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877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教学要求过高,学习时间过长。

一些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偏、难、多,教学要求刻意一步达到位于升学试题水平,超纲授课和延长日授课时间。

中学日授课时数由原来6节增加为7节、8节,校内非上课时间被占用,用于上主课(语文、数学、外语)。

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2﹪的小学生反映他们在校的午休、自习课、活动课常被占用上语、数、外等课。

课外时间成了学生的第七节、第八节课。

毕业年级,寒暑假的一半时间常被占用来进行集体补课、提前授新课。

有些学校还觉得不到位,竟将学生的晚自习延长到9:

30才让学生离校回家。

调查表明:

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约6~7小时;

初中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约8~9个小时,除去吃饭半个小时,做作业需要3~4个小时;

高中生在校时间每天约11~12个小时,如果再加上晚自习3个多小时,在校时间达到14小时以上。

学生回到家中,也没有被解脱,在家长的安排下,参加各种名目的“提高班”、“奥校班”等。

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分别有61﹪、65﹪、48﹪的小学生参加校内、校外举办的各种语文、数学、外语的“提高班”或“专题班”。

即使这样,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欲望也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为孩子请家教,加深、加宽学习内容。

一般地,每周家教一次,每次时间2小时,

调查显示有19﹪的家长为孩子请家教,每周平均上课3.3小时。

教学要求过高,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时间过长,不算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仅以学校授课、课外授课及家教辅导三种形式的合计,小学生平均每天学习时间为7至8小时,中学生平均每天学习时间为10至11小时,超出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6小时、中学生每天学习时间8小时”的规定,学生每天高速度运转,超负荷学习。

半数以上的学生上课偶尔感到疲劳,部分学校分别有30.51%、36.67%、31.67%的学生经常感到疲劳。

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比例和身体健康状况呈倒金字搭形,既从小学到高中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国家统计局四平调查队对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班级调查显示,93﹪的学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只有7﹪的学生每天有很少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长超不过半小时。

2.作业数量过多,设计难度较大。

国家教育部要求: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因人制宜地选择和布臵作业,作业的份量和难度要适量”,然而,许多学校居然我行我素,学生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尽的练习题。

学生的平均作业量大都超过国家规定的一倍以上。

小学生的负担相对较轻,因为学习内容少,老师留的家庭作业不是太多,基本上能在1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只有少数家长会布臵复习的任务,剩下的课余时间大部分小学生参加作文、外语、奥数等补习班。

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负担则较重,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负担沉重。

高中生的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较深、较难,再加上现行的招生制度,极大地刺激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不顾一切追求高分的积极性,老师和家长大都眼睛只盯着分数,忽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小时。

这些

作业,有的是老师留的,有的是家长加的,许多学生逼迫每天晚上“奋战”到11点多钟。

由于课程内容难、要求高,导致练习题目难度过大,许多学生便无法独立完成,使抄袭作业现象也日益严重。

天津市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承认自己抄别人作业的学生,小学生达27.3﹪,初中生达51.3﹪;

学生认为家庭作业量大的高中、初中、小学分别占47.46%、45.00%、31.67%。

3.考试频繁。

目前,多数学校.依然把频繁考试作为促进教学,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

部分学校考试有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考试名目有单元考、章节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联考、摸底考、模拟考、统考、会考等等,考得学生抬不起头来。

并且每次都搞班级和年级排名,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加上新教材与上级主管部门对学生要求偏高,老师没讲过的甚至没强化的知识比较多。

面对频繁的考试,不少学生产生厌考心理,也使得作弊现象日益严重,学习上应付差事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

4.学习资料、练习册泛滥成灾。

中小学生书包的重量“与日俱增”,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书包重达5千克,初中学生重达6千克,高中生桌面上的书堆积如山,原因是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太多、太滥。

上海市对小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平均每个小学生的教学参考书15.1本,毕业班人均16.4本,90%以上的学生承认拥有教辅资料。

这些资料有的是学校订购的,有的是任课老师布臵要求购买的,有的是学生家长代学生购买的。

几近四成的学生表示这些资料按老师的要求“每题必做”。

很多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内容重复,题目类同。

5.“主”科挤占“副”科时间多。

不少学校在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下,语、数、英、理、化等“主”科大量挤占非考试性科目的教学时间,音、体、美、劳等技能课的课时严重不足或名存实

亡,活动课变成作业课、复习课、辅导课。

过重的课业负担,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导致学生的体质“与日俱下”,出现了豆芽菜型体相和棉花包型体相。

中小学生一般早上6点起床,在校学习时间7至8小时,且中午一般不休息,晚上九、十点钟才能睡眠。

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

全国约有半数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其中,不足7小时的占8.2﹪,7小时的占12.6﹪,8小时的占26.1﹪;

2009年,全国汉族城乡男女生1000米跑成绩比2004年分别下降

5.16秒和4.73秒,中小学生的耐力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学生的视力状况也令人担忧,2009年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工作专家委员会对10所学校6886名学生视力进行抽样检测。

结果显示,视力低下人数3577人,视力低下率为51.95%,其中重度(<0.3)1892人,占52.89%。

2010年国民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

40.89%,比2005年的结果上升9.22个百分点。

此外,13-15岁初中生中视力不良率为67.33%,16-18岁高中生为79.20%,19-22岁大学生为84.72%,分别比2005年上升9.

26、3.

18、

2.04个百分点。

由此不难看出,近年来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比例继续上升。

据了解,学生近视率在大城市中尤其普遍。

2010年上海市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上海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率分别达到31.1%、63.6%和81.2%;

北京小学生近视率达到40%以上,初中生达到60%至70%,高中生近视率则高达80%;

显然,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及近视率也越来越高。

在课业负担的重压下,学生兴趣特长的形成受到了影响,

创造能力的发展被扼杀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受到了限制。

据调查,目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差,很多学生连简单家务劳动都不会。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鼓吹个人奋斗,一些学生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他人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浓厚,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弘扬。

(二)心理压力大

沉重的课业负担,再加上升学、就业的竞争,给中小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西安市有关调查显示,左右的小学生感到学习负担很重,27.7﹪的中小学生对做作业表现出“无可奈何,只好去做”的被动心态,甚至有6.9﹪的学生对做作业感到苦恼。

3﹪的学生厌烦做作业。

北京农大附中对该校初中学生学习负担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从初一到初三,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和很重的比例由26.1﹪,57.3﹪到71.1﹪呈逐年上升趋势。

面对过重的学习负担,22.5﹪的初一学生、

34.1﹪的初二学生和41.8﹪的初三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或很吃力。

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一些学生为了升学,为自己的学习成绩着急、担心、忧虑,一听到考试或发放成绩单,紧张、恐惧、心烦意乱、坐卧不宁,面对“书山题海”,失去了自信,整日闷闷不乐,怕学校排名次;

怕开家长会和家访,产生了焦虑、忧郁等心理症状。

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哀叹到:

“我不想学了,实在是学够了,受不起这个苦,请还我一片自由的空间”。

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自觉性,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便采取辍学的方式来解脱,近两年来,辍学现象在一些地区呈上升趋势,从其

原因看,因为学习基础差,厌学而辍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平原地区占71﹪,山区占87﹪,半山区占46﹪.更严重的是,在家庭中,家长不但没有给学生“松绑”,反而更加重了其“枷锁”的重量,使学生的心里烦生了畸形,制造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恶性事件。

据山东半岛网报道:

2011年10月12日,一名17岁的高中生因学习压力大,深夜从16楼家中窗户跳出,坠楼身亡。

这样的悲剧并非绝无仅有。

南京鼓楼区某小学五

就学阶段小学

初中

高中压力较大(﹪)略有压力(﹪)没有压力(﹪)30

50

10040

5030

这都反映了学生心理压抑过大,已成为困扰学生发展的顽症。

二、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

学生负担过重由来已久,从

1955年7月1日中央教育部发出: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算起,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但时至今日,收效甚微。

因为它是教育内部和外部多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涉及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师素质等多种因素。

(一)教育宏观结构与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发展,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比重继续增加,能通过小学、中学直接升入大学的学生只能是同龄人中的极少数。

据统计,沿海发达地区升入高校的人数平均仅是同龄人的8﹪左右。

这种教育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在招生制度,用人制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被称为人才第一次分流的中考,按考试总分录取重点高中、中专、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等不同层次的学校;

人才第二次分流的高考,也按高考总分录取重点本科、普通本科、部省属大专、地方大专等不同层次、不同培养费用的院校。

中考、高考总分数的特殊地位,对学校教学起着最直接、最有效的导向作用,引导万马奔腾地挤上升学的“独木桥”,这种以总分为衡量标尺选拔人才的招生制度,是加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关键所在。

学生毕业后,名牌学校的学生成了“抢手货”,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却“无人问津”,择业的去向因学校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同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给学校和老师的压力太大,特别是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和职称评聘晋级,和工资挂钩的竞争压力,因此造成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得不倾向这方面的严格细致的要求,所以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拼命,把压力加在学生身上,每天布臵大量作业,现在搞题海战术的现象太

普遍了,作业好像是布得越多越好,学生被题海淹没了,累的学生抬不起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所学校的优劣,社会各界甚至教育部门内部,也往往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或几名同学升入重点中学作为标准。

因此,校长需要教师为校争“荣誉”,教师也需替自己争“面子”,这一切都要靠学生的“争气”来实现,

(二)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家长对学校、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普遍存在,家长们把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过多寄托在孩子身上,加上部分家长不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方法的简单,不管子女的各种因素,拼命地强压孩子去“多”学习,通过各种方法、手段,“逼”子女成才。

岂知这么做,反使子女不堪重负,有的甚至走向极端。

加之就业压力大,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把高考作为人生出路的唯一方式,使得许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考上名牌或者重点学校,家长总感觉唯有考上大学孩子才有出路。

父母把自己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孰不知,父母那期望的眼神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不少学生为了博得家长的一丝欢颜,只得苦学再苦学,有时甚至超出了自己身体所承受的极限。

再者,社会上许多单位招聘人才往往也是非本科不能报考,就业的压力也使学生们不敢放松,中学生们就在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下苦苦挣扎。

(三)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原因

造成目前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部分原因还在于课程难度大、内容多。

新教材编写一定程度上仍脱离教学实际,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接受能力,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法领会不深,在课堂上将学生练习消化的时间用来讲课本上大量的新知识,无法从课堂练习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布

臵课后作业难以做到有的放矢,造成教与学脱节。

(四)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教师队伍素质与学生质量密切相关,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后,教师是保证学生学得扎实而负担又不过重的决定因素。

目前,一些教师虽然学历达标,但缺乏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陈旧,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他们对教材钻研不深,不能精讲精练,课堂教学效率低,又要追求高分数,只好“课上损失课下补”,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加班加点补课和大量的课外练习上。

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寻找各种复习参考资料,大搞题海战术,把学生学习、消化知识的过程变成了机械、重复的训练,学生被茫茫题海所被淹。

三、中学生负担过重的危害

(一)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由支配。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大量挤占了实践课、艺术课、活动课及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苦于应付频繁而大量的考试和习题,个人兴趣和爱好的空间减少,个性被扼杀,学习动机严重欠缺,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带来的是素质“畸形”的发展。

(二)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之中,身心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正在逐步发展。

这一时间,他们的智力发展固然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身心健康,这是孩子成长的前提条件。

现在很多学生每天起早摸黑,导致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

很多学生每天做着没完没了的功课,无忧无虑的童年被无情剥夺了。

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压力下失去了

生活的情趣,泯灭了创造能力。

这些被抹杀了童年色彩的孩子,怎么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现在一些加重负担的做法实际上是牺牲儿童的今天来换取明天的发展,这样做与其说是培养人才,不如说是隐性地扼杀人才。

这样的代价何其沉重,这样的教育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

(三)影响了“两基”的巩固提高。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这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正确选择,更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

但沉重的负担加上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以及部分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导致了辍学。

在一些地区,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导致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逐年增加,使一些家庭因缴不起学费而学生失学。

四、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对策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其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解决这一难题在短期内仅靠教育行政部门是不可能完全凑效的,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营建整体优化的社会大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有效的效果。

(一)全面推动教育改革

坚持合理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1、落实有关“减负”政策,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国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已经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指导意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等,但是这些政策中的绝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建议设立监督机构,让家长、教师和学生参与

进来,随时听取和收集家长们的意见,真正为孩子们解决问题。

学校负责人要向媒体承诺减负,并公布减负的措施,要附有举报的电话及邮箱。

2、建立作业反馈机制,科学衡量作业量的大小。

教育主管部门要在一些学校设立调查点,定期对学生的课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多多听取老师、学生、家长的有关作业布臵和完成的质量问题,以他们的反馈意见为依据,结合各学科的课程特点,科学地制定作业计划。

3、在教学管理上各科学习一盘棋,作业汇总显效率。

一些教师为抢时间而多布臵作业,几门学科如此这般则学生苦不堪言。

学校要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各门学科当天作业的汇总并科学地取舍发布给每一个学生。

各个学校、各个班级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试。

4、适当减少学生在校时间,建立社会联动机制。

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适当推迟上学时间,提前放学时间,减少作业数量,提倡并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建议各级政府研究社会承担学生减负的相应义务,积极引导社区和相关社会机构参与学生课余活动管理。

5、开足音、体、美、劳等课程,定期统一安排社会实践活动。

要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除了在校内上足文化课之外的课程外,学校还要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

建议尽快研究建立学校安全问题的法律保障机制,保障学校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常开展。

6、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这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应减少课程门类、降低教材难度,以缩短学生学习时间,减轻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所必需的知识,健康发展。

课程、教材改革应改变现行以“升

学—应试”为中心的课程教材模式。

应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诸方面有创新。

7、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将小学毕业考试权逐步下放给学校。

对于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同时,加快高中招生制度和高考制度改革,降低高考要求,不出偏怪的难题,增加素质测试内容,积极推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办法。

在高考招生上,应在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学校根据自身的性质、学科专业特点再自行考试招生,高考成绩不起决定作用,不搞升学率排队,不宣布高考“状元”。

8、科学设臵课程,让学生既能学又乐学。

一是在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方面,学校应从领导层、到教师层都要做到层层落实,不要私自加重学生的负担,必须把学生的活动总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绝对不能超量,要不拖堂,大家都要做到不拖堂,要不补课,大家都要做到不补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学生的过重负担减下来。

二是在时间上科学的安排课表与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例如活动课与文化课的科学搭配,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的有机结合,都可以使学生在学得好的同时,又不过重地加重脑力劳动。

三是严格控制补课。

少补点课,尽量不补课,扎扎实实地上好课,才是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出路,靠补课来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做法,本身就是有违科学规律的。

(二)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减轻学生负担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正在逐年上升,趋于达标要求,但尚有一部分教师政治觉悟还不高,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业务能力差,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所以应加强教师的继续教

育,并要求教师树立自我终身教育的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思想上,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严格按照大钢要求进行教学,既重视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又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情操的陶冶和崇高理想的确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既备教材内容,又备教法学法,课堂练习要精要实。

该让学生得到的一定得到,不拖不欠,向课堂要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同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之余,教育主管部门要支持、鼓励、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开展教改实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师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大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大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

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淡化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必须加强领导,做好领导和家长的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从自身做起,站在为新世纪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正确对待调整负担的问题,使他们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为“减负”而努力。

总之,“减负”是个系统工程,除学校以外,还需要社会、家庭、政府的共同参与,从“知识中心”向以“人”为中心、从“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的教育思想转变,树立新型的

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观。

同时学校应理性做好“减负”的加减法,切记减负不是无负;

减负不是降质:

减负不是不要考试,不要竞争。

应减智育负担,加德育、体育、美育、劳技负担;

减动脑负担,加动手负担;

要科学把握好学生负担度和面的结合。

在课程、教学及学生管理上应进行系列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改革作业形式,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优化教学方式,提倡“愉快教育”;

开展社区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科学、客观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等。

此外,应发挥家长作用,转变家长观念,使家长正确对待子女的成才,关注子女的全面发展,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争取家长对学校减负工作的支持。

使“减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服务!

参考资料

《教育研究》1995.8

《xx教育》1995.3

《xx教育》2000.4

《xx教育》1995.7

《中小学教育》1995.6

《xx教育报》2000.2

《xx教育科学》1995.10

《xx教育学院学报》1996.1

《xx教育》20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