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193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载操作工培训教材docWord格式.docx

定位→成孔→清孔→下钢筋笼→清孔→灌注混凝土。

•充盈系数:

单根灌注桩实际灌注的混凝土方量与理论的混凝土方量之比。

预制桩

•按沉桩方式分:

打入式;

静力压入式:

顶压式,抱压式。

•施工工艺:

混凝土方桩(<

C40):

定位→压入→角钢焊接→压入→送桩(贯入度)

PHC(C80):

定位-压入→法兰焊接→压入→送桩(最后压力)。

•(振动法,预钻孔沉桩法)

第一节基桩静载荷试验的目的和要求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是为提供工程设计参数、对工程设计进行校验和对施工工艺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评价的各种现场试验,包括: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测试、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测试、单桩水平承载力的测试、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测试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测试等。

•基桩静载荷试验是确定基桩的承载力。

为提供设计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地基破坏,为工程验收而进行抽样检测时,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承载力设计值的1.6倍。

堆载法(黄砂或土堆载,压块堆载)

•该装置的压重平加力装置如图所示:

•压重重量不得少于预估量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否则会影响测试数据。

压重物通常能用钢铁块、混凝土块、构件、钢筋、砂石以水箱等。

其优点是可以对基桩进行随机抽检,缺点是成本高,且试验周期长。

(图)

•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中,特别是高荷载的试验中,应确保消除由于高荷载的集中堆载引起地基土的沉降和回弹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基准梁稳定的影响,为此,压重施加于地基土的压力不应超过地基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0.6倍,堆载压重平台的支承架与试桩和基准桩之净距应足够大,鉴于此,重型的压桩机不宜作为进行高荷载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提供反力的装置,重型压桩机附近土体的沉降和反弹明显影响了基准梁的稳定性,因此,对于过重荷载的大型堆载试验应考虑对其承受荷重的地基土进行加固,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一)液压装置的使用:

•液压元件在安装前应清洗干净,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系统;

•油路不得接反;

•加补油料应经过严格过滤;

•定期检查液压油清洁度,如清洁度低于规定的等级,应及时更换;

•向油箱加注新油的牌号应与旧油液牌号相同;

当需加注不同牌号油液时,应将液压系统的旧油液全部放净并清洗后,方可加注新油。

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得混合使用;

•液压油箱内的油面应在标尺规定的上下限范围内,低于下限时,应补充新油;

•油管及密封圈应无渗漏;

•当油温低于10℃时,应使液压系统在无载荷状态下运转几分钟;

•停用时间较长时,启动后应空转一段时间;

•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不得超过液系统允许的最高压力;

•运转中,在系统稳定工况下,应随时观察,注意压力、噪声、振动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检修。

•检查高压系统泄漏时,不得面对喷射口的方向;

•高压系统局部喷泄时,应立即卸荷检修;

•拆检系统及管路时,应确保系统内无高压,方可拆除。

二)千斤顶的使用注意事项:

1.液压缸中心线应与负载中心线重合,并与安装面保持一定的平行度和垂直度;

2.应严格按照千斤顶的额定荷载使用;

3.顶升高度不得超过活塞上标志(或出厂最大行程);

4.使用前后应清理干净;

5.定期保养并更换液压油;

6.严禁随意调整溢流阀。

三)千斤顶损坏的主要原因:

•歪顶荷载;

•使用后活塞没有收回;

•液压油受污染,含泥沙等;

•溢流阀不能正常工作。

(图)

四)油泵的使用注意事项:

•油泵不得断油;

•使用前后应清理干净;

•定期保养并更换液压油;

•380V油泵反转时应变换相线;

油压表

•特点:

1.价格便宜;

2.不便读数;

3.不含电子元件,不受电压及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影响也较小;

4.必须与油泵和千斤顶配合使用;

5.需手工操作,操作不便;

6.应定期标定,并且应经常进行期间核查;

7.应更加注意液压油的质量;

8.精度低(即使是不低于0.4级压力表)。

位移测量

•位移测量装置的测读精度为0.01mm。

百分表

•根据齿轮传动的原理放大位移量,从机械度盘上测读。

•价格便宜;

•便于维修保养;

•不便测读;

•不受供电电压影响;

•受湿度影响较小,但不得进水;

•应定期标定,并且应经常进行期间核查;

•质量相对稳定。

位移传感器

•通常有电感式(频率式)和光栅式两种类型。

其原理是把位移信号转化为各种电信号。

从外观分:

有整体式(称电子百分表,可以采用干电池供电)和分离式(传感器与二次测量仪分离)。

整体式位移传感器作用相当于机械式百分表,但读数直接由液晶(或数码管)显示。

分离式位移传感器的传感器部件与二次测量仪分离,不必在反力装置下去读数,提高了安全性,也便于自动控制。

•价格较高;

•维修费用较高;

•便于测读;

•受供电电压、湿度及湿度等影响;

•专用传感器有防水功能;

•专用传感器质量相对稳定;

•专用测试仪自动化程度高。

测量系统的组合

◆机械式油压表—百分表;

◆机械式油压表—位移传感器;

◆电子秤—百分表;

◆电子秤—位移传感器;

◆油压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脑(可实现自动控制加载及位移测读)。

•总的来说:

机械式测量设备,稳定性好,但不便测读,安全性差,价格便宜;

电子测量设备,电子元件受环境影响,便于测读,安全性好,价格较高,专用测试设备有自动加载及自动测读功能,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测试数据不受人为影响,便于数据的整理。

位移测量的定位标准-基准桩及基准梁的要求

•基准梁应有足够的刚度,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可沿梁方向水平移动,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基准梁挠曲变形导致实测数据的波动;

试桩设备及量测仪表等有应遮挡设施,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

试桩区域应不受冲击及振动等影响;

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至少1m,严禁使用搁置在地表(面)的钢凳(或其它物体)作为基准桩。

•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第四节必须执行的相关标准

•在静载荷试验中应采用以下标准: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2003)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2003年,上海

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1999年,上海

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003年建设部

承载力的定义: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200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均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并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关于抗压(抗拔)桩承载力的相关概念如下: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

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

破坏状态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为结构破坏及地基破坏。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k):

对实测值通过统计方法进行修正得到的承载力,可以用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d):

Rd=Rk/γ,其中γ为桩的抗压(抗拔)承载力分项系数,一般取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关于抗压(抗拔)桩承载力的相关概念: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的概念与上海规范基本一致。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

相当于上海规范的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其涵义即为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所允许采用的抗力设计值。

由以上定义可以得出: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大致等于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k);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大致等于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k)相当于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d)=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k)/1.6;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2;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约等于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d)/1.2;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试验的最大加载量=工程桩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工程桩顶至自然地坪段土层所能发挥的极限抗压(抗拔)力。

•目前设计图中关于承载力的描述千差万别,一方面使用过期规范的术语;

另一方面现行规范关于承载力的使用不一致,给设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

在规范不统一情况下应在设计图中明确地给出: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及单桩竖向抗压(抗拔)试验的最大加载量。

第五节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

停电

•正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生断电情况,应切断所有测试仪器的电源,并查明原因。

恢复用电后,先开照明电(如有可能应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是否正常);

再开位移测量系统的电源,记录沉降量;

最后开加载系统的电源并记录压力值。

如断电时间较短,掉载量不足一级(通常为10%的最大加载量),可直接补载;

如断电时间较长,或掉载量大于最大加载量10%,可分级加载至断电前的加载量,每级加载维持时间宜为15min~20min左右,并记录相应的沉降量,不应直接加载至断电前的加载量。

无法加载

•先检查供电是否正常;

再检查能否正常卸载,再加载检查油泵工作是否正常,如安装了油压表,观察是否有油压,如果没有油压,则为油泵故障;

如果有油压显示,观察进油油管发硬,回油油管发软,则可能是千斤顶故障(或千斤顶达到最大行程)。

•反力系统不能提供足够的反力,如堆载重不足。

有压力没有沉降或沉降很小

–如测力系统采用测量油压的系统,可能原因有:

•千斤顶达到最大行程,此时千斤顶是在顶油缸,会损坏千斤顶;

•如果采用进油与回油分离系统,可能是回油油路故障且安全阀不能正常工作,会严重损坏千斤顶(长时间工作表现为油缸变为“大肚子”);

•试桩已受较大压力P(如堆载平台下沉)且当0<

分级荷载<

P时;

•油压表或压力传感器故障。

–如测力系统采有电子秤,可能是电子秤故障;

–位移测量系统故障;

–试桩确实没有沉降(如桩与附近基础相连接);

–基准梁或基准桩不符合规范。

有沉降没有压力或压力很小(异常)

试桩已受较大压力(如堆载平台下沉)P且分级荷载<

=P时;

–测力系统故障;

–试桩已破坏,可能是浅部桩身破坏;

锚桩钢筋断裂

•通常不应出现锚桩钢筋断裂现象。

如果出现,应判断是焊接质量原因还是锚桩钢筋拉力不够的原因。

•出现锚桩钢筋断裂而荷载大于零时,应逐级卸载(可快速卸载,每级维持10min~15min左右),并记录相应的回弹及压力值;

卸载至零后,拆除电子测量设备,然后补焊(不拆除电子测量设备可能会损坏电子设备)。

检查其它焊接接头质量,如发现焊接质量不符合规范应加固。

如判断结果是锚桩钢筋不足,应采取其它措施(如改为锚堆法)。

然后逐级加载,每级加载维持时间宜为15min~20min左右,直至恢复至钢筋断时的荷载。

•出现其它异常情况,需恢复试桩时,可参照本方法执行。

试桩破坏(特别是未达到最大加载量时)

•试桩破坏模式有二种:

土体破坏或桩身结构破坏。

土体破坏后的试桩通常仍可作工程桩使用;

桩身结构破坏后,如不对桩进行必要的处理,不能作工程桩使用。

•试桩破坏不是异常情况!

试桩破坏(特别是未达到最大加载量时)

•通过对试桩破坏时各种现象的综合分析,确定是否继续加载,以便找出试桩破坏的比较确切原因,为以后原因的分析提供依据。

规范中提出了试桩可终止加载的条件,但规范不是说必须终止,应灵活应用规范。

抗压桩浅部桩身破坏表现为:

•掉载严重,快速沉降(应记录相应数据)。

检查桩周土是否明显开裂,以确认测量系统没有问题,并检查桩顶可见部分是否有破损。

通常加载至累计沉降为10cm。

•如为预制桩且浅部有接头,则可继续加载,观察是否是接桩部位脱开,如接桩脱开表现为:

掉载且快速沉降(应记录相应数据),接头闭合后荷载上升,沉降趋于稳定,以后又能逐级加载。

•如果所测桩为灌注桩,大多为后浇的接桩处损坏。

抗压桩中部桩身破坏表现为:

•掉载较快,沉降较快(应记录相应数据)。

此时加载量通常在最大加载量的(0.2~0.5)倍。

•如为预制桩且中部有接头,则可继续加载,观察是否是接桩部位脱开,通常加载至累计沉降为10cm。

如接桩脱开表现为:

掉载且沉降较快(应记录相应数据),接头闭合后荷载上升,沉降趋于稳定,以后又能逐级加载。

•如果所测桩为灌注桩,大多桩身损坏。

•通常桩的深部不太会出现破坏的情况,如出现桩的深部破坏,其表现形式与土体破坏类似。

抗压桩土体破坏表现为:

•在Q—S曲线上表现为缓变形式。

在S-lgt曲线上表现为:

破坏前一级(甚至前二级)稳定时间较长,且尾部有向下的趋势。

对灌注桩本级荷载下S-lgt曲线尾部明显向下,并出现经常补载现象(应记录相应数据)。

对预制桩本级荷载下经常掉载,沉降较快(应记录相应数据)。

灌注桩沉渣较厚时表现为:

•表现为土体破坏形式,但此时应继续加载,通常加载至累计沉降为10cm,有条件时应更大。

至沉渣压实后,沉降又趋于稳定。

继续加载又出现土体破坏模式。

第一节特种作业的定义及相关要求

•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包括:

 

(一)电工作业。

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

(二)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含焊接工,切割工;

(三)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

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等。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依法组织、指导并监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各省(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实施本地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

•施工现场设有专供施工用的低压侧为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其低压侧必须采用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分离接地系统(TN-S系统):

●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

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持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

●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

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共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熔断器的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要求,熔体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严禁用金属线代替熔丝。

•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对配电箱,开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供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必须配备足够的常用电气绝缘工具。

•配电箱及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劲,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检测人员应检查电焊的焊接质量:

焊缝有足够的长度,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D为钢筋的直径。

焊缝必须饱满,不应虚焊。

吊装: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内。

•要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

•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应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应为起重作业提供足够的工作场地,清除或避开起重臂起落及回转半径内的障碍物。

•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

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

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起重机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

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

•汽车式起重机起吊作业时,汽车驾驶室内不得有人,重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

•作业后,应将起重臂全部缩回放在支架上,再收回支腿。

•行驶时,严禁人员在底盘走台上站立或蹲坐,并不得堆放物件。

高处临边作业:

1.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临边作业:

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3.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帽及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

4.基坑、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

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边坡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而定,并不得小于1.5m。

第四节环境及文明检测

☐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测试区域属于危险部位,应拉设“三角旗”,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测试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运用有效方式,减少测试对市容、绿化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基桩静载荷试验应收集的资料

1.相关信息

2.桩位图

3.地质勘察报告

如何阅读桩位图

•设计图的:

“上北下南”

•轴线

•桩号

•有关基桩测试的说明:

•总说明;

•基础说明;

•桩基说明。

与基桩静载荷试验有关的计量单位

•1m=1000mm

•1kN=1000N

•1kPa=1000Pa

•1MPa=1000kPa

•1kPa=1kN/1m2

•1t=10kN

•1t=1000kg

•1h=60min

•1min=60s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单位未按设计最大加载量的1.2倍提供最大加荷能力的,不仅如此,即便1倍也有弄虚作假。

曾有甲方发现堆载外高内陷。

•恒载作用下观察基础沉降是静载试验的主要手段,然而基础沉降必将导致千斤顶出力的减少,这就要求补载,即让千斤顶的出力恢复至设定的恒载,一般要求掉载5%即应补载,最后一级尤应如此。

有的单位资料中未见补载行为。

导致了稳定时间的延长。

•荷载未加至极限而提极限承载力,以及K、k,S、s,T、t不分,将kPa书写为Kpa等等,都是表述和用词不规范的典型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