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512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文档格式.docx

5.如下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图像所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A.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B.肺动脉瓣狭窄

C.室间隔缺损

D.右心室双腔心

E.法洛四联症

D

[解答]右心室内见稍强回声光带将右心室分为两个腔,两腔相通处探及花色高速血流信号,此为右心室双腔心的声像图表现。

6.患儿,男,2岁,心脏超声检查示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有一管状结构相通,CDFI见一束红色血流从降主动脉射向主肺动脉,频谱为双期连续,考虑为

A.主肺动脉窗

B.动脉导管未闭

C.冠状动脉瘘

D.川崎病

[解答]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有管状结构相通,CDFI见血流从降主动脉射向主肺动脉,频谱为双期连续,此为动脉导管未闭的典型超声表现。

7.患者,女,43岁,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房内稍强回声光团,有一细蒂连于房间隔,舒张期脱入二尖瓣口,收缩期返回左心房,考虑为

A.血栓

B.赘生物

C.寄生虫

D.黏液瘤

[解答]左心房黏液瘤为最常见的心内原发良性肿瘤,蒂多附着于房间隔卵圆窝附近,舒张期可脱入二尖瓣口,收缩期返回左心房。

8.患儿,男,3岁,心脏超声检查示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间隔回声缺失,该处探及左向右过隔血流信号,考虑为

A.动脉导管未闭

B.主-肺动脉窗

C.右心室双出口

D.室间隔缺损

[解答]主-肺动脉窗又称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为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间隔发育缺失所致,超声表现为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间隔回声缺失,该处可探及左向右过隔血流信号,如果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可导致双向或右向左分流。

9.患者,女,43岁,风心二狭换瓣术后,心脏超声检查:

二尖瓣人工瓣环周围探及反流信号,范围抵达心房中部,考虑为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瓣周漏

C.功能性反流

D.二尖瓣狭窄

[解答]瓣周漏是二尖瓣狭窄换瓣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超声表现为收缩期人工瓣环周围探及反流信号。

10.患者,男性,16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要求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如图所示,最准确的诊断为

A.主动脉瓣轻度钙化,主动脉狭窄

B.二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狭窄

C.主动脉缩窄

D.主动脉弓离断

E.二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解答]如图所示,大动脉短轴观可见主动脉瓣仅有两个瓣叶,频谱多普勒显示主动脉瓣口流速增高,故考虑二叶式主动脉瓣伴主动脉瓣狭窄。

11.患者,男,70岁,心脏超声检查示主动脉瓣回声增强增粗,见团块状钙化,开放受限,最大射流速度约5.0m/s,平均压差56mmHg,诊断主动脉瓣狭窄为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无主动脉瓣狭窄

E.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解答]主动脉瓣狭窄时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差为10~20mmHg,为轻度狭窄;

20~50mmHg为中度狭窄;

>50mmHg为重度狭窄。

本例患者的主动脉瓣口平均压差为56mmHg,因此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12.患者,男,44岁,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室流出道内探及异常条状回声,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对称性肥厚,CDFI示左心室流出道内为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考虑为

A.主动脉瓣下狭窄

B.主动脉瓣上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

D.假腱索

[解答]主动脉瓣下狭窄主要由于隔膜样组织或纤维肌性组织堵塞左心室流出道造成梗阻,可分为隔膜性狭窄和纤维肌性狭窄;

同时会伴有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壁及室间隔肥厚,升主动脉扩张等。

13.患者,男,22岁,心脏超声检查示三尖瓣隔叶与二尖瓣前叶的距离为25mm,形成巨大右心房,三尖瓣反流中-重度,考虑为

A.三尖瓣狭窄

B.三尖瓣关闭不全

C.三尖瓣下移畸形

D.三尖瓣脱垂

[解答]三尖瓣下移畸形诊断标准为三尖瓣隔叶与二尖瓣前叶的距离>15mm,形成巨大右心房。

14.患者,男,35岁,心脏超声检查示房间隔连续性中断约35mm,左心房未探及肺静脉开口,探及肺总静脉经垂直静脉及左无名静脉回流入上腔静脉,诊断此肺静脉畸形引流为

A.心上型

B.心内型

C.心下型

D.部分型

E.混合型

[解答]肺静脉异位引流分为部分型和完全型,其中完全型分为四个亚型,①心上型:

4条肺静脉在左心房后方汇合于一共同静脉腔,通过垂直静脉与左无名静脉相连接,回流入右上腔静脉,或通过垂直静脉直接与右上腔静脉相连,约占50%;

②心内型:

肺静脉总干直接开口于右心房,或引流到冠状静脉窦,约占30%;

③心下型:

四条肺静脉汇合后,从左心房后方下降与膈下的肝门静脉相连,偶尔与静脉导管、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相连,约占13%;

④混合型:

双侧肺静脉分别通过不同的引流途径和部位至右心房,约占5%。

本例患者符合心上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15.患者,男,59岁,因突发胸痛、胸骨后压榨感入院,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拟行超声检查排除心梗并发症,下述哪一项为心梗并发症

A.主动脉瓣撕裂

B.三尖瓣闭锁

C.室间隔膜部瘤

D.乳头肌肥厚

E.室壁瘤

E

[解答]室壁瘤为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16.患者,女,5岁。

发绀就诊,超声所见如下: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二尖瓣叶及其活动幅度增大;

原三尖瓣部位仅见纤维隔膜回声;

房间隔及室间隔回声中断;

右心室发育不良;

肺动脉狭窄,以下诊断正确的是

A.心内膜垫缺损

B.法洛四联症

C.三尖瓣闭锁

D.三尖瓣二尖瓣化

E.三尖瓣下移畸形

[解答]三尖瓣闭锁的超声表现包括:

原三尖瓣部位未见正常三尖瓣回声,仅见纤维隔膜回声,右心室发育不良;

肺动脉狭窄,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二尖瓣叶及其活动幅度增大;

房间隔及室间隔回声中断。

17.患者,男,2岁,先天性心脏病就诊,超声检查发现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骑跨在室间隔上,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考虑为

A.完全性大动脉转移

B.矫正型大动脉转移

C.马方综合征

D.右心室双出口(Taussig-Bing综合征畸形)

[解答]Taussig和Bing于1949年报道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右心室双出口,即主动脉完全发自右心室,肺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

所以,这一类型的右心室双出口又被称为Taussig-Bing畸形。

18.患者,男,46岁,超声检查发现心房位置正常,左、右心室反位,主动脉位于左前肺动脉位于右后,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B.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D.法洛四联症

E.永存动脉干

[解答]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指血流动力学状态在生理上或功能上得到矫正的大动脉转位,其心房可正位或反位,但心房与心室的连接不一致,该病例中心房正位,左、右心室反位,主动脉位于左前,肺动脉位于右后,则主动脉发自位于左侧的心室(右心室),肺动脉发自位于右侧的心室(左心室)。

19.某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

各心腔大小及各瓣膜结构未见异常,房室间隔完整,彩色多普勒心室腔内有异常的高速血流,似来自心腔壁的某处,且呈双期的血流,此时应注意观察何部位

A.动脉导管

B.主动脉及肺动脉间隔

C.主动脉窦

D.左右冠状动脉瘘

E.肺动脉及肺静脉

[解答]排除其他心脏疾患后,在心腔内探及来自室壁的高速血流,且为双期血流,应考虑冠状动脉瘘可能。

20.患者,男性,38岁,右上腹不适,恶心,食欲下降2周,巩膜黄染1周,申请腹部超声检查。

超声可见肝大,肝实质回声均匀减低,肝内胆管不扩张,胆总管内径6mm,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层结构,胆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检查,黄疸可能为

A.低位梗阻性黄疸

B.溶血性黄疸

C.高位梗阻性黄疸

D.肝细胞性黄疸

E.胆汁淤积性黄疸

[解答]超声见肝大,肝回声减低、均匀,胆囊表现为急性肝炎的胆囊征象,且肝内外胆管不扩张,故D为正确答案。

21.患者,男性,41岁,患乙肝多年,超声发现脾脏显著肿大,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

右肝可见直径约28mm的类圆形减弱回声,边界尚清晰,周边有低回声晕,诊断最可能是

A.慢性肝炎

B.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

C.肝硬化合并肝囊肿

D.肝硬化合并肝肿瘤

E.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

[解答]患者有乙肝病史,超声发现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并且脾脏显著肿大,考虑肝硬化可能;

在肝硬化及乙肝病史的基础上出现减弱回声,周边有低回声晕,应首先考虑肝脏肿瘤(原发性肝癌)。

22.患者,女,健康查体,超声可见肝右后叶下段强回声,直径约7mm,后伴声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其可能诊断为

A.肝内胆管结石

B.肝内钙化灶

C.肝内胆管积气

D.肝圆韧带断面

[解答]肝内强回声伴声影,无闪烁感,考虑为肝内胆管结石或钙化灶;

肝内胆管结石一般会引起胆管扩张,该病例无肝内外胆管扩张,所以首先考虑为肝内钙化灶。

23.患者,女,67岁,结肠癌术后1年复查,超声可见肝脏内结节样病变,下列哪项表现更支持继发性肝癌诊断

A.肝脏实质回声增强,有声衰减

B.肝脏呈硬化改变

C.门静脉内见实性回声充填

D.中等回声结节周围有低回声环

E.中高回声结节内呈镶嵌样结构

[解答]患者有结肠癌病史,若在肝脏中发现实性回声伴低回声晕圈,呈“牛眼征”,则要高度怀疑结肠癌肝转移可能。

24.患儿,男,3岁。

超声显示肝脏增大,形态失常,右叶可见一64mm×

57mm大小的实性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强光团,后伴声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内血肿

B.畸胎瘤

C.错构瘤

D.肝母细胞瘤

E.肝肉瘤

[解答]肝母细胞瘤是一种胚胎性肝脏恶性肿瘤,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表现为肝内巨大实性肿块,肿块多呈圆形,部分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以强回声多见,有时可呈现混合性回声或低回声,内部可以有不规则小片状液性暗区,部分可出现斑片状、条索状强回声,系结缔组织、类骨组织等所致。

特别是声像图上出现较大而致密的钙化灶强回声,其后方伴有声影,为诊断肝母细胞瘤的重要征象,故D为正确答案。

25.患者,男性,较肥胖,既往无肝病史,有大量饮酒史。

超声体检时发现肝实质回声密集增强,深部回声减弱,于胆囊床旁见21mm×

18mm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胆囊无受压推移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炎性假瘤

B.肝良性肿瘤

C.非均匀性脂肪肝

D.肝囊肿

E.肝硬化结节

[解答]该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脂肪肝,脂肪肝后期,整个肝脏几乎被脂肪浸润,回声增强,而在胆囊床旁常有残存小片,相对周围肝组织表现为弱低回声,故应首先考虑非均匀性脂肪肝。

26.患者,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3年,无肝炎病史,超声检查发现肝弥漫性回声增强,左内叶有一低回声区,大小26mm×

24mm,形态不规则,有正常血管穿过,超声诊断应首先考虑下面哪组疾病的鉴别

A.肝炎性假瘤与肝转移癌

B.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

C.肝脓肿与肝转移癌

D.非均匀性脂肪肝与肝转移癌

E.肝囊肿与肝转移癌

[解答]化疗的患者常常有肝脏的弥漫性损伤,表现为脂肪沉积,残存相对正常的组织表现为低回声,但乳腺癌肝转移也可以表现为低回声,故该答案为D。

27.一位患者胃切除术后6天,超声示胆囊增大,壁稍厚,胆囊内充满点状稍高回声,胆囊区无压痛,超声诊断为

A.胆囊充满型结石

B.急性胆囊炎

C.胆囊积血

D.胆汁淤积

E.胆囊积脓

[解答]长期不进食或胃切除术后可造成胆汁淤积,进食后可改善,故D为正确答案。

28.患者,男,43岁,右上腹不适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胆囊颈部有直径10mm强光团,后伴声影,胆囊腔内另可见一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的稍低回声团块,随体位改变略有移动,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胆囊结石伴胆囊穿孔

B.胆囊结石伴陈旧性胆汁团

C.胆囊结石伴胆囊癌

D.胆囊结石伴胆囊腺瘤

E.肝肿瘤浸润胆囊腔

[解答]患者右上腹不适,胆囊颈部见强回声伴声影,应首先考虑胆囊结石;

胆囊腔内另可见一稍低回声,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未见血流信号,应首先考虑胆汁淤积所产生的陈旧性胆汁团。

29.一位胆囊切除患者,超声检查发现沿肝内胆管走行形态不稳定的条索状强回声,紧贴胆管前壁,可见多重反射回声带,超声诊断为

A.胆系感染

B.肝内胆管钙化

D.肝内胆管结石

E.肝吸虫病

[解答]肝内胆管内形态不稳定的强回声,紧贴胆管前壁,并且有多重反射回声,首先考虑肝内胆管积气;

若为肝内胆管结石,则不会形态不稳定,也很少会出现多重反射。

30.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黄疸不退,超声检查显示肝脏回声稍增强,胆囊未显示,肝内胆管显示不清,胆总管呈条索状稍高回声,最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肝炎

B.胆囊缺如

C.胆道蛔虫

D.异位胆囊

E.胆道闭锁

[解答]因胆囊未见显示,肝内外胆管均发育不良,故胆道闭锁的可能性最大,E为正确答案。

31.患者,男性,48岁,上消化道溃疡病史多年,现出现腹泻、脂肪泻和贫血,实验室检查有高胃泌素血症。

超声显示胰腺尾部多发均匀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胰管未见扩张,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胃泌素瘤

B.胰岛素瘤

C.胰高血糖素瘤

D.胰腺转移瘤

E.假瘤型胰腺炎

[解答]胃泌素瘤的诊断依据为:

胰腺内大小不等的低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回声较均匀,血流丰富,有顽固性的上消化道溃疡病史和高胃泌素血症,故A为正确答案。

32.患者,男性,69岁,胃肠超声检查于胃壁探及一大小为102mm×

94m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不均匀低回声肿块,中心部可见大片不规则液化坏死区,实性部分血流信号不明显,胃黏膜受侵,超声诊断考虑

A.胃平滑肌瘤

B.胃息肉

C.胃脂肪瘤

D.胃平滑肌肉瘤

E.胃恶性淋巴瘤

[解答]胃息肉大小一般不超过2cm,为自黏膜向腔内隆起性病变;

胃脂肪瘤一般较小,为胃黏膜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呈均匀的强回声;

胃平滑肌瘤一般小于5cm,为边界清晰的均匀的低回声肿块;

胃恶性淋巴瘤探头加压易变形,回声近似无回声;

平滑肌肉瘤的体积较大,边界不清且不规则,内部常发生液化及溃疡,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不明显,符合本题声像图特征,故D为正确答案。

33.患者,女性,68岁,超声示胃壁增厚,形成大小为92mm×

75mm的低回声实性肿块,似由数个弱回声结节融合而成,内部透声好,探头加压发生变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平滑肌肉瘤

B.胃平滑肌瘤

C.胃恶性淋巴瘤

D.胃息肉

E.胃间质瘤

[解答]胃恶性淋巴瘤可在胃壁形成较大肿块,回声均匀,透声好,肿块质地软,易变形,内可见弱回声结节,和上述特征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34.在肾囊肿与肾积水鉴别诊断中,不支持后者的超声表现是

A.液性区与输尿管积液相通

B.较大的囊状结构边缘有伸入的不完全分隔

C.多个液性区不连通

D.多个液性区可相通

E.液性腔有漏斗状突起

[解答]肾囊肿与肾积水同样都是肾脏内的液性暗区,然而肾积水的液性暗区是相通的,并且直接通向输尿管;

肾囊肿若为多发,则液性暗区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并且不会通向输尿管,故正确答案为C。

35.患儿,男,3岁。

消瘦明显,右上腹饱满,触及一个巨大肿块。

超声检查右肾的上极和肝脏间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呈混合回声,不均匀,存在多发小液化,右肾下移。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腹膜后畸胎瘤

B.右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C.肝母细胞瘤

D.右肾母细胞瘤

E.右肾上腺皮质腺癌

[解答]儿童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为肾母细胞瘤,患儿有明显消瘦,右肾区有巨大肿块,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应首先考虑该疾病可能。

36.患者,女,43岁。

间断无痛性血尿1年,声像图示左肾中下部6.2cm×

4.8cm中等偏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肿块向肾表面隆起,局部肾窦显示不清,肾静脉增宽,内部为低回声。

超声诊断最可能是

A.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变

B.肾母细胞瘤

C.肾细胞癌

D.肾盂癌

E.肾腺瘤

[解答]患者无痛性血尿1年,肾脏上实性占位,应考虑恶性肿瘤可能;

泌尿系统中,膀胱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最多见,其次就是肾细胞癌(即肾癌),其声像图特征是肾内出现圆球形或椭圆形占位,常向肾表面隆起,向内挤压侵蚀肾实质和肾窦回声,使其缺损。

中等大小的肾癌内部可见多个小结节,周边回声稍低,形成“瘤中之瘤”;

有一部分肾细胞癌周边有低回声晕圈。

37.老年男性患者,排尿困难5年。

超声扫查见前列腺增生,膀胱后壁后方囊性回声,大小34mm×

23mm,不随体位移动,排尿后缩小。

首选诊断是

A.前列腺囊肿

B.精囊囊肿

C.膀胱癌

D.膀胱壁超声伪像

E.膀胱憩室

[解答]患者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5年,其膀胱后壁有囊性回声,排尿后缩小,应首先考虑膀胱壁弹性减低、局部变薄外凸形成的膀胱憩室。

38.老年女性,54岁,既往无腰部疼痛史,无血尿史,超声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实质内可探及稍增强回声,边界清楚,直径12mm,CD-FI:

稍增强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个月后复查,稍增强回声未见增大。

诊断可能为

A.肾错构瘤

B.海绵肾

C.肾上腺瘤

D.肾柱肥大

E.Wilms瘤

[解答]肾错构瘤即肾脏平滑肌脂肪瘤,为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位于肾实质部,回声稍增强,边界清晰,无明显血流信号,并且生长缓慢。

该病例无腰痛及血尿史,动态随访未见增大,故A为正确答案。

39.中年女性,40岁,既往无腰部疼痛史,近2天反复肉眼血尿,超声检查发现左肾下极实质内可探及稍减弱回声(如图),内部回声不均质,边界不清楚,其周围包膜显示不清,直径12mm,CDFI:

稍增强回声内部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E.肾癌

[解答]患者反复肉眼血尿,超声图像显示:

左肾实质内稍减弱回声,内部回声不均质,边界不清楚,包膜显示不清,CDFI:

稍增强回声内部可见少量血流信号,均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故E为正确答案。

40.患者,男性,78岁,尿频、尿急、尿痛、血尿1个月。

超声特征:

充盈的膀胱内可见一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移动而改变位置。

本病可诊断为

A.膀胱壁钙化斑

B.膀胱结石

C.膀胱结核

D.膀胱肿瘤

E.伪像

[解答]膀胱结核早期无明显异常,长期病变表现为整个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回声不均匀,表面不光滑,有时可见到钙化形成的斑点状强回声,不随体位移动而改变位置,重者膀胱容量减少;

膀胱肿瘤声像图为膀胱内实质性肿块,不随体位移动而改变位置,当蒂较长时,可轻微移动;

只有膀胱结石符合题中所述表现,因此答案选择B。

41.患者,男性,51岁,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

膀胱充盈后,于三角区可见一乳头状稍高回声实性肿块,基底较宽,该处膀胱肌层回声不清晰,血流较丰富。

A.膀胱内凝血块

B.膀胱肿瘤

C.膀胱结石

D.膀胱结核

E.前列腺肥大

[解答]膀胱肿瘤声像图多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隆起或增厚,呈高回声、中等高回声的结节状或菜花状,向腔内突出,不随体位移动而改变位置,当蒂较长时,可轻微移动;

膀胱结核早期无明显异常,长期病变表现为整个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回声不均匀,表面不光滑,有时可见到钙化形成的斑点状强回声,不随体位移动而改变位置,重者膀胱容量减少;

血块常有较大幅度移动,与膀胱壁不相连,血块内不显示彩色血流;

结石具有典型强回声和声影,一般容易区别,前列腺增生时,呈结节样增生的腺体突入膀胱时,酷似膀胱肿瘤,但多切面扫查仍可判断其与前列腺相延续。

因此答案选择B。

42.对嗜铬细胞瘤的超声描述正确的是

A.肿瘤体积一般很小

B.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C.边界回声呈低回声,呈“晕环”征

D.肿瘤内不会出现无回声区

E.肾外嗜铬细胞瘤常位于盆腔

[解答]嗜铬细胞瘤约90%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其余10%发生在肾上腺外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如颈动脉体、主动脉旁的交感神经节、嗜铬体等组织内,有包膜,内部常有囊性变,大小相差很多,通常直径为4~5cm,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回声高,呈明亮的光带,内部为均匀的中等回声。

43.患者,女,50岁,临床诊断为后腹膜恶性肿瘤,以下哪项正确

A.纤维瘤

B.脂肪瘤

C.畸胎瘤

D.平滑肌瘤

E.横纹肌肉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