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764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XX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支挡结构

施工作业指导书(022)

1、目的

明确路基支挡结构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支挡结构作业施工。

2、依据

(1)新建南京至安庆铁路施工图;

(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754号;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

(4)《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

(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60号;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铁路NASZ-6标段片石混凝土挡墙等路基支挡结构施工。

4、作业准备

4.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5、技术要求

5.1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及必要的技术培训,使技术、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每道工序要领,严格设计施工,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按ISO-9000标准控制每个施工环节。

5.2技术员和安质员必须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和必要的技术交底施工记录。

5.3安质员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技术员协助管理好质量。

5.4施工时应准确定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控制。

5.5工程施工中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联系解决。

5.6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或异常情况隐瞒不报者,要追究责任,并返工解决。

6、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片石混凝土档墙

本段路基支挡加固工程主要采用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等形式进行支挡。

挖基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挡墙地基墙址外侧基坑用粘土回填,夯实紧密。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按结构要求适当分段,集中施工,避免长距离开挖基坑,清除基底表面风化、松软岩石。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分层浇筑,分层摆放片石。

片石间净距大于15cm,片石距模板大于25cm,片石用量不超过浇筑混凝土体积的20%,最上层片石顶面覆盖25cm以上混凝土层。

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泄水孔。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覆盖草袋养生,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70%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墙背回填。

片石混凝土挡墙施工工艺见图下图所示:

 

7、施工要求

7.1片石质量控制要点

7.1.1片石采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石块,强度合格。

7.1.2挡土墙基础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采用分段跳槽开挖,跳槽开挖长度一般10~20m;当地形陡峻、堑坡较高的挡土墙基础,跳槽开挖长度小于5m。

7.1.3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立即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查,若承载力不足,立即上报设计、监理单位。

7.1.4当基础为倾斜基底时,严格按设计准确挖凿,禁止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以利墙身稳定。

7.1.5混凝土挡墙按挡墙几何尺寸支立模板,并用脚手架加固模板和搭设施工作业平台;片石的掺量不得超过20%,掺入片石块径不大于墙宽的1/3。

7.2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原材料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严格按照路基验收标准控制。

8、劳动力组织

主要人员配置见表1。

9、材料要求

9.1水泥:

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

经试验检验合格。

9.2水:

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

9.3其他材料:

细砂、粉煤灰、片石等,均要求满足设计要求且经试验检验合格。

10、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具:

混凝土(砂浆)搅拌机、砼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振捣设备等。

11、质量控制及检验

11.1模板的进场检验

模板进场后,由技术部、质量部共同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

模板的数量、长度、附属加劲结构、焊接质量、表面钢板质量等。

检查后及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表,送技术部存档。

表1主要人员配置表

序号

人员名称

人数

岗位职责

1

架子队长

1

现场施工组织,协调生产各个环节的合作、分工

2

技术负责人

1

编制短期施工计划,安排各班组的施工工作。

3

技术员

1

进行技术交底,组织试桩数据整理和技术总结工作。

4

质量员

1

负责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5

安全员

1

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指挥吊车作业

6

试验员

1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试验项目检测

7

材料员

1

负责现场材料协调调配

8

领工员

1

负责桩的成孔、混凝土水下灌注及土的清理

9

工班长

1

现场组织协调工人进行施工操作

11.2模型试拼装

11.2.1底模是分段运输进场的,拼装好后一般不再进行调整。

底模拼装时首先要保证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左右偏差不得大于2mm;其次,底模应预设反拱和压缩量(支座板处不设反拱);再次,底模安装完后应对底模的全长、跨度、宽度以及支座板处的平整度、预留孔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底模拼装过程中应由质检员全程跟踪,并做好模型台账。

底模制作之前由质量部质检员对底模平台进行放线,确定台座的纵向和横向中心线以及周边所有预埋件的中心线。

11.2.2底模进场后试拼装主要检查以下项目:

11.2.2.1检查模型的表面质量是否平整、有无质量缺陷;测量每块底模的长度,计算底模拼装后能否达到设计长度;底模长度应将压缩量计算在内。

11.2.2.2检查底模中心线与设计中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mm。

检查方法:

用全站仪在底模上打出底模的设计中心线,测量模型两侧距离此中心线的距离。

11.2.2.3检查底模的反拱度符合设计要求,反拱允许偏差为±0.5mm。

检查方法:

以底模中心为坐标原点,根据二次抛物线y=ax2检查底模的反拱度。

11.2.2.4检查底模的全长、跨度、各预留孔的位置以及支座板处的相对高差。

11.2.3外模试拼时,由质检员全程跟踪。

主要检查项目有:

模板和支架的材料质量、焊接质量、结构形式、垂直度、长度、高度、变截面尺寸以及预留孔的间距等。

外模分截制作,运进场内再进行拼装。

外模应保证与底模密贴。

11.2.4端模拼装前应对端模各预留管道的位置、倾斜角度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位置准确;拼装时,应保证端模中心线与底模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应保证端模与底模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端模拼装完后应对模型的上部长度进行检查。

当模板拼装完后应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有:

顶板宽度、底腹板宽度、全长、高度、桥面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外模和端模的垂直度、各预留孔的间距等。

模板拼装完检查合格后,建立模板台帐,并交送技术部存档。

模板试拼后应及时拆开,打磨模板并涂油,准备投入生产。

11.3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注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质量部质检员对以上两个项目进行全检。

模板安装后由质检人员对侧底模板全长、底模板宽、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腹板中心线位置偏差、侧底模板平整度、端模板预留预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等有关项目进行检查,质检人员检查完毕后,填写相关记录,并报监理处,由监理复查。

监理复查完并签字认可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模板、支架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及梁支座等加以检查。

当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记录。

12、安全及环保要求

12.1安全要求

12.1.1施工人员在既有线区间步行上、下班时,不得在轨道、钢轨和枕木上行走,在路肩上行走时,严禁所携带的工具、器械侵入行车限界。

12.1.2施工人员一致服从施工负责人的命令,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正确的施工作业程序进行施工作业。

12.1.3运料汽车卸完片石后,应放下车厢后方可移动,禁止边放车厢边移动。

12.1.4禁止在已填筑好的路基面上卸石料。

12.2环保要求

施工完成后的弃渣清理干净后装车运送到指定位置,清洗混凝土的废水到指定地点排放,防止污染当地环境。

 

XX铁路路基工程相关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023)

1目的

明确路基相关工程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相关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

2.1《XX城际铁路施工图路基设计总说明》

2.2《XX城际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

2.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5XX城际铁路X标路基工程相关设计图纸。

3编制依据

适用于XX客运专线铁路X标段路基相关工程施工。

4作业准备

4.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用水、用电、便道贯通,场地平整完成。

5技术要求

与路基相关的工程电缆槽、声屏障、接触网立柱等。

声屏障、接触网立柱基础的

施工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

通信、信号电缆槽在声屏障、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完成后施工。

5.1声屏障、接触网基础立柱

5.1.1修筑于路基上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应与路基同步修建,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

5.1.2接触网支柱基础工程应遵照《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及设计文件施工,宜在基床表层施工前完成。

5.1.3接触网支柱基础按设计要求施工,基坑施工时不得破坏路基及防护工程结构。

5.1.4接触网支柱基础基坑必须全部用混凝土浇筑;有渗水暗沟地段,在接触网支柱基础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挖渗水暗沟。

5.1.5接触网拉线基础与下锚支柱基础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下锚拉线的下锚环方向应在支柱基础中心与拉线基础中心连线上。

5.1.6同组硬横跨基础底面标高应相等,控制线路两侧同里程两基础中心连线垂直于车站正线。

5.2电缆槽

5.2.1修筑于路基上的电缆槽(沟)应与路基同步修建,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

5.2.2电缆槽(沟)按设计要求与路基施工同步完成,与路基接触面处理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破坏侧沟和侧沟平台、堑坡坡脚及路肩边坡。

6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6.1声屏障、接触网基础立柱

施工准备桩位测设旋挖钻机就位干法钻孔成孔检查安装串筒、立模灌注砼养生砼拌和砼运输预埋件安装钻渣外运质量检验

6.2电缆槽施工流程图(见图1)

图1电缆槽施工流程图

7施工要求

7.1声屏障、接触网基础立柱施工

7.1.1在路基基床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清理平整出施工场地,并尽量减少对路基基床的破坏。

7.1.2按照复核后的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

7.1.3钻孔

钻孔时采用钻桶带螺旋钻头对准桩位钻进50~80cm,然后去掉螺旋钻头用钻桶

干钻成孔,边钻边清碴,钻孔深度和垂直度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钻孔渣

清理倒在配合运输的自卸车汽车上,不得倒在级配碎石表面,出碴及时从路基上运走。

钻到设计高度清理余碴后,安装钢筋笼及固定地脚螺栓的框架,安装钢筋笼时在钢筋笼四周做好导向装置,每2.0m沿钢筋笼四周设置一道。

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应将钢筋笼固定,以免钢筋笼在浇注砼时上浮。

钢筋笼安装时,钢筋笼和孔壁间垫混凝土垫块来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

7.1.4砼浇注

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采用罐车将砼运输到现场后配合串桶灌注混凝土,串桶

底离混凝土面高度不超过2.0m,以防止混凝土离析。

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捣固,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cm;施工人员在井下捣固混凝土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混凝土浇注完成以后将预埋的地脚螺栓上的砼清除干净,并将地脚螺栓校正。

最后将混凝土表面收平并覆盖养护成桩,基础混凝土表面应与路基表面衔接平顺。

施工时,可按照13~14根或26~28根钻孔桩为一组,每组安装完钢筋笼等后同时浇注,不能及时浇注的孔用模板盖住孔口,以免杂物或施工人员掉入。

7.2电缆槽施工

7.2.1施工准备

通信信号电缆槽施工安排在接触网立柱基础与声屏障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测量

出电缆槽中线桩位置及轴线。

仔细检查运输到施工工地的预制件的完整型,对于有缺陷、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预制块不能够使用。

7.2.2预制

电缆槽槽身和盖板采用在预制厂集中预制,模板采用定做的定型模板,能够循环

使用。

预制厂的模板数量应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电缆槽槽身和盖板按长1.0m的标准块预制,预制好的电缆槽槽身和盖板应及时养护。

预制通信、信号电缆槽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预留排水孔,预制时采用每0.5m一根φ8mm镀锌钢筋将通信和信号槽分开,注意槽身底部横坡。

电缆槽槽身和盖板预制时要预埋吊环。

电缆槽按照设计在设计位置设置手孔。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用自带起重机具的汽车运输到指定位置。

7.2.3安装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完成后,用开槽机切割成沟槽,施工中开挖一段、安装一

段。

沟槽开挖中要做好排水设施,以免施工废水或雨水进入沟槽。

电缆槽由人工配合5~8t汽车吊安装,砂浆勾缝。

电缆槽安装时采用施工线配合3m水平尺施工,以保证电缆槽平顺;电缆槽安装时应保证砂浆粘贴密实,接缝结合完好。

盖板安装时应平整、无错台、牢固,盖板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平顺。

电缆槽埋设完成后,外侧再砌筑路肩浆砌片石,槽身靠路基中线侧的缝隙用沥青砂浆填塞密实。

过渡段电缆槽连接要平顺。

8劳动力组织

8.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8.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现场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工班长

2人

施工人员

20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4~6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9材料要求

选用的水泥、砂石等到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选定合适的配和比。

10设备机具配置

混凝土运输车、振动棒、配电箱、旋挖钻机、汽车、挖掘机等。

11质量控制及检验

11.1质量控制

11.1.1声屏障、接触网基础工程

11.1.1.1接触网及声屏障基础的基坑必须全部用混凝土灌注密实,表面与路基表面衔接平顺。

11.1.1.2钻孔渣清理倒在配合运输的自卸车汽车上,不得倒在级配碎石表面,防止污染。

11.1.1.3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将接触网与路基基床的接触周边用沥青砂浆封闭。

11.1.1.4接触网基础钻孔完成未灌注砼前应作好基础的防排水,以免施工用水或雨水进入接触网孔内。

基础钻孔施工时最好安排在晴天施工。

11.1.1.5接触网基础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钻孔应按照操作规程施工;超挖的基础不得采钢筋笼安装钢筋笼加工用废碴回填,为保证路基完整采用与基础同标号的砼回填。

11.1.1.6有渗水暗沟地段应在基础浇注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挖渗沟。

11.1.1.7接触网拉线基础与下锚支柱基础平面应符合设计要求,下锚拉线的下锚环方向应在支柱基础中心和拉线基础中心连线上。

11.1.1.8基础预埋的地脚螺栓应准确。

11.1.2电缆槽

11.1.2.1电缆槽与级配碎石、接触网支柱、声屏障基础之间的间隙用沥青混凝土填塞密实,填塞材料、密实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以防止表水渗入路基本体。

11.1.2.2电力电缆槽在路基路堤坡脚或路堑地段的侧沟平台完成后,内夯填中粗砂。

11.1.2.3电缆槽施工时不破坏侧沟和侧沟平台、堑坡坡脚及路肩边坡。

11.2检验方法

11.2.1声屏障、接触网基础

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基坑必须全部用混凝土灌注密实,表面与路基表面衔接平顺。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11.2.2接触网支柱距线路中心线位置、截面尺寸

11.2.3声屏障基础距线路中心线位置、截面尺寸

11.2.4电缆槽

接触网支柱埋置深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距线路中心线位置

0,+20mm

按接触网支柱数量抽样检验10%

尺量

2

沿线路纵向位置

±10mm

水准仪测

3

形状尺寸(截面尺寸)

±20mm

尺量

4

埋置深度

不小于设计值值

水准仪测

声屏障埋置深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距线路中心线位置

0,+20mm

按声屏障基础数量抽样检验10%

尺量

2

截面尺寸

±20mm

尺量

3

埋置深度

不小于设计值值

水准仪测

11.2.4.1电缆槽与级配碎石间、电缆槽与混凝土块间、电缆槽与接触网支柱及声屏障立柱间、电缆槽与侧沟间等缝隙的填充材料和填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材料的检验应符合验收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填充质量全部检验,填充材料按验收标准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填充质量,按验收标准的规定检验填充材料。

11.2.4.2电缆槽(沟)排水孔应排水畅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11.2.4.3过渡段电缆槽(沟)应平顺连接,弯曲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填充质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11.2.4.4电缆槽综合接地孔的堵塞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11.2.4.5电缆槽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缆槽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距线路中心线位置

0,+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侧各抽样检验5处

尺量

2

形状尺寸(截面尺寸)

±10mm

尺量

3

顶面标高

±10mm

水准仪测

12安全及环保要求

12.1施工安全

12.1.1施工区域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12.1.2施工中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12.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12.1.4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

确定合适的机械:

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

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

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

12.1.5所有关键岗位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并熟悉掌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要配戴安全帽,没有配戴安全帽的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12.1.6施工现场所有的电器设备必须有防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措施。

12.2环境保护

12.2.1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的各种责任制。

12.2.2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

12.2.3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或减少施工污染。

12.2.4在距居民生活区较近的施工现场,须建立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如隔声嶙障等。

减少因施工对周围居民环境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