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1694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doc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

1.目的:

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及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确保达成和增强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之制造过程,包括:

进料、委外加工、生产制造、出货、产品的防护等过程均适用。

3.定义:

3.1不合格产品:

与产品标准不符合的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包括模冶具。

3.2可疑产品:

制程中及贮存、运输状态中不能辨识出其质量状态的产品、零件或原材料。

或测试设备失效时已作出检测结果的产品。

3.3不合格品处置:

由授权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以决定其处理方法的过程。

3.4返工:

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5返修:

为使不合格品符合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7偏离许可:

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3.8报废: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如回收、销毁。

4.职责

4.2处置责任

4.2.1在进厂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行政部、生产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

具体作法详见本文第5.2.1条规定。

4.2.2在制造过程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生产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

具体作法详见本文5.3条。

4.2.3在入库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生产部、业务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

具体作法详见本文第5.3条规定。

4.2.4在出货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和生产部主管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

详见本文5.4条。

4.2.5不合格品未经责权人员处置或处置尚无结果时,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5.作业内容

5.1不合格品处置流程见(附件一)

5.2进厂检验阶段

5.2.1属行政部采购订购回厂的产品用原物料,在进厂检验时若发现不合格,品管立即通知仓管员进行隔离标示,并通知品保部主管。

品保主管立即组织由品保、行政部采购、生产部、研发部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

处置的方法为:

退货、全检挑选、特采(让步接收)、扣款等。

5.2.1.1若外购产品用原物料不合格状况严重,将导致本公司无法加工出合格产品或严重影响公司产品内在

质量,引起顾客退货或拒收时,应作退货处理。

a.品保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

参加评审的人员均应在单上签署自己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退货处理生效。

当意见不能一致时,由品保部报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裁决。

b.行政部采购开出「退货单」,连同「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一起交仓管员。

同时,由采购通知供应商。

c.仓管员在处理期间必须确保不合格物料得到控制:

不得混淆、发放、丢失、损坏。

当供应商来厂处理时,连单带货交与供应商并转达本公司的意见和要求。

5.2.1.2当外购原物料不合格状况严重,但仍可挑选出部分合格者,且本公司生产部急需使用时,可处理为全检挑选。

a.品保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

参加评审的人员均应在单上签署自己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全检挑选方法生效。

b.全检挑选视情况可由供应商自己进行。

当供应商全检剔除其判定的不合格品后,再由本公司品管对其判定的合格品作严格的进厂检验,符合要求时可以入库,不符合要求时,退货处理。

全检挑选也可由本公司品管进行。

但次种情况应作扣款处理。

此时,品保部主管开立「不良品扣款单」连同「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复制件交到财务,作为扣款依据。

挑选出的不合格品作退货处理.

c.「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并责成作改善。

5.2.2属委外加工产品在进厂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其处置方式与上述第5.2.1条相同。

5.2.3顾客直接提供的原物料在进厂检验时发现不合格,品保部立即通知业务部。

业务部以「联络单」与客户沟通,按客户意见办理。

但不可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

若属客户指定的供应商提供的客户财产,则同样按本文第5.2.1条方法处理,区别是,除了抱怨供应商之外,还应由业务通知客户。

5.2.4外发加工或修理的模、治具、设备在进厂检验时发现不合格,处理方法为:

a.当机制课进行验收发现不合格,由机制课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供应商处理机制课再行验收,直至合格。

b.机制车间验收合格后,以「试模检验记录表」通知品管。

品管对试模产品进行检验。

当产品不合格时,可判定模具不合格,品管在「试模检验记录表」中作好记录,并通知机制课。

机制课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并通知供应商进行返工。

返工后再作进厂检验,直至模具合格。

对于设备的制造或修理,由机制课按上述程序进行验收和处理。

5.2.5当外购原物料、委外加工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或贮存期间发现不合格时,依本文第5.2.1条处理。

5.2.6「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中之原因分析、制订和实施改善措施、效果验证及表单之保存等。

5.2.7对产品质量较差或达成本公司监控的品质目标情况较差的供应商,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控制:

a.以「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通知供应商,要求供应商进行改善,并在后续供货中验证其改善效果。

对多次改善效果不好的,品保部应通知行政部采购进行相应处理,方法详见《供应商评鉴管理程序》第5.2.3.4条。

b.罚款处理。

c.选择新的供应商,每种材料保持2~3个供应商,增加竞争力度。

d.对供应商进行现场稽核。

可由行政部组织品保,研发、生产等部门进行。

稽核后,发放改善计划,帮助供应商改善品质。

e.定期(季、半年、年)将所有供应商质量状况进行统计、按质量状况进行分等排列并进行质量通报,激励其改善。

此项工作由行政部与品保部联合进行。

5.3制造过程检验和入库检验阶段。

5.3.1当品管在进行制造过程中的首件检验、末件比对:

巡回检验、工序检验时以及产品入库检验时发现不合格,或工人自检、生产主管巡视检查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要求操作人员(或操作人员)自己对不合格品

作好隔离和标示。

并通知品保部主管。

品保部主管应立即到现场进行分析判断。

5.3.2当分析判定所发现的不合格是属于偶发性的,数量较少,性质并不严重,影响也不大,此类性质轻微的不合格,可由品管员或品保主管直接处置。

处置的方法有返工返修,报废等。

a.当工人返工或返修后,必须重新交品管作检验,直至合格,品管应作好重新检验的极力。

b.若返工返修的方法与原加工之作业不一致,且返工返修过程复杂,不易操作、或未规定严格的返工返修方法就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时,应请研发部先制订出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根据按工返修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若有时,该作业指导书中应规定返工后重新检验的要求且应放置于返工现场,便于返工人员查阅。

c.若为提供给客户作售后服务用的产品,返工后其外观上不得有明显可见的返工痕迹。

d.当处置为报废时,生产部应开立「报废单」。

废品由生产部门交品保部作隔离封闭管理,「报废单」由生产部定期交财务作成本核算。

e.上述轻微的不合格品处置,不必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但从检验极力中(返工返修)和「报废单」上可查到此类不合格品处置的记录。

5.3.3当品保主管分析判定为严重性质的质量温暖体时(严重;指上述轻微不合格以外的不合格。

如;数量多、损失大、影响大、重复发生、性质严重、……等),应通知责任人作好不合格品的隔离、并通知品管员作好标示。

同时立即组织研发部、生产部、业务部等部门技术人员进行处置。

处置方法有;返工返修、全检挑选、降价利用、报废、特采等。

5.3.3.1品保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

参加评审人员应从各自专业角度,对不合格的特性作分析,判断该不合格特性对最终产品的功能,使用安全性、法规的符合性,以及对后续加工的质量有无影响或有多大的影响,能否引起客户的抱怨或退货,然后提出采用哪种处置方法的意见,并在「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相关栏目上签署自己的意见。

当意见一致时,处理方法生效(特采时除外)。

a.当处置意见为返工返修时,生产部立即组织人员按本文5.3.2a、b、c条规定处理。

当处置意见为报废时,生产部按本文第5.3.2d条规定办理。

同时,生产部还应将返工返修和报废处理的「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复印件交财务作成本核算。

b.当处置意见为全检挑选时,由生产部安排人员作全检挑选,挑选出来的合格品,交品管作再检验,品管再检验判定为合格者,按合格品流转。

品管再检验的方法为全检,并作好再检验记录。

生产部或品管检出的不合格品,按本文第5.3.2d条处理。

5.3.3.2必要时,品保部可组织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对责任者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5.4出货检验阶段

5.4.1品管在出货检验中发现了偶发的、轻微的不合格时,可立即作出返工的处理决定,并要求生产部立即进行返工,返工后再作检验。

不开[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

5.5可疑产品的处理

5.5.1无论何时,生产制造现场、贮存区、办公室和运输中均不能存在可疑产品。

如发现可疑产品应当作不合格品处理。

5.5.2必要时,可对可疑产品进行检验或测试,以确定其质量状态。

若无法检验测试或没有必要作检验测试时,均应由发现者交品保部,品保部置于废品库进行隔离封闭。

5.5.3测试设备失效时已作出检测结果判定的产品,应追回重新检测。

5.6废品的管理

5.6.1品保部建立专门的废品库,收存经过报废处理的产品。

废品库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5.6.2废品在库内存放时应作好标识,以利识别。

同时还应建立出入帐目。

5.6.3废品定期由品保部和行政部进行处理。

该处理方法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