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334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docx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_八年级政治教案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秀山中学:

洪祥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识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知道行使立法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2、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关心国家的政治生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讲述“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一目,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依法办事、依法律已的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选用:

合作教学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教学流程:

1、5分钟时政演讲,学生互动、教师点评;

2、导入新课:

教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是哪三个方面?

本节课,我们就要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相关内容。

学习新课: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板书)

教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那么,在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板书)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中国人民站起来、当家作主,开始于什么时候?

以什么事件作为标志?

教师归纳: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事务。

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地域辽阔,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呢?

(1)、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形式(板书)

学生回答: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讨论:

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教师:

对。

这种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们可以用个图示来把它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设计图示)

(学生出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示意图)——略

教师:

点评(略)

教师:

该示意图表明: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选举出的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从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性质,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

教师:

指导学生进行要点归纳。

教师: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人民选举人民代表属于公民的什么权利?

这个权利的实现需具备什么条件?

选举“三好学生”等,是否这里所讲的选举?

要求?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区别?

(是不是只是开会而已——开会只是其工作方式之一;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出的代表组成的国家权力机关;)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性质有何不同?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板书)

教师: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哪些职权?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95第一段)

教师:

你能举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的实例吗?

示例:

如200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十二次会议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提交

提交审议、通过《物权法》、选举法等,并请学生说出其中的变化。

教师:

还有哪些职权?

指导学生阅读P94材料;

归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活动:

国家大事知多少?

1、现在我国的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职务分别由谁来担任?

他们是由谁来任命的?

2、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这些法律是由谁来制定的?

学生活动:

略;

教师:

2、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板书)

教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1)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板书)

教师:

如何理解法治?

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提示: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为什么?

教师: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

你觉得我们国家还应制定或修改哪些法律、法规?

为什么?

有法可依,是否就可以实现依法治国了呢?

——有法必依。

你的身边是否有有法不依的现象?

该如何改正?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体现

[1] [2] 下一页

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学习目标

记住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作为适龄青年应当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我国兵役制度的特点。

明确作为青少年应当怎样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正确理解在当前加强国防的必要性。

增强忧患意识,为祖国这崛起而读书。

想一想

1、当兵去干什么?

2、为什么要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3、怎样才能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纵向历史对比、横向国际比较

1、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据路透社报道,美《华盛顿邮报》又公开发表了一批新的照片,照片上的那些人明显是被关押在伊拉克美军监狱中的伊拉克战俘。

《华盛顿邮报》称,这些照片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以及《纽约人》杂志公布的照片相似,都是一些表现伊战俘是如何被虐待的照片。

当今的形势与历史回顾

央视国际(2004年04月29日13:

07)邱义仁赴美可能有新交易:

警惕美台军事勾结

1、陈水扁的所谓“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及陈水扁的亲信、“国安会副秘书长”柯承亨日前衔命抵美,据悉除向美国解释台湾“公投制宪”外,也涉及台美军事进一步合作议题。

2、从去年底以来,美国方面一面不止一次表示不支持持台湾搞旨在改变现状的“公投”,另一面又加紧对台促销军火,其中包括高新军事设备。

这不能不令人怀疑,美国在不支持台湾“公投”的幌子下,加紧对台售武及进一步加强对台的军事勾结。

美国不支持台湾“公投”的强硬谈话,被认为是加快促销军火的讯号,是进一步提升美台军事勾结的烟幕。

 3、1950年,美曾派第七舰队驻扎台湾海峡,阴止中国解放台湾。

履行服兵役义务的形式

服现役

服预备役

参加军事训练

拥军优属

  你知道吗?

1、服现役是几年吗?

2、你应怎样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3、有人说,我没满18岁,所以履行服兵役的义务与我无关?

适龄青年要自觉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必须有一支强大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

2、人民军队来自人民。

3、我国宪法规定: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我国兵役制度的特点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认识我国的志愿兵和预备役

当前部队的现代化装备不断增加,技术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在部队服役,以掌握现代化装备,提高部队战斗力。

这就是志愿兵。

思考与练习

       陈水扁决定2006年“公投制宪”,是“台独”的具体化,因此,急须进一步寻求美国的军事保护。

邱义仁此行到美活动,极不寻常,不排除双方将有新的秘密交易!

自从四年前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当局顽固坚持分裂立场,一意孤行推行“台独”路线,不断制造两岸同胞对立、破坏两岸关系、危及台海和平。

陈水扁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定“九二共识”,拋出“一边一国”等分裂主张,大搞“去中国化”、“台湾正名”等各种“渐进式台独”,致使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一直无法清除。

去年以来,陈水扁当局加快“台独”步伐,甚至提出走向“台独”的时间表。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识记:

1.宪法的含义。

2.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宪法规定。

5.我国宪法的构成。

理解;

1.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二)能力目标

1.结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或规范,初步具备识辨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或公民个人行为是否违宪违法的能力。

2.能够对照社会与生活实际,大体说明宪法对我国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有关规定。

(三)思想觉悟目标

1.深刻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树立宪法至上观念。

2.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写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

教学重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请同学们粗读本课的课题、框题、目题。

本课知识结构框架:

请同学阅读第八课题下的引言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法律在哪些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2.依法治国为什么道德是依宪治国?

3.为什么要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设计此总是的目的是:

(1)使学生对本课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

(2)突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和宪法的最高权威概念:

(3)学生事实并不一定能上能马上回答出不,但要道德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

导入新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却容易使人认为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事,不如具体的法规如刑法、民法、诉论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和使用的法律来得具体。

宪法好像离我们很远,与我人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是这样吗?

否!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太阳系是个独特的星系。

它由一颗恒星(太阳)、9颗行星及36颗卫星、几万颗小行星、千百万颗彗星组成。

在这个“大家庭”中,太阳含有全部物质能量的99.9%,是这个星系的中心,控制着行星和其他天体的运行.对于人类来说,宇宙中没有比太阳更重要的物质了.所有地球上的生物或太阳系其它地方可能存在的生物,全部依赖太阳中心的火海才能生存.太阳的确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却因其有巨大的能量而与我们息息相关.宪法也是这样,它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些类似太阳系中的太阳,所有其他法律必须领带它存在,围绕它放置它是母法,是法律中的法律.这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中心问题.

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板书)

提问:

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

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问题有: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要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仍法纳税、劳动、受教育等。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板书)

提问:

何为法律效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提问: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几方面?

1)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板书)

(教师引导。

)依据宪法第18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据宪法第103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依据宪法第11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

我国目前已颁布施行的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共有4000多个。

其中,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共制定了328件法律和法规,尤其是近五年来,八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法规117件,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总数的35.8%,为历届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法律最多的一届.我国法律、法规浩如烟海,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司法、行政,到军事、外交、民族、教育、体育、卫生,牵涉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但归其大类,主要是政治、经济及与公民权利义务相关的法律。

这些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体现。

提问:

举例说明我国制定了哪些使宪法具体化的法律?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2)与国家政治制度相关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与国家经济制度相关的法律有;《公司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对外贸易法》、《个人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专利法》、《审计法》、《会计法》、《商标法》、《破产法》、《矿产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经济合同法》、《票据法》、《担保法》、《保险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食品卫生法》、《公路法》、《建筑法》、《农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相关的法律有:

《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职业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

2)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肖和宣布无效。

(板书)

提问:

我国建国以来共颁布了几部宪法,分别是哪年颁布的?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

)我国建国以来共通过了四部宪法,其中,1975年宪法是在“文革”中制定的,“左”的思想贯穿于整部宪法之中,致使条文之间相互脱节,语言文字含混不清,实际上也不可能实行。

1978年宪法由于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以后新形势的需要,所以,1982年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再次修改宪法。

这次修宪彻底清除了1978年宪法中“左”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铺平了道路。

1982年宪法明确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表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国一直把经济立法放在首位,并对一批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进行及时修改。

如:

1982年宪法确认“个体经济”可以合法存在之后,个体经济俐到发展,为1988年国家制定和通过私营经济合法化的宪法修正案提供了法律依据。

(组织活动:

一次与现行宪法配套的法律家族聚会。

由学生扮演不同的法律成员分别阐述不同的法律功能及维护宪法的共同作用。

见教材第117至第118页。

3。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请看

(一)

原因1.由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

2.由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作用保证宪法的权威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二)

制定宪法: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普通法律: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修改宪法:

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才可以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才能通过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都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小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

1.毛泽东说: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只有依法治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2.马克思说: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依法治国道德是指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

巩固新课请同学们将今天的讲课内容用填表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内容不同法律效力不同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

宪法   

普通法律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国根本大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基于宪法在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等方面原因,确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上面。

即:

宪法不但在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其他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方面不容置疑,而且在贯彻落实、具体执行方面同样不容置疑,不能有丝毫含糊。

导入新课宪法地位的确定,不光有一大堆法律为之配套,而且有一大批国家机关和行政管理人员为之服务。

在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时候,必须遵循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

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板书)

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

提问:

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谁?

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力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的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但这些权力的具体落实要通过各种国家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把部分权利交给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行使。

反过来说,不同性质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行使着不同的国家权力。

(阅读教材第120页,回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此国家权力?

提问:

行使这些权力的机关和部门人员,如何遵守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规定?

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板书)

举例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一次最大的政府行为失控案,是“海南汽车案”。

1983年4月,国务院放宽八项对外经济贸易自主权。

1984年1月至1985年3月,海南非法从岛外高价炒卖外汇5.7亿美元,共进口汽车8.9万辆,远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参与倒卖汽车的不仅有政府机关,银行、财政、工商、物价、审计部门都曾染指,一些负有国家监督职责的机构也不例外。

举例二: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有关刑讯逼供方面的案例,参见教材第121页。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是行政与司法合一,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

在这种政治化社会中,“人治”代替“法治”,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权威,相对于民间社会来说,力量过于强大,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尤为突出。

举例三:

1998年3月25日,山东省单县部分小学生约400人发生服碘引起群体不良反映事件。

起因为单县卫生防疫站某副站长自行在小学推销山东某保健品公司生产的“碘钙营养片”引起,而该产品一年前在湖北等地已造成小学生服用后普遍出现不良反应。

当时山东省卫生厅经调查,上报一个“碘钙营养片属合格产品,不

[1] [2] 下一页

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识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六项基本政治权利。

能力目标

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正确理解和划清六项政治自由权利和滥用这些政治自由权利的界限。

思想觉悟目标

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和权利的基础上能正确行使这些自由和权利,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教学重点

言论自由。

教学难点

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课的纲目,由一位同学回答(设此问的目的:

帮助学生回忆起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基本框架。

2.为什么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管理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3.在我国什么人具有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

4.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是什么?

(设2、3、4题的目的:

帮助学生掌握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框题的内容。

二、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板书)

请同学读第67页框题旁边自然段的内容。

思考:

我国宪法规定的六项政治自由权利是什么?

它们的重要地位是什么?

(同学回答,教师归纳。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这六项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表达意愿、参加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本权利。

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形式。

(板书)

请同学们看第一横题的内容。

思考:

(1)什么是言论自由?

它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2)言论自由是不是绝对的自由言论?

为什么?

(设此问题的目的是:

让学生理解言论自由的本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

(教师归纳。

1.言论自由(板书)

(1)言论自由是指公民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包括的形式有口头的和书面的。

其本质含义:

(1)任何公民都有平等的发言权;

(2)发表言论的内容,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涉;(3)发言者不应由于自己的某种言论带来不良后果。

(2)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言论。

因为,滥用言论自由会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律不能允许的。

所以,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侮辱、诽谤其他公民的人格。

因此,我国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文件都规定了相应的处罚。

依法,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的言论,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把以上两点在书上标出记号。

资料:

“损害前妻名誉,前夫依法赔偿”

75岁的张某与63岁的孙某原是夫妻,共同生活了40多年后于1995年离婚。

现孙某已再婚。

张某对孙某心存记恨,于1997年9月及1998年4月,在孙某的住所,在公共场所张贴小字报,用“臭流氓”、“黑了心肠”、“坏了良心”等不文明语言谩骂孙某,并在小字报上贴出孙某的照片。

法院经审理认为:

张某在公共场所,公然贴出小字报,用不文明语言谩骂孙某,且贴出孙某的照片,张某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孙某的名誉权,给孙某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此,法院对张某提出严厉的批评。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张某在法院公开向孙某赔礼道歉,并赔偿孙某精神损失费人民币1000元。

《北京晚报》1998.7.27

2.出版自由(板书)

(让学生看69页横题内容。

思考:

(1)出版自由的含义;

(2)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出版自由?

设此题目的:

此问题同第一横题思路相同,意在让学生把握理解问题的方法。

(教师归纳。

(1)出版自由,是公民以出版物的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2)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