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86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docx

DMP3366电压无功控制说明书新

杭州银湖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使用手册

 

DWK/BR-C(DMP3366)

微机电压无功综合调节装置

 

手册编号:

SLV-0608-06

www.yinhu-

目录

1概述1

1.1适用范围1

1.2基本配置1

2技术参数1

2.1额定参数1

2.2主要技术性能2

2.3测量系统及遥信精度2

3装置的工作原理2

3.1调节原理2

3.2闭锁条件3

3.2.1VQC闭锁3

3.2.2调档闭锁3

3.2.3电容器闭锁3

3.3分时段控制4

3.4控制方式4

3.5电容投切方式4

3.6投切电容器结果检查5

3.7动作次数5

3.8逆调功能5

3.9滑档急停功能6

3.10过压切电容器6

3.11低压切电容器6

3.12手动操作7

3.13辅助功能7

3.13.1装置自检功能7

3.13.2装置显示说明7

4装置定值整定及接线原理图、端子图9

4.1装置的安装开孔图9

4.2DMP3369线路保护及测控装置10

4.2.1装置背板端子图及原理接线图10

4.2.2定值清单12

5整定说明15

6调试大纲15

6.1调试注意事项15

6.2装置通电前检查16

6.3绝缘检查16

6.4上电检查16

6.5采样精度检查16

6.6开关量输入检查16

6.7继电器接点校验16

6.8定值校验16

7订货须知16

1概述

1.1适用范围

DMP3366无功电压控制装置适用于6KV及以上变压器自动有载调压及并联电容器投切,可同时监控两台主变,进行电容器分组(每组6台)或不分组投切,实现电压无功综合调节功能。

控制器采用电压优先的原则,自动识别系统的运行方式,支持系统的分列、并列运行的自动切换,无需人为干预。

针对系统配置的电容器的特点,装置通过整定实现对滤波电容器的严格顺序投切控制、对等容量电容器的综合投切控制、对阶梯容量电容器的优化投切电容器。

1.2基本配置

1)保护及自动化功能

a)自动调档功能;

b)调档时滑档,具备急停功能;

c)自动投切电容器功能;

d)电容器动作结果检查功能,电容器动作异常告警功能;

e)过压、失压切电容器功能;

f)调档、电容器动作次数统计功能,定时(每天0点)自动清动作次数功能,手动清动作次数功能;

g)分时段或按系统传输功率大小分段控制功能;

h)逆调功能;

i)手动调档、手动投切电容器的功能。

2)测控功能

a)Ia1、Ic1、Ia2、Ic2、Uabh1、Ubch1、Uabl1、Ubcl1、Uabh2、Ubch2、Uabl2、Ubcl2、P1、Q1、cos1、P2、Q2、cos2等模拟量的遥测

b)调档次数和电容器动作次数的统计。

3)其他功能

a)装置描述的远方查看;

b)装置参数的远方查看;

c)8套定值,保护定值、区号的远方查看、修改功能;

d)保护功能软压板状态的远方查看、投退;

e)装置保护开入状态的远方查看;

f)装置运行状态(包括保护动作元件的状态和装置的自检信息)的远方查看;

g)虚遥信、虚遥测、虚拟事件对点功能,方便工程调试

h)远方对装置实现信号复归;

i)4-20mA直流电流输出(选配);

j)打印功能,包括定值、事件和录波打印(选配)。

2技术参数

2.1额定参数

1)直流电源:

220V或110V(订货注明)。

2)额定交流输入

●交流电压:

100V

●交流电流:

5A或1A(订货注明)

●额定频率:

50Hz

3)功率损耗

●直流回路:

正常工作时不大于15W,装置动作时不大于25W

●交流电压回路:

每相不大于0.5VA

●交流电流回路:

额定电流为5A时每相不大于1.0VA;额定电流为1A时每相不大于0.5VA。

4)开关量、遥信及硬脉冲对时

●开关量输入电平为220V或110V(订货注明)

●支持IRIG-B码485电平差分输入

2.2主要技术性能

1)采样回路精确工作范围

电压:

0.4V-120V;

测量电流:

2%In-1.2In;

2)接点容量

所有出口跳闸触点:

允许长期通过6A,切断电流0.3A

(DC220V,时间常数L/R为5ms±0.75的感性负载)

3)定值误差

电流元件:

<±2%

电压元件:

<±2%

2.3测量系统及遥信精度

1)各模拟量的测量误差不超过额定值的±0.2%

2)有功功率测量误差不超过额定值的±0.5%,无功功率测量误差不超过额定值的±1%;

3)开关量分辨率不大于1ms

3装置的工作原理

3.1调节原理

VQC装置通过控制变电站主变分接头的升降和电容器的投切来调节电压和无功来满

足运行要求。

分接头调节和电容器投切对电压和无功的影响趋势如下图所示:

本装置根据电压和无功的越限情况,将VQC的运行区域划分为九个域,在第4区域和第6区域分出两个区域,共11个区域。

区域划分及控制策略如下图:

其中,电压1为电压上限和电压下限的中间值。

3.2闭锁条件

3.2.1VQC闭锁

1)电压大于电压闭锁上限或电压小于电压闭锁下限;

2)装置采集不到1#主变和2#主变的低压侧开关位置,导致允许方式无法识别;

3)VQC硬压板(B-9端子)开入为否定信号,对应开入为虚心框(□);

4)手动模式投入,手动模式投入将闭锁VQC自动功能;

5)VQC软压板未投入;

以上任何条件满足立即闭锁VQC自动调节功能。

3.2.2调档闭锁

1)并列运行的两台主变档位差大于或等于1档;

2)主变档位值为0;

3)主变调档功能设置为OFF;

4)主变调档时发生了滑档,并且主变急停保护动作;

5)闭锁主变调压开入有效;

6)主变负荷电流大于闭锁调压电流整定值;

7)主变调档次数大于本天的最大允许次数;

8)升档时档位已到档位最大值;

9)降档时档位已到档位最低值,即为1档;

以上任何条件满足立即闭锁主变的调档功能。

3.2.3电容器闭锁

1)电容器个数整定为0;

2)电容器进线开关位置为分位;

3)闭锁电容器开入为合位;

4)本组电容器动作次数大于每天允许最大动作次数;

5)本组电容器动作失败;

6)本组电容器投退设置为OFF;

7)本组电容为合位时不可投入;本组电容为分位时不可切除;

以上任一条件满足立即闭锁电容器的投切。

3.3分时段控制

共分3个时段控制,每个时段具备独立的电压下限、电压上限、无功/功率因数上限、无功/功率因数下限4个定值,进入哪个时段装置自动取用本时段的定值。

时段控制方式分为按负荷大小分时段(方式整定为2)、按时间分时段(方式整定为1)。

注意,每个时段可以分别投退,如果不需要分时段控制,三个时段都选择为退出,则默认选择第一时段的定值作为控制定值。

按负荷大小分时段,适用于负荷变化有大小规律,但是在时间上没有规律的系统,这类系统应选择按负荷大小分时段控制,此时某时段的起始和结束整定为系统有功功率值。

注意,起始对应的有功功率应大于结束对应的有功功率。

按时间分时段,适用于负荷变化有时间上的规律的系统。

时间整定采用24小时制。

此时某时段的起始整定为起始时间,结束整定为结束时间。

时间整定采用如下算法:

时间整定值=(hour*60*60+minute*60+second)/10;

例如,某时段起始时间为22:

10:

35,结束时间为05:

30:

45,则起始时间整定为7983=(22*60*60+10*60+35)/10,结束时间整定为1984=(5*60*60+30*60+45)/10。

3.4控制方式

装置采用电压优先的原则,分为电压、功率因数控制和电压、无功功率控制两种方式。

电压、功率因数控制(控制方式整定为1),装置首先保证电压在电压下限和电压上限的合理范围内,然后通过投切电容器将系统的功率因数控制在无功/功率因数上限和无功/功率因数下限的合理范围内。

电压、无功控制(控制方式整定为2),装置首先保证电压在电压下限和电压上限的合理范围内,然后通过投切电容器将系统的无功功率控制在无功/功率因数上限和无功/功率因数下限的合理范围内。

3.5电容投切方式

电容投切方式分为按次数投切、按容量投切、按固定顺序投切三种方式。

按次数投切(方式整定为1),适用于各组电容容量相同的场合,此时装置将选择动作次数最少且预投后系统无功或功率因数更优的电容器组作为最优的投切目标。

按容量投切(方式整定为2),适用于各组电容容量不相等的场合,此时装置投电容器,首先选择容量较大且预投后系统无功或功率因数更优的电容器投入;切电容器,首先选择容量较小且预切除后系统无功或功率因数更优的电容器切除。

按固定顺序投切,适用于对投切顺序有严格要求的场合,例如控制滤波电容器。

此时,投入电容器时,装置从1#电容器开始依次投入电容器;切除电容器时,装置从6#电容器开始依次切除电容器。

注意,所以要求电容器接入装置时,滤除谐波次数较低的电容器组接入在1#电容器组的位置,根据滤除谐波次数的提高接入位置从小到大依次接入。

3.6投切电容器结果检查

装置发出投入电容器组指令后,在“动作结果检查延时”内检查对应电容器组的开关位置是否变为合位。

如果在延时内变化为合位,则认为投入电容器成功;否则认为投入电容器失败,电容器组对应的控制回路(包括开关)异常,此时告警“电容器投切失败”,并且闭锁本组电容器的投切,但是并不影响其他组电容器的自动投切。

装置发出切除电容器组指令后,检查电容器组的开关位置是否变位分位。

电容器组因投切失败被闭锁后可以在电容器组检修完毕后通过【复归】按钮恢复本组电容的自动投切功能。

“动作结果检查延时”一般整定为5s,并且小于投切电容延时。

3.7动作次数

记录每台主变的调档次数,升档和降档均记录为一次调档。

记录每组电容器的动作次数,装置发出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组指令均记录为一次动作。

主变调档和电容器动作次数不应超过每天运行次数,超过运行次数装置自动闭锁对应主变或电容器组的自动功能。

动作次数可以在【实时信息】->【VQC数据】->【动作次数】中查看,可以通过【保护功能】->【手动操作】中的清调档次数和清电容器动作次数两个共能清楚调档或电容器的动作次数。

注意,清楚后需要将清调档次数和清电容器动作次数还原为OFF,否则装置一直装置记录的调档和动作次数一直为零。

另外,装置每天的00点整自动清除调档和电容器动作次数。

3.8逆调功能

为了使用户点的电压保持不变,装置根据逆调压原理,在负荷增大时,自动抬高电压范围。

公式为:

Us:

电压降档上限;Ux:

电压升档下限;

K:

逆调系数;

逆调压后的实际电压降档上限;

逆调压后的实际电压降档下限;

实际有功负荷,如果并列运行,为1#主变和2#主变实际有功负荷之和;

逆调有功功率,如果并列运行,为1#主变和2#主变逆调有功功率之和;

注意,如果不需要逆调功能,只需将逆调系数整定为0即可。

3.9滑档急停功能

调节主变档位时由于调档器异常导致滑档,此时为防止档位变化较大启用急停保护,急停保护动作后将自动闭锁主变调档功能,在对调档器检修完毕后,通过装置面板上的复归按钮开放主变调档功能。

滑档急停判断逻辑如下图:

3.10过压切电容器

系统电压超过过压切电容的电压整定值后经整定延时切除所有运行的电容器组。

注意,过压切电容的电压定值应大于或等于电压闭锁上限整定值。

过电压切电容器动作逻辑框图如图所示:

3.11低压切电容器

系统电压过低或失压后经整定延时切除所有运行的电容器组。

注意,低压切电容的电压定值应小于或等于电压闭锁下限整定值。

为防止PT异常导致的低电压,低压切电容具有有流闭锁功能,且该闭锁可以通过装置软压板进行投退。

失压保护动作条件:

1)三个线电压均小于整定值;

2)过去10s内三相电压正常;

3){max(Ia,Ic)

低电压切电容器动作逻辑框图如图所示:

3.12手动操作

手动操作包括手动投入、切除电容器,手动升档、降档,手动清除动作次数功能。

以手动投入电容器组为例说明手动操作方法:

1)将手动模式设置为ON,即投入手动模式,注意,手动模式投入时闭锁装置的自动调节功能,在手动操作结束后必须设置为OFF。

2)选择需要投入的电容器,如果电容器在I母线上,将“投I母电容器”设置为需要投入的电容器号,如果需要投入I母上的第2组电容,将“投I母电容器”设置为2。

3)将“投I母电容器”对应的“执行”设置为ON,装置将发出指令闭合电容器组对应的继电器,将电容器投入。

4)手动投入或切除电容器时,装置依然会检查电容器动作的结果。

5)电容器投入后,需要将“投I母电容器”对应的“执行”设置为OFF,将手动模式设置为OFF。

将“清除调档次数”设置为ON,装置将两台主变的调档次数记录置为0;将“清除电容器动作次数”设置为ON,装置将所有电容器的动作次数记录置为0。

注意,清除动作次数记录必须将“清除调档次数”和“清除电容器动作次数”设置为OFF。

3.13辅助功能

3.13.1装置自检功能

当CPU本身发生故障时,装置的运行灯会变红,告警继电器触点闭合,并闭锁保护,同时信息远传。

硬件故障包括:

AD0异常,AD1异常,SDRM异常,DSP异常,采样异常等。

3.13.2装置显示说明

在装置【实时信息】->【VQC数据】->【动作次数统计】菜单上,可以方便的查看各电容器组的动作次数、各主变的调档次数。

信息如下表:

名称

数值

意义

CAP11

0~32767

1#1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12

0~32767

1#2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13

0~32767

1#3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14

0~32767

1#4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15

0~32767

1#5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16

0~32767

1#6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21

0~32767

2#1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22

0~32767

2#2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23

0~32767

2#3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24

0~32767

2#4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25

0~32767

2#5组电容动作次数

CAP26

0~32767

2#6组电容动作次数

TB1

0~32767

1#主变调档次数

TB2

0~32767

2#主变调档次数

在装置【实时信息】->【VQC数据】->【运行状态】菜单上,可以方便的查看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

信息如下表:

名称

数值

意义

并列运行区域

0~11

系统运行在9区图的哪个区域

主变1运行区域

0~11

系统运行在9区图的哪个区域

主变2运行区域

0~11

系统运行在9区图的哪个区域

并列运行

1/0

1:

系统并列运行;0:

系统分列运行

在线主变

0/1/2/3

0:

两台主变均未运行,此时自动功能退出;1:

1#主变运行,2#主变退出;2:

2#主变运行,1#主变退出;3:

1#主变和2#主变都处于运行状态

在线电容

0/1/2/3

0:

两台电容器均未运行,此时自动投切电容功能退出;1:

1#电容器运行,2#电容器退出;2:

2#电容器运行,1#电容器退出;3:

1#电容器和2#电容器都处于运行状态

1#可投电容器

0~63

为十进制显示,需要折算为二进制,从低Bit位开始每Bit位依次代表1至6组电容器,对应Bit位为1表示本组电容可投,为0表示本组电容不可投

1#可切电容器

0~63

为十进制显示,需要折算为二进制,从低Bit位开始每Bit位依次代表1至6组电容器,对应Bit位为1表示本组电容可切,为0表示本组电容不可投切

2#可投电容器

0~63

为十进制显示,需要折算为二进制,从低Bit位开始每Bit位依次代表1至6组电容器,对应Bit位为1表示本组电容可投,为0表示本组电容不可投

2#可切电容器

0~63

为十进制显示,需要折算为二进制,从低Bit位开始每Bit位依次代表1至6组电容器,对应Bit位为1表示本组电容可切,为0表示本组电容不可投切

在装置【实时信息】->【VQC数据】->【逆调后数据】菜单上,可以方便的查看逆调后的定值。

信息如下表:

名称

数值

意义

1#主变电压上限

1#主变独立运行时逆调后电压上限定值

1#主变电压下限

1#主变独立运行时逆调后电压下限定值

1#主Q/COSφ上限

1#主变独立运行时Q/COSφ上限

1#主Q/COSφ下限

1#主变独立运行时Q/COSφ下限

2#主变电压上限

2#主变独立运行时逆调后电压上限定值

2#主变电压下限

2#主变独立运行时逆调后电压下限定值

2#主Q/COSφ上限

2#主变独立运行时Q/COSφ上限

2#主Q/COSφ下限

2#主变独立运行时Q/COSφ下限

并列电压上限

并列运行时逆调后电压上限定值

并列电压下限

并列运行时逆调后电压下限定值

并列Q/COSφ上限

并列运行时Q/COSφ上限

并列Q/COSφ下限

并列运行时Q/COSφ下限

在装置【实时信息】->【VQC数据】->【预投切电容数据】菜单上,可以方便的查看预投切电容器后的系统无功、功率因数值,采用预投切的方式,防止投切电容器后系统参数恶化。

信息如下表:

名称

数值

意义

1#主变Q

1#主变独立运行时预投切电容后的无功功率

1#主变COS

1#主变独立运行时预投切电容后的无功功率因数

2#主变Q

2#主变独立运行时预投切电容后的无功功率

2#主变COS

2#主变独立运行时预投切电容后的无功功率因数

并列Q

并列运行时预投切电容后的无功功率

并列COS

并列运行时预投切电容后的无功功率因数

4装置定值整定及接线原理图、端子图

4.1装置的安装开孔图

4.2DMP3369线路保护及测控装置

4.2.1装置背板端子图及原理接线图

 

背板端子接线说明:

1)端子A1~A4为1路两相测量CT输入,接入Ⅰ母的进线测量电流A和C相,一般接入主变的高压侧电流。

2)端子A5~A8为1路两相测量CT输入,接入Ⅱ母的进线测量电流A和C相,一般接入主变的高压侧电流。

3)端子A9、A11、A12接入Ⅰ母对应主变的高压侧电压的A、B、C三相,为VV接线方式;注意,如果接入主变低压侧电流,则A9~A12必须接入主变低压侧母线电压。

4)端子A13、A15、A16接入Ⅰ母对应主变的低压侧电压的A、B、C三相,为VV接线方式。

5)端子A17、A19、A20接入Ⅱ母对应主变的高压侧电压的A、B、C三相,为VV接线方式;注意,如果接入主变低压侧电流,则A17~A20必须接入主变低压侧母线电压。

6)端子A21、A23、A24接入Ⅱ母对应主变的低压侧电压的A、B、C三相,为VV接线方式。

7)端子A22接入变电站地网。

8)端子K2~K3为RS485串口,对应程序设定的485口1。

9)端子K5~K6为RS485串口,对应程序设定的485口2。

10)端子K1、K4为RS485地,用于外接485通讯口的屏蔽线。

11)端子P1~P2为保护用直流电源正负端子,P3为电源地。

12)端子D2~D11为开入接点,均为220V(110V)光耦开入,其公共负端为D1,该端子应外接220V(110V)信号电源的负端。

开入接入一律经光耦隔离。

13)端子D2~D11,B4-2~B4-16,B3-2~B3-16,B2-2~B2-16为开入节点。

对应功能意义参照端子接线图中的端子描述。

14)端子S1~S2为RIGB对时接口,差分输入。

15)端子S3~S4为485对时接口,差分输入。

16)端子M1~M2为装置异常输出接点。

17)端子C、C1、C2、C3端子排提供无源空节点。

C1-1和C1-2接入Ⅰ主变升档接线;C1-3和C1-4接入Ⅰ主变降档接线;C1-5和C1-6接入Ⅰ主变急停接线。

C1-9和C1-10接入Ⅱ主变升档接线;C1-11和C1-12接入Ⅱ主变降档接线;C1-13和C1-14接入Ⅱ主变急停接线;

18)C2-1和C2-2接入切除1#电容器的第1组电容;C2-3和C2-4接入投入1#电容器的第1组电容;C2-5和C2-6接入切除1#电容器的第2组电容;C2-7和C2-8接入投入1#电容器的第2组电容;C2-9和C2-10接入切除1#电容器的第3组电容;C2-11和C2-12接入投入1#电容器的第3组电容;C2-13和C2-14接入切除1#电容器的第4组电容;C2-15和C2-16接入投入1#电容器的第4组电容;C3-1和C3-2接入切除1#电容器的第5组电容;C3-3和C3-4接入投入1#电容器的第5组电容;C3-5和C3-6接入切除1#电容器的第6组电容;C3-7和C3-8接入投入1#电容器的第6组电容;

19)C3-9和C3-10接入切除2#电容器的第1组电容;C3-11和C3-12接入投入2#电容器的第1组电容;C3-13和C3-14接入切除2#电容器的第2组电容;C3-15和C3-16接入投入2#电容器的第2组电容;B13和B14接入切除2#电容器的第3组电容;B15和B16接入投入2#电容器的第3组电容;C1和C2接入切除2#电容器的第4组电容;C3和C4接入投入2#电容器的第4组电容;C5和C6接入切除2#电容器的第5组电容;C7和C8接入投入2#电容器的第5组电容;C15和C11接入切除2#电容器的第6组电容;C15和C13接入投入2#电容器的第6组电容;

20)装置电源板下方设有一串口,若要打印功能,需在此配置打印模块T232。

21)装置电源板下方设有两路4-20mA输出节点,若需要输出4-20mA直流信号,需在此配置4-20mA输出模块。

4.2.2定值清单

4.2.2.1保护定值

保护类型

定值

定值号

定值范围

步长

 

VQC

 

控制方式

28

1~2

1

电流闭锁上限

1

2.0~120.00V

0.01

电流闭锁下限

2

2.0~120.00V

0.01

分时段方式

3

1~3

1

时段1投退

4

ON/OFF

时段1起始

7

0~32767

1

时段1结束

8

0~32767

1

电压上限

13

2.0~120.00V

0.01

电压下限

14

2.0~120.00V

0.01

Q/COSφ上限

15

0~150.0

0.01

Q/COSφ下限

16

0~150.0

0.01

时段2投退

5

ON/OFF

时段2起始

9

0~32767

1

时段2结束

10

0~32767

1

电压上限

17

2.0~120.00V

0.01

电压下限

18

2.0~120.00V

0.01

Q/COSφ上限

19

0~150.0

0.01

Q/COSφ下限

20

0~150.0

0.01

时段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