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03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docx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

地方课教案

 

教研组:

六年级

使用人: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2016.9.1-9.9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一课食品丰富种类多

9.12-9.16

古尔邦节、中秋节放假

9.19-9.23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二课衣着变化样式新

9.26-9.30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三课居住条件得改善

10.1-10.7

十一放假

10.18-10.14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四课交通通讯更便利

10.12-10.16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五课农林牧渔显特色

10.17-10.21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六课工业贸易换新颜

10.24-10.28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七课文化教育展新貌

10.30-11.4

期中测试

十一

11.7-11.11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八课科技创新助发展

十二

11.14-11.18

(民族团结)第七课灿烂辉煌文学艺术

十三

11.21-11.25

(民族团结)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十四

11.28-12.2

(民族团结)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十五

12.12-12.16

十六

12.19-12.23

十七

12.26-12.30

十八

2017.1.2-1.6

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一课食品丰富种类多

教学目标

1.人们饮食上越来越丰富。

2.通过调查研究,认识新疆各族人民饮食上的变化。

3.感受新疆各族人民饮食越来越丰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的父母小时候最盼望的是什么吗?

(过年)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只有到这个时候,餐桌上才会有鱼肉和平时吃不到的一些菜。

每家都会千方百计地丰富餐桌,但也不外乎为猪肉、鱼冻,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再杀一只鸡。

那时的回忆多半是苦涩的,平日里除了勉强能填饱肚子外,餐桌上基本上以青菜、萝卜、咸菜为主,很难见到鸡、鸭、鱼、肉。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从吃不饱、吃不好到吃得饱、吃得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探究展示活动

1、展示课下调查研究成果,并制作一个列表,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看看我们托托乡主要有哪些蔬菜,有哪些风味的餐厅,有多少种饮料。

分三组完成,每组负责一项任务。

2、各组派代表汇报成果,其他组可以补充。

3、多媒体图片展示家乡的风味餐厅、各种蔬菜等。

三、听故事讲变化

1、请学生讲一讲爷爷奶奶和父母来新疆时的生活。

小组交流后,集体派代表发言。

2、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

四、课堂小结

改革开放的后十年,家庭经济逐渐变得好转,开始寻求健康,蔬菜要吃无污染的,大米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连食用油也要挑非转基因的。

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

上,而不是价格上。

食品要有营养、能防衰老,食品的搭配能够保持身体酸碱度平衡等等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的健康观念在些时“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台阶。

餐桌的变化,折射了新疆的变化,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二课衣着变化样式新

教学目标

1.人们衣着上越来越丰富。

2.通过调查研究,认识新疆各族人民衣着上的变化。

3.感受新疆各族人民衣着越来越丰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

如今,在城市里,不看长相,很难分清谁是哪个族群的。

尤其年轻人,时尚而现代,和国际接轨。

而到了佳节喜庆日,新疆服饰的魅力才会充分展现出来……

二、探究展示活动

1、一百多年前,新疆农区、牧区的老百姓固守传统,穿着本民族的服饰,而在城镇,尤其是和官府有关联的少数民族人士,有些服装款式已有了相当的中原地区清代满人服饰文化符号。

世居绿洲田园的南疆维吾尔人,传统服装质料一般选用家织棉布、粗棉布,当然,也少不了皮毛。

而家织的“艾德莱丝绸”——尤其是莎车县、和田县洛浦吉亚乡等南疆一带的维吾尔女同胞,春夏季最情有独钟。

“艾德莱斯绸”产生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而这种扎经染织绸的重新兴旺,和一百多年前左宗棠收复新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2、艾德莱斯绸的扎经染织。

艾德莱斯绸,所用的染料是叫做“拜克塞姆”的植物、矿物天然染料,不但有一种别样的美,而且据说有保护皮肤的功效。

3、维吾尔人崇尚的色彩之一是白色。

白胡子老汉穿一身白,中老年妇女头上一袭白披巾,至今流行。

牧区中的哈萨克、蒙古人、柯尔克孜人等,传统的服装用料多采用皮、毛家庭手工制品,粗放而质朴;节庆盛装则选用精纺毛呢或绸缎等,绚丽而合体。

4、扎头巾、戴花帽,却一直是新疆少数民族女同胞共同习惯。

头巾款式各异,花帽样式和刺绣图案也各不相同,姹紫嫣红,各具风姿。

三、课堂小结

变化总在悄然发生。

比如今天的艾德莱斯绸,遍布全疆各地,但却已不再是传统的裙装,也不再是维吾尔女子的专利。

西装的领带、领结,早就有了艾德莱斯绸制作而成的精美商品;男子的衬衫、西装的翻领、衣襟、下摆等处,也有了艾德莱斯绸的漂亮镶边……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三课居住条件得改善

教学目标

了解到现代城市、农村和牧区人民住房的情况,感受到人们舒适、安谧的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

设置一个旅游路线,围绕“漂亮的住房”这一主题,将自己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分享交流。

交流时可自由结合或小组汇报交流。

二、探究展示活动

1、学习课文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新疆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有一个大致了解。

2、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活动,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向大人请教等方式,了解自己居住地区的房屋条件改善情况,并通过图画、小报、照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交流。

3、看插图:

文中的插图展示了城市和农村各族人民漂亮的居住房屋。

4、阅读“知识窗”,了解国家的“富民安居”工程。

还请住进“富民安居”房的同学谈谈感受。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说一说这些年家里的住房条件都有哪些改善。

5、“阅读角”:

阅读“阅读角”,了解解放后新疆住房条件的变化。

小资料和文字说明是从新疆的地域特点和少数民族的住房,来体现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的。

6、“实践园”:

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打听打听,看看他们小时候的住房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跟同学们一起交流交流。

通过亲身调查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四课交通通讯更便利

教学目标

1.了解现在新疆人出行可选择的交通方式,感受到如今出行的方便。

2.说出几种现代邮电通讯的方式,初步了解新疆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情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

1.设置情景:

“如果你要去xx地方”,可以怎样去,说说可选择哪些交通工具,途经哪些地方,用多少时间?

2.通过阅读课文,看文中插图,结合自身的感受和见闻进行交流,说说交通的变化。

二、探究展示活动

1、组织学生开展一起在新疆地图上找国道、省道、铁路线的实践活动,丰富课文内容。

2、读文字框中的故事回顾过去人们出行的艰辛。

3、结合课文内容和文中插图,说说新疆通讯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进行充分交流。

4、讨论:

(1)你还对新疆的通讯有哪些了解?

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的?

(2)电话号码的升位意味着什么?

5、参考资料

新疆2006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8.20亿元,分别比1955和1978年增长1316倍和322倍。

其中电信业务量218.80亿元,邮政业务量9.40亿元。

邮政业务截至2006年底;新疆邮政资产总量达26.70亿元,是1955年153万元的1745倍;生产场地达49万平方米;各类邮政车辆总数达到1250辆,是1955年的21.6倍;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总长12.4万千米,是1955年的2.7倍;邮政营业网点1370个,是1955年的3.2倍。

建成电子化邮局527个。

邮运实物传递网络四通八达,辐射全区,联通世界,与全国城乡及国际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联网。

邮政业务飞速发展,业务种类已达几十种,并形成了邮务类、速递物流类、金融类和代理信息类四大业务板块;邮政业务收人也从1955年的214.2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7.52亿元,增长了351.1倍。

其中,函件业务量增长了9.48倍,包裹业务量增长了15.1倍,汇兑业务量增长了9.0倍,报刊发行业务量增长了10.6倍。

三、课堂小结:

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交通是关键。

在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种运输方式中,新疆公路的客货运物量分别占到95%和84%。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五课农林牧渔显特色

教学目标

1.了解现在新疆的特色农林牧渔业。

2.感受新疆的特色农林牧渔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

1.交流:

你知识新疆的特产吗?

学生交流

2.你还知道有哪些特色农产品?

二、探究展示活动

1、阅读“阅读角”对新疆的特色农林牧渔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活动,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向大人请教等方式,了解自己新疆特色农业,并通过图画、小报、照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交流。

3、看插图:

文中的插图展示了新疆部分特色农业生产活动。

4、阅读“知识窗”,了解新疆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除牛羊肉制品之外,乳制品也是新疆特色畜牧产品之一。

新疆的乳品加工行业,无论是加工设备,还是奶源质量、乳品质量,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5、交流:

拿出提前收集的新疆乳制品包装袋,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新疆乳制品品牌。

6、“说一说”:

家乡盛产哪些林果业产品?

三、课堂小结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六课工业贸易换新颜

教学目标

1.了解现在新疆的工业以及贸易。

2.感受新疆的工业贸易的发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50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探究展示活动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

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数倍增长,原油1946.95万吨,原煤2819.61万吨,棉纱30.27万吨,发电量197.62亿千瓦小时,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1、阅读“阅读角”对新疆的工业发展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活动多种形式展示交流。

3、阅读“知识窗”,了解新疆的国际商贸。

4、说一说:

看看新疆有哪些大型石油、煤炭加工企业。

三、课堂小结

在新时期发展新疆对外贸易,充分挖掘新疆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牧业、林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运输业、旅游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12个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促进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七课文化教育展新貌

教学目标

1.了解现在新疆文化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2.感受新疆的文化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

解放前,新疆教育十分落后,1949年全疆仅有学院1所,学生379人;中专11所,学生1975人;中学9所,学生2925人;小学1335所,学生19785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文盲占人口的90%以上,教育基础极为薄弱。

解放后新疆的文化教育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变化呢?

二、探究展示活动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疆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体系日益完善,结构趋于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自治区始终坚持把加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作为“稳边兴疆”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

从1984年自治区党委印发巴岱同志《对加强民族学校汉语教学的建议》算起,我区的“双语”教学工作已开展了24年。

新疆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85.9%,南疆还实行了从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到中等职业教育的14年免费教育。

1、阅读“阅读角”对新疆的教育现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活动多种形式展示交流。

3、阅读“知识窗”,了解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

4、说一说:

5、实践园:

查找资料,了解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三、课堂小结

60多年来,新疆不仅教育来自星星的你到了飞速发展,文化事业也日益繁荣,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新疆经济、不能、文化、社会的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腾飞的中国新疆)第八课科技创新助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现在新疆文化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2.感受新疆的文化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

在20世纪,人类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物品,如:

电话、电脑、电视……,这些物品使现代人类很方便干一些事情。

两个人远隔千山万水,可是只要拿起听筒,拨几个号码,不用花几分钟,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电话给人类带来的奇迹。

电话已经发明有100多年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

爷爷奶奶如果生了病,只要打个电话,觉得不是很严重的病,就提醒他们该吃什么药,或该注意些什么就行了。

20世纪,是电话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有了电话还不够。

人类又发明了电脑,电脑比电话还好,电话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而电脑则又可以进行文字沟通,还可以在网上打可视电话,能够看见对方。

如果有什么节日,发一个E-MAIL,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既可以节约纸张,还可以快速让别人收到。

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使我们人类生活更加方便,在以后的生活里,科技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二、探究展示活动

1、阅读“阅读角”对新疆的科技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活动多种形式展示交流。

3、阅读“知识窗”,了解新疆的科技的发展现状。

4、说一说:

5、实践园:

查找资料,了解科技在我们身边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

“十二五”时期,我区在取得多项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科技这只“翅膀”也更硬了。

据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97%,比2010年的1.20%提高2.31倍。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新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第七课灿烂辉煌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感受新疆的文化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

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二、呈现新课

1、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2、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

3、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4、提问:

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

5、指名说一说。

三、巩固提高

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格萨尔》《嘎达梅林》《创世纪》《阿诗玛》《玛纳斯》《艺山红梅》《百鸟衣》《日月潭》《江格尔》

京剧牧歌香哩歌柯尔克孜族彝族纳西族蒙古族藏族汉族蒙古族高山族壮族白族朝鲜族黎族佤族

孔雀舞竹竿舞木鼓舞长鼓舞汉族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

(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

(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

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

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四、课堂小结: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哪些?

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

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

二、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阅读与思考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

汉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

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

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

人们怎样庆祝泼水节?

“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意思?

它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开斋节又叫什么节?

人们怎样庆祝古尔邦节?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大家评议。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过节的资料(图片、文字),包括怎样过节、节日的来历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这节课了解了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上课时间:

年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