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039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管理统计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统计数据的描述、抽样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本课程将管理统计学基本原理、实际管理问题和SPSS软件应用结合起来。

课程简介(英文):

Thecourseofstatisticsformanagementisacorecurriculumof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Thecontentofthecourseincludesgatheringandsortingoutstatisticdata,describingstatisticdata,samplingandparameterevaluating,hypothesistesting,hypothesistestingforclassifieddata,variationanalysis,correlationanalysisandregressionanalysis,etc.Thiscourseintegratesthebasicprinciplesofstatisticsformanagement,practicalproblemsinmanagementandSPSSapplicationintoawhole.

一、课程目的

本课程所提供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管理学、社会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数量方法。

正确掌握和应用管理统计学方法,对解决大多数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及其相应的研究,都是重要的。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该课程所提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上、方法上、思路上和工具上的帮助和指导。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理解管理统计学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掌握管理统计学的概念、特点、及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意义;

了解管理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了解管理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主要内容:

管理现实中的统计应用;

管理统计学的含义、特点与主要内容;

管理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8学时)

掌握总体与样本的概念;

掌握数据的计量尺度与类型;

了解常用的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及收集数据的质量要求;

了解调查方案的设计基本思想;

理解抽样调查的有关基本概念。

总体与样本;

数据的计量尺度与数据类型;

获取数据的抽样调查方法;

调查方案的设计;

收集数据的质量要求——信度与效度的概念;

常用的抽样方法简介。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概括性描述(5学时)

掌握样本数据的图形与表格表示的基本方法;

掌握样本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与离散测度的概念与方法;

理解样本数据特征表示的综合图形方法-箱形图;

了解样本数据集合的峰度与斜度的概念。

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样本数据集的集中测度;

样本数据集合的离散特征;

箱形图;

样本数据集合的峰度与斜度。

自学:

用Excel或SPSS绘制条形图、饼图、直方图、茎叶图、箱形图;

及用Excel或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的方法。

第四章抽样与参数估计(8学时)

理解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

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与特征及掌握c2分布、t分布、F分布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理解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与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理解参数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

理解点估计的矩估计法与极大似然估计法并掌握总体均值与方差的矩估计量与极大似然估计量的计算;

理解评估点估计量优良性准则;

理解参数区间估计的概念;

掌握正态总体或大样本下总体特征及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并能应用于参数样本容量的确定。

抽样与抽样分布;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点估计的简单应用与利用区间估计确定样本容量。

其中有关计算与应用应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并展开适当的案例分析讨论。

第五章假设检验(6学时)

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原理;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掌握单个正态总体与大样本下一般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的方法;

掌握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

掌握两个正态总体或大样本下两个一般总体均值比较的假设检验方法;

掌握用Excel或SPSS进行单个总体或两个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的方法。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单个正态总体与大样本下一般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两个正态总体或大样本下两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

利用SPSS(或Excel)进行假设检验。

结合案例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学习有关假设检验的方法并理解如何应用参数假设检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第六章方差分析(6学时)

理解方差分析的有关概念与基本思想;

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无重复实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及*重复实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原理;

掌握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进行上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方差分析的概念与基本思想;

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的原理与计算;

无重复实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原理与计算;

*重复实验的方差分析原理与计算;

用SPSS(或Excel)进行方差分析。

结合案例教学与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方差分析的原理、学习用SPSS(或Excel)进行方差分析并理解用方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相关分析(4学时)

理解变量的相关关系的概念;

掌握简单相关系数的计算;

理解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原理;

掌握用SPSS(或Excel)计算简单相关系数并对其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简单相关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相关系数异于零的假设检验;

用SPSS(或Excel)进行相关分析。

第八章回归分析(8学时)

理解回归分析的概念;

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成与基本假设;

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最小二乘法;

理解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掌握用SPSS(或Excel)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并能应用于简单的管理实际问题;

了解将一元非线性模型化为线性模型的方法;

*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有关概念与估计方法;

理解用SPSS(或Excel)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有关基本假设;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最小二乘法;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

F检验、t检验;

用SPSS(或Excel)进行一元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用SPSS(或Excel)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

上面标注*号的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进行调整.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深刻理解统计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内涵,并能够灵活运用描述性统计学与推断性统计学方法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统计学发展的趋势。

在这样的趋势下,要求我们的管理统计学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首先阐述清楚管理统计学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背景与其所解决问题的定位与对象,在此基础上强化基础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并选择相应案例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与分析。

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统计学思想,以及统计方法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工具,并能够综合运用统计理论与其他经济、管理理论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的基本方式是:

讲清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思路(舍弃证明过程的讲解与讨论)、主要用途和特点,通过例题讲明相应统计知识的应用,通过课堂演示和课后练习,使学生不仅有正确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而且有运用成熟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寻找本专业问题规律的能力。

管理统计将着重采取案例研究、课程作业、小组讨论、计算机分析演示与课后上机练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分析的能力,及提高学生(按照国际规范)分析与研究管理问题的能力。

第4章开始每章应采用一个综合性的案例来介绍有关的统计思想与相应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演示SPSS(或Excel)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

并且建议各种统计方法都采用案例的方式引入。

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或详细介绍有关案例;

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管理统计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由于使用通用的电子表格软件或成熟的统计软件,因此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实验课,但课堂教学中应强化运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演示,并每种统计分析方法布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的作业。

此外在课程结束之前也可安排一次集中上机检查课的环节。

考试可采用闭卷方式也可采用开卷的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考试题型应尽量多样化。

总评成绩:

平时作业及案例讨论30%,考试占7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后续课程: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

胡培、王建琼,《管理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参考书:

[1]马庆国,《应用统计学:

数理统计方法、数据获取与SPSS应用》,科学出版社,2005

[2]李金昌、苏为华,《统计学(修订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刘金兰,《管理统计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4]李金林,赵中秋主编,《管理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5](美)格罗布纳等,《商务统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注:

1、“课程代码”由教务处教研科统一填写;

2、“课程性质”按培养方案的“课程性质”及“必/选修”两栏填写;

3、“适用专业”按招生简章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