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277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公司级、项目级。

突发事件共分为两个响应级别:

7.3.1Ⅰ、Ⅱ、Ⅲ级应急的事故(事件)

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由公司定义。

7.3.2Ⅳ级(项目部)的事故(事件)

1)预计直接经济1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生产现场坍塌等事故;

2)造成轻伤以下事故(事件),一般未遂事件,或者亟需救援处置的安全生产事件;

暴雨(雪)恶性天气引发的紧急情况等。

3)灾害性天气达到二级、一级时,项目部需要启动的事件。

8组织机构与职责

8.1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建立完善项目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应急办公室;

施工单位有内部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一层管控一层,做到应急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8.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项目部建立自上而下的成立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经理担任,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项目部安全员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体系管理,负责项目部级应急预案启动时的应急指挥。

负责与上级应急指挥部的工作汇报、接口。

9预防与预警

9.1危险源监控

项目部应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现场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面进行危险因素辨识,及时发现危险源,并发布将结果进行纸面公布,通过作业指导文件、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加强日常的监控做好防范工作。

9.2信息报告与处置

施工单位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后,责任单位应立即(最迟不超过1小时)上报项目部。

项目部应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最迟不超过1小时)报告公司。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伤亡情况、单位、时间、地点、事件性质、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措施等。

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10应急响应

10.1分级响应

发生Ⅳ级响应(项目级)时,项目部应立即启动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并将相关情况即时报告上级单位。

10.2应急结束

应急突发事件宣布启动后,当指挥部判断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解除或控制,环境符合标准,应急指挥部可以宣布应急活动结束,应急结束后的相关事项应和突发事件情况向上级一单位报告。

11信息发布

预警或者急救过程中,为现场及时急救,针对不同响应级别,应急指挥部可以发布应急信息。

应急完成后,要对应急信息进行调查核实,经上一级别应急指挥部核实后,方能发布,严禁未经调查、核实,个人或者下级组织主观猜测,不做调查而任意发布事件信息。

12后期处置

应急处置后,应急指挥部向上一级应急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要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应急情况介绍、原因分析、损失统计、应急结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和改进方面的后期处置要求,涉及上一级预案的,应向上级单位提交应急经验报告。

13应急保障

项目部应明确专项应急预案中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通信与信息方面的应急资源和保障措施。

项目部要在日常和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做好应急工作接口,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14培训

项目部每年组织针对专项预案,组织培训活动。

15应急物资

各预案归口管理部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并做好日常维护和检查,具备随时投入使用的条件。

 

二、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预防高处坠落安全措施

1.1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应按规定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1.2高处作业前,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签字后作业。

临时拆除和变动安全设施的,经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实施。

1.3卸料平台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作业,架体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1.4模板工程:

施工单位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作业,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的应保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模板及其撑体系统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1.5脚手架按相关的规定编制施工方案,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作业。

作业层脚手架的脚手板铺设严密,下部用安全平网兜底。

脚手架外侧采用密目式作全封闭(吸收塔采用安全立网,以防火),不得留有空隙。

密目式安全网应可靠固定在架体上。

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cm的,应作全封闭,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通道,不得攀爬架体。

2管理内容与要求

2.1应急组织及职责

2.1.1高处坠落应急指挥部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施工经理、各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成员:

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安全专责、施工单位施工经理、专职安全员等相关人员组成。

应急指挥部职责:

1)协调、组织三个应急小组,有序开展应急工作;

2)做好与业主单位的应急工作接口、协调;

3)初步原因调查。

4)做好事故情况及时报告。

5)协调好外部救援力量。

6)保护现场,为事故调查做好现场保护。

2.1.2应急小组及职责

应急行动组织由现场处置组、警戒综合组组成。

现场处置组:

负责高处坠落现场处置、现场急救、抢救;

警戒保卫组:

负责现场警戒和保护现场工作。

综合稳定组:

负责受伤害人员家属的稳定工作;

后勤相关工作。

3信息报告

8.1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无论轻伤、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无论责任事故或者非责任事故(地震等自然灾害),施工单位均应立即内报告项目部,项目部应在1小时内口头报告上级单位。

报告的内容包括:

事件初步原因、损失程度、应急急救情况。

4应急响应

4.1响应分级

项目部负责项目部层面的应急响应;

施工单位负负责施工单位层面的应急响应。

4.2响应程序

1)现场一旦发生人身事故,施工单位即启动本单位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项目部接到应急报告后,若为多人轻伤、重伤及以上事故,应立即启动项目部层面的预案。

2)现场发生人身事故时,若无法确定重伤和轻伤的,应按照重伤事故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

3)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

4.3应急处置

4.3.1先期处置,施工单位单位为现场处置主体,要按照救人第一原则。

4.3.2应急指挥部:

1)协调、组织三个应急小组,有序开展应急工作。

3)做好事故情况及时报告。

4)协调好外部救援力量,准确掌握医疗诊断情况。

5)保护现场,为事故调查做好现场保护。

4.3.3现场处置组:

1)判断伤害情况,根据情况及时开展急救工作。

立即调用车辆,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搬运车内,及时运送到医院。

2)休克等情况,和医疗组一道,开展急救。

3)立即进行报告。

4.3.4警戒医疗组:

1)负责受伤人员的急救;

2)负责现场警戒和医疗服务。

2)联系业主单位的医疗服务支持,并做好引导工作。

4.3.5综合组:

1)负责现场综合事务,协助指挥部做好综合后勤工作等。

2)做好施工人员、家属的稳定工作;

3)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4.4应急结束

1)人身伤害事故得到医疗救助,方可宣布应急预案结束。

2)应急预案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应相关资料移交事故调查小组。

5后期处理

5.1应急结束后,应急预案应急领导机构,应召开一次专题会,将后期处置、现场恢复、事故调查等方面,对预案进行评价、改进。

6应急管理

6.1项目部应编制人身伤害事故应急联系用电话表、附近医院联系方式、路线等,当人员变动时,应及时更新,并传递到相关方。

6.2项目部级的应急指挥中心必须配备的应急设备、物资:

6.3应急人员的手机必须保持畅通,并随身携带。

三、机械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预防机械设备事故措施

1、严格吊装作业指导文件、塔吊安装、拆除作业文件,规范编审批。

2、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起重机械的操作、指挥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机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3、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混凝土运输车、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拖泵、混凝土搅拌楼等大型机械设备项目工地间的转移,同样必须办理调拨手续,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的装卸措施和封车措施,并与运输单位签定运输协议,分清责任,确保装卸和运输全过程的安全。

4、落实机械管理责任,项目经理、施工员、机械管理员、班组长、作业人员、起重司机、起重工、司索工、专职安全员,各负其责,做到检查、整改、验证闭环管理。

5、做好机械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接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禁止机械设备带病运行。

6、加强操作和起重作业监护,起重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使用、维护规程。

7、日常加强机械设备事故的学习,做好讨论,警钟长鸣,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

8、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检查制度,各起重司机必须每天例行检查,使用单位每周组织一次检查,每月做一次专业检查,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并认真做好整改记录。

9、做好土石方机械和混凝土机械的管理,确保其使用、维护、保养符合规程,将维护、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人。

2机械设备事件分级

2.1一级的机械事故

1)造成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机械事故;

多人轻伤、重伤或以上人身事故。

2.2二级的机械事故

1)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机械事故,一人轻伤;

2)现场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由项目部应急的机械事故(事件)。

2.3三级的机械事故

1)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下的机械事故;

无人员受伤。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应急组织及职责

3.1.1机械设备应急指挥部

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安全专责、施工单位施工经理、机械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人员组成见附表。

应急指挥部:

3)做好现场损失的评估。

3.1.2应急小组及职责

应急行动组织由现场处置组、警戒医疗组、综合组组成。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为组长,施工单位施工经理、技术负责人、机械管理人员为组员,负责机械设备现场处置,切断电源,倒塔机械的处置,必要时引入厂家力量;

警戒医疗组:

负责受伤人员的医疗急救、协调外部医疗资源。

负责现场综合事务。

4信息报告

8.1现场发生机械事故后,无论损失程度大小,施工单位均应立即内报告项目部,项目部应在1小时内口头报告上级单位。

5应急响应

5.1响应程序

1)现场一旦发生机械事故(无论级别),施工单位即启动本单位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项目部接到应急报告后,立即启动项目部层面的预案。

2)现场发生机械事故时,要按照高损失进行评估。

3)应急指挥部进行初步评估、核实,向上级单位进行报告。

5.2应急处置

1)先期处置,现场施工单位单位为现场处置主体,要按照救人第一原则,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避免次生灾害。

2)扩大应急响应:

根据事件损失程度的级别,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级别,提升处置策略。

3)现场处置组:

负责机械电源的切断;

保障夜间处理的照明;

负责现场机械的处置;

负责与厂家联系;

负责对机械进行处置,消除对作业人员的威胁。

4)警戒医疗组:

负责现场的警戒,受伤人员的急救。

5)综合稳定组:

负责现场后勤、保卫、稳定等各项工作。

5.3应急结束

1)机械事故险情彻底排除,方可宣布应急预案结束。

6后期处理

6.1应急结束后,应急预案应急领导机构,应召开一次专题会,将后期处置、现场恢复、事故调查等方面,对预案进行评价、改进。

7应急物资、设备及管理

7.1项目部应编制机械事故应急联系用电话表、附近医院联系方式、路线等,当人员变动时,应及时更新,并传递到相关方。

7.2项目部级的应急指挥中心必须配备的应急设备、物资:

7.3应急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并随身携带。

四、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1.1反坍塌事故措施

1)、模板作业时,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模板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

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

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同时应采取排水措施。

斜支撑和立柱联接应牢固,形成整体。

2)、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3)、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预警培训。

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险情后,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应迅速采取措施,撤离人员、确定可能波及范围并设置警戒。

同时报告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以及根据现场情况向上级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安全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和求得援助。

如在非工作状态发现险情,发现者应迅速直接向项目经理报告。

4)、从外部获取的有关自然灾害、周边险情后,获取人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

项目经理确认信息属实,及时通过广播等快速手段告知全体作业人员,并组织相应的预警行动。

2坍塌事件分级

2.1一级坍塌事故

1)造成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坍塌事故,造成人员多人轻伤、重伤及以上的事故。

2.2二级坍塌事故

1)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一人轻伤;

2)现场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由项目部应急的坍塌事故(事件)。

2.3三级的坍塌事故

1)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下的坍塌事故,无人员受伤。

4.1应急组织及职责

4.1.1坍塌应急指挥部

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安全专责、施工单位施工经理、班组长、专职安全员等相关人员组成。

4.1.2应急小组及职责

应急小组由现场处置组、警戒医疗组、综合组组成。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为组长,施工单位施工经理、技术负责人、班组长为组员,负责坍塌事故的现场处置。

由项目现场安全、医疗、保卫人员组成,负责现场警戒和现场急救、医疗服务。

由项目综合管理人员组成,负责现场综合事务和服务支持。

5信息报告

6应急响应

6.1应急响应

1)项目部负责各级坍塌事故的应急响应。

2)施工单位负责任何级别事故的在施工单位层面的应急响应。

6.2响应程序

现场一旦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即启动本单位坍塌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项目部接到应急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

6.3应急处置

先期处置,现场施工单位单位为现场处置主体,要按照救人第一原则,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避免次生灾害。

扩大应急响应:

负责抢救人员;

对未坍塌部位进行抢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锁周围危险区域,防止进一步坍塌。

如发生大型坍塌事故,必须立即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

迅速核实在该区域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物进行处置,以便救人。

拉设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急救、医疗服务。

综合组:

负责现场综合事务,如应急集合点人员盘点、信息统计等。

6.4应急结束

按规定应移交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的,按要求移交安全监督部门。

7后期处理

7.1应急结束后,应急预案应急领导机构,应召开一次专题会,将后期处置、现场恢复、事故调查等方面,对预案进行评价、改进。

8应急物资、设备及管理

8.1项目部应编制机械事故应急联系用电话表、附近医院联系方式、路线等,当人员变动时,应及时更新,并传递到相关方。

8.2项目部级的应急指挥中心必须配备的应急设备、物资:

8.3应急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并随身携带。

五、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预防触电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施工单位应制定“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2)分包单位应在进场14日内编制本单位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方案),内部完成编审批后,报送项目部审查。

3)临时及施工用电设施竣工后,分包单位应组织进行检查、验收,《临时用电设施验收合格文件》报项目部确认,方可投入使用。

4)施工单位在现场至少配备两名专业电工,持证上岗;

当加班或夜班时,应配备四名电工、以便轮岗,以确保电工常驻现场,离开现场应书面请假。

5)一、二、三级配电箱及便携式插座箱,均有正规厂家生产,有合格证证明文件,配电箱必须有内层隔离门,配电门钥匙由施工单位电工掌握,确保用电安全。

6)督促分包单位现场临时用电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情况,巡查现场一、二、三级电箱及线路,对所有漏电保护器进行试跳,检查用电设备接线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一闸多用、电线乱拉乱扯等现象。

7)项目部应每月按照“用电检查表”,对现场用电情况进行检查,保留检查记录。

8)项目部每月要求分包单位报送《用电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在《用电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进行检查,项目部电气专责、安全专责根据现场用电实际情况,在《用电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上现场用电存在的问题,签署意见,签署页复印存档。

9)项目部每周安全检查时,应重点对现场临时用电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将周安全检查改为临时用电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形成检查纪要,形成闭环记录。

10)对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1.0.3、3.1.4、3.1.5、3.3.4、5.1.1、5.1.2、5.1.10、5.3.2、5.4.7、6.1.6、6.1.8、6.2.3、6.2.7、7.2.1、7.2.3、8.1.3、8.1.10、8.2.11、8。

2.15、8.3.4、9.7.3、10.2.2、10.2.5、10.3.11条为强制性条款,对于出现违反上述情况,项目部将立即下达停工令,督促整改。

11)加强施工单位电工管理,确保持证、工作到位。

12)加强触电应急预案的日常培训,提高防触电意识。

2.1.1触电应急指挥部

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安全专责、施工单位施工经理、机械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见附表。

2.1.2应急小组

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组、警戒医疗组、综合稳定组三个应急小组。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为组长,项目部电气专工、施工单位施工经理、技术负责人、电气管理员、电工为组员,负责触电现场处置,必要时引入外部专业力量;

负责现场警戒和医疗服务。

负责现场综合事务和施工人员、伤亡人员家属的思想稳定工作。

人员组成具体见附表。

8.1现场发生触电事故后,无论伤亡情况大小,施工单位均应立即内报告项目部,项目部应在1小时内口头报告公司。

事件初步原因、伤亡情况、应急急救情况。

4.1响应程序

1)现场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施工单位即启动本单位预案/现场触电事故处置方案,项目部接到应急报告后,立即启动项目部层面的应急预案。

2)现场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抢救人员为主,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工作。

4.3.1应急处置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现场救护人员应当迅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可使用现场的干燥物体或专用电工绝缘材料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关键是要“快”。

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救护者切不可用手直接去接触触电者,也不得用金属或潮湿的物体去挑、拉电线和触电者;

严禁不切断电源直接拉扯触电人员或者跳入水中进行急救。

负责现场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建立警戒圈,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负责现场综合事务,施工单位人员、受伤人员情绪稳定,如应急集合点人员盘点、信息统计等。

4.3.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4、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