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2583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docx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

生物药物概论第一课作业

      红曲霉  红曲霉中文别名红曲、红糟、红大米。

散囊菌目中的一属子囊菌曲霉科真菌。

存在于树木、土壤和堆积物等。

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初为白色,老熟后变成淡粉色、紫色或灰黑色。

多形成红色。

红曲可用于酿酒、制醋、做豆腐乳的着色剂和调味剂,也可做中药。

    中文学名红曲霉  拉丁学名MonascuspurpureusWent别  称  红曲、红糟、红大米纲  不整子囊菌纲目  散囊菌目科  红曲科属  红曲属    目录  1.1基本信息2.?

简介3.?

特征4.?

特性5.2有效成分6.?

红曲色素  1.?

降胆固醇活性物质2.?

麦角固醇3.?

抑菌性4.?

产酯5.3产品安全6.?

红曲霉与橘霉素1.?

橘霉素的合成途径2.?

橘霉素的检测3.?

展望4.4发展前景  红曲霉基本信息  红曲霉简介  形态特征菌丝体初期在粳米粒内部生长,无色,渐变为红色,并使米粒变成紫红色。

菌丝体大量分枝,含橙    紫红色颗粒,在分枝的顶端产生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孢子呈球形或椭圆形,μm×7-9μm,闭囊壳橙红色,近球形,含有多数子囊,子囊内含8个孢子,直径25-75μm,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无色或漆红色,μm×μm。

红曲霉特征  散囊菌目中的一属子囊菌曲霉科真菌。

存在于树木、土壤和堆    积物等。

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初为白色,老熟后变成淡粉色、紫色或灰黑色。

多形成红色。

红曲可用于酿酒、制醋、做豆腐乳的着色剂和调味剂,也可做中药。

在酶制剂工业中也可用其生产糖化酶制剂。

近年来,还发现红曲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以及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的功能。

红曲霉特性  红曲霉以其能产大量的天然红色素而受到关注。

我国人民在12世纪的宋代,就已经根据红曲霉具有耐酸和耐高温的特性,采用明矾调节酸度和用酸米抑制杂菌的高温培养法,选择培养获得了纯度很高的红曲。

长期以来,国内外微生物工作者对红曲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传统的酿酒、制醋、着色剂以及进行关于生产淀粉酶、糖化酶等的研究与探讨。

  而对于药用及其他用途仅停留在《本草纲目》、《兽医本草》中的记载:

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等。

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国内外微生物学家才开始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对红曲霉中功能因子的分子结构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红曲霉的生物学特性  按真菌学的分类方法,红曲霉属真菌门、子囊菌纲、真子囊菌亚纲、红曲霉属。

布谷昭从中国、朝鲜、台湾和香港的酒曲、腐乳、酒醅及土壤和腐败果实等中,共分离到约20种红曲霉。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轻工部食品研究所正式收集编目的重要红曲霉有8种48个菌株。

这8种为紫红曲霉、安卡红曲霉、红色红曲霉、巴克红曲霉、烟色红曲霉、发白红曲霉、锈色红曲霉、变红红曲霉。

  红曲霉是腐生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为3.5~5,能耐pH3.5,尤嗜乳酸。

生长温度为26~42℃最适温度32℃~35℃,能耐10%乙醇。

红曲霉的糖化型β-淀粉酶活性较强,故可用来生产红色麦芽糖。

红曲霉的蛋白酶活性较高,故可用红曲腌渍鱼、肉、豆腐等高蛋白食品。

  红曲霉有效成分  红曲霉红曲色素  食品天然色素中,红曲色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因其含有两种黄色素、两种红色素及两种紫色素,而且色素对pH、温度、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剂等较其他天然色素稳定。

因此它就一种优良的食品天然色素。

日本学者对其进行毒性试验证明:

红曲色素安全无毒。

我国毛宁等对色素提取液进行分析,证明提取液中,不含黄曲霉毒素,可用于糕点、肉罐头、糖果、药片染色。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王柏琴等人将红曲色素用在发酵香肠中,代替亚硝酸盐发色,用1.6mg/g红曲色素制作的颜色,更接近于用0.15mg/gNaNO2,取得很好的效果。

  红曲色素在乙醇浓度82%或者醋酸浓度78%时,对红曲色素的溶解性最好。

水溶液呈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溶解性较好,对热稳定性较好。

  红曲色素就红曲霉属的丝状真菌经发酵而合成的天然色素,就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

有人研究认为红曲色素在红曲霉菌代谢过程中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在营养良好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红曲霉合成的红曲色素可以作为一种能量储存物质,当培养基营养缺乏时,红曲霉可同化色素,延缓细胞衰老、自溶过程。

因此,对红曲色素的提取必须选择合理的发酵时期,终止发酵,进行提取色素。

目前报道的利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红曲有宁夏轻工所的M130菌株在大米及豆浆培养基中发酵,其发酵色价为160U/ml。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筛选出一支红曲色素高产菌株MF107,对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色素大量分泌至细胞外,胞内色素不足胞外色素的一半,5~6天色素大量积累,色价最高可达410U/ml。

利用纯种红曲霉,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红曲色素新技术,以饴糖为原料进行中型试验,其工艺流程为:

斜面菌种―――种子罐培养―――发酵罐培养―――板框榨滤―――浸泡滤饼―――离心去渣―――浓缩色素液―――成品。

100Kg饴糖可得固体醇溶性色素2.7Kg,色价达9500~10000U/ml。

红曲霉降胆固醇活性物质  1979年日本远藤章教授首次从红曲霉中分离出具有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质,并命名为MonacolinK。

此后,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用MonacolinK对动物进行了大量试验,结果显示,MonacolinK对动物试验就安全的。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报道。

1988年何壁梅首次从MH-2688的变异株中提取出MH-2688,此后证明这种物质即MonacolinK。

韩梅用含MonacolinK56mg/l的红曲米饭提取液喂食高血脂病的大白鼠3周后,与对照相比,血清总胆固醇开始下降。

王慧颖筛选出一株红曲No.4,其降血清和甘油三酯均在20%以上,经热稳定试验,其降血清胆固醇率为42.5%。

  裁脂刀  德国海德森集团HeidessenDeutschlandGmbH研发的裁脂刀胶囊,其主要功效成分即是红曲霉、磷脂酰胆碱,成分天然,安全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降血脂的双重作用。

红曲霉麦角固醇  麦角固醇又称麦角甾醇。

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逐步较化为维生素D2,维生素D2具有防治婴幼儿佝偻病,对促进孕妇和老年人钙磷的吸收有明显生理作用。

目前,国内外麦角固醇的生产局限于酵母菌,但对于红曲霉产生的麦角固醇却鲜有报道。

研究人员从红曲及土壤分离到8株红曲霉,它们均能产生麦角固醇,发酵周期96h,其产量为2g/100g干菌体,最高可达3g/100g干菌体。

红曲霉抑菌性  我国历来就有利用红曲保存食物的传统。

在《天工开物》中,就有关于炎暑利用红曲保存肉色10日不腐的记载。

人们研究紫色红曲霉能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对细菌等具有抗菌活性董明盛等对14种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红曲霉培养物对蜡状芽孢杆菌、索状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人们对引起人和动物疾病的16种微生物分别进行试验,结果发现,红曲发酵液对部分引起人和动物疾病的细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人们研究发现红曲对肉毒索状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红曲霉产酯  1991年,江苏双洋酒厂对本厂的大曲进行微生物分离时,分离出一株红曲霉,所分离的红曲霉具有极强的产酯能力,该厂定名为\红曲酯化霉\。

人们应用\红曲酯化霉\培养浓香型酒的强化大曲,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

在传统曲工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提高大曲的糖化力、发酵力、液化力和酯化力。

人们从麦曲中分离红曲霉菌株扩大培养应用于食醋酿造,在原醋液加入红曲浸液,浸渍后总酸有所降低,但氨基酸态氮、还原糖、无盐固型物均有提高。

红曲霉胞外脂酶具有较强的催化已酸乙酯合成的能力。

  红曲霉产品安全  我国科学家在1995年用高剂量红曲萃取物在白鼠和兔子身体上所做的动物试验证实红曲产品没有毒性,日本学者在1997年也有类似的结论。

但是西方许多国家对红曲的合法地位尚无定论。

红曲霉红曲霉与橘霉素  1995年,法国人P.J.Blanc教授发表一系列论文,认为红曲霉菌中的两个重要的种,Monascuspurpureus和Monascusrubber会产生一种抗生素―――橘霉素,这种物质对肾脏有毒害作用。

P.J.Blanc同时也认为,并非所有的红曲霉菌种都会产生橘霉素,而且即使使用某一能产橘霉素的菌种,若生产方法不同,橘霉素的含量也不同,有的甚至检测不出橘霉素。

红曲霉橘霉素的合成途径  通过同位素跟踪,了解到红曲霉产橘霉素的生物途径。

红曲中的橘霉素是在红曲霉发酵晚期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橘霉素与红曲色素的合成开始在同一途径上,1个乙酰辅酶A分子和4个丙二酰辅酶A分子缩合成戊酮,然后分两条途径进行:

一条途径是合成已酮,最后产生红曲色素,另一途径经甲基化缩合、还原等步骤,最后生成橘霉素。

如果能阻断戊酮到橘霉素这条途径,即抑制这一过程中的某种限速酶的活性,则既可得到更多的色素,又可减少橘霉素的产生。

红曲霉橘霉素的检测  红曲产品中存在桔霉素,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及鉴定。

如高压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分析法、反相色谱柱检测法以及免疫化学法等方法检测。

目前,各国家科学家的检测方法还未统一,只有制订统一的检测标准方法,才能客观地对红曲霉进行公平的评价。

红曲霉展望  我国是红曲的发源地,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菌种资源多,具有研究与开发红曲的有利条件。

在红曲色素的开发和应用上,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提取红曲色素,开拓用途,如应用于饮料、酒、化妆品等。

在开展红曲霉中活性物质的理论研究上,应对活性物质的提取与检测做深入的研究;在菌种选育上,选育出活性物质的高产菌种,同时通过基因诱变和现代生物技术减少橘霉素的生成;从工艺条件上,控制橘霉素的生成,阻断合成橘霉素的生物途径,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红曲霉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拥有1.2亿以上的老年人,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等的患病人数正在增加。

因此,以红曲生产Monacolink类物质或开发红曲降胆固醇保健品具有一定的消费市场。

  

      红曲  红曲是以籼米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分离出优质的红曲霉菌  经液体深层发酵精制而成,是一种纯天然、安全性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

而且本品色泽鲜艳、色调纯正、饱满、光热稳定性好,是天然绿色食品理想的着色剂。

它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食品类;药品类;化妆品类。

目前,我国利用航天搭载技术对红曲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文名红曲  别  名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等拼  音HónɡQū  拉丁文名FermentumRubrum科属分类曲霉科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1.1生物属性2.2性味归经3.?

性味4.?

归经5.3原形态6.4原料7.5历史  1.6应用市场分析2.7古方制法3.8红曲之乡4.?

秘传5.?

运输6.?

原料7.?

发展1.?

技巧2.?

面临失传3.9作用4.?

药理作用5.10各家论述6.11古籍附方7.12药材鉴别1.13烹饪指导2.14临床作用  目录    3.15历史溯源4.16其他相关5.17注意  红曲生物属性  【药名】红曲  【科名】真菌紫色红曲霉  【别名】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红大米、红槽、红曲米、红曲【汉语拼音】HónɡQū  【拉丁文名】FermentumRubr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ascuspurpureusWent.【科属分类】曲霉科  【成分】含淀粉酶、胡萝卜色烯类。

  【功能成分】红曲中的主要功能成分有红曲色素、洛伐他汀类、麦角甾醇、酶类活性物质和γ-氨基丁酸等化合物。

  【性味】甘、温,无毒。

  【性质】系酿造中的副产品,不仅烹调食物用以着色,并入药。

【归经】肝;脾;胃;大肠经出处:

《饮膳正要》  别名:

赤曲,红米,福曲。

  性状:

为不规则形的颗粒,状如碎米;外表棕红色,质脆,断面粉红色,微有酸气,味淡,以红透质酥,陈久为佳。

  炮制:

筛净灰屑,拣去杂质。

红曲炭:

将净红曲微炒,使外部呈黑色,内部呈老黄色为度,喷淋清水,冷却。

  来源:

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赤白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2~4钱;或研末入丸、散。

外用:

捣敷。

  【生态环境】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于乳制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使之成红曲米。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动植物形态】菌丝体大量分枝,初期无色,渐变为红色,老后紫红色;菌丝有横隔,多核,含橙红色颗粒。

成熟时在分枝的顶端产生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褐色,μm×(7-10)μm。

在另外菌丝顶端还产生橙红色单个球形子囊壳(闭囊壳);闭囊壳橙红色,近球形,直径25-75μm,内含多个子囊。

子囊球形,含8个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失。

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无色或淡红色,()μm×()μm。

  【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红曲性味归经  红曲性味  甘,温。

  ①《饮膳正要》:

味甘,平,无毒。

②《纲目》:

甘,温,无毒。

③《本经逢源》:

甘微苦辛,平。

红曲归经  入肝、脾、大肠经。

  ①《本草经解》:

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②《得配本草》:

入足阳明、太阴经血分。

③《要药分剂》:

入脾、胃、大肠三经。

  红曲原形态  菌丝体大量分枝,初期无色,渐变为红色,老后紫红色;菌丝有横隔,多核,含橙红色颗粒。

成熟时在分枝的顶端产生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褐色,μm×(7-10)μm。

在另外菌丝顶端还产生橙红色单个球形子囊壳(闭囊壳);闭囊壳橙红色,近球形,直径25-75μm,内含多个子囊。

子囊球形,含8个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失。

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无色或淡红色,()μm×()μm。

  红曲原料  籼米系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

米粒粒形呈细长或长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  红曲相关书籍  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横断面呈扁圆形,颜色白色透明的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根据稻谷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

早籼米米粒宽厚而较短,呈粉白色,腹白大,粉质多,质地脆弱易碎,粘性小于晚籼米,质量较差。

晚籼米米粒细长而稍扁平,组织细密,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腹白较小,硬质粒多,油性较大,质量较好。

  在国际市场上,有按籼米米粒的长度分为长粒米和中粒米者。

长粒米粒形细长,长与宽之比一般大于3,一般为蜡白色透明或半透明。

性脆,油性大,煮后软韧有劲而不粘,食味细腻可口,是籼米中质量最优者。

中国广东省生产的齐眉、丝苗和美国的蓝冠等均属长粒米。

  中粒米粒形长圆、较之长粒米稍肥厚,长宽比在2~3之间,一般为半透明,腹白多,粉质较多,煮后松散,食味较粗糙。

质量不如长粒米。

中国两湖、两广、江西、四川等省所产的大米多属中粒米。

美国的齐奈斯也属中粒米。

  红曲历史  红曲最早发现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

红曲古代称丹曲,既是中药,又是食品,是用红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

作为传统中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评价它说:

“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奇药也”,在许多古代中药典集中岭载该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于治疗食积饱胀、产后恶露不净、痕滞腹痛和跌打损伤等症。

  红曲在中国的食品中有其妙用。

旧时在北京,有一道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叫灌肠。

灌肠其实不是肠,而是用团粉和红曲做成的像腊肠样的东西,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锅里用猪油煎焦,吃时加蒜汁盐水,色味两绝。

这其中红曲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不止是灌肠,许多驰名中外的风味食品如无锡排骨、苹果鱼肚、樱桃肉、玫瑰卤鸭、鸳鸯鱼枣、寿桃馒头、马蹄糕、琉璃珠矶中都有红曲,红曲还可用于酿造黄酒,制做腐乳、食酯、食品色素等等。

红曲的问世,给中国和世界食品微生物发酵史写下了一页光辉篇章。

  红曲是一种红色霉菌,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它的食用价值。

红曲用途极广,如古代未发明酱油专用酱色之前,红曲是红烧肉和其他红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

红曲还是一种出色的食品工业原料。

如中国闽台两省利用红曲生产的红色米酒在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市场上知名度较高,颇受消费者欢迎,被公认为有舒筋活血强身功效。

日本民族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他们也很喜欢红曲。

如日本乡村在腌制猪肉时就加入量红曲,在红曲霉蛋白酚的作用下,腌猪肉肉质细嫩,外观呈深红色,令人胃口大开。

  圣曲胶囊  到了现代,红曲的研究得到了世界的关注。

北京大学的生物学家从众多红曲菌种中筛选出一株红曲菌,在它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洛伐他汀。

[1]经过了大量  的工作将野生菌种变异为生产菌种,使之能产生高含量、稳定的、适合制药的人体合成胆固醇关键酶特异性抑制剂一天然他汀类物质,同时还能产生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必需氨基酸、不饱合脂肪酸等等。

这时的红曲与一般仅作为色素的红曲已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称为特制红曲。

特制红曲现在已经用于制药,大量研究发现它具有非常强大的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显著综合疗效且服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并能有效的治疗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与高血脂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

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前途的降脂物质。

  红曲,古为今用,已经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

老药换新颜,它将为人类的健康升腾新的希望。

  红曲应用市场分析  血脂康和脂必妥主要成分为天然红曲,其红曲中富含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

国内已对其药理、毒理、疗效和安全性作了研究。

  近年来,又将血脂康对CHD2级预防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公布,结果显示,服用血脂康/d剂量后,可使TC血浆浓度下降%,LDL-C下降%,TG下降15%,HDL-C升高419%;CHD事件发生率减少%,次要事件发生率减少31%。

  红曲古方制法  选择土壤为红色的地方,挖一深坑,在坑之上下周围铺以篾席,将粳米倒入其中,上压以重石,使其发酵,而变为红色。

经3~4年后,米粒外皮呈紫红色,内心亦为红色,若内心有白点,表示尚未熟透,品质较差。

  《纲目》:

“红曲本草不载,法出近世,亦奇术也。

其法用白粳米一石五斗,水淘浸一宿作饭,分作十五处,入曲母三斤,搓揉令匀。

并作一处,以帛密覆,热即去帛摊开,觉温急堆起,又密覆,次日日中,又作三堆,过一时,分作五堆,再一时,合作一堆,又过一时,分作十五堆,稍温又作一堆,如此数次,第三日用大桶盛新汲水,以竹箩盛曲,作五、六分蘸湿完,又作一堆,如前法作一次,第四日如前,又蘸,若曲半沉半浮,再依前法作一次,又蘸,若尽浮则成矣,取出,日干收之。

其米过心者,谓之生黄,入酒及酢醢中,鲜红可爱,未过心者不甚佳。

入药以陈久者良。

”  红曲红曲之乡  红曲秘传

  

      稽亭制作红曲的历史已无从查考,但至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以前制做红曲大多都是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才有。

每当祠堂或厅堂里飘来浓郁的芳香时,就已知谁家在做红曲了。

此段时间,稽亭塘中的池水就会因为洗涤红曲而变红。

为了秘传,做红曲只是男人的专利,只传儿不传女。

师傅在制作红曲的关键时刻,嘴巴也是闭得紧紧的。

普通的村民受经济条件、场地的限制,也就谈不上做红曲了。

因此解放前,稽亭村制红曲的只有十来户人家,且数量有限。

红曲运输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摸索着制红曲,从两三斤到二三十斤……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做红曲的农户数已大量增加,无论是大姑娘还是媳妇,都已经掌握制红曲的传统技术,但产量并不多。

传统的红曲制作技巧渐渐地被村民们所接受。

据丁林钱老人介绍,制作红曲一般都要经过浸、蒸、氧化、洗、晒五个过程。

做红曲的原料大多是早釉米。

以前早釉米大多从佛堂购进,后来因需要量增加,就整车整车地从江西、安徽、湖南等地买进。

稽亭到佛堂约有公里路程,为了运输方便,稽亭村从江西引进了“羊角车”。

“羊角车”的车身全为木料做成,车架略呈前窄后宽,八字型,两根直车架,前端尖而翘起,极象羊角。

“羊角车”的车底装木制无辐小轮,轮边裹以铁皮,行走时车声辘辘。

每逢佛堂集市,稽亭“羊角车”的“嘎吱嘎吱”的声音就飘荡在那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这其中很多车是为村民制作红曲运送大米,运走红曲的。

稽亭成为当时佛堂古镇推挽车辆最多、最早的一个村,与当时村子里做红曲的村民的增多是密不可分的。

红曲原料  有了大米,村民们就把米浸在水中约三至四个小时,然后放在锅灶上蒸熟。

当饭的温度降至30℃左右时和以菌种。

以前的菌种大多自己培养。

于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红曲制作的速度和质量的好坏,因此,菌种后来大多从福建、江西等省引进。

菌种可分饭糕、酯糕、水糕三类。

在稽亭,村民选用的菌种多以酯糕为主。

把饭和菌种用双手和匀之后,把饭堆成一堆,密封进行发酵。

约20个小时之后,屋子里就已浓香四溢。

说明“米”已经发酵好。

此时把发酵好的“米”摊开,隔十个小时左右对“米”进行冲洗。

没有自来水的时候,稽亭塘就成为村中最热闹的地方。

对红曲的冲洗时刻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因此无论是白天还是半夜三更,做红曲的村民都挑着“米”,到塘里去冲洗。

伴随着哗哗的水声,红曲的颜色就在一遍遍的冲洗中越变越红。

经过四至六遍的冲洗,就可以晾晒了。

传统的红曲制作方法不仅受天气的影响,也受环境场地的限制。

把握不好温度和湿度,红曲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质量上乘的红曲颜色很纯正,且米粒酥松,大约一市斤大米能制作六两四的红曲。

红曲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稽亭村的红曲就已被邻近的县市知晓。

到稽亭来收购红曲的“曲商人”日益增多,最早的有嗓县、新昌、东阳等地。

稽亭的丁予章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抓住了机遇,在村子里率先创办了红曲厂。

于当时厂子规模小,无法生产大量的红曲,丁予章  就提供技术和原材料,作为一条致富路发动村民家家户户加工红曲。

当时稽亭村有400多户村民从5月初到11月,天天加工红曲,最多的时候一年加工大米2万担。

1985年稽亭成为金华地区红曲米专业村,稽亭的红曲享誉江浙一带,天台、武义、龙游、龙泉……的“曲商人”纷至沓来。

红曲技巧  然而费时费力费场地的传统红曲制作技巧,越来越让丁予章感到难以施展拳脚。

要让红曲从小村走向都市,走向世界,就必需拓宽原有的思路。

1988年丁予章开始研究红曲红色素,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1995年他对传统的红曲米加工进行了技术改造,成功地发明了超厚层发酵,设立了中国红曲米发酵一流的工艺和设备,节省劳动力80%,卫生指标明显提高,场地利用率增加了五倍。

每道生产程序几乎都让机器取代了,古老的红曲作坊变得生机勃勃。

据不完全统计,金华地区五分之三的早粕米都成为加工红曲的原材料。

去年天然色素有限公司产值3800多万,98%出口创汇,销往日、韩、欧盟等29个国家。

红曲面临失传  稽亭村的丁予章以他的高科技产品走出了村庄,走向了世界。

然而稽亭村的大部分村民仍困守在红曲的传统制作坊里。

丁林钱说,制作红曲是门“烫人”手艺活,在炎热的季节与滚烫的饭打交道,太辛苦。

因此如今稽亭村已有一部分人出去做生意,只有一半的农户在家做红曲。

加工大米少的约有2500公斤,最多的约为10000公斤。

村民收入以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尽管收入与付出无法成正比,然而以农业为主的村民们已经满足了。

  红曲的传统制作犹如老人,慢慢地到了垂暮之年。

但愿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丁予章似的人物给红曲制作注入新的活力,让这个红曲飘香的地方永留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