,并能解释常见的动物行为属于哪种类型,否则易出错。

[例5]下列哪一项属于模仿

A.蜜蜂采蜜

B.蜘蛛织网

C.刚孵化的小天鹅紧跟母天鹅行走

D.幼年的黑猩猩学会成年的黑猩猩用沾水的小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

此题要正确区别动物的各种行为特征,蜜蜂采蜜和蜘蛛织网都是本能行为。

刚孵化的小天鹅紧跟母天鹅行走是印随。

年幼的黑猩猩学会成年的黑猩猩用沾水的小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是模仿。

本题的关键是搞清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种类和区别,否则易出错。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性成熟的家兔在繁殖期完成交配行为时最终受到的调控是

A.垂体

B.性激素

C.脊髓

D.大脑和下丘脑

性行为的产生包括性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和运动器官配合,而且以神经调节为主。

性激素的产生又受下丘脑调控。

2.由垂体分泌的且与动物性行为有关的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催乳素

D.生长激素

A

3.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

A.非条件反射

B.模仿

C.推理判断

D.印随

C

4.关于动物行为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仅受激素调节

B.仅受神经调节

C.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器官完成的

D.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完成的

5.下列行为中,属于本能的是

A.蚯蚓走迷宫

B.母鸡“哺育”小鸡

C.山羊偷饮牛奶

D.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

6.下列除哪项,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A.猴子骑自行车玩耍

B.出生后哺乳动物寻找母体乳头吮奶

C.家鸽的孵卵育雏行为

D.食物引起动物口腔唾液的分泌

先天性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后天性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7.有关后天性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刚孵化出的小天鹅印随学习

B.小鸡模仿学习母鸡扒地索食

C.蜘蛛结网捕食

D.动物经训练后完成较复杂的运动

8.下列哪种行为属于高级神经活动

A.鸟的育雏

B.鱼的生殖洄游

C.人吃酸杏流唾液

D.马戏团的狗做算术题

高级神经活动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9.动物的行为按其形成来划分,可分为

A.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B.趋性、本能、反射

C.模仿、印随、条件反射

D.判断、推理、反射

10.从卵中孵出的小鸭会把抚养它们的人当作自己的父母,这种现象称为

A.学习行为

B.本能行为

C.印随

D.模仿

1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产生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B.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以激素调节为主

C.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D.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神经调节有重要作用而激素调节没有影响

12.动物的模仿学习发生在

A.刚出生时

B.幼年期

D.成年期

13.“鹦鹉学舌”在动物行为上属于

A.印随

C.本能

D.反射

14.“孔雀开屏”是一种什么行为

A.取食行为

B.求偶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15.在英格兰某地区曾发生一只大山雀一次碰巧弄破了牛奶瓶盖子,并因此而饮到了牛奶。

由此,它学会了“偷”饮牛奶的方法。

不久,这一地区的其他大山雀也出现了“偷”饮牛奶的行为。

其他山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A.印随学习

B.模仿学习

C.本能行为

D.判断和推理

16.动物的本能实际上是由

A.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反应构成的

B.一系列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

C.一系列印随、模仿、学习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

D.一系列判断和推理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

17.下列哪一项动物行为没有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

A.本能

D.学习

高级神经中枢即大脑皮层,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是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和条件反射。

18.下列关于动物趋性行为的叙述,哪一句是不正确的

A.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刺激的最简单的定向反应

B.趋性行为一定是由大脑皮层下(如脊髓)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的

C.趋性是应激性的一种方式

D.低等动物也具有趋性行为

趋性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趋性也是生物的一种应激性,没有神经系统也能发生。

19.一只黑脊鸥的亲鸟向小鸥发出报警鸣叫时,小鸥作出隐蔽反应,这种行为是

B.判断和推理

D.对信号刺激的反应

20.人类和动物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判断和推理能力,但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具有本质的区别。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最主要区别

A.以生活体验为基础

B.以概念为基础

C.以模仿为基础

D.有高级神经参与

二、非选择题

21.在动物的后天性行为中,_______和_______对行为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生活体验学习

22.人的后天性行为的最高级形式是_______和_______,其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

推理判断大脑皮层

23.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变化而形成的新行为的过程叫_______,它主要与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有关。

学习大脑皮层

24.动物的行为就是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共同协调作用下形成的。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器官

25.低等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较_______,它们的行为大都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神经系统越发达的动物,行为表现也就越_______。

高等动物的复杂行为主要是通过_______形成的。

大脑皮层越_______的动物,_______能力越强,也就能够更好地_______环境变化。

简单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复杂学习发达学习适应

26.阉割了的小公鸡长大以后,鸡冠不发达,羽色不鲜艳,体态肥胖不好斗。

这是由于这只鸡的体内不能产生______,因而不能出现公鸡的______。

雄激素雄性第二性征

27.科学研究发现,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d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这说明______和______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与小鼠的这一活动有关的腺体还有______。

雄激素性行为垂体

28.饲养员每次给狗喂食时吹哨子,训练较长时间后,不给食物,狗听到哨声也分泌唾液,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狗进食后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是_________反射,哨声为该反射的______刺激。

(2)训练较长的时间后,不给食物,只吹哨子,狗听到哨声即分泌唾液,这种反射类型是___________反射,这种反射的建立必须通过______,此时的哨声为该反射的______刺激。

(1)非条件无关

(2)条件非条件刺激与哨声的多次结合条件

【应用创新】

1.有人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

把小鸟从它们占据的领域取走,然后播放它鸣叫的录音,则20~3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无其他鸟占据该领域。

结论:

小鸟的鸣叫声有保护领域的作用。

上述实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应如何改正?

小鸟保护领域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不能。

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

把小鸟从它们占据的领域取走,观察该领域是否很快被其他鸟占据。

本能行为。

2.下图所示一只失去雏鸡的母鸡,把两只无母的小猫当成自己的“雏鸡”,予以关怀。

两只小猫也安然地接受母鸡的抚爱,把母鸡当做自己的猫妈妈,试回答:

(1)母鸡的这种行为表现是_______性行为,属于_______。

(2)小猫的这种行为表现是_______性行为,叫做_______。

(3)母鸡和小猫的行为是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共同协调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起主导地位的调节作用是_______。

(1)先天本能

(2)后天印随(3)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器官神经系统

【备课资料】

1.动物的学习行为

(1)学习敏感期和联合型学习

某些学习只能在敏感期进行,例如某些种类的幼鸟只能在大脑发育的敏感期才能学习当地的成年鸟的歌声,这个时间大约是孵化后的10~30天。

某些学习可以受其他过程的影响,例如大鼠会学习走迷宫,如果同时给以食物奖励,学习过程可以很迅速,没有食物奖励,这个过程就很慢,这种学习方式称为联合型学习,条件反射的建立都属于联合型学习。

(2)印随现象

动物跟着它看见的大小、运动方式等方面符合其最初的视觉刺激的第一物体。

许多人想必已经知道这样一个趣事,德国有名的行为学家KoncaradLorenz让刚孵化的雏鸟在睁开眼时最先看到他,由这些雏鸟长成的大群的鹅、天鹅和寒鸦都紧随着他,他走到哪里,这些动物也跟到哪里。

这就是有名的印记或印随实验。

印记是动物的一种学习模式。

不同鸟的印记有自己的特点,例如,雏野鸭对黄绿色物体最敏感,小鸡对黄或蓝色敏感,而林鸭对声音敏感。

Lorenz发现印随他的小鹅快成年时会向他,而不是向她们的同类求爱,许多鸟都会跟在羽毛和自己不同的年轻鸟的后面。

2.动物的本能

杜鹃为了避免辛苦的孵蛋工作,总是把蛋下在别的鸟窝里。

为此,杜鹃必须寻找时机,在别的鸟窝没有防卫时,把蛋下在里面,杜鹃必须动作迅速准确才能让别的鸟(如柳莺)毫无察觉。

毕竟谁也不愿意白尽义务。

万一柳莺发现了杜鹃在它的窝里下蛋,就会忍痛放弃自己的窝,当然也包括窝里的杜鹃蛋。

杜鹃可不愿意发生这样的悲剧。

它通常是急急忙忙下蛋,扑通一声落在窝里就算完事,为了承受这样的粗暴待遇,杜鹃蛋的壳只能又厚又硬,下完蛋的杜鹃,慌慌张张地立刻飞走。

有的杜鹃总是把它的蛋下在同一种鸟的窝里,在下蛋之前,杜鹃先观察窝里的蛋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和自己的蛋相似,它就毫不犹豫地把蛋下在这个窝里。

生活在欧洲的杜鹃,则把自己的蛋下在不同鸟的窝里,如篱雀、红尾八哥等的窝里。

糊涂的鸟妈妈看到外表相似的蛋,以为都是自己的孩子,本能告诉它,只要是自己窝里长得相似的蛋,都应该给它们温暖,事实上,善良的“义务妈妈”不光孵化小杜鹃,还要喂养它们,累得精疲力竭,但它从来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哺育的竟是别人的孩子。

小杜鹃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为了保证自己在“收养家庭”里的地位,小杜鹃比它的异父母兄弟姐妹们出壳都要早,当“养母”不在时它就想办法把窝里别的蛋都扔出去,免得日后多几个和它争食的对手。

如果这一招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它生长的速度比别的幼鸟快得多,在兄弟姐妹之间,高高大大的小杜鹃足以称王称霸。

鸟窝里充满了残酷的竞争,每只幼鸟都要想方设法为自己弄到一切可以得到的食物,供应食物的父母们对这种竞争也推波助澜,本能告诉它们,最有竞争力的幼鸟在今后的生活中才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那些虚弱胆小的幼鸟,在窝里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竞争不过,出去就更没有生存的能力了,利用了这条规则的小杜鹃,几乎独占了养父母带回来的全部食物,而那些亲生的孩子却呆在一旁挨饿,甚至被小杜鹃从窝里扔出去。

即使小杜鹃的个子已经长得比养父母还大了,尽职尽责的养父母仍始终如一地辛勤喂养这个“小敌人”。

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荒唐的场面:

小小的鸟父母站在巨大的小杜鹃背上,把辛辛苦苦找回来的食物放进它永远填不满的嘴里,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