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041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师素养导论》第一章教师道德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学校管理实践表明:

高效的师德建设带来共享价值观,信仰、理念和责任是学校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①师德修养的不断强化,必然会促进教师更加自主发展,勤于学习、善于反思、精于教研,专业技能和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而专业技能的提高,又会更加有力地促进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展示出高尚的师德。

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节教师道德素养的内涵与功能

教师道德素养,也称做师德、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既是教师工作与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教师内在自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品质。

优良的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力量,而且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个人走向幸福、提升生命存在品格的基石,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品性。

充分认识教师道德素养的内涵与功能,认真分析当前师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不断提高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尊敬、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追寻和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是我们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教师道德素养的内涵

教师道德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的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道德素养的概念,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相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守和应该具有的。

二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约束性、他律性,说明只要从事教师工作,教师就必须遵循这些行为规范或准则,这是职业、社会等因素对其全体从业人员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无论何时都客观存在的,不遵守、不具备这些要求就要受到批评或处罚。

三是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自觉性、自律性。

教师在遵循职业行为规范、准则的实践中,会不断地将其内化而成为自己自觉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自主地支配自身行为。

而且,职业行为规范内化为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的程度水平是不一致的,具有个体差异,因此,教师道德素养也就成了其职业生活中所必须不断进行、不断提高的一个长期过程。

二、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功能

教师作为社会的人,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也存在着自然的冲动、欲望、对功利的追求等,这些是与其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职业要求不相一致或完全背离的。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一方面是用职业道德的外在规范性、约束性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矫正和引导;

另一方面是用职业道德的内在性、自觉性,引导教师形成和提升良好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这也就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功能在发挥着作用。

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对教师行为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教师自身的职业追求。

作为社会要求,它常常通过树立榜样、社会舆论等形式,引导教师的行为向符合主流价值所倡导要求的方向发展,自觉做好教育工作。

作为教师自身的职业追求,教师的职业道德则通过道德评价来矫正教师的行为,约束其始终按照正确的规范要求去做。

同时,教师在遵循职业道德的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工作成就和社会赞誉,会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荣誉感等,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则会进一步转化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巨大动力,引导激励着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教师道德修养对教师的引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引导教师自我修养的方向。

所谓引导,就是促使事物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认清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还要在向目标方向前进的过程中不断矫正那些偏离目标的行为或方式。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自我修养来说起着这种指明方向、矫正行为、保证目标实现的作用。

(2)引导教师正确评价自我。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为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而对教师工作提出的道德要求。

社会舆论在对教师职业行为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必然将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尺度或标准之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是非、善恶、优劣等价值判断,分析和评判产生原因,从而达到对教师行为的规范与约束、激励与褒扬。

(3)为教师提供进德修业的动力。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对教师道德价值的期待和要求。

教师要想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舆论的肯定,就必须以此为进德修业的目标,从而引导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我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个性品质。

(二)对教师群体的调节功能.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必须处理好群体内部的相互关系,也必须处理好职业群体与社会的关系。

一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在教师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心理和舆论氛围。

同时,教师职业道德也会在每一个教师的心中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和监督的机制,从而有利于教师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调节教师与职业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职业还是人们谋求生存的基本手段,还没有完全成为人们生活的享受或第一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做教师未必是许多老师的自觉选择,也未必所有的教师都已经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去献身追求。

如何对待自己当前所从事的职业,就成了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果认为自己不能从教师职业中获得应有的物质自足和精神自足的价值,选择离开、跳槽也是个人的正当追求;

但是若坚持从事教育职业,那么对职业的敬畏与负责就应成为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职业态度。

什么叫敬畏?

敬是恭敬、端正、严肃、尊重的态度,畏是严谨而不敢胡作非为、大胆妄为的态度。

从教以畏,就是始终对我们从事的职业心存敬畏,始终对每天的教学心怀敬畏,始终对我们的学生心存敬畏,始终对我们的家长心存敬畏。

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在他的《致青年教师》中强调,要“对教师的职业生命负责”。

只有教师自己敬重自己的职业,自觉做好每天的工作,自觉进德修业,努力成为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才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才会真正拥有职业的幸福感。

(2)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正常、和谐、融洽,对教育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对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情感影响也很大。

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会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情感积极,精神专注,会自觉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完成课业,在品行修养上也自觉遵从老师的教导努力实践。

一个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无论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良好品德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样,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教师也最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渴望获得同事、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成员的尊重与信任,是教育工作者保持最高水准的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①而来自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成员的尊重与信任,也能够更大地激发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

(3)调节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

教师作为社会人、职业人,他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与生活之中,还会与其他人员发生关系,比如,与其他老师的同事关系,与上级领导的干群关系,与生活社区其他居民的邻里关系等。

教师职业道德中所强调的敬业、负责、尊重、关爱等思想观念和由此而形成的教师的个体品行,都会有助于规范、调节、指导教师的行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达到和谐一致。

(三)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符合职业道德的教育行为,有助于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行为。

示范性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论语·

子路》),正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形象表达。

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奠基作用。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

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

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于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性的真正教育。

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教育教学绝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简单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教师所教育的一切自然就会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而是一个与教师的个性密切相关的复杂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过精辟论述,他说:

“一分钟也不要忘记,在帮助别人认识周围世界时,我们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极重要成分而出现在别人的智慧和心灵面前。

别人认识世界时,不可能不认识我们。

我们教给他的知识,不是什么与人的个性分得开的东西,而是同人的感觉和体验的世界融合在一起的。

”因此,他特别向老师们建议:

“你的知识、你的求知渴望和阅读爱好,就是你个性教育力量的强大源泉。

”①“你的学生愈是深深地爱上你所教的科目,你这个教师也就愈优秀,在你个人身上教育者和教师也就愈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现的。

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

”②

(2)教师师德对于学生品德和学业的促进作用。

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做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人们的情感和观念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敬、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由于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

例如,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家,兴高采烈地对母亲说:

“妈妈,什么叫创造性?

今天数学考试,全班就我做对了那道加分题,加了10分,老师说我的做法具有创造性。

”家长拿过卷子一看,才考了66分,去掉加分,才56分,就批评孩子:

“56分算什么创造性?

那是你瞎蒙的吧。

”孩子红着脸说:

“不是蒙的,老师都说我有创造性呢。

”数学老师对他偶然做对题的一句表扬,竟变成了这个学生一股巨大的学习动力。

此后,这个孩子每天叫母亲给他找题做,越是难题,他越是非要做出来不可。

仅仅半个学期的努力,这个孩子就从一个差等生变成了全班第四名,从此成了数学尖子。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期待、鼓励、赞扬等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心智的成长。

(3)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示范与修正作用。

中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时期,而且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理论说教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最容易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认识是非、美丑、善恶,学习为人处世的。

方式,特别是小学生更是“比着葫芦画瓢”,学着老师的样子行事,把教师的一举一动当做自己行为的准绳。

因此,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就应该努力把希望学生养成的道德品质首先在自己身上具体化、人格化,给学生做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自己所希望的一切。

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班规》中有一条:

教师冲学生发火一次罚扫地一天。

有一次,因为一个女生使性子不愿给班里合唱的同学领唱,李老师猛拍钢琴,大骂:

“你不唱就给我滚出去。

”结果第二天黑板上写着大大的一行字:

“李老师昨天发火,罚扫地一天。

”李老师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一个人打扫了教室。

在这个事例中,李老师骂学生是“坏事”,但是他能够接受班规的处罚,以身作则,不仅维护了班规的尊严,还给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永远胜过干巴巴的说教,如果我们教师能像要求学生一样要求自己,我们和学生就一定会都变得更加优秀。

(4)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完善作用。

教师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教师的豁达、宽容、开朗、自信、乐观、坚强,容易给学生创建一个稳定而愉快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健康的心理支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形成朝气蓬勃、积极乐观的性格。

如果教师自私、狭隘、暴躁,讽刺或挖苦学生,则会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使其产生焦虑、自卑、惶恐不安,甚至怨恨心理,这种消极情绪体验严重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的性格,常常是形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对于一些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他们自尊心较弱,缺乏自信心,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些教师首先会稳定自己的情绪,不急不躁,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情感交流渠道;

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心去体会,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的忧伤与痛苦;

最后,帮助引导他们激发成功的欲望,坚定克服困难的决心,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鼓励,使其增强信心,从而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我们每个教师成长发展中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四)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功能,是指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到教师的思想之中,便会时刻规范着教师的行为举止,并以人格化、形象化的方式对社会文明起到示范作用,成为社会各行业人员学习效仿的楷模,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的这种示范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培养和与家长、社会的交往而实现的。

教育有两种职能,一是生产职能,一是政治职能,即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向前发展,同时也要向他们传授社会的道德规范,使他们成为维护社会向前发展的未来力量,给社会的精神文明注入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做好教育工作,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必然要与社会和家长等各方面成员打交道,以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消除或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

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既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工作技巧,也要求教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这样不仅使他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他们的人格、道德风貌还将对社会各方面的成员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教育频道合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20000余名公众中,有79%的人认为教师应该比其他职业的人在道德上负有更多的责任。

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应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和表率,教师本身被赋予更多的责任。

师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它本身的高低是构成社会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外,还可以身示范,成为社会的良心,带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当前教师道德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全社会中仍然是好的,但是,在有的学校、有的教师的身上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有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必将会严重影响学校及整个教师职业的形象,也会阻碍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育人意识较为淡薄。

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包括极个别重点学校的教师,不认真思考新课程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只是单凭个人以往的经验教学,知识贫乏,观念陈旧。

不认真钻研教材,不深入了解学生,不认真思考教学设计,不认真批改作业,成绩较差,学生意见较大。

还有的老师只注重完成自己的学科教学任务,忽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并及时交流、解答,还有极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

(2)专业功底亟待提高。

虽然目前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在逐年提升,专业化水准也在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相对自由的教育策略与内容,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暴露明显。

表现为:

一些教师学科知识老化,在教学中只能单纯就课本论课本,不能向外延展;

教育教学理论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单纯灌输式在一部分教师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汲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弱。

(3)体罚学生依然存在。

近年来,一直为人诟病的教师体罚学生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手段恶劣并给学生造成严重身心伤害的特点。

教育专家劳凯声、孙云晓2002年在全国10个地区进行的8000份抽样调查表明:

40.3%的学生曾被老师罚站或罚跑,29%的学生在放学后被罚留校,26.7%遭到老师的讽刺、挖苦和责骂,12.1%被老师禁止进教室听课,37.80k,被罚抄课文或做多遍作业,15.4%被打。

一位加拿大学者曾就体罚对孩子未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过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

调查显示:

被罚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

①因此,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为法律所不许,也严重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由此而引发的校园事故也影响极坏,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4)职业倦怠程度较高。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不能顺利应对压力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一般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冷漠,导致工作成绩和能力下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公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开展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也反映:

近9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其中近30%的教师存在着严重的工作倦怠,结果令人忧虑。

职业倦怠,一方面严重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导致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下降,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容易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个性品质存在问题。

近年来,因为工作压力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有的教师自卑心严重,最怕有朝一日下岗;

有的热衷攀比,心理处于失衡状态;

有的猜忌心较强,稍不顺心就迁怒于人,与他人不能很好地团结合作;

过大的工作压力使得有的教师焦虑失眠,忧郁孤僻。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专家们分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首要原因是因为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6)有偿家教屡禁不止。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利益驱使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个别教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利益至上思想严重,不热心本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创收上;

有的教师利用职业之便,进行有偿办班、有偿辅导,把重点内容、关键要点留到课后补习班上讲,从中谋取私利。

有的教师向学生强行推销各种教辅、考试资料;

有个别教师甚至向家长公开索要酬劳和礼物。

许多人混淆了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根本区别,把自己的职业简单地看成一个可以进行等价交换、谋取私利的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认为:

“实际上,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是有着天然分别的,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需要言传身教的,这一点就决定了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无法完全市场化,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以上这些师德缺失现象,虽然只是少数个别现象,但是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教师道德修养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阻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意义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素质,推动全社会的文明素养,等等,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教师提高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做好教育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又有着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一)师德修养为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

师德修养是教师能否胜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启蒙者、行为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其道德修养的高下对年青一代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乌申斯基认为:

“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师的进程,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

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

一个活的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因此,要想克服人类的愚昧无知和丑陋恶习,要想让人类历史上伟大而高尚的灵魂之光照亮年青一代的心灵,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必须首先要使自己接受先贤的教诲,遵循职业道德,内化为真诚执著的信念,外显为高尚文明的举止,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同时,师德修养也是教师促进自我发展的动力。

长期以来,我们常常以“道德文章”、“既做经师,又做人师”作为为师的最高境界。

在《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中,曾有一篇特级教师的故事。

这位省特级教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到一所农村学校去支教,而上课的班级又是全校出名的乱班。

上课铃响后,所有听课的老师都进了教室。

这问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尘。

特级教师用目光环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散落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地吹去了桌上的粉笔尘。

片刻的鸦雀无声之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课前对她心怀狐疑甚至不屑的所有老师和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

讲课的过程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之后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

讲完之后,她说了一句:

“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有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于是,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老师是特级教师,也从这朴实无华的言行中感悟到了自己的差距。

因此,以优秀教师、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知识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就应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努力方向。

(二)师德修养为教师增强了教育力量

师德修养的教育力量一直深受人们的重视。

“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