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849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Word格式.docx

  作者米隆在这一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

尤见作者匠心的是,他出色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的过程,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

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

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

紧贴地面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

整个雕塑给人的印象是:

健美、壮重、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

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

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这尊男运动员塑像标志着古希腊人体雕塑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

米隆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的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运动姿态动作树立了榜样。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WingedVictoryofSamothrace,又称《带翼的胜利女神雕像》,简称《胜利女神》,高3.28米,古希腊的著名石雕刻。

2300多年前,一次战争中的胜利方将其置立在萨莫德拉克海边悬崖上,命名“胜利女神”。

虽然现在头手残缺,但轻盈飘逸,气势不凡,被称为旷世珍宝,为卢浮宫镇宫之宝。

雕像描绘了带有羽翼的胜利女神,昂首挺立于战船船首,立于萨莫色雷斯岛的众神圣地上。

这尊雕像可能是罗德岛的居民为纪念一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初取得胜利的海战,敬献给众神的祭品。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是希腊化时代雕刻艺术的杰作之一。

这尊雕像由双翼和左腿出斜线,轮廓构造呈现倾斜的姿态。

雕塑家展示出衣裙褶裥处理的精湛技艺:

宽大的长裙时而顺滑地紧贴于肌肤,如真实般自然流动,时而迎风飘扬。

女性的裸体在衣衫的覆盖下呼之欲出,如同其它公元前五世纪末的作品一样,采用的《沾湿的衣褶》之雕刻技法令雕像栩栩如生。

二、古希腊建筑的柱式比例

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

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特点

  根据所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

1.618或1:

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

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古希腊建筑

第二特点是:

柱式的定型。

共有四种柱式:

1.多利克柱式,2.爱奥尼克柱式,3.科林斯式柱式,4.女郎雕像柱式。

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特点是:

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

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

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

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

“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

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

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

帕特农神庙

三、古罗马美术

 

作品一《卡拉卡拉像》

大理石胸像,高50厘米,约创作于公元209年,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馆也有同名作品收藏。

罗马帝国前期的肖像雕塑作品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方面曾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雕塑家们往往采用丰富的构图来加强形象的个性特征。

不仅眼球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而且在脸部肌肉处理上也赋予某种情绪,使人物的个性通过脸部的各个细节展现得维妙维肖。

这尊《卡拉卡拉像》则是所有这类作品中最优秀的,代表了罗马肖像雕塑的顶峰。

卡拉卡拉本名安敦尼努,卡拉卡拉是他的绰号。

他为人凶残,是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嗜血成性的暴君,他在位时对内外均采取暴虐的手段,并残酷杀害不少自己兄弟和朝臣,他自己后来则死于罗马近卫军司令的手中。

在这尊雕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

方方的脸庞,嘴角内收,头部低斜,紧锁的双眉,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

雕像五官轮廓清晰,眼睛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那是一双充满着复杂感情的眼睛:

凶恶、暴躁、多疑、恐惧。

残暴和屠杀为他消灭了许多敌人,同时也造就了他那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恐惧的内心世界。

一头卷曲的头发和满脸的胡须则进一步强化了他那凶残的性格。

这一雕像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艺术技巧上,达到了罗马雕塑

的最高成就,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作品二《罗马大角斗场》

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Colosseum)

  罗马斗兽场是在公元72年,罗马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有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将俘虏来的奴隶卖给当地的罗马人,获得了巨大的收入,从而得以支持斗兽场建造的庞大支出。

而真正建造这座建筑的人,更多是拥有相当技艺的建筑师和有专业知识的工人。

地理坐标41°

53'

25.38"

N12°

29'

32.47"

E

  围墙共分四层,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

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

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

  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个奇迹。

四、文艺复兴(14到16世纪)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一、达·

芬奇

达·

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

壁画《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

这三幅作品是达·

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当时威尼斯公爵请达·

芬奇为其夫人画一幅肖像,而当这幅画作完成之后,达·

芬奇因为太喜欢这幅画,不舍得交工,就连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

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最后的晚餐》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

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观众,而耶稣基督坐在最中间。

二、拉斐尔·

圣齐奥

拉斐尔·

圣齐奥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与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也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拉斐尔

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怀抱着新柏拉图主艺术理想,以其洗练的画技,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发挥到极致。

他的圣母系列作品,更是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花园中的圣母》

《雅典学院》画中地点:

罗马圣彼得教堂梵蒂冈教皇宫

  这幅《雅典学院》(1510~1511年作),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自己的宿愿。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

他们在自由地讨论,情绪热烈,好像在举行什么典礼,或庆祝某个盛大节日,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精华。

这座建筑物显然是以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为范本的,两侧的壁龛里,分别供立着智慧女神雅典娜雕像(在右侧)和音乐之神阿波罗雕像(在左侧)。

中心透视点的层层拱门,直通遥远的天际,这是一个极其神圣的环境,学者们被对称地、自然而富有节奏地配置台阶两侧,上层台阶的人物排成一列,中心是两位伟大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似乎边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边向观众方向走来。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像在说明:

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

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神灵的启示。

这两个对立的手势,表达了他们思想上的原则分歧。

它是一长达2.65米宽近2米的布面油画,画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是类似祭坛画的圣母像。

画面以帷幕初揭形式展开,圣母怀抱婴孩耶稣从云端走向幕前,幕边跪男女两圣徒,图底画两天使作顾盼状。

圣母、圣徒组成的三角形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的体态皆在健美之中充满力量,既表现了母亲的幸福,也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因为圣母自天而降的神情有献出爱子救世济民之意。

《椅中圣母》

人物安排紧凑,坐着的圣母和婴孩耶稣占满大半画幅,圣母双目凝视观众,专注的神情饱含深思,服饰椅座的描绘则令人感到平易亲切,加以和谐的构图及温暖的色调,遂使此画成为拉斐尔最受人欢迎的作品。

三、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

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

《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

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

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

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

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

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

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他的姿态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躯体姿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使人有强烈的“静中有动”的感觉。

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的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摩西像》,云石雕像,高25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15-1516年,现位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十六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向往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

但由于教皇的反复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

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尊《摩西像》。

  摩西是圣经旧约全书中的以色列人的首领,他曾带领几十万以色列男女老幼走出埃及,在红海彼岸的西奈半岛过上安定的生活。

在西奈山上,摩西还为以色列人订立了十项律法,名为《摩西十诫》;

但有一个名为亚伦的人触犯了《十诫》,鼓动人们膜拜异教偶像;

摩西闻讯大怒,并将刻有十诫的木板摔碎。

米开朗基罗的这尊雕像表现的就是摩西愤怒的瞬间。

雕像中的摩西是一位体格强健的老者,头上长有象征“神”的一对犄角,身穿薄薄的无袖上衣,红肿的衣褶搭在两膝间。

他双臂肌肉发达,手上青筋暴露,仿佛积蓄着无穷的力量。

他一手抚弄着长及腰间的胡须,一手扶着刻有《十诫》的法版,头强烈地向左侧扭动着,威严而冷峻的双眼圆睁着,怒目而视,神情紧张,脸上充满了警觉的敏感。

虽然是在坐着,但整个身体的姿势呈现出强烈的动感,左脚向后伸出,好象马上要站起来。

虽然怒气冲天,但作为一个以色列人的精神领袖,他又必须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表现出一种异常复杂的心理状态。

他是一个悲剧性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仿佛大自然最本质力量的化身,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中包含着艺术家对祖国命运的高度关注,和对人的尊严的无上崇敬,是作者人文主义思想的结晶之作,也被西方艺术评论家认为是米开朗基罗最成功的雕像之一。

雕像最早设计是安置在高处的,作者也为此强调了它被仰视时的艺术效果;

但后来由于教皇的干涉,不得不放置在陵墓的底层,其艺术价值受到一顶损害,但仍不失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像之一。

《垂死的奴隶》两眼紧闭,似乎不是在迎接死亡,好象是在休息。

他那安祥

的脸上,没有垂死挣扎的痕迹,也没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痉挛,却呈现出一种梦幻

般的平静和陶醉,仿佛是一种摆脱了苦难的昏迷。

他左手支撑着头部,右手扶在

胸前,好象刚刚经历过严酷的折磨,精疲力尽,正在进入一种解脱的状态。

《被缚的奴隶》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他如公牛一样健壮的身体呈螺旋形强烈地扭曲着,似乎正在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虽然双臂被反绑着,但全身的肌肉都紧绷着,让人感到那里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相比之下,身上的绳索则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似乎仅仅成了装饰品。

他的头高昂着,紧闭着嘴唇,眼睛圆睁着,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愤怒和坚强不屈的意志。

这两尊雕像表现的仿佛不是奴隶,而是两个英勇的斗士,人的尊严达到了完美地体现。

当时米开朗基罗一直被迫为教皇和城市的统治者们服务,而作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与他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具有一种被压抑、被束缚而渴望解脱的痛苦,和实现理想的要求。

米开朗基罗不仅为处于动荡的祖国忧心忡忡,同时还苦于摆脱不了为统治者服务的命运——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普遍遭遇。

他的精神空间是窒息的,只能在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中发泄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寻求精神上的解放。

他曾写到:

“……在这样奴隶般和这样寂寞无聊的条件下,在斜路上,在极端的精神疲乏中,我应该雕刻自己神圣的制作…

…“。

五、巴洛克美术

阿波罗和达芙妮Appolo&

Dafne》 

1622年贝尼尼(Benini)24岁时的杰作,也许是世界上最美的巴洛克艺术(Baroqueart)风格的雕像。

这个展厅的天花板上也绘有相似场景的油画。

展室里都有监视探头。

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太阳神阿波罗瞧不起丘彼特的箭艺,总嘲笑他,这使小爱神很恼火。

于是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射向了阿波罗,他便疯狂地爱上了河神的女儿达芙妮;

同时,丘比特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她对阿波罗冷若冰霜,竭力地躲避阿波罗,并恳求众神帮助她摆脱这没有爱的追逐,众神答应帮助她。

所以阿波罗的手刚接触到达芙妮的身体,达芙妮就开始变为月桂树。

达芙妮的身子还是人的形状,而她的腿已变成树根,并深深扎进土里。

阿波罗望着达芙妮变成的月桂树,无可奈何。

他只能采摘几片树叶,编成花冠戴在头上,自慰自怜。

这也就是“桂冠”的由来。

作为意大利巴洛克美术的杰出代表人物,贝尼尼可谓是多才多艺。

他能文善画,颇具文艺复兴时代的遗风。

对于贝尼尼,当时人们曾经这样写道:

“上演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

”他给予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贝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他在1632年作的《大卫》就是其中之一。

他更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和激烈运动中的人体,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的感觉。

从其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古典主义传统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希腊化时期的风格,很明显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贝尼尼(Benini)的《大卫David》,大师捕捉的是大卫面对巨人,手中弹弓正要出手的那一剎那(其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也是描述这一刻)。

贝尼尼的David抿着嘴,紧皱眉头,全神贯注,全身旋转成投掷的起始状态,双腿紧紧钉牢地上。

面对雕像,你都能清楚感受到他对面的巨人的狰狞、恐怖。

大卫心中的恐惧,以及孤注一掷的决心使他决心要置巨人于死地。

乔凡尼·

洛伦茨·

贝尼尼《圣德列萨祭坛》大理石雕像,创作于1645--1652年

 这件作品是贝尼尼为卡尔那罗礼拜堂所做的祭坛雕塑。

它讲述了德列萨,一个16世纪的西班牙修女的故事。

德列萨少年时就进修道院作了修女,潜心修炼,侍奉上帝。

她常常会产生幻觉,看见上帝,于是就写了一本自述,把自己每次的幻觉记录下来。

这份自述流传到17世纪后,被教会用来宣扬宗教思想,并把德列萨封为圣女,这件事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件雕塑作品描写的是圣德列萨在幻觉中见到上帝的情景,表现了她对上帝之爱的渴望。

她躺在浮云上,宽大的衣袖向下低垂,两眼轻合,嘴唇微张,脸色苍白,在昏迷中祈求着神的爱。

在她面前,小爱神面带顽皮,将一支金箭射向她的胸膛。

德列萨在她的自诉中写道:

这支箭已刺穿了我的心,当他把箭抽出时,我感到无限的痛苦和甜蜜,我想把这种痛苦永远地继续下去……当时的意大利正倡导着禁欲主义,禁欲的痛苦折磨着无数和德列萨一样的少女。

而贝尼尼则用坚硬的大理石刻画出了德列萨的病态,表现了一个正在渴求爱欲的女人最柔软的内心。

小天使代表幸福,与德列萨的卧姿构成了和谐的节奏,意味着痛苦与幸福的撞击。

整个雕塑被放在祭坛上,祭坛上方安放了一些镀金的金属条,光线从祭坛顶上照下,被金属条反射,其金色的散光打在白色的大理石上,衬托出人物的形体,减弱了体积感和大理石的重量感。

同时,多样的光和影增强了人体线条的韵律和美感,从而产生出十分强烈的舞台戏剧效果,使人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从思想上看,这件作品反映了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突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从雕塑技巧上来看,圣女多而乱的衣褶,云朵的飘浮效果以及人物复杂的曲线,都充分显示了贝尼尼的雕塑天才。

可以说,这件作品达到了贝尼尼雕塑艺术的顶峰。

贝尼尼《普拉东抢劫珀耳塞福涅》,大理石雕像

创作于1621--1622年,现收藏于意大利罗马的博格斯美术馆

 这件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

珀耳塞福涅是谷物女神得墨忒耳的女儿,一天,她正与女伴们在原野上采花,大地突然裂开,冥王普拉东跳了出来,把她抢走,带回冥界并立为王后。

珀耳塞福涅的母亲找不到女儿,非常悲伤,致使田园荒芜、万物都失去了生机。

后来主神宙斯命令普拉东在每年春天的时候,准许珀耳塞福涅回到母亲身边,得墨忒耳才不再悲伤。

所以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每年的春天都是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农作物也开始生长。

 《普拉东抢劫珀耳塞福涅》是贝尼尼早期的作品,描写了冥王在抢劫少女时激烈争斗的情景。

在这件作品中,突出了两种力量的对抗:

一个强壮有力,在这场力量的争斗中占有绝对优势;

另一个柔弱惊恐,带着绝望的目光企图摆脱厄运,是被掠夺者。

这二者的鲜明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者对人物动作和姿态的处理也别具匠心。

普拉东抱着珀耳塞福涅在狂奔,而少女则以手推他的头,并在哭号挣扎。

作者继承了古希腊的雕刻传统,同时又成功地表现了动感和现实感。

从细节上看,冥王由于用力而致使手指几乎要掐入少女柔嫩大腿肌肤的深深凹陷,少女由于绝望而落下的一滴晶莹泪珠,在空中无助而挥舞的手,和因惊惧而翘起的左脚拇指,都强烈地反映了掠夺的主题,突出了对观众的视觉刺激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