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51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低碳经济”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跨领域科学,是继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新变革,是人类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生态哲学的指导和规范。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石,根据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现实,探讨了生态哲学思想,审慎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指出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塑造低碳社会环境。

关键词:

生态哲学;低碳经济;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

ResearchofChineseLowCarbonEconomyDevelopmentBasedOnEcologicalPhilosophy

Abstract

"Low-carboneconomy"asanemerging,interdisciplinaryscience,followingtheknowledge-basedeconomy,circulareconomy,thenewchangesinthehumanwayofeconomicdevelopment,isanewfieldwhichdrawshumanattentiontosustainabl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sanewmodelofeconomicdevelopment,thedevelopmentcan’tbeseparatedtheguidanceandnormsfromtheMarxistvalues​​andecologicalphilosophy.

Inthispaper,To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andecologicalphilosophy,basedontherealityoflow-carboneconomicdevelopmentprocess,carefulanalysisoftheconnotationandextensionofthelow-carboneconomy,researchstatusquoandproblemsoflow-carbon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pointedoutthatweshouldadheretothe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strengthen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shapingalow-carbonsocietyenvironment.

Keywords:

ecologicalphilosophy;low-carboneconomy;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ecologicalcivilization

1引言

现如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认识、改造着世界,满足着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人类实践也在破坏着自然界原本的和谐,最终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生态危机便是这种紧张关系的集中体现。

“低碳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新变革,运用生态哲学透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这一现象,探讨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2“生态哲学”的内涵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生态哲学,它是一种世界观,是人们观察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观点和学说。

它又是一种方法论,是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外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方法论体系。

生态哲学与一般哲学不同,它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对世界的一个部分即生态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辨证关系学说在生态领域的具体化。

生态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己经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实践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五个层面。

当今时代最迫切、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就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

生态哲学就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

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进行的社会哲学研究的综合。

现今的生态哲学已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是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

运用哲学思维必然引起人们思考生态问题方式的转变。

3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3.1“低碳经济”思想和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环境与经济相结合的社会范畴。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能源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也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

它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其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其目标是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追求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获得认同。

3.2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我国人口基数大,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现象严重,整个社会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不强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我国过去经济增长主要是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形成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思维模式,导致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对能源具有较大的刚性需求,并且各种碳基能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下,产品单耗和单位GDP能耗相对较高,这加剧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

研究指出,2007年我国碳基燃料共排放CO2达到53.4亿吨,居全球第2。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积极发展过程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的需要,还是缓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

发展低碳经济,“完全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低碳经济为我国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目前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

一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低碳经济的定义、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辨析,二是从工业技术层面对低碳经济应用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三是在政策、法律、制度等社会层面上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构建低碳社会、节约型社会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3.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

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

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二,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同比增长48.8%。

与此相对照,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三,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供水的电能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4生态哲学视野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生态哲学作为一种先进的生态世界观,以人与自然界关系为基本问题,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分析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的理论框架。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为指导的低碳经济是实现人类生态文明的新路径。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对于发展的基本看法和价值取向。

中国政府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的,即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它是一种创新的发展理念,成为统领社会科学中发展理论研究的新纲领和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的新范式,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归宿,是人和自然最终获得和谐发展的希望所在。

低碳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新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这一理念昭示了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人是主体,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取决于每个人的意识与行动。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第三,积极塑造低碳社会生活环境。

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方法并非固定的,而是根据各国具体国情实事求是地实践与总结出来的。

就中国发展现状来说,既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等,“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具体来说,还应当努力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植树造林,生物固碳,遏制碳源,只有通过自我反思,才能达到思想自觉的崇高境界,这也正是科技之哲学能指导人类生存发展方向的根本动因。

从知识经济到低碳经济,体现了人类在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中不断地进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哲学观,需要各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共同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应对全球环境问题,达到全球生态和谐共生的目标。

5总结

本文围绕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这一哲学与实践主体,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中科技与人文,人与自然的矛盾,从生态哲学的维度指出,解决目前生态危机的关键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章梳理了生态哲学及低碳经济的国内外理论及实践研究现状,分析了生态哲学视野下,生态,经济,人类三者间的互动关系。

进而从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入手,深入解析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指出制约中国低碳进程的主客观根源。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哲学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吴伯田.科技哲学问题新探[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陈俊.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然选择[J].攀登,2008,27(6).

[4]谢家雍.生态哲学三元三角模型初探[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

[5]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

(1).

[6]鲍健强,黄海凤.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7]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

[8]刘轶芳.低碳时代的全球博弈愈演愈烈[J].半月谈,2009,(24).

[9]鲁本录,陈坤明.科技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观[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

[10]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