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一等奖《水结冰了》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525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获得一等奖《水结冰了》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获得一等奖《水结冰了》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获得一等奖《水结冰了》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获得一等奖《水结冰了》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获得一等奖《水结冰了》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获得一等奖《水结冰了》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获得一等奖《水结冰了》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并能用图表的方式表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通过做形成霜的模拟实验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和评议,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SEST目标:

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通过做形成霜的模拟实验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

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个板块、教学策略

学情:

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但毕竟这类知识有限。

具体来说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见过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可能并没有思考过这种现象隐藏的科学奥妙。

教学方法:

游戏导入法、联系生活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学习方法:

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第三个板块、教学准备

教具方面:

深色搪瓷杯、冰、盐、温度计

学具准备:

深色易拉罐

第四个板块、教学过程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

入境始于亲。

一个好的开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通过做游戏的方法自然的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对学生说: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游戏的名字叫《猜谜语》'

看上去亮晶晶,摸上去冷冰冰,走上去滑溜溜,烧热了水淋淋,”。

学生可能会踊跃参加,并能准确得出答案。

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此引出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联系生活,发现科学

当学生还在回味刚才游戏乐趣的时候,我会抓住这个机会话锋一转继续问:

1、 刚才呀,同学们都猜到了谜底是冰,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冰烧热了水淋淋”?

冰和水是什么关系呢?

联系生活或本课图片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通过课本提示回答出冰点是0摄氏度)

2、 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调动学生主人翁意识帮助老师解决生活中一个疑惑:

“老师来自安徽北部,在往年深冬的时候,老师结冰的衣服没有变成水衣服就干了,那它到哪里去了呢?

”(通过踊跃讨论交流与教师的间接引导,学生会自然懂得“升华”的道理)

本环节旨在通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是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达到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的目的,进而解决本课第一个教学目标一一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环节三、指导实验,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的生命线,倡导实验和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是当前小学科学课改的理念。

“能通过做形成霜的模拟实验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本课的重点。

在这里,我让学生先看示意图猜想,再进行小组讨论汇报,要求他们说清楚方案设计的理由,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

在学生汇报时,我引导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给予合理的解释,形成结论。

1、 模拟霜的形成

(1) 分组探究,确定方案

我拟定把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结合事先准备的学具及老师分发的教具讨论并确定本组实验方案一一“选择深色外壁的搪瓷杯,装入一些冰,再撒入一些盐与之混合观察杯外壁的变化,并测量杯内冰盐混合物的温度”。

(2) 自主实验,教师指导:

a. 学生实验前观察或摸一摸杯的外壁有无水的存在。

b. 实验进行中杯的外壁产生的现象并用手摸一摸产生东西的形态。

c. 测量杯内“冰盐混合物”的温度。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之后也动脑,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探索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启发引导法,实验观察法,交流讨论法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始终处于引导地位。

2、 探究霜的形成原因

伴着实验激发的兴趣,

(1) 师发问:

这些冰晶是由什么变成的?

(学生可能会说是由水变成的。

(2) 师追问:

刚才我们摸过杯外壁,那里有水吗?

如果没有水,那是不是有水的其他形态呢?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知晓杯外壁有水蒸气存在)

(3) 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变成冰晶附着在杯外壁,就形成了霜。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探究

1、小结: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通过学生总结、老师归纳,可以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储存信息,巩固记忆。

2、拓展.

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分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能研究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做好记录。

如:

认识其他物体的形态变化?

雪或露珠是如何形成的?

旨在用一种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激发学生对探究科学奥秘的长期兴趣,同时也为第二课时做好衔接。

第五个板块、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小组协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希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