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19151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更有甚者,在农忙季节,无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把安全问题当儿戏,看的比较简单,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二是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从目前我县农机校情况看,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只保"

吃饭"

培训质量无法提档。

教学上,缺乏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教学直观的实物教具和教学挂图,不能及时更新培训新知识、新技术,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进展。

  三是近年来分配的农机专业院校毕业生少,高学历、高技能师资缺乏,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强化壮大。

  三、建议

  1、广开生源,适应形势。

生源是农机培训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生源,其它工作就无从谈起。

生源不足是困扰农机培训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生源。

一要注意改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农机化有了大的发展,对农机培训的需求自然会大大增加。

二要农机监理部门加强田检路查,杜绝无证驾驶现象。

三要广开办学门路,拓宽培训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师资、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四要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培训时间,使机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会实用的操作、维修等技术,切实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创造社会重视的浓厚氛围。

有计划地定期对农机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提升其行业荣誉感。

  3、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

同时,基层工作站也受到经费的制约,培训时间和教学内容不能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

因此,建议要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让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训和鉴定经费,保障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4、发挥整体效能,创建"

平安农机"

.搞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是农机教育培训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从源头上保障"

建设的重要措施。

要正确处理好培训与监理的关系、切实解决好重管理轻培训的问题,坚决杜绝只收费不培训的现象。

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凡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放驾驶证件,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培训和农机监理、农机推广等部门要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5、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机以及工业机械新技术也将得到充分推广和利用。

在培训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

这就要求教师集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一体,在教学中打破理论试验实习的界限,把其合为一体,做到讲、练、做同时进行。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来提高教师素质,使其成为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优秀人才。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二)

  一、基本情况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

介于北纬32°

11′-42°

57′、东经92°

13′-108°

46′之间,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全省辖14市、州,86个县市区,2008年底,全省总人口2628.12万人,乡村人口1783.18万,乡村劳动力1101.89万,其中:

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为727.57万人。

全省实现生产总值合计3176.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62.27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15%;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4元,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至2008年底,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86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08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6.1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83万台,联合收获机2630台,农用运输车46.58万台,农机作业量达18.379万标亩,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0.5%.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农田灌溉、农业植保基本实现机械化。

农村中拥有各种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5.8万个,农机户82.7万户,从业人员达110多万人。

  我省农机化学校大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管理体制健全、师资队伍雄厚、教学等基础设施完备,多年来培训了大量的人才,为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农机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农机,面向社会,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开展农机培训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和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发展。

  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市县级农机校86所,其中52所为农业部四有机校。

现有教职工960人,其中管理人员255人,教学人员441人,教练员269人;

教练场地96.9万平方米,教室面积3.6万平方米,电教设备361台,教学用拖拉机、犁、播种机等配套农具3200台(套),固定资产达3500万元,年培训能力5万人。

按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从2005年起我省开始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实行资格认定。

截止目前全省有83所农机校通过评审,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

  二、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1、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农机实用技术人才。

我省农机校分别隶属于各县(市、区)农机(牧)局。

农机化学校以培训各类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为主,担负着农民的农机技术培训教育工作,多年来累计培养了拖拉机驾驶员、农用汽车驾驶员、农用三轮车驾驶员、修理工、乡农机专干、农机会计、农具操作手等农机技术人员200多万人。

为全省农村基层培养了大批农机、农技实用人才,起到了农村科技知识培训主阵地的作用,为发展农机化事业、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008年,全省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6.03万人,其中,农机管理人员1484人,农机技术人员11498人,农机监理人员578人,农机操作人员145601人。

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0956人,农用车驾驶员5248人,修理工8121人,农具手95293人。

在2003-2007五年间,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机大户培训班420余期,累计培训农机大户人员达1.24万人(次),发放农机培训教材75000册,印发各类宣传资料75万多份,捐赠各类机具30多台(件)。

  2、逐步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文化程度低、年龄差别大、接受能力弱、分散不易集中是农机培训的鲜明特点。

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广大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者探索、总结,积累了许多适应培训农民要求的好方法、好形式。

  一是开展综合培训。

除培训拖拉机知识外,还开展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绿色证书和职业技能知识,提高了学员适应市场、就业和致富的能力。

  二是开展送教下乡,上门培训。

每年,省上都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

利用冬闲农村集中教育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上门入户宣讲农机安全政策法规,开展安全操作知识技术培训。

春耕之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甘州区利用"

科普之冬"

、"

科技三下乡"

等活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服务"

小分队"

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现场为农民群众解决疑难问题。

  三是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培训。

县市农机化学校,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对于新型农机具,农机教师配合农机推广部门技术人员联合生产销售人员现场讲解培训操作使用技术,开展培训与指导,效果明显。

天水市针对近三年多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大量补贴机具投放,农机操作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农民都是第一次使用机具,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投放机具比较集中的村组开展技术培训,让教员给群众讲机具的结构、原理,正确操作与使用,调整与维修,使更多的农民不仅用得起,而且还会用,极大地促进了补贴机具使用效益的提高,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为实现机具的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武山县农机校还从社会上聘请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开展技能操作培训,通俗易懂、实践性强,从而保证了培训质量。

  四是偏远乡镇设点延伸培训。

针对部分乡镇村组地处偏远,科技信息不畅的问题,县市农机化学校先后在这些乡镇设立了农机化技术培训分校或培训工作站,定期组织开展驾驶操作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等农机科技服务活动,有效地延伸了农机科技培训服务网络。

有些地区开展的"

菜单"

式培训,将培训专题以多媒体形式制作成培训"

由农民群众按需"

点菜"

农机部门"

配菜"

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3、探索了农机教育培训的新模式。

各地在开展多门路办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由单一培训农机技术向多学科联合办学的转变。

一是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近两年全省培训农机修理工近2000人,他们都获得了农机修理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外出打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玉门市农机校举办了农机职业技能技术培训班,为准备购买收割机的农户进行安全操作规程、驾驶技能、外出务工常识和机具人身保险等知识的培训,为他们参加跨区机收提供技术技能保障。

二是大胆尝试横向联合办学,提升培训服务档次。

如敦煌市整合资源,采取上挂、下靠、横联的联合办学路子,先后与甘肃农大机电学院联合开办了机电大专班,与电力公司联合开办了农村电气化中专班,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农机高级管理人才,同时也形成了农机技术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学历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格局,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

这种组合式培训模式突破了农机分类培训的结构框架,适应了当前现代农民综合技能培训的要求,探索了农机培训的新模式。

  4、开创免费管理惠农新举措。

白银市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针对农机培训经费匮乏、农机培训手段尽失及农民负担太重等问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些治本的政策,促成了免费管理政策的出台。

  2007年,白银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实行农业机械免费管理惠农政策的决定》。

按照《决定》精神,先后研究制定了免费管理实施方案、拖拉机入户管理细则、农机驾驶员培训细则、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等文件,编写了培训教材。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拖拉机驾驶员进行登记造册。

同年9月,市政府在景泰县永安村组织召开了农机免费管理及启动仪式现场会,从此拉开了全市免费管理的序幕。

农机部门统一组织,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机,保证拖拉机入户及驾驶培训工作不走过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也随之走上规范化。

  5、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起步良好。

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关键。

不少市、县农机化学校,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从2006年开始,经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批准,全省共有70多所农机校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三年累计承担培训任务34900人,培训资金1120万元。

培训范围涉及农机驾驶、农机维修、电焊、电工、装载机驾驶、车工、钳工、建筑工、缝纫工、家政服务、保安等十余个工种。

  6、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势头强劲。

我省从2006年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共建立了25个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和培训基地,共有174名考评员,其中:

高级考评员22名,鉴定工种涉及农机修理工、农机营销员、焊工、电工等12工种,获证人数达7000多人。

2008年,已在全省30个县(市)开展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3031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三、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做好全省农机培训工作,从2005年开始,省局成立了由主管副局长任组长,科教、计财、培训、推广、鉴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农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区)也都成立相应的培训领导小组。

要求各级农机部门要把农机培训作为新形势下农机化主要工作来抓,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年初要制定农机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培训思路、培训目标、任务分工,确保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

建立了四方参与的培训机制,即建立农机管理、农机培训、农机推广和农机企业四方共同参与的培训机制,有效促进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发展。

  2、做好配套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规范培训行为。

为认真贯彻农业部发布实施的《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我局依据《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相关配套办法,从而保证了资格许可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相继制定了《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格许可办法》、《甘肃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评估办法》。

同时制定了《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办学资格核准办事指南》,经2005年6月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向社会进行了公告。

对审批内容、主要法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及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做了详细说明。

并编制了《甘肃省农机局行政审批流程图》,从而做到了政务公开,方便申报单位了解审批程序,强化了法制观念,做到了依法行政。

保证了培训机构认证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培训行为。

  3、注重农机培训工作实效。

各地结合实际,大多采取了以短训为主,长训互补,农机培训和农机推广结合,农机培训与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对从事农田作业的农机户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地头现场演示、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了实用技术和新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了农机户接受和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农机科技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农机户的培训,提高了农机户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了他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能力,强化了他们的科技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和带动了周边广大农民应用农机化技术的积极性。

  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一是将培训工作与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提高农民掌握农机新技术的能力,提高技术示范推广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将培训工作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相结合,提高他们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保安全的本领;

武威市凉州区按照农机大户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了"

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农机协会"

.协会由农机大户51人,带机入会,拥有农机具150台(件)总价值395.4万元,其中推土机17台,联合收获机6台,大中型拖拉机29台,其它农机具98台(件)。

协会定期对会员进行业务培训,在主要农时季节还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东征西出开展跨区作业,提高农机大户的经营效益,充分发挥了农机服务组织在培训农机大户中的作用。

三是将培训工作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将培训工作与购机补贴工作相结合,提高农民对新机具的驾驶操作和使用机具的能力。

五是将培训工作与"

农机安全生产年"

活动和创建"

工作相结合,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全省农机监理系统结合行风建设和评议活动、"

创建活动和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摸底活动,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培训。

组织农机户观看农机事故案例录像,请农机监理人员讲解本县区事故案例,使广大农机户真正从思想上树立"

安全第一"

的思想。

六是将培训工作与"

阳光工程"

培训相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输转,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

全省在10个市州25个县区举办了23期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班,培训鉴定人数3013人。

  四、我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及需求

  "

十一五"

期间我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总体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立足农机,面向社会,坚持农科教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以创新为主线,以常规培训为基础,以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和农村劳动转移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事业的快速发展。

  省上提出到2010年,全省青壮年农民全部培训1次,使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70万人以上;

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目前,活跃在全省各地的农机户约占农户总数的五分之一,农机手约110万人,约占乡村人口的5.8%,并且以每年5-8万人以上的速度在递增。

我省计划每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0万人以上,其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3万人,农机维修经营人员1万人,各类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操作人员7万人。

至2015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70万人,其中:

新购机农户30万人。

年均培训需求在10-12万人左右。

这些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带头人和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把这些人培养成为既会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又会现代农业的经营、服务,必将会推进现代化建设。

  通过调研走访农机从业人员、购机补贴农户,农机技术培训需求主要是:

(1)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驾驶技能、微耕机操作技能及农机新技术运用、农机化法规知识、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及机械维修、保养调整和安全知识等;

农机维修人员最需要在农业机械原理、机械基础、维修电焊知识等方面渴望得到培训提高;

农机经销人员希望在农业机械营销、机械故障排除等方面得到培训提高。

(2)农民认为比较适宜的农机培训地点是就近按区域建立基层培训基地,不定期办班,按需开展技能和技术培训。

(3)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农机实用技术读本或教材,免费下发农民学习。

(4)免费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

  五、今后我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按照农业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局制定的《甘肃省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培训目标和任务。

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把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培训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规划和配套措施。

要建立健全培训责任制,实行培训目标责任考核管理,落实培训任务。

要建立健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统一组织,互相配合,通力协作。

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机人员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科技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按照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农机成人教育必须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社会、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农机化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干部、职工队伍培训要结合干部队伍业务知识更新的需要,进一步做好县乡农机化干部、职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机化队伍素质。

要改进方法,农机培训要与新技术推广、农机制造企业等单位紧密结合,协同作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各种新技术,提高广大农机户运用各类新型农业机械的技能。

  3、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培训模式。

一是要加强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

农机系统内部,要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建立高效协调机制;

二是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

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是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

充分利用市县两级农机化学校的培训资源,探索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市校与县校之间、市与市之间联合办学的路子。

四要农机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合的有机结合。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关键在组织,重点在培训,难点在就业,要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全面推动农机大户和新购机农户的培训。

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化学校,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积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提高农机大户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种粮水平。

要以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系统为依托,以粮食主产区农机种粮大户为主要对象,以粮食机械化生产所需的关键机械化技术、经营服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为主要培训内容,按农时、分区域、分作物、多形式进行培训。

培训行动要与职业技能鉴定、绿色证书培训等工作结合,与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校结合,与有关项目、科教下乡等工作结合进行。

同时充分发挥农机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人员的作用,积极做好对新购机农户的培训,即购买一台、培训一人、购买一批、培训一片。

  5、发挥整体效能,创建"

建设的重要措施,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化学校都要切实提高驾驶员的培训质量,严把培训考试关。

  六、当前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我省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长远发展看,我省的农机培训工作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

据初步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