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1373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论断.doc

正确理解十九大报告的新时代的论断,

在新时代开启自己新的人生征程  

在企业,大家口头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思路就有出路,而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而言,是有思想才有思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去年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的。

大家在总结习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时,都是用大气磅礴、内涵丰富、高屋建瓴、催人奋进、开拓创新等词语来概括报告的特点。

的确,3万多字的报告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浓缩了5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描绘了从现在到203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这个报告是时代强音。

下面我就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浅显认识跟各位做一个交流,就永州路桥的面临的情况跟各位谈谈,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新时代有那些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来的提法是社会主义,在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个时候的提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到2002年11月8日中共十六大时,江泽民在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才正式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活力,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但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我们没有料到的问题,比如: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给生态带来的破坏、社会价值观的失范、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官僚作风腐败现象的泛滥、政府效率的低下等等,这些大家深有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表明,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关于对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与发展状况,我们要讲两句话。

一句是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了,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积累,某些方面的发展已经一骑绝尘;比如,被别人誉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还有核电技术、射电望远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桥梁建设超级工程等等,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一句是发展程度并没有很高,发展态势尚不够稳固,发展总量并没有绝对充裕,在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高端制造等许多方面依然存在短板、依然比较滞后。

虽然我国自2008年开始GDP总量超过日本从而打破自1972年开始的“美国第一,日本第二”的GDP排位格局之后,一直稳坐世界第二的宝座。

但人均GDP还比较低,2017年我国在世界的名次是第70名,按总量82.71万亿计算,我们人均不到1万美元,只有9600多元,而美国人均GDP是将近6万美元。

相对而言我们还有较大差距。

所以这两句话任何时候都要一块讲,不能只讲其中一句。

也就是说既要清楚自己发展的水平状态,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不要毫无底气自卑,也不要盲目自大。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生产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再讲落后的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社会需求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在需求的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原先物质文化的层次和范畴,只讲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

“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客观的“硬需求”的全部内容,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等这些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要”。

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生的“软需要”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等方面,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对共同富裕,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相应要求。

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表现为虽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内容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现象客观存在,发展的相对低水平、不稳定、不持续状态客观存在。

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来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背景下的新特征、新状态、新矛盾,并不是说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上的一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足够的战略清醒、足够的战略定力,一定不能被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冲昏头脑,不能发热、不能冒进,不能好大喜功。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国发展全局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表述我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已经是第四次了,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即1949年至1956年,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第二次是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第三次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们讲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主要是纵向比。

确实今日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与四十年前相比,与三十年前相比已经天壤之别,就是与二十年前相比,与十年前、五年前相比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从整个世界进程发展来看,横向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水平在总体上依然处于中等偏下,我们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这一发展地位。

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观,更没有完全消失。

很多地方虽然已经摆脱贫困,但仅仅是刚刚跨过“贫困线”或“温饱线”,小康的基础尚不巩固。

甚至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大城市依然有发展不充分的现象,比如,高质量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依然是稀缺资源,高等级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基本上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起步,有的城市还有大量的“城中村”,等等。

3、我们的奋斗目标有新的要求。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充实提升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里要讲一讲“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系。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确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前提。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水平将登上两个新台阶,为“中国梦”的实现铺平道路。

“中国梦”是远景,“两个一百年”则是近景。

远景“中国梦”是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现实接续,承载了我们美好的希冀和追求;而近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则为13亿中国人民勾勒出远景“中国梦”的美好蓝图,两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中央领导集体既定的同一内涵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视野宽阔,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像灯塔一样为中国人民照亮前进的方向,凝聚民众,振奋人心,积聚力量,有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国民心态。

   

4、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新的变化。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比如前几年美国发动的对我国军事的全包围、特朗普上台后把中国确立为战略对手已经目前美国对我国进口600亿美元物品加增关税等等,都是美国遏制我们国家的发展的一些军事和经济手段的表现形式,核心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发展,给以美国的霸权主义带来了压力等等这些,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新的重大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也充分说明了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

5、中央领导集体的变化,更关键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我们党中央核心这个变化。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人口巨量、民族多元,甚至一个县所负责的地域都比有的国家还大,这就决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必须具有熟知国情、了解百姓,胸怀全局、把握实际的基本特质,以及顶层设计、系统思考、战略谋划、统筹兼顾的掌控能力,而这种特质和能力形成,必须经过多层级、多系统、多领域的实践历练和长期积淀。

在国外选举领导人,只要有雄厚资金支持,加上能言善辩,像特朗普这样的财团老板照样可以胜出,像马克龙这样资浅望轻的年轻人也能一步登天。

而我们国家的省长、部长,往往都需要二三十年以上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历练和筛选,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更是经过了多岗位、多层级、多领域的历练。

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下乡当知青,到2012年十八大召开时的工作履历,44年中,他从下乡知青成长为党的领袖,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一般军官到军委主席,从政经历遍及党、政、军各个领域,历经村、县、地、市、省、直辖市,直至中央等所有层级的主要岗位,每一层级都历经几年、都扎扎实实、都政绩卓著,每一岗位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大家可以看到,习总书记上台之后,成绩有目共睹。

首先看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大后,从迅即出台八项规定,到用巡视派驻、机制创新、法规建设步步扎紧制度笼子,再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始终以“永远在路上”的鲜明态度正风肃纪;从说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样斩钉截铁的话语,到坚决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重大腐败案件,“打虎”“拍蝇”“猎狐”无禁区、全覆盖,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始终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猛药去疴的决心推进治贪反腐,可以说,现在国家的政治生态达到了最近几十年以来最清明的时刻。

其次看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亲肩重难、直面挑战,对党政军多个领域的改革都亲自挂帅、亲任一把手,每一个领域的重大改革都抓紧抓实,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就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500项,今年的全国体制改革史无前例的明确了具体时间表,所有改革到位时间是2019年3月底,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惊人的;再看军队改革,变化更大,从七大军区改成五大战区,是他亲自主持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重塑军队组织形态,调整领导指挥体制,优化军事力量体系,使人民军队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被外电称为“破天荒之举”。

伟大的时代必然需要并产生属于这个时代的领袖,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多亿人口,必须有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一个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伟大时代产生的这样的领袖、核心、统帅。

这个核心是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艰难曲折困境中磨砺出来的,是在复杂国际斗争中历练起来的,是在极其丰富的革命实践中确立起来的。

是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衷心拥戴的核心。

这个核心是有崇高理想信念、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高超领导艺术、执着追求、勇于担当的核心,是中华人民之福、中华民族之幸的核心。

二、在新时代开启自己新的人生征程  

1、路桥面临的压力:

竞争的残酷性越来越激烈;整体项目的压缩,导致其他类型企业也到路桥这边来分一杯羹;

路桥公司自身资产少、机动资金少,人才少,高端人才更少;

路桥公司存在债务,还有少量官司缠身;

2、路桥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永州路桥,是我市唯一一家具有一级公路桥梁施工资质的企业,还有市政工程劳务等资质,

路桥公司有着最年轻实干,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

路桥公司有年轻有为的总经理和务实的领导集体;

路桥公司有市公路局作为坚强的后盾,各科室都会为路桥服务;

路桥公司有各级政府的倾心关怀,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大好形势,组组通建设的例子可以说明;

建设领域日趋规范,无信用、无业绩、无人员就没有资格参与,给永州路桥这样实做实干的企业带来机遇。

用通用语言来讲,你们选择的永州路桥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现在,永州路桥迎来了你们这些新鲜的、有活力、有知识的年轻青年,只要你们在永州路桥踏实工作、刻苦钻研、奋发有为,我相信永州路桥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也相信永州路桥会给你们更多的回报,留给你们可以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衷心的希望你们在永州路桥这个舞台,开启你们新的人生征程,开启你们人生绚丽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