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055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共8篇Word下载.docx

**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力度,实施技改项目170多个,完成技改投资30多亿元,引进开发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LED灯具、石英坩埚、高纯石墨、新型工程机械、钻探工具等7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进一步壮大了企业规模。

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比年初增长个百分点。

  大力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

两年来,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0余项,其中申报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国家星火计划等国家重点科技计划3项,省、市级科技计划37项,组织组织县级科技计划60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670余万元。

有20余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四)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

以我县被列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单位为契机,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专利申报实施工作。

近两年共取得授权专利247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

企业专利申请量明显增加,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专利明星企业。

今年3月份,我县顺利通过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考核验收。

  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坚持把科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网站、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以及“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宣传普及活动。

两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活动30多次,发放科普资料20余万份,科技图书5000余册,科技类报刊发行量达到3000余份,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存在问题

  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少企业对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企业管理层特别是“一

  把手”还没有真正将自主创新摆到应有的高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重视程度还不够;

多数企业缺乏科技创新发展的长远规划,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不足,科技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科技投入不足。

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发挥不够,资金落实不够到位,对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不强。

多数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一些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优惠政策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比较突出,企业科研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够健全完善。

多数企业现有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大多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端的层次上,科研设施、研发手段不配套,企业一线技术力量不足,尤其高层次研发人员缺乏,研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三、工作建议

  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发展环境和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持续加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要求更为迫切;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并进的格局已经形成,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

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顺应时代要求,进一步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自觉增强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意识,把推进自主创新

  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实际问题,真正形成高度重视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科技、经济部门要切实把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更好地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积极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

  着力加强高新技术项目建设,培植现代产业体系。

在招商引资、新批项目、技术改造中要严格把关,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大力扶持培育电碳、碳素等示范企业,着力抓好电子、光电科技、叉车、数控焊机、单晶硅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LED及单晶硅等高新技术产品,拉长光伏光电、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加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增强产业聚集和承载功能。

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步伐。

按照“特色立区、规划引领、配套跟进、龙头带动”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光伏光电等主导产业专项规划,加快园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增强科技支撑服务功能。

优先发展光伏光电、装备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增强产业聚集和创新发展能力,使高新区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关于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XX-11-23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前段时间,我委就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我们分别听取了县科技局、县农经局和县人事局等部门关于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

走访了县科创中心、嘉善归谷园区和部分科技型企业并与科技管理人员及企业界代表进行了座谈;

召开了全县较具代表性的七家科技型企业老总座谈会,充分听取了有关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自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来,我县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XX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居全市首位。

农业科技创新作用充分显现,全县水稻、小麦、蔬菜、瓜果、食用菌等主要作物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了9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1万亩,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达到亩产750公斤。

综观我县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

方面:

  1、着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精品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科技优惠政策,近三年,全县共兑现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企业所得税4300多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6100多万元;

积极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推出中小企业债权信托基金、成立县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探索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多种举措创新科技金融体制,畅通企业融资渠道。

  2、努力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着力建设科技创业平台。

县科创中心自XX年落成以来,已累计引进孵化企业140多家,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企业14家;

XX年起建设了万平米的科创中心大云加速器,目前已有21家产业化科技型企业入驻;

XX年初启动了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76000平米的科创中心二期工程建设。

着力打造行业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在数码电子、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光源等全县主导产业方面均建立了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逐步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建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设了县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声产业专利数据库。

与中科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开展产学研合作。

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多家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攻关,指导我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使我县农业享受到最新科技成果。

科技接轨上海工作不断深化,近三年共签订接轨上海科技合作协议90多项。

  3、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到XX年9月底,全县共认定各级企业研发中心79家,其中省级17家;

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个。

大力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据统计,近三年全县共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79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

组织通过省级以上科技项目验收461项,向上争取科技经费支持万元。

深入实施专利战略。

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发明、创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XX年1至9月,全县共申请发明专利97项,同比增长67%;

授权专利1243件,同比增长25%;

累计认定专利示范企业省级11家、市级16家、县级21家。

  4、充分发挥农业“两区”建设载体作用。

随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县农业全面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两区”已成为我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集中平台和示范基地。

XX年,全县共推广农业科技成果5项,实施丰收项目29项,“两区”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已超过90%,全县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达到60万亩次。

“两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载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对科技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科技创新的核心战略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引导创业主体进行科技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

二是部分企业、尤其是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受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还较多的存在怕冒风险的思想顾虑,满足现状,缺乏风险经营理念和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三是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引领、鼓励科技创新的举措不多,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还不够,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环境。

  2、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仍较为薄弱。

一是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近年来县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尽管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科技经费中很大比例用于科创中心等平台建设,真正用于科技项目的经费仍然十分有限。

二是科技创新人才相对缺乏。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但由于我县城市整体规模较小,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够,因此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和团队还十分缺乏。

农技人员结构不合理,存着年龄老化、专业不对口、兼职过多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投融资体系建设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还不够。

调研中,企业界代表普遍反映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较为困难,在创业初期缺少政策扶持和指导,特别是缺少金融支持,企业融资十分困难,企业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一是产业规模还不大。

XX年,我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尽管比XX年增长了55%,但与江苏昆山等地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二是产业支撑作用还不够强。

XX年,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尽管居全市首位,但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是产业层次还不够高。

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层次偏低,没有形成能够带动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优势的产业集群,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4、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近几年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虽然逐步增强,但其自身用于科研的投入仍显不足,大多数企业尚未按有关规定提取科技研发经费。

一些企业用于科技研发的费用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少数企业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忽视高科技人员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忽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目前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以引进为主,自主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二次创新能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还不够强。

我县企业对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的比例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缺乏保护专利的良好措施。

  三、加快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着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增强各级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二要进一步落实好现有的政策措施。

要把现有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举措和行动,在贯彻落实上下真功夫。

要依法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保证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科技部门要合理安排资金投向,明确财政资金扶持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提高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和使用绩效,真正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三要完善人才政策。

推动科技创新与培养引进人才紧密结合,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深化人才

  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安居乐业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四要进一步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不断创新方法,优化服务,防止重引进轻服务、重引进轻转化的现象发生,全力促使项目早签约、早研发、早投入、早见效。

五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加快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推进银企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信用担保,完善我县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尤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投融资体系。

  2、不断强化产学研有机结合。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

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合资公司,共建研发机构,联合科技攻关。

要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战略力量。

在“十二五”期间应考虑引进发展为我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并把其建设成为我县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平台和技术创新源。

同时要结合我县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进一批科研院所,鼓励园区、行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

  3、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坚持高标准建设硬件平台,建立健全创业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科创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科创中心一、二期项目,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完善大云加速器运作机制,加快科技创业园建设,努力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孵化模式,使孵化器成为催生科技企业的“温室”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摇篮”。

要加快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电子电声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

努力建设和培育高分子材料、装备自动化控制、新光源等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并依托我县其它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再支持发展一批面向全行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4、逐步完善技术要素交流合作平台。

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和鼓励,创办和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市场信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支持发展技术交易、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加快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建设。

在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专利代理等方面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中介服务,促进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鼓励科技中介机构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联合与协作,使科技中介机构能够充分利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专业知识、人才优势和技术开发、检测等设施,成为开展科技中介业务的重要支撑。

  5、着力抓好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工作。

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

因为前者不能一蹴而就,而后者则现实可为。

要以信息化为目标,以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效益提升为重点,加快对我县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在着力抓好工业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要改革农业科研体制,逐步形成一个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农业科研体系;

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稳定、培养和支持一支精干的农业科技队伍;

要借助城乡统筹发展机遇,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合作社、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技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要组建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农产品项目精深开发研究,延伸产业链,强化科技项目支撑,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综合效益。

  依托科技智力优势,发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是提升首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按照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今年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建设首都科技创新平台工作的专项报告。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笔者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概念、国内外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经验等进行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科技创新平台?

  平台,原意是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为操作方便而设置的工作台,有的能移动和升降,也指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

后来逐渐地从这种实物的平台扩展到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20世纪初,汽车工业实现大批量、流水线作业时,平台作为一个工程概念开始出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平台”越来越多地被其他领域所使用,已成为具有通用色彩的术语。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的概念,国内学界尚有争议。

在实践中,我国从XX年开始启动建设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定义为“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性支撑体系”,主要由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等在内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方面组成,涉及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基地、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相关的共享制度和专业化队伍等内容。

  国外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定义也有差异。

  199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题为《走向全球:

美国创新新形式》的研究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创新平台(platformforinnovation)的概念,意指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人才和前沿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

促进理念向创造财富的产品和服务转化的法规、财务和资本条件;

使创新者能够收回其投资的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欧盟委员会在XX年提出了欧洲技术平台的概念,即在有着重大经济影响和社会意义的战略领域,自下而上将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起,共同确定这些战略领域的研发重点、期限和行动计划,进而建立面向全欧洲的重要创新计划,通过法律、组织、经济、社会、技术工具的创新来实施这些战略领域的重要创新计划,以实现未来欧洲经济增长、工业竞争力增强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从学理和实践的情况看,所谓科技创新平台,就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的系统,它具有公共和共用性质,由技术装备与物理空间等硬件和制度政策机制等软件有机集成,能够在科技创新的某个环节或某个阶段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平台的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从科技创新的环节划分,可以有服务于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实验室等基础条件平台,服务于科技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借鉴果商用化的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等,服务于科技产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等;

从创新平台建设的主体划分,有政府主办、企业主办、社会机构主办以及多方联合设立运营的平台;

从科技创新的要素划分,可以有技术转移平台、人才平台、资本平台等;

从平台所处的地域划分,可以有国际层级、国家层级、区域层级等。

一般说来,科技创新平台应该有如下功能。

一是资源整合功能。

平台既是对创新主体自身创新资源的整合,也是对公共创新资源的整合。

既要使各创新主体利用好自己的创新资源,又要坚持互利的原则,保证能将优势资源相互提供给同一平台上的其它创新主体,实现不同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

二是协调功能。

平台可以有效的协调和解决合作创新过程中“市场失灵”和“系统失效”等问题。

三是支撑与推动功能。

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运用创新资源、政策和制度,营造创新氛围,有效激励持续创新、获取竞争力。

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能相互帮助找出市场中的需求与自身资源最匹配的点,将内部资源

  优势发挥到最大,不仅支撑创新者沿着较优的技术创新轨道进行创新,而且还能促进知识创新,发现新的创新路径,产生显著的知识创新与知识溢出效应。

四是降低风险功能。

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高投入性,使得创新过程存在很高的风险性。

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可以降低创新风险,平台主体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能够维护主体间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消除因合作关系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维护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合作动力。

  国外如何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许多国家包括美国、欧洲一些国家、日本、韩国等都对科技创新平台予以高度重视,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创新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对欧盟以及英国、荷兰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欧盟委员会组织的创新平台可以分为五类:

可使一个部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新技术类平台,如氢燃料电池、纳米电子学、纳米医学、气冷反应堆等技术创新平台;

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技术平台,如植物基因组和生物技术、供水与卫生、光伏等;

基于新技术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技术类平台,如移动和无线通信、对欧洲有益的创新药物、卫星通信技术等创新平台;

为确保欧洲高新技术部门处于前沿而进行开发的突破性技术类平台,如内置系统、航空技术;

更新、振兴或重组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平台,如钢铁、纺织和服装、未来制造技术、建筑等技术创新平台。

欧洲创新平台的发展过程是自下而上的,即在大企业领导下,中小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公共机构、金融机构等积极参与下建立,欧盟委员会在各平台构建过程中仅起着推动和指导作用。

欧洲创新平台已成为欧盟第七科研框架计划的重要支撑,其重点领域覆盖了该框架计划的九大领域。

英国的创新平台是由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TechnologyStrategyBoard,TSB)于XX年11月推出的一项重要科技计划,旨在将各部门、企业和学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