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03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7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8页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docx

道县师范学校车组乘务员教学计划

道县师范学校

列车乘务员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热爱生活,适应社会,服务教育”的办学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列车乘务员专业知识,能从从事G字头列车乘务员、D字头列车乘务员、普通快车列车乘务员等工作,适应当前社会和铁路客运形势发展的中等专业人才。

培养毕业生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和素质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业精神和法制观念,热爱铁路客运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取得国家普通话等级证(二乙以上),取得湖南省中职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两证,通过语文、数学全市统考。

3、掌握列车乘务员各种标准化作业程序,了解服务礼仪与服务意识、道德之间的衔接以及服务人员的语言规范。

掌握乘务员服务技巧、医护急救和铁路安全应急处置措施。

4、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学原理,了解旅客的不同心理状况,能够根据旅客的言行举止揣测其心理活动,提高服务水平。

5、掌握铁路服务人员的有关法规。

了解铁路交通法规和铁路客运管理规章。

6、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美学知识,具有健康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对美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

学会着装,服饰的搭配、化妆技巧,做到仪态端庄,仪表整洁,并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服务人员的标准。

7、了解世界五大文化圈文化特点、民族习俗,掌握乘务员常用英语会话。

8、通过学习中国旅游地理,了解国内主要景点的特点和铁路交通情况。

二、学制和招生对象

1、学制三年,采取“2+1”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加1年顶岗实习。

招收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及社会青年。

2、学制一年,招收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及社会青年。

三、课程设置(见附表)

 

附1:

三年制列车乘务员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各学期周课时

类别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三学年

文化基础课

1

中职职业心理辅导

1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1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1

 

4

哲学与人生

 

 

 

1

5

语文

4

4

4

4

6

数学

3

3

 

 

7

英语

3

3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2

 

 

9

体育

2

2

2

2

10

世界文化概述

 

 

1

1

11

中国旅游地理

2

2

 

 

专业基础课

12

旅游服务心理学

 

 

2

2

13

普通话

2

2

2

2

14

形体与舞蹈

4

4

4

4

15

礼仪

 

 

1

1

16

公共关系原理

 

 

2

2

17

旅游英语(乘务英语、口语)

 

 

3

3

18

铁路交通法规

 

 

2

 

19

职业形象设计

 

 

2

 

20

铁路客运知识

 

 

 

2

21

书法

1

1

 

 

22

手工制作

2

2

 

 

23

阅览课

2

2

2

2

24

文学欣赏

 

 

 

2

25

美术鉴赏

 

 

 

2

26

唱歌与音乐欣赏

2

2

 

 

专业技能课

27

列车乘务员教程

 

 

2

2

28

安全应急处置

 

 

 

1

29

铁路客运管理规章

 

 

 

1

30

医护急救

 

 

1

 

31

服务技巧

 

 

2

 

周课时数

30

30

33

34

32周

附2.一年制列车乘务员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各学期周课时

一学期

二学期

文化基础课

1

中职职业心理辅导

1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2

3

体育

2

2

4

世界文化概述

1

1

5

中国旅游地理

2

2

专业基础课

6

旅游服务心理学

2

2

7

普通话

2

2

8

形体与舞蹈

4

4

9

礼仪

1

1

10

公共关系原理

2

 

11

旅游英语(乘务英语、口语)

3

3

12

交通法规

2

 

13

职业形象设计

 

2

14

铁路客运知识

 

2

17

唱歌与音乐欣赏

2

2

专业技能课

18

列车乘务员教程

2

2

19

安全应急处置

 

1

20

铁路客运管理规章

1

 

21

医护急救

 

1

22

服务技巧

2

 

周课时数

31

29

备注:

总课时数每学期按16周计算。

2、每两周各班开一节劳动课,放在第七节。

《化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化妆

课程代码:

090146

学时:

32讲课学时:

16操作训练学时:

16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色彩、素描

适用专业:

旅游服务专业

教材:

自编讲义

主要参考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服饰与装潢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32课时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头部造型和脸部妆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服饰能运用相应的色彩和化妆造型,达到完整体现自己作品意图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生活化妆:

化妆品的种类和使用中注意事项

皮肤美容

化妆美容

2.舞台化妆:

化妆类型

灯光对化妆色调的影响

舞台化妆的基本工具及用途

化妆的步骤

绘画原理与化妆的关系

3.化妆与发型、服饰的关系

熟悉生活化妆的工具及基本美容品的性能及作用。

掌握多种美化优点、弥补缺陷的技术方法。

初步掌握舞台化装工具、材料的性能并能正确运用,懂得舞台化妆的一般规律,熟悉绘画手法在舞台妆上的表现。

了解化妆与服饰、发型的相互关系。

三、操作训练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动手训练,掌握色彩及各类化妆品和工具的实际运用方法,对色彩与服装的搭配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

四、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内容

讲课

操作训练课

(课内练习、习题课、讨论课)

实验

上机

小计

生活化妆

8

8

16

舞台化妆

6

8

14

妆面与发型、服饰的关系

2

2

共计

16

16

32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课堂操作等教学手法,使学生基本掌握各类化妆用品及工具的性能特点,能准确选择合适妆面造型与发型、服饰相配合,同时学会个性化造型。

六、说明

1.本课程的难点是把握整体造型和色彩运用的协调性。

2.考核内容应以实际操作运用为主。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

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

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

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

1.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

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运用:

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学内容

1.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3)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

(4)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1)兴趣分析与培养。

(2)性格分析与调适。

(3)能力分析与提高。

(4)就业价值取向分析与调整。

(5)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分析与改善。

3.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

(1)家庭状况变化分析。

(2)行业发展动向分析。

(3)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

(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的要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的作用。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成。

理解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理解近期目标和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

形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实事求是的观念,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最好的目标”的发展理念,形成脚踏实地实现发展目标的态度。

运用:

根据本人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

教学内容

1.确定发展目标

(1)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2)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

(3)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

2.构建发展阶梯

(1)阶段目标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2)近期目标的重要性和制定要领。

(3)围绕近期目标补充发展条件。

3.制定发展措施

(1)制定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2)措施制定三要素(任务、标准、时间)。

(3)实现近期目标的具体计划。

(四)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初步掌握求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做好就业、创业的准备。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就业形势和有关创业的政策,理解角色转换的重要性;理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及其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理解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

初步形成创业意识,形成关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运用:

修改、完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针对自己与“职业人”和创业者素质的差距,制订提高措施,践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行为,尝试求职的基本方法,编制模拟创业计划书。

教学内容

1.正确认识就业

(1)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观。

(2)就业形势与择业观。

2.做好就业准备

(1)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2)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3)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

3.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

(1)创业的重要意义。

(2)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3)中职生创业的优势。

(4)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

(五)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调整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明确在校学习与终身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变化,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与适时调整。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评价的必要性,理解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

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培养成功者的心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努力追求职业理想的实现。

运用:

掌握管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认真践行发展措施,学会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教学内容

1.管理规划,夯实终身发展的基础

(1)认真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

(2)定期检查职业规划执行实效。

(3)珍惜在校生活,奠定终身学习基础。

2.调整规划,适应发展条件变化

(1)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2)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机。

(3)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3.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1)评价职业生涯成功的不同价值取向。

(2)评价职业生涯发展的要素。

(3)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应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1)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

教学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

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

教学要与多种德育渠道结合起来,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师集体中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引领作用。

(4)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措施,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管理置于集体之中,发挥他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2.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着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加强交流、互相启发创造条件;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创造条件。

(3)教学方法评价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制订既实事求是、又富有激励功能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态,有助于学生主动按照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3.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时间32学时,考核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4

(二)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8

(三)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6

(四)

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

6

(五)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

6

考核

2

机动

2

合计

36

4.活动建议

职业生涯演讲和艺术形式的表演、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调查、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调查,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演练、小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形式。

多数实践内容应安排在班会、实训、实习或课余、假期进行。

分析发展条件、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等设计过程,应该以预留作业的形式完成,并结合作业开展相应主题活动。

教师要当好班主任、团委、学生科(德育处)开展学生活动的参谋,调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和班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中应有的引领作用。

5.教学资源

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等德育资源,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开发。

五、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学习评价是为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认识提高、能力提升、行为转变,以及教师教学的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的依据。

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

2.评价原则

学习评价必须遵循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

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3.评价方式

评价应以各规划环节产出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整体质量和相应调查报告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习礼仪,讲文明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运用:

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内容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1)懂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是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主体,理解珍惜人格、严守规矩的意义,增强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2)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

(3)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2)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践行职业礼仪,展示职业风采。

(二)知荣辱,有道德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道德对于完善人格、成就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增强敬业爱岗精神和诚信、公道、服务、奉献等职业道德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

运用:

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内容

1.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1)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理解道德的作用,感受道德的力量,懂得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2.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1)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情感。

(2)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

(3)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理解诚信和公道的意义,培养诚实、守信、公道的品质。

(4)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懂得服务、奉献的意义,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理解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倡廉的意义,增强廉洁意识。

3.遵守行业道德规范

了解相关行业特有的道德要求,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和意义,自觉践行行业道德规范。

(具体教学内容由各校根据相关行业特点自行确定。

4.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1)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2)学习职业道德榜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拥护依法治国方略,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崇尚民主、公正、平等。

运用: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内容

1.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2)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增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平等观念,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2.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1)了解增强公民意识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涵养爱国情感,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

3.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1)理解法律程序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2)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证据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犯罪和刑罚等方面的法律常识,增强守法意识,提高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理解守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

运用:

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内容

1.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1)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懂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传播淫秽音像制品、吸食注射毒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2.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2)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利益及贪污腐败行为犯罪作斗争。

(3)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的意识。

(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的、经济的法律常识,树立依法从事民事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