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967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8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永州市名校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并灼烧,能析出溶质固体本身的是:

()

A.AlCl3溶液B.KHCO3溶液C.Fe2(SO4)3溶液D.NH4HCO3溶液

2.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

Cu2S+2Cu2O=6Cu+S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每生成19.2gCu,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

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B.c(H+)=c(OH-)=10-6mol/L的溶液

C.使酚酞试液呈无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4.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H2O2=H2SO4B.SO2+Cl2+2H2O=H2SO4+2HCl

C.CaO+SiO2=CaSiO3D.CO2+2NaOH=Na2CO3+H2O

5.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用Na2S处理废水中Cu2+、Pb2+、Hg2+等重金属离子

B.豆浆属于胶体,煮沸后豆浆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

C.棉、麻、丝均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胆矾和消石灰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6.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B.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时,因蛋白质变性致溶液变浑浊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组是()

①不溶于水的BaSO4 是强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酸都是强电解质③0.5mol/L的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mol/L ④熔融态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

9.已知:

常温下甲胺(CH3NH2)的电离常数kb,pkb=-lgkb=3.4。

CH3NH2+H2O

CH3NH3++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NH3)2SO4溶液中离子浓度:

c(CH3NH3+)>c(SO42-)>c(H+)>c(OH-)

B.常温下,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CH3N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酸性

C.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CH3NH2溶液的实验中,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D.常温下向CH3NH2溶液滴加稀硫酸至c(CH3NH2)=c(CH3NH3+)时,溶液pH=10.6

10.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B

C

D

目的

比较碳酸根与碳酸氢根水解程度

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

实验方案

A.AB.BC.CD.D

12.下列操作或试剂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砷单质

B.可用灼烧法除去氧化制中混有的铜粉

C.可用硫酸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

D.可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1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Mg(OH)2(s)

MgCl2(aq)

Mg(s)

B.FeCl2(aq)

FeCl3(aq)

Fe(OH)3(胶体)

C.

D.AgNO3(aq)

[Ag(NH3)2]+(aq)

Ag(s)

14.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A.晶格能:

NaF>NaCl>NaBrB.硬度:

MgO>CaO>BaO

C.熔点:

NaF>MgF2>AlF3D.阴离子的配位数:

CsCl>NaCl>CaF2

15.生活中常用烧碱来清洗抽油烟机上的油渍(主要成分是油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热的烧碱溶液去油渍效果更好

C.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

16.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A.2-甲基丙烷B.甲基环戊烷C.2,2-二甲基丁烷D.2,2-二甲基丙烷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CCl4和NH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

C.H2O2的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在SiC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18.某芳香族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10H11ClO2,已知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l,甲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有机物甲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8种B.12种C.14种D.15种

19.(6分)通常把原子数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

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分子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

分子中不存在双键

C.

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D.

是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结构

20.(6分)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CO2和COB.H2O和CH4

C.N2和COD.NO和CO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

(1)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对下列各组中的溶液进行鉴别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AlCl3溶液和NaOH溶液②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

③NaAlO2溶液和盐酸④Al2(SO4)3溶液和氨水

⑤苯与水⑥AgNO3、BaCl2、K2SO4和Mg(NO3)2四种溶液

⑦NaNO3、FeCl3、NaCl、AgNO3四种溶液⑧NaHCO3溶液与稀硫酸

(2)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物质样品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1)

(2)(3)(4)的分离提纯方法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可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②除去铜粉中混有CuO的实验操作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③将Cl2与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④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的实验操作是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⑤滤液若浑浊,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造成的

⑥NaCl溶液蒸发时可以加热至蒸干为止

⑦蒸馏时,可以把温度计插入混合液体中

⑧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⑨CCl4萃取溴水中溴时,静置分层后上层为橙红色,分液时,从上口先倒出上层液体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已知A、B、C、D和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

1。

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_________形,该分子属于_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将1mol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3.(8分)美国药物学家最近合成种可治疗高血压的有机物K,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1组峰;

②G和H按物质的量之比1:

3反应生成I;

③R1CHO+R2CH2CHO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写出D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

(3)G和H反应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G为原料制备1,3-丁二烯CH2=CH-CH=CH2的合成路线_______。

24.(10分)

(1)肉桂醛是重要的医药原料,也是重要的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①肉桂醛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和_____________。

②肉桂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回答问题

①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②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_____________;

和乙醛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于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试题分析:

A.加热AlCl3溶液,水解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铝,加热促进水解,且氯化氢挥发,不能得到AlCl3,A错误;B.加热KHCO3分解,最终得到碳酸钾,B错误;C.加热Fe2(SO4)3溶液,虽然水解,但硫酸难挥发,最终仍为Fe2(SO4)3,C正确;D.NH4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最后没有固体剩余,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

【名师点晴】注意把握盐类水解的特点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对于盐溶液的蒸干产物总结如下:

(1)金属阳离子易水解的易挥发性酸盐得金属氢氧化物。

例如氯化铝得氧化铝,氯化铁得氧化铁;而硫酸铝的蒸干还是硫酸铝;

(2)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正盐是元物质,酸式盐考虑水解产物或分解,例如碳酸钠蒸干是碳酸钠,碳酸氢钠蒸干分解得碳酸钠;(3)易氧化的蒸干得氧化产物,如硫酸亚铁得硫酸铁,亚硫酸钠得硫酸钠。

2.C

【解析】

A、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铜元素,所以Cu为还原产物;故A错误;B、Cu2S和Cu2O中的铜元素化合价均为+1,反应后变为0价的铜单质,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B错误;C、反应物Cu2S中铜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0价,硫的化合价由-2价升到+4价,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D、反应中,S化合价升高了6价,转移了6mol电子,生成金属铜6mol,所以每生成19.2(即0.3mol)Cu,反应中转移0.3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C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氧化还氧反应的相关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六字规则为“升失氧,降得还”。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本身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本身作氧化剂;根据转移电子的量来分析生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

3.B

【解析】

试题分析:

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B.c(H+)=c(OH-)=10-6mol/L溶液,溶液的pH=6,溶液一定呈中性,故B正确;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常温下溶液显酸性或中性或碱性,故C错误;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若是强酸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若是强酸弱碱反应,溶液呈酸性,若是弱酸强碱反应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4.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关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根据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分析。

【详解】

A、反应为化合反应,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B、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C、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D、不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故选A。

5.B

【解析】分析:

A.根据多数金属硫化物难溶于水分析判断;B.根据豆浆属于胶体,结合胶体的性质分析判断;C、根据常见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析判断;D.根据波尔多液的成分分析判断。

详解:

A.CuS、HgS等难溶于水,则Na2S可与Cu2+和Hg2+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处理废水中Cu2+、Pb2+、Hg2+等重金属离子常用沉淀法,故A正确;B.豆浆属于胶体,煮沸后豆浆中蛋白质发生变性,只有少量水解,故B错误;C、棉花、蚕丝、羊毛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D.配制波尔多液农药时,用胆矾制成硫酸铜溶液,然后慢慢倒入石灰乳,故D正确;故选B。

6.A

【解析】分析:

该有机物由结构简式可知,含C、H、O、N四种元素,由结构简式可确定分子式,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根据分子式结合高分子的定义判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详解:

A.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0以上,该有机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是C16H10N2O2,C正确;

D.由结构可知,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的有机物,D正确;

答案选A。

7.C

【解析】

【详解】

A.因淀粉、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

B.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碳纤维是碳的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B错误;

C.粮食酿酒是粮食中的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均为化学变化,选项C正确;

D.NaCl是轻金属盐,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aCl(s)时发生盐析,则溶液变浑浊,鸡蛋清不发生变性,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BaSO4 虽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因此BaSO4 是强电解质,该说法正确; 

 ②HF、H2S、CH3COOH等酸均可溶于水,但溶解后仅部分电离,因此为弱电解质,该说法错误;  

③0.5mol/L的一元强酸中氢离子浓度是0.5mol/L ;若为一元弱酸,则氢离子浓度小于0.5mol/L ,该说法错误;  

④并非所有熔融态的电解质都能导电,如共价化合物HCl、H2SO4等在熔融态时就不能导电,该说法错误;

因此说法错误的有:

②③④,答案应选:

B。

9.B

【解析】

分析:

甲胺(CH3NH2)的电离常数Kb,pKb=-lgKb=3.4。

CH3NH2+H2O

CH3NH3++OH-。

因此甲胺类似与氨气。

A.根据(CH3NH3)2SO4溶液类似硫酸铵溶液分析判断;B.CH3NH2是弱碱,根据常温下,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CH3NH2溶液等体积混合,甲胺剩余分析判断;C.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CH3NH2溶液的实验中,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弱酸性,据此分析判断;D.根据Kb=

=c(OH-),结合c(CH3NH2)=c(CH3NH3+)分析解答。

详解:

A.甲胺(CH3NH2)的电离常数Kb,pKb=-lgKb=3.4。

CH3NH2+H2O

CH3NH3++OH-。

因此(CH3NH3)2SO4溶液类似硫酸铵溶液,CH3NH3++H2O

CH3NH2•H2O+H+,离子浓度:

c(CH3NH3+)>c(SO42-)>c(H+)>c(OH-),故A正确;B.CH3NH2是弱碱,常温下,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CH3NH2溶液等体积混合有大量的甲胺分子剩余,混合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C.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CH3NH2溶液的实验中,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弱酸性,应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故C正确;D.Kb=

=c(OH-),pH=14-pOH=14-3.4=10.6,故D正确;故选B。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子的质量很小,是质子质量的

,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且运动不规则,A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不规则,所以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B正确;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在该点的出现几率而不是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的轨迹,C错误;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在该点的出现几率,密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大、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小,D正确;

答案选C。

11.A

【解析】

【详解】

A.比较两种离子的水解程度,需要使用相同离子浓度的溶液;室温下,Na2CO3的溶解性比NaHCO3大,则二者的饱和溶液中,两种物质的浓度不同,对应的阴离子浓度也不相同,因此本实验不合理,A错误;

B.本实验中,左侧试管中又加入了KSCN溶液,右侧试管中加入了水,则对比左右两只试管,相当于加入试剂前后,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变化,左侧试管中KSCN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左侧试管中KSCN的浓度增大,而右侧试管中KSCN的浓度没有变化,因此本实验合理,B正确;

C.本实验中,只有催化剂不同,其他的物质及其对应的物理量均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因此本实验合理,C正确;

D.本实验中,醋酸可以和NaHCO3反应产生气泡,硼酸不行,可以说明酸性:

醋酸>碳酸>硼酸,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A。

【点睛】

化学对比实验,采用“单一变量”原则,在A选项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且两种物质的适量也不同,导致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不同,该组实验存在两个变量,故该组实验不合理。

在应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图中的描述。

12.A

【解析】

【详解】

A项,碘单质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一般使用萃取来提纯,故A项错误;

B项,Cu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灼烧可除去杂质,故B项正确;

C项,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与硅酸钠反应会有沉淀生成,易于分辨,故C项正确;

D项,乙醇、乙醛和乙酸分别与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的现象为:

无现象、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3.B

【解析】

【分析】

A.MgCl2溶液电解不能产生金属Mg;

B.FeCl2与氯气反应产生氯化铁,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产生氢氧化铁胶体;

C.酸性:

苯酚>HCO3-;

D.蔗糖是非还原性糖。

【详解】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产生Mg(OH)2、H2、Cl2,不能产生金属Mg,A错误;

B.FeCl2具有还原性,与氯气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氯化铁,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产生氢氧化铁胶体,B正确;

C.由于苯酚的酸性比NaHCO3强,所以向苯酚钠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不能发生反应产生苯酚,C错误;

D.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直至开始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的溶液为银氨溶液,但由于蔗糖分子中无醛基,因此再滴入蔗糖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涉及的知识,涉及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的综合利用,明确物质的性质与反应状态的关系及反应条件、物质性质强弱即可解答。

14.C

【解析】

分析:

A、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大,晶格能越大;B、根据原子半径大小比较键能,根据键能大小比较硬度;C、从离子半径以及电荷的角度比较晶格能,根据晶格能大小比较;D、根据NaCl、CsCl、CaF2的晶胞结构分别为:

分析。

详解:

A、离子半径Br->Cl->F-,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大,晶格能越大,故A正确;B、原子半径Ba>Ca>Mg,原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硬度越小,故B正确;C、离子半径Na+>Mg2+>Al3+,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则熔点越高,故C错误;D、NaCl、CsCl、CaF2的晶胞结构分别为:

,结合图可知,CsCl为立方体心结构,Cl-的配位数是8;在CaF2晶胞中每个Ca2+连接4个氟离子,但在下面一个晶胞中又连接4个氟离子,所以其配位数为8,在CaF2晶胞中每个F-连接4个钙离子,所以其配位数为4;NaCl为立方面向结构,钠离子的配位数为6,Cl-的配位数是6,则阴离子的配位数:

CsCl>NaCl>CaF2,故D正确;故选C。

15.A

【解析】分析: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又称皂化反应。

详解: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水解吸热,所以热的烧碱溶液可以促进油脂水解去油渍效果更好,选项B正确;C.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选项C正确;D.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6.D

【解析】

【详解】

A.2-甲基丙烷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物,A错误;

B.甲基环戊烷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四种一氯代物,B错误;

C.2,2-二甲基丁烷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3种一氯代物,C错误;

D.2,2-二甲基丙烷只有一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A.P4和NO2分子中都只含有共价键,但P4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A项错误;B.CCl4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项错误;C.H2O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C项错误;D.SiC和SiO2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中不存在小分子,只有分子晶体中才存在小分子,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共价化合物的判断,分子的极性和共价键的极性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18.D

【解析】

【分析】

甲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含有羧基,根据分子式确定另一个取代基。

【详解】

甲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含有羧基;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l,根据分子式C10H11ClO2确定另一个取代基为﹣C4H7O2,取代基﹣C4H7O2的种类数为甲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当取代基﹣C4H7O2的含羧基的主链为4个碳有1种,含羧基的主链为3个碳有2种,含羧基的主链为2个碳有2种,共有5种,取代基﹣C4H7O2与取代基﹣Cl有邻、间、对三种情况,则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5×3=15。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取代基﹣C4H7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