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880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辨证法论文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听了其他专业的学生的发言,系统科学方法应用的广泛性令我吃惊。

我学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面我就谈谈系统科学方法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只是短时间的学习,可能对系统科学方法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浅谈一下吧,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还希望老师指正。

摘要

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系统科学方法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在系统科学和知识管理这两个全新的学科领域里搭建起了一座桥梁。

在分析知识管理的系统科学特征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控制论和复杂性分析理论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机理。

随着系统科学的完善和发展,它必将在未来科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作为知识管理,在系统科学的指导下,必然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关键词:

系统科学;

控制论;

复杂性;

知识管理

1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课上杨老师介绍很多系统科学方法,如:

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灰色系统理论、混沌理论等。

系统科学方法论所包含的内容如此丰富以致于我有点混乱了。

由于本文主要是研究系统科学方法的控制论和复杂性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因此,以下主要介绍这两个理论。

1.1控制论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1)控制论的内涵:

1948年诺伯特·

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首次提出控制论一词。

在控制论中,“控制”的定义是:

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叫控制。

控制论是关于控制系统一般规律及控制过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控制系统。

控制论的三个基本部分:

A.信息论:

主要是关于各种通路(包括机器、生物机体)中信息的加工传递和贮存的统计理论。

B.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

主要是反馈论,包括从功能的观点对机器和物体中(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研究。

C.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的理论:

即与人类思维过程相似的自动组织逻辑过程的理论。

(2)控制论系统的的主要特征

第一,要有一个预定的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

例如在上述的速度控制系统中,速度的给定值就是预定的稳定状态。

第二,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有一种信息的传递。

例如,在速度控制系统中,转速的变化引起的离心力的变化,就是一种从外部传递到系统内部的信息。

第三,这种系统具有一种专门设计用来校正行动的装置。

例如速度控制系统中通过调速器旋转杆张开的角度控制蒸汽机的进汽阀门升降装置。

第四,这种系统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身的稳定,内部都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换言之,控制系统都是一种动态系统。

1.2复杂性分析理论

系统科学的复杂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对于复杂系统的控制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复杂性分析进入到系统的分析中来,认为系统存在诸多复杂性。

这既是因为系统包含的元素众多,也是因为系统内各元素的关系十分复杂。

如何在这种复杂的系统中进行优化选择,就成为了复杂控制理论研究的对象。

(1)复杂性的定义:

关于系统的复杂性,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钱学森从系统学的角度给出了定义:

所谓复杂性实际就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

这一定义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复杂性的本质的,也指出了解决复杂性的途径就是对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通过这一途径就能很好地掌握复杂性的本质所在。

应该说,复杂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类系统的属性特征。

这类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复杂系统。

(2)复杂系统的复杂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作为复杂系统,根据前面我们对它的复杂性的度量的认识,应该是在其内部的要素和关系数目上都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我认为其结构复杂还体现在要素和关系数目上,而是体现在内部关于系统的子系统和分系统的区分以及结构层次的区分上。

即使整个系统的内部要素和关系数目都相同,但是其分系统或者子系统的区分以及结构层次的差别也会体现出不同的复杂性。

②系统层次的差异性。

复杂性系统的层次性并不一定多,而是在这些层次中所体现的层次关联方式的复杂性。

即使是很少的层次,只要层次间的关联方式十分复杂,也会让系统显现出复杂性的特征。

③系统动态性。

众所周知,系统是具有进化和发展的特征的,一个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进化和发展,当它还处在量变过程时,人们很难发现其内部发生的变化,而当系统体现出这种变化时,这种变化已经完成。

所以系统的这种动态性也注定了它的复杂性。

2知识管理理论的概念及特征

知识管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追溯人类发展的历史,自古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还是管理学上对知识的探索已有悠久的历史。

文字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记录当时的政府和商业等方面的文明状况,并可以将这些知识代代相传下去,而隐含在这些记录里的有用的信息就会对处理一些新事物具有指导作用。

这种保存知识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古代藏书室的出现,这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知识管理。

目前,对于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还是众说纷纭。

学术界普遍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管理是指知识经济环境下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总称;

狭义的知识管理则指对知识及知识的作用进行管理。

本文比较倾向于狭义的知识管理的说法。

根据叶茂林的定义,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知识生产、分配、交流、整合、内化、评价、改进全过程进行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增加企业只是增量和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程度,保证企业高速、健康、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它既是对知识本身作为一种实体的管理,同时也是对知识作为过程,为知识在组织内很好地传播、交流、共享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管理的手段也逐步知识化。

(2)知识的载体是人,对知识进行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管理。

(3)知识管理强调对显性知识管理,更加注重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对于隐性知识,由于其不具备显性知识易于管理的特征,管理的难度很大。

而这部分知识往往作用又很大,这就给组织的知识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4)知识管理除了要在组织内部强调知识的共享,同时从系统的角度,更应该强调从外部获取知识。

(5)知识管理给组织的结构也带来很大的变化。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都事业制或者按照部门所进行的业务不同进行分类构建的,但是这种组织结构显然很难满足知识管理的要求。

知识管理要求组织打破信息孤岛,在组织内建立起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这就要求企业彻底抛弃以往企业按照部门业务进行分类的标准,而应该是在部门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个项目小组。

3系统科学方法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3.1基于系统科学的知识管理

针对我们前面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这里我们利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给知识管理做如下的认识: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好地使已有的和外在的智力支持在组织内获得更大的应用空间,为组织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组织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而采取的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

包括战略的、战术的,宏观的、微观的,长期的、短期的等各种层次。

知识管理应该是有层次之分的。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知识管理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组织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系统又具有的特征,及时地调整管理的方法、步骤,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系统旺盛的生命力,促进系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知识管理的系统科学特征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知识管理的总体目的是通过对自身知识的管理,增强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保持系统自身生命力、创造力,促进系统的和谐发展。

就具体层次而言,知识管理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目的:

(1)从宏观层次来看,企业的知识管理应该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战略,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知识管理这一问题,同时纳入到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当中,制定出具体的知识管理战略体系以及实施步骤;

从微观层次来看,知识管理的每一次具体的业务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利用已有知识作指导,同时也要注重利用每次业务的实施为企业积累更多的知识,充实企业的知识库。

(2)从长远来,我们要懂得知识对于企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的重要性,努力做好对知识现有知识的管理以及外来知识的获取,同时也要懂得,知识管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从短期来看,我们可以对现有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总结,尤其是那些已经被验证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的知识,包括经验、教训、技术、方法、心得等做好整理,以便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汲取营养,防止错误的发生。

(3)从业务范围来看,通过对企业日常知识的积累,把企业的业务逐渐分离成日常处理业务和危机处理业务。

把那些在企业的每天工作中都要处理的事情整理出来,形成一定的日常业务规范和条例,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参照这些规范和条例,提高企业一般业务的处理效率。

同时也通过知识的积累,整理出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使得企业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时能够迅速地做出调整,及时形成应对方案,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应该说,这是企业在处理知识管理当中应该首要注重的方面。

3.3系统科学方法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有效地位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竞争力的手段,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都面临很多障碍。

作为一个复杂的科学,它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在认识它的时候关心的是整体性而不是局部性,这就为利用系统科学来研究知识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事实上,利用系统科学对知识管理进行研究,这本身就充满了系统的观点和创新,对于知识管理的发展和系统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双重的意义。

本论文从控制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对知识管理进行分析,提出知识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大系统,对这一系统的控制,应该利用系统科学的分解与协调方法进行有效控制,指出控制的目的就是让知识系统沿着人们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进化。

3.3.1控制理论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1)知识管理系统的自适应性控制

系统的适应是针对系统与环境关系而言的,一个运行良好的知识系统应该是能够与环境相适应的,但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环境变化迅速,这对于知识系统内部的知识淘汰率是很高的,很多知识在环境的变化中就开始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了。

此时,就需要知识系统需要有很强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要求,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进行更新,同时为了这种更新,还需要对整个知识系统的组织结构进行更新来适应这种变化。

自适应控制就是在这种自我调节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内部的自我控制,使得。

系统的自我调节达到一个理想的最优状态,或者为了达到某个最优状态找到一条最佳路径。

因为知识系统的自我调节总是有时效性,一味地跟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那就意味着系统总是在不断地跟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进行自我调节,而完全没有对环境变化方向的监测或者预测。

实际上,这种预测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指明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向,为系统及时地进行自适应控制做好充分的准备。

(2)知识管理系统的自我修复控制

知识系统在运行时也会出现故障或者损害的现象,例如文件的丢失,掌握重要知识的人才的流失等现象。

这种现象其实作为知识管理来讲,是知识管理或者说是学习型组织研究的重点。

对于知识系统来说,最大的故障就是掌握重要知识的人才的流失,流失的方式很多:

跳槽、退休等。

但是不管怎样,当这类人才一旦离开系统,系统原有的功能将受到很大的损坏,甚至会造成整个系统功能整体瘫痪。

知识系统的自修复控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系统设计方案,知识系统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或者说具有局部自我修复功能。

针对上面的情况,这种自我修复就是一种自我复制功能。

在知识系统建立之初,为了确保知识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应该设计系统的自我复制机制,就是说要让那些掌握了重要知识的人才的知识成为组织知识,一旦知识和他的载体分离开来,那么,知识就能保存下来。

而且随着组织知识的积累和人们不断的贡献,不断地分离出来,这种保存下来的知识也具有了自我修复的功能。

所以说,知识系统的自我修复控制,就是在系统内完成知识和它的载体一人的分离过程,使知识从个人的头脑中分离出来,形成组织知识。

这些分离出来的组织知识就形成了知识系统的自修复控制器。

这一过程也是知识共享的过程,通过对分离出来的知识共享,就实现了自修复的机制。

3.3.2复杂性理论对知识管理应用原则

知识管理本身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知识管理所涉及的要素十分复杂。

知识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信息,技术等,还包括人的精神和智力、社会因素、文化等一些因素。

应该说,知识管理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管理,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2)知识系统的内部关系十分复杂。

知识管理所涉及的关系有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几乎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总和,其复杂性可想而知。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关系才能真正地处理好知识管理各个方面的事情。

(3)知识管理的过程十分复杂。

知识管理由于涉及了众多的要素和关系,在处理这些要素和关系的过程中,就要运用更多的方法和理论,这一过程将是一个是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和复杂性分析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非常繁琐和复杂的过程。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它的复杂性。

一是要把握知识管理的对象的复杂性,也就是知识的复杂性;

二是管理过程的复杂性。

为此在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虽然知识管理面临诸多的复杂性,但也不是完全就不能认识的。

我们要看到,我们利用知识管理是为我们服务的,能够全方位深入了解当然是非常不错,但是作为一种工具,有时候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只要知道其具体功能就足够了。

②开放性原则。

知识管理是~个以知识为对象的管理方法,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知识管理具体实施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原则,那就是要不断吸收来自系统以外的全新的知识,提高知识更新的速度;

同时也通过这种知识的吸收来提高知识管理本身的效率。

这种开放的原则不管体现在“拿来”,还应该体现在‘‘送出去”,也就是要与外界共享,通过共享了提高自身的内涵。

③局部发展的原则。

虽然知识管理十分复杂,但是就其局部来看,我们可以认识的。

认识那些对我们工作有用的部分,并且这些部分不断地进行挖掘和发展,拓宽我们对整体知识管理的认识还是有益处的。

总之,知识管理既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创新过程。

我们把复杂性理论引入知识管理,目的就是想通过利用复杂理论来为复杂的知识管理提供一种对应的研究方法,指导知识管理的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4结论:

利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知识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但是作为一种方法,系统科学必将在知识管理的研究及应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为知识管理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这扇大门,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知识管理这一新学科作为系统的一些特征,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管理的特性指明了方向。

应该说,系统科学是研究知识管理这一复杂系统有力的工具。

知识系统同时也是通过自身和外部控制来调整自身发展方向沿着人们预期的目标前进的控制科学,知识系统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进行知识管理时要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来应对这些复杂的特性。

本文在系统科学和知识管理这两个全新的学科领域里搭建起了一座桥梁。

把系统科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来研究知识管理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具挑战性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项十分意义的工作。

随着系统科学的完善和发展,它必将在未来的科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湖南科技出版社,1982年.

[2]魏宏森.系统科学方法论——一种新工具论[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85,3

(2):

2-13.

[3]刘珙.系统科学思维方法论与信息时代[J].论坛,2002,(7):

423-425.

[4]柯青,沈惠敏,刘高勇.企业协调知识管理的系统科学性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9):

115-119.

[5]叶立国.国内外系统科学文献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10(4):

25-32.

[6]郑文全.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

概念基础和研究课题[J].管理世界,2012,(5):

157-168.

[7]蔡永鸿.提升企业知识管理的路径研究[J].经管空间,2014,(4):

60-61.

[8]王海青.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

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