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004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docx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

谈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

摘要:

学校是社会的良心,在面对当今社会“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

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其社会使命的过程却陷入了困境,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其对“良知遮蔽”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

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则更加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关键词:

良知的遮蔽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

当今社会,人们物质世界的不断丰富和精神世界的日益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种种不道德的社会问题和现象所反映出来的是人们良知的遮蔽,近年来学界对此也有论述[1][2]。

而学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是社会的良心,而道德教育则是这颗良心搏动强健与否的关键所在。

目前的道德教育正在被外在化、边缘化和知识化。

[3]这种境遇下的道德教育面对人们“良知的遮蔽”时该如何作为?

学校的道德教育无力改变“今日之成人”的“良知的遮蔽”,而“今日之儿童就是明日之成人”,“社会的良心”在道德教育中需要把握住“良知”这个人们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本体”,促进学生体认良知。

这不仅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心,更是其社会使命所在。

一、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使命中的困境

当社会中人们的良知被遮蔽后,我们不禁反思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学校的责任,开始审视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否在人们的童蒙阶段就履行好了自身的使命,即促进“良知”这个人们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本体”充分地生长。

然而学校道德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这一社会使命,究其原因,主要是其陷入了以下困境之中:

首先,学校道德教育之于社会的困境。

一方面,学校道德教育告诉学生要诚实守信、自立自强,而社会所呈现出来的却是尔虞我诈、投机取巧;另一方面,学校道德教育希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学生所看到的却是“今日之成人”在强大的物欲面前道德情操的软弱和无力。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当今社会得不到有力的证实,反而被社会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所否定和嘲笑,这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之于社会的困境。

其次,道德教育之于自身的困境。

道德教育之于社会的困境,让其处在被动性和反应性的状态,缺乏对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思考。

这样一来,道德教育本身也充满了困惑和迷失。

道德教育逐渐成为了对学生苦口婆心的说教或是僵硬的条条框框,疲于勉为其难的解释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或一厢情愿的述说自己的“真理”,道德教育在强行“有为”的过程中,对其本质缺乏足够的思考,不能充分体现其本质,正在逐渐沦为“无所作为”的境遇,这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之于自身的困境。

最后,道德教育之于学生的困境。

道德教育挣扎于对社会和自身的困境之中,其结果必然导致最终对学生的困境。

学生学习于“教室之内”却生活于“教室之外”,道德教育在“教室之内”的强大来到“教室之外”旋即变得软弱。

教师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甚至自己也不相信道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道德教育的动机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而现实是无法为学生注入具有建设性的道德力量。

甚至相反,一种情况是学生不断质疑道德教育说教式的内容,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未加批判地接受道德教育的教条。

无论是哪种情况,道德教育都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力。

学生生活在学校之内却必然走向学校之外,今日之儿童必然成为明日之成人,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静态规定性和学生的动态生成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其之于学生的困境。

学校道德教育虽处于困境之中,却有出路可循:

那就是要充分把握其对人们的“良知”这一“道德本能”和“道德本体”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

二、学校道德教育对“良知的遮蔽”的意义

(一)道德教育直击“良知的遮蔽”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良知的遮蔽”现象愈发严重,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的共在关系和与他物的共存关系这两个方面。

在与他人的共在关系中,人们依赖他人,向他人看齐,被“公众意见”淹没了自己的良知;在与他物的共存关系中,人们被物化,不断丧失精神自由,被物质世界禁锢了自己的良知。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说,都是人们丢失了自己的“心”的过程。

孟子的一段话直接说明了道德教育面对此遮蔽时该如何作为: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4]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使人们重新寻求放下的“心”,倾听“心”在与他人共在关系和与他物共存关系中的声音,听从这种声音的指引,扫清“良知的遮蔽”。

(二)学校道德教育破解“良知的遮蔽”

“教育是指向未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具有超越现实的本性。

……道德教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者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

而在使他们掌握:

人们的行为可能是怎样的?

应该是怎样的?

道德的理想是什么?

人何以接近这种理想?

”[5]学校要紧紧抓住道德教育的本质和要旨,以免于使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对社会的被动应答,要为“明日之成人”注入具有建设性的道德力量而不是陷入无关痛痒甚至适得其反的说教。

“今日之儿童道德问题,关乎着社会的未来,而今日之社会问题,则可以视为曾经教育之不当的结果,曾经的儿童便是今日之成人。

缘此,今日我们怎么对儿童,我们便能预见并设想出明天的社会状况。

故而当下的教育研究与教育者们的任务便应是从对曾经教育的反思中,实行有效的现实应对。

”[6]面对当今社会的此遮蔽,学校无力改变“今日之成人”的固有行为,却可以通过道德教育,以促进学生体认良知为其社会使命,让其良知不再或较少为物欲所遮蔽,学校在此过程中也就无愧于“社会的良心”这一重大的职责。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的构建

对于“良知”,中外著名思想家如孟子、王阳明、康德、海德格尔等都有过很多精彩而深刻的论述,由于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思想的精华甚至是解决当今世界性难题的钥匙,作为其精华之一孟子性善论视野下的“良知”则对当下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也是最能契合我国学生思维方式的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一)“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理解

《孟子•尽心上》中最早提出良知这一概念,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7]孟子的良知,指人天赋的道德观念,仁义之端,本身具有先验性和普遍性。

继孟子之后,论良知最多的莫过于王阳明。

他在思想渊源上继承了孟子的良知之说,认为“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

是故谓之良知,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昭明灵觉也”;“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梯,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8]

“性善论”视角下的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道德本能,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道德本体,是分辨是非善恶的一种道德判断能力。

王阳明认为“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辩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9];“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10];“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地准则。

尔意念着处,它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它一些不得。

而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照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11]。

“性善论”视角下的良知,其思维方式是直觉而不是逻辑推理,它不仅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且有强大的动能,它不排除道德情感,从而体用无间、知行合一。

良知靠直觉判断某事为善或恶,并当下呈现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人们去行或止,如按照良知的要求去做,内心就会产生愉悦,否则内心就充分愧怍。

“性善论”视角下的良知,较之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统治下的良知,能够有效解决伦理和道德、“是”和“应该”的分野一类的难题,以此出发促进学生体认良知,将更加有效地彰显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和要旨,并实现其社会使命。

(二)从“性善论”视角出发促进学生体认良知

1.在社会、学校和学生三者互动中促进学生体认良知

在社会与学校的互动中,学校道德教育在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社会上“良知的遮蔽”的现象。

这一现象虽然是当今社会种种不道德现象的集中反映,但也恰恰是学生得以体认良知的契机。

“良知的遮蔽”下的行为背后恰恰体现着良知的存在,当人们做了亏心事时,便会觉得心虚,道德教育便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人们这种“知得自以为得之非宜,只此便是良知矣”[12];当人们感到自己挣扎于荣辱得失之间而不得解脱时,道德教育便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们这种“只此自知之明,便是良知”[13]。

这样,道德教育通过联系社会上“良知的遮蔽”现象,通过让学生感受他人良知的无处不在进而体认自己的良知。

在学校与学生的互动中,学校道德教育要充分注重师生之间主体间关系的建立。

促进学生体认良知和要求学生遵守某种道德规范等灌输式道德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它决不能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决定和支配行为,即科尔伯格等人所批判过的道德教育过程:

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

促进学生体认良知要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在平等的话语权中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在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中,学校道德教育要以促进学生体认良知作为学生与社会互动的桥梁。

一方面,强化学生按照良知的指引行事时的道德愉悦感,从正面促进学生体认良知,并进一步使学生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因受当下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出现的遮蔽自己良知的苗头予以足够的警觉,让学生充分体验这种苗头出现时所产生的道德羞怯感,从反面促进学生体认良知,以尽量避免学生与社会的恶性循环。

2.良知重在体认

学校道德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其体认良知,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知识论意义上的有关客观对象的知识系统的建构,使学生忙于机械式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却无暇于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道德内省。

孔子强调人“反求诸己”的能力,他说道“君子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认为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道德觉醒的过程;孟子主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15],强调可以通过自省来纠正不适当的行为;王阳明更是教导弟子要在自己心上用功、自家去求,为师亦无法可道:

“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

夫有而未尝有,是真有也;无而未尝无,是真无也;见而未尝见,是真见也”[16],这里指出的便是良知的直觉式思维方式。

由此可见,良知重在体认,良知的是非只在内心不在身外,学生要向内求得是非之心,练的是一种逆觉体证的功夫,而不是一种逻辑推理的能力。

3.体认重在道德实践

虽然体认良知必须是学生“向内求得是非之心”,但这种体认往往是难以言表的,靠得是直觉思维,如果它不能结合道德实践,则会因缺乏实践支撑而流于形式,甚至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困惑。

“道德的意义逐渐被异化,道德教育同其他各育一样,成为一种知识教育,或者说是一种认知的教育,并在方法上表现出强烈的科学化倾向。

人们将道德仅视为外在的纲常礼仪与行为规范,进而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对这些规范的模仿和操练,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整体性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的缺失,即道德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与道德行为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

”[17]因此,体认良知的过程要结合道德实践,人们在道德践履的过程中更能深刻的体认自己的良知。

王阳明学说的核心“致良知”其根本内涵就是要人们按良知的要求行事,将良知变成实际的道德行动。

学校道德教育要不断通过鼓励学生的道德行动,让学生充分感受道德行动中的愉悦感、幸福感、所呈现出来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促进学生体认良知。

四、结语

由于社会上“良知的遮蔽”现象愈发严重而使学校道德教育陷入践履其使命的困境之中,而其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体认良知并以此为自己的社会使命。

如果说社会之于学校是强大的,学校之于学生是强大的,进而社会之于学生更是强之又强的,那只是看到了事物客观制约性的一面。

在这一面上,强大者要积极努力的给弱小者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包括社会要充分尊重学校这颗“社会的良心”,学校要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使命,即促进学生体认良知。

但事物还有另外一面,即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学生可能动地作用于学校,学校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进而学生之于社会更是具有能动的作用。

而且,正如文中反复提到的“今日之儿童就是明日之成人”,“明日之成人”所要做的就是建构“明日之社会”。

个人需要生活在社会的结构之中,但社会却是个人建构的结果,所以归根到底,个人生活在自己建构的社会的结构之中。

学校这颗“社会的良心”通过道德教育促进学生体认良知,其最终的意义就在于今日之学生成为成人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按照自己良知的指引,建构健全的社会,一个破除了此遮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黎鸣.悲剧的源流[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7-8.

[2]石中英.“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J].教育研究,2009,9:

17-25.

[3]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11-14.

[4]孟子.告子(上)[A].(东汉)赵歧.孟子[M] .上海:

中华书局,1998,6.

[5]鲁洁.道德教育:

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2.

[6]易连云.道德教育的未来担当[J].中国德育,2010,8:

83-84.

[7]孟子.尽心(上)[A].(东汉)赵歧.孟子[M].上海:

中华书局,1998,6.

[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C].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杜,1992.6.

[9][10]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桥书[A].王阳明全集[C].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

[11]王阳明.陆九川录[A].王阳明全集[C].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

[12]王阳明.答董沄萝石[A].王阳明全集[C].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

[13]王阳明.与王公弼[A].王阳明全集[C].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

[14](宋)朱熹,胡真.论语[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9.

[15]孟子.离娄(上)[A].(东汉)赵歧.孟子[M].上海:

中华书局,1998,6.

[16]王阳明.见斋说[A].王阳明全集[C].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

[17]易连云.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论“生命·实践”道德体系的构建[J].教育学报,2005(5):

63-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