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254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政府网站建设的重点是内容建设,政府网站的内容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共建,协同共建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及政府网站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最后。

阐述了建设好政府网站的重要意义,并就政府网站建设提出了建议对策。

关键词:

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政府网站的建设。

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强调要重视政务网站建设,“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1]。

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

由此可见,建设政府网站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网站的概念

政府网站,即是指一级政府在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与业务应用,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

但是,具体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而言,由于政府职能的巨大差异,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和地方政府(特别是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在具体功能、体系结构及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就具体功能来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主要是向全社会甚至是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政府形象,让人们能够对中央政府的基本情况有个切实的理解和认识;

向公众提供全面、系统、权威、详实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政府文件及其准确的解读和分析等,让社会有法可依;

作为中央门户,向人们提供接入所有中央政府机构和省级地方政府的平台和通道;

根据特定内容,向公众提供专门的服务。

而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是直接面向本地社会公众处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那些事务,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搭建虚拟平台[2]。

二政府网站建设的意义

(1)政务网站不同于其他门户网站的根本点在于:

其它的门户网站以盈利为根本目的,所以界面更加艳丽、特效更加出彩,以此来达到吸引访问者的眼球,提高广告收益等目的。

而政务网站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民,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其具有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通过电子化服务,实现提高办事效率、多渠道解决问题、多媒体沟通的长效服务机制。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在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大背景下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

(2)根据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3].分析总结了中国政府网站所具有的九大特点:

围绕民生领域需求,政府网站成为服务城乡居民的重要平台;

围绕经营管理需求,政府网站成为方便企业办事的重要窗口;

围绕三农主题,政府网站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

政府网站不断加强监管信息的发布,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政府网站不断加强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的相关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对外经济交流;

政府网站不断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宣传作用,推动了先进文化建设;

围绕公众参政议政的要求,政府网站逐步成为扩大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

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政府网站不断推动政府创新工作方式;

政府网站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服务效果明显提升。

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政府网站应用的几点建议:

加强日常维护,落实保障责任;

加强宣传工作,扩大服务范围;

贴近公众需求,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编制信息公开目录,提高信息公开规范性;

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服务人性化水平;

健全公众参与渠道,增强互动效果,保障公民权利。

三目前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

公民和企业都有使用政府网站有关信息资源与服务的需求,如查询政府政策、新闻、公告以及税务、违章等信息的需求,但实际利用政府网站查询的比例却不高。

  

(1)首要原因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16%,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很明显,比如安徽省互联网普及率排名倒数第四(仅9.6%),其中相对于城镇居民27.3%的互联网普及率,农村仅为7.1%。

  

(2)其次,网民中访问过政府网站的比例不高。

根据2006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我国政府网站拥有率较高,截至2006年11月30日,部委、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网站拥有率总体已达到85.6%[4],但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知度不高;

据CNNIC统计,2007年我国有网民2.1亿人,只有25.4%的人访问过政府网站。

安徽省的政府网站访问率排名第12位,约28%(北京最高为34.3%)[5],而且安徽省网民多数属初级网民,上网主要目的是满足娱乐需求。

(3)再次,我国各级政府政务网站呈现出起点低、水平低、发展快的整体态势。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件)[6]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规划、整体发展的新阶段。

2005年各级地方政府拥有的网站数量就已高达20349个,网站拥有率达到了73.5%。

截止目前,我国76个国家局部委、28个省级政府及各地市级政府已全部拥有部门政务网站,网站的拥有率达到了100%。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现行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4)最后,近年来中国的政府效能正在不断提高。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排名显示,中国竞争力排名2001年位于第31位,2006年位于第19位,2007年升至第15位,其中“政府效能”单项排名2006年为第17位,2007年则跃升至第8位近年来,中国的政府效能正在不断提高。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排名显示,中国竞争力排名2001年位于第31位,2006年位于第19位,2007年升至第15位,其中“政府效能”单项排名2006年为第17位,2007年则跃升至第8位[7]。

其间我国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的建设也在迅速发展,“政府上网工程”已使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8]。

四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观念壁垒难突破,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不够强

1一方面,政府信息公开主体意识不强。

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政府机构的习惯是信息不公开,要改变这种惯性思维阻力较大。

另一方面,公众的权利意识也有待提高。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57.7%的公众从未访问过政府网站,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是最重要的因素占55.7%,①这表明广大民众对政府工作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2大部分网站还存在信息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从公开信息的层次看,基本政务信息,如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和政府公文等大部分都能做到及时、全部公开;

深度政务信息,如办事指南、统计数据和各部门业务动态等表现一般;

关键性政务信息,如人事任免、干部选拔、财政公开、拆迁、采购公开和项目投资等信息,公开透明度较差。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各级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的全面性亟待提高,尤其应当加大对深度和关键性政务信息的公开力度。

3不同类别信息的公开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类别的信息供给渠道的顺畅程度不同。

新闻动态、政策法规等基本政务信息一般不需要专门出台相关制度就能够采集到大量的内容,所以此类栏目一般内容相对丰富。

而办事指南、统计数据等深度信息一般来源于各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提供和维护更新,这些栏目要求具备各业务部门负责内容维护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领先网站在此方面与其他网站之间拉开了差距。

对于人事任免、干部选拔、财政投资等方面较为敏感的关键性信息,必须要求依法公开,按照政策规章制度进行公开,涉及到机密的信息绝对不能公开。

由于我国各级政府普遍缺乏与此相关的法规,所以绝大多数政府网站缺失这部分信息。

(2)起步较晚,政府信息公开的层次不够高

1我国行政法治建设起步较晚,因而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时间短、层次不高。

此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经济的成熟度也制约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公开的双向机制尚未建立,依申请公开渠道不畅;

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性差,表现出很大的任意性;

有些政府网站流于形式,信息空洞,服务性差。

2网页信息组织方式和网页间的组织结构过于简单

由于政府大量的信息并没有上网,政府网站上网页和网页之间的组织结构都非常简单。

页面信息采用的组织方式有:

分类方式、滚动显示方式和图形图像等,主要是分类方式,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页,整个网页就是一个大的分类表,只有极少的图形图像。

3导航功能差,友情链接少

大部分政府网站中都设有网络导航,但多为站内导航。

如首都之窗网站中设有站内索引,但只列出了二级网页过于简略;

难得的是首都之窗中设有站外导航,如北京市各局委办,各区县政府站点导航,但其他省市政府站点导航、非政府站点导航中网站的数量则很少。

各政府网站一般都提供相关网站的友情链接,但数量很少且都是政府网站,如“首都之窗”的友情链接就是北京地区的一些政府部门,如教育部、文化部、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等等。

 

(3)政府信息公开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从内部来看,上级对下级政府信息公开的考核缺乏实际意义,多数部门都将其涵盖在年终总结中,和一些重点工作相比,易被忽视。

这是影响政府信息公开效果的根本原因。

从外部来看,没有建立公众评议机制,公开的内容、时效性等缺乏客观评价。

1信息资源混乱无序

我国从1999年启动电子政务工程开始,政府网站的建设就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全国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和设计,各级政府部门按照自己的思路建立各自的规划。

经过阶段性建设,混乱的局面就形成了:

全国政府网站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这直接造成的信息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混乱和无序。

正如《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0)》[9]指出:

有的政府网站信息内容陈旧,有的信息内容不完整,有的地方政府如大同、广州、长春市政府同时运行两个后缀名都是.gov的官方网站等。

2信息服务需求不满

最近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了“2011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10],这也是从2002年以来的第十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

这次的评估结果显示,用户对政府网站信息和服务不满意率达到83.75%。

数据充分说明公众对政府网站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并不满意,公共信息服务质量与公众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山介绍,一些政府网站建立后管理并不尽如人意:

有的长时间不更新,完全是一副“老面孔”;

有的用“已阅”答复民众的投诉;

有的超过期限不答复……纵观全国的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单一老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网站信息还停留在介绍机构设置、部门简介、规章制度公布等阶段,公众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实用的信息反而很少。

3另外多人认为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主要是设立政府信息公开的栏目,在这里用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项目列表来列举出需要公开的事项,政府网站的各种评估也是按照是否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栏目中的信息数量有多少等来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测度。

虽然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是我国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进步,解决了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赢得了很多的好评,但是这种形式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也同时招致异议,比如有舆论认为“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不如编制政府信息不公开目录[11]”。

实际上,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因此让人们仅仅从目前政府网站提供的为数不多的政府信息项目列表中获得政府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对于政府门户网站而言,由于网站建设的目标是成为政府全面的信息入口和政府服务的窗口,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和政府信息可获得性的保证,换句话说,政府信息公开依靠的是政府网站全站整体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网站的一个栏目。

(4)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政府门户网站的安全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网站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技术手段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政府门户网站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极广,要应对的环节很多,需要不断采取新的策略和技术手段应对。

就政府网站而言,安全漏洞普遍存在、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政府网站被黑客攻击至瘫痪,网页被植入木马等病毒,用户的安全和隐私被侵犯;

网站内容遭到恶意篡改,反动、迷信、暴力言论传播;

部分网站管理和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网站信息安全监管不到位。

一系列网站安全事故,已经暴露出政府网站在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方面的力量极其薄弱,国家信息安全面临极大地挑战。

长此以往,信息安全问题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国防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五改善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对策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进政府网站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指导原则。

在政府网站建设中,既要考虑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领导科学决策的需求,更要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

应用要见实效,投入要注重效益和效率,如公众服务效益显著的项目应当优先开展。

政府网站是政府整合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与公众的交互媒介;

必须把网站建设、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整合各种服务工具和手段,并通过服务的成果不断推进网站建设的深入发展。

目前我国政府网站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发布和部分交互的功能,但统计表明,在线办事、公众参与功能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第五届(2006)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公众参与、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满意度依次递减[12];

根据CNNIC的统计,2007年登录政府网站的人中,77.5%主要是登录政府网站浏览政府动态或新闻,只有2.5%在网上办理税务或企业注册等业务,在线咨询(网站互动交流)比例只有3%[13]。

可见三大功能协调发展是政府网站建设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因此,目前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不仅要丰富和开发政府信息资源,更要扩大在线办事范围,为公众办实事,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加强互动交流的效果。

因此必须把网站建设和服务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政府网站为民服务的功能。

结合我国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⑴通过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构建政府网站有效机制

1首先,政府网站能够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规范、透明的服务模式和过程。

政府网站设计公开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行政职能和权限,规范政府部门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等,并被纳入应用系统,由计算机统一管理,通过流程控制杜绝不当、不良行政行为。

2其次,电子政务(包括政府网站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将体制创新的成果固化,形成新的行政管理体制。

例如,过去一直缺乏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保证,政府网站的实践则不断地促进这方面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3再次,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仅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14]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细化《条例》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同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彼此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效力。

4最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明确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要求。

针对我国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积极面对,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建立起一个政府主导,其他部门辅助,公众广泛参与的政府信息公开综合体系,使其真正发挥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应有的巨大推动作用。

 

(2)通过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网站的运行与管理

1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相结合的产物,其建设过程就是政府管理与体制创新的过程[15]。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2005年指出,电子政务存在四大问题——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

同时他还指出,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我国的政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在于手段,更在于体制,要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才是关键[16]。

2推行电子政务、政府网站建设,与政府行政机构改革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在某种程度上,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建设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和过程,其建设成果也会对行政体制改革、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发展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的发展,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和效能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

3规范政府网站的运行与管理,健全、完善政府网站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整体效益,促进政府效能建设。

政府网站是公众和企业获取政府信息,与政府进行互动交流并获得政府在线服务的重要渠道,其统一、协调、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法律和制度保障,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制定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规范政府网站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整体效益。

(3)加强政府网站的内容保障

加强政府网站的内容保障工作,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做好本部门网站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对照政府网站上开设的栏目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确保政府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权威、有效的信息和服务。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扩大政府网络建设的民主参与

扩大民主参与渠道,构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借鉴商务部、质检总局、首都之窗、和深圳网站做法,如:

商务部以制度保障公众留言处理,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做到件件有人办、事事有结果,促进了公众参与的互动效果。

质检总局网站开设了“质监论坛”,提供一个平台,吸引社会公众,围绕大家最关心的食品质量等问题。

建立了产品质量信息发布和解释渠道。

北京市政府网站开设政风行风热线,解答群众咨询。

接受群众举报投诉,群众参与程度较高,充分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深圳市网站通过开设“政企通”专题栏目,建立网上收集企业意见和要求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企业联系,完善了政府与企业对话沟通机制。

要精心策划互动栏目,通过互动平台,有利于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5)大力开展政府网上办事服务

为了提升门户网站的总体服务水平,建议凡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都要设立“办事指南”,公开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办事地点、联系方式、监督途径等信息。

提供“文件下载”、“表格下载”。

现阶段能在网上开展的办事项目都要提供“在线申报”、“办理状态查询”,逐步实现网上行政许可、招商引资、交费、纳税、办证等事项,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零距离、全天候”网上办事服务。

(6)建立政府网站共享制度

建立共享制度。

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整合。

政府网站建设的重点是内容建设,政府网站的内容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共建,协同共建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共享。

政府网站可作为整合政府部门可公开信息资源的纽带,政府要加快建设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根据法律规定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明确相关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彻底解决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匮乏、维护不力的局面:

要以整合资源尤其是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为重,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电子政务应用,切实发挥网站的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一窗式”的信息和服务。

(7)建立健全政府网站监督考评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建立政府网站内容保障的督查和考评制度,确保栏目信息及时更新,内容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定期对政府网站的信息更新、网上办事等内容进行督促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不定期开展网站评比活动,通过以评促比,促进政府网站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建议在今后的评比中,借鉴外省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让参评单位互评,这样有利于参评单位通过评比学习优秀网站的经验和做法,发现本部门网站的差距和不足,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政府网站建设促进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在线办事则使得政府工作更为透明,制约了一些不应有的特权,使得公众、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对政府权力进行的监督更加有效。

(8)加强和完善政府网站的安全管理

 加强和完善政府网站的安全管理。

政府网站的建设和运行应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互联网信息安全保密要求,建立健全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组织和各项管理制度。

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加强网上互动内容的监管,确保信息安全。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完备的安全责任体系。

加强安全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制定完备的安全策略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系统故障等风险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及时解决突发情况。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深入人心。

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既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推行政府网站建设,不仅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更大程度地满足公民对政府政策、法规等的了解,更应该看到对于提高政府职能的转变,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建设一个为民服务的政府。

参考文献

[1]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EB/OL].(2006-03-01)[2008-03-11]

[2]XX百科(

[3]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

[4]张向宏.第五届(2006)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报告[R/OL].(2007-01-11)[2008-03-11]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8-01-17)[2008-03-11].

[6]《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件)

[7]关逸民.洛桑报告2000~2007中国竞争力排名解析[EB/OL].(2007-06-06)[2008-03-11].

[8]芦艳荣.电子政务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M]//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No.3.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1

[9]《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0)》

[10]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1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

[11]北京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媒体认为“列举”不如“排除[J].中国城市报道,2005(30)

[12]张向宏.第五届(2006)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报告[R/OL].(2007-01-11)[2008-0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