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73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交安三类人员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格式.docx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2)现场专职安全员违反了《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的规定。

 (3)根据事件二,该事故等级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B

 (4)该事故发生后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立即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24小时内

2.某一纶纤厂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清洗工序,评价清洗剂挥发这一作业条件时,可用下述方法来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清洗剂使用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就属一级可燃蒸汽。

而组件清洗时需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汽扩散到车间,如通风不良,就具有潜在的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

 

(1)LEC方法又称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或格雷厄姆-金尼方法。

()

 

(2)根据R=LEC公式,本案中,R=LEC=3×

15=270,危险等级属于()。

 A.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B.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D

 (3)此案中,假定E=10,其他条件不变,则危险等级属于()。

C

 (4)此案中,假定C=40,其他条件不变,则危险等级属于()。

3.背景资料:

2006年×

月×

日,赵某、李某在某桥梁工地加工一个钢构件需用电钻,李某去工具间拿来电钻,试了一下好用,就交给赵某,赵某拿着电钻开始钻眼。

此时,李某突然发现赵某浑身颤抖,立即拔下电源线,过去观察发现赵某手里拿着电钻不动了。

李某马上喊来了工班长孙某某说赵某触电了。

孙某某马上对赵某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措施进行急救,同时叫李某打电话叫车送医院。

约半小时送到当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1)赵某在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时,未按照规范要求做好个人防护,违反电器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

判断这一分析是否正确?

 

(2)钻孔作业中,电源箱上的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电钻发生漏电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赵某使用电钻打眼作业过程中,按照规范对个人防护的要求,除应戴好绝缘手套外,还应()。

 

 A.戴绝缘防护帽

 B.穿绝缘防护衣

 C.穿绝缘防护鞋

 D.戴绝缘防护镜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规定中,除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与二级保护系统外,还有()。

 A.TN-S接零保护系统

 B.TN-N接零保护系统

 C.TR-S接零保护系统

 D.TR-N接零保护系统

4.背景资料:

某公路桥梁工程,总包方A公司将钢梁安装工程分包给B安装公司。

总包方A公司制定了钢梁吊装方案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由于工期紧,人员紧缺,B公司将刚从市场招聘的李某与高某经简单内部培训组成吊装组。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20×

×

年×

日应进行吊装,但该日清晨雾气很浓,能见度较低,吊装组就位,准备对组装完成的钢桁梁实施吊装作业。

总包现场监管人员得知此事,通过手机极力劝阻。

为了赶工,分包方无视劝阻,对吊装组仅作简单交底后,由李某将钢丝绳套于边棱锋利的钢梁上。

钢丝绳固定完毕,李某随即指挥吊车司机高某,将钢梁吊离地面实施了第一吊。

钢梁在18m高处因突然断绳而坠落,击中正在下方行走的两位工人,致使两位工人当场死亡。

事后查明钢丝绳存在断丝超标和严重渗油现象。

 

(1)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本次事故属于()。

 

(2)依据《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恶劣天气后吊装作业应及时清理冰雪并应采取防漏电措施()。

 (3)分析事故发生经过,不属于本次事故的原因主要的是()。

 A.初次第一吊,对钢梁未作试吊;

在有大雾、光线不清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B.总包方A公司将钢梁安装工程分包给B安装公司

 C.高某违章作业;

李某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D.两位工人在吊装区行走

 (4)针对钢丝绳存在断丝超标和严重渗油现象这一隐患,项目部应及时检查维修和保养,截断钢丝绳破损部分,进行接长处理。

5.×

高速公路分四个阶段施工,其中软基段长达14km,该段软土地基处理采用清除鱼塘淤泥及田地杂物,回填河砂至地表,再铺设60cm厚的沙砾垫层,打塑料板间距1.2m,长度为11m,其上层铺两层土工布,土工布之间是50cm砂,第二层土工布上仍是填砂.施工单位自×

年3月底开始施工到×

年10月底填砂已达到设计高程.路基填筑高度为4m左右,后因邻近的季华路立交桥高程提高,线路纵坡重新调整,12月底,路基填筑高度增加2.32~2.85m,施工单位接到变更设计图纸后继续施工,到×

年12月底,路基填筑高度高达5.8m.次年元旦,该段路基产生了滑坍,路基平均下沉2m,工人C.X正在此段路填筑土,C及时跳离逃生,X则随路基滑下,后被救起,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每小题1分]

 

(1)本次事故的技术原因,主要在于在该段路基变更设计情况下,设计单位未增设反压护道。

 

(2)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路基高程平均提高2.5cm,路基竖向沉降每日必须超过1.5cm。

 (3)关于本次事故的管理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考虑欠周全

 B.没有按规范编制专项的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C.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和监管

 D.违反特种设备操作规程

 (4)关于预防同类事故的对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对不同情况的软土地基,要考虑不同的设计方案

 B.软土地基填筑时,必须严格控制填土速率

 C.软土地基填筑时,必须进行沉降监测

 D.避免盲目施工

 E.此类施工不属于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类型

E

6.背景资料:

2015年某业主将一栋大型剧院建筑的拆除任务,发包给无拆除资质的防腐保温劳务公司,由于不了解拆除作业的危险性,操作人员决定先拆混泥土梁,后拆混凝土板。

操作时,现场也无安全人员在场,无安全措施。

在梁拆至一半时全部楼板塔下,造成多人死亡。

事后检查该施工方法无方案、无交底,公司也无施工方案管理制度。

 

(1)先拆混泥土梁后拆混凝土板是事故发生原因之一。

 

(2)大型拆除作业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必要情况下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3)拆除作业应由()单位施工。

 A.总承包单位

 B.专业承包单位

 C.劳务分包单位

 D.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4)拆除作业的施工方案由()批准后,方可施工。

 A.安全员

 B.项目经理

 C.企业技术负责人

 D.项目技术负责人

7.背景资料:

2010年11月26日20时30分,某城市快速内环工程B17-B18钢箱梁防撞墙施工时,钢箱梁发生侧翻,导致钢箱梁上七名施工人员死亡,另造成桥下三名施工人员受轻伤。

事故调查情况:

该项目负责人为赶工期、施工方便,擅自变更设计要求的施工程序,在钢箱梁支座未注浆锚固、两端压重混凝土未浇筑的情况下,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桥面防撞墙施工。

11月26日晚20时许,施工作业人员在钢箱梁桥面弧线外缘近B18#墩侧开始向B17#墩方向浇注混凝土防撞墙时,当商品砼罐车在向桥面输送了约3吨混凝土后,钢箱梁缓慢横向外翻,并很快呈180度跌落至地面。

在桥面上作业的7名工人因无法逃脱而坠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有3名地面作业人员受轻伤。

 

(2)“项目负责人思想麻痹,盲目赶工期,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是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 

 (3)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不足,对有特殊要求的技术环节交底不够,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

 (4)建设单位应对工程设计严格审查,对有特殊要求的技术环节应向设计单位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

8.2012年2月14日上午7时,某公司XX大桥作业队队长谯XX、副队长徐XX带领17名作业队作业人员从XX项目部住地前往大桥南侧边跨工作现场。

7时40分左右到达现场,班长蒲XX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分工,3人在南塔顶、6人在靠近南塔的箱梁段清理工具和废料作业;

副队长徐XX、班长蒲XX、邓XX、先XX、杜XX等8人到南侧上游边跨猫道上拆除改吊绳,7时50分左右,17名作业人员按照分工分别到达各自岗位,8名作业人员从南向北,从高到低依次拆除改吊绳。

8时20分左右,改吊绳只剩下最后一根,先XX、杜XX、邓XX3人留下继续拆除,其余人员撤离现场到桥面上收拾工具,准备将工具转送到北边跨。

8时25分左右,猫道突然倾斜,上述3名工人坠落至地面(垂直高度45米),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将3人紧急送往某市人民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3人均于当天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大桥南边跨上游侧猫道最后一根改吊绳解除后,猫道下放过程中,因突发团雾,邓XX、先XX、杜XX3名作业人员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猫道内侧触及塔锚间引桥翼缘板,外侧猫道发生局部倾斜扭转。

因为猫道特殊的柔性结构体系,局部倾斜扭转后,松放猫道的外侧手拉葫芦受力瞬间突然加大,导致葫芦断裂,猫道局部瞬间侧翻,加之3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麻痹大意,没有按规定将身上穿戴的安全带系挂在扶手索上,在猫道局部倾斜扭转时,失去保护,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1)本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2)本事故应该由()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3)本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4)如果要对事故发生单位进行罚款,根据新《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应该处以上一年收入的百分之四十。

9.背景资料:

2007年8月13日,X省X县堤溪沱江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

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是:

堤溪沱江大桥主拱圈砌筑材料不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拱桥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施工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靠近0号桥台一侧拱脚区段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崩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最终导致整座桥坍塌。

间接原因是:

建设单位严重违反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管理混乱。

(2)施工单位严重违反有关桥梁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控制不力,现场管理混乱。

(3)监理单位违反了有关规定,未能依法履行工程监理职责。

(4)承担设计和勘察任务的设计院,工作不到位。

(5)有关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对该工程的质量监管严重失职、指导不力。

(6)州、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省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立项审批、招投标、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监管不力,对下属单位要求不严,管理不到位。

基于以上事实分析和判断:

 

(1)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单位负责人应直向省一级安监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该起事故的等级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该起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报告给本单位负责人。

 A.1小时内

 B.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立即

10.背景资料:

2012年5月19日上午7时左右,XX省高速公路第13合同段施工现场,18名作业人员带着钻杆、钻头、锤子等工具乘坐一辆农用运输翻斗车进洞爆破作业,另有2人骑摩托车随行。

汽车在途中将存放在洞中的10箱(共240kg)乳化炸药、40发导爆管雷管、1卷导爆索(100m)及不少于2发电雷管等装上车。

7时45分许,当汽车行驶到隧道左洞距掌子面50m、距东侧墙4m处时,汽车上的炸药突然发生爆炸,造成驾驶员、车上18人、掌子面1名施工人员共20人全部被炸身亡,2人受伤。

后经查实:

承包方已经将标段分包给无资质的某建筑公司;

个体承包人违规借用和伪造资质承接工程,违法组织无资质的队伍和人员从事隧道爆破作业。

 

(1)将炸药、雷管等存放在洞中的做法是错误的。

这一分析是否正确?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3)以下属于事故直接原因的是()。

 A.主包公司将标段违法分包给无资质的企业。

 B.项目部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现场工区负责人、工长对作业安全措施防范工作没有落实。

 C.车上起爆器材在机械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引起240kg乳化炸药爆炸。

 D.安全教育、宣传开展不够,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4)以下属于事故间接原因的是()。

 A.爆破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违规采用翻斗车运输爆破器材。

 B.违规将雷管、导爆索等起爆器材与炸药同车运输。

 C.违规将爆破器材和钻杆、钻头、锤子等工具混装。

 D.主包公司将标段违法分包给无资质的的企业。

11.2011年5月17日12时许,XX高速公路B3标X桥大桥左线2#墩进行第二节墩身浇筑(第一节墩高13米,第二节浇筑高度10.6米)时,模具底部漏浆而发生模板爆裂,导致正在浇筑的墩身倾斜倒塌,4根缆风绳断裂,现场作业的4人从23米高处坠落后死亡。

 

(1)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模板底部及侧向的螺栓未按规定上足并拧紧,模板与中系梁连接处爆裂。

 A.正确 

 

(2)进行此类施工时应防范施工过程中因发生大风而发生高处坠落风险。

 (3)下列不属于高墩模板爆裂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模板本身有质量问题

 B.螺栓本身质量问题和安装问题

 C.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D.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教育

 (4)下列不属于高墩模板爆裂事故发生的共同特征是()。

 A.模板本身纵向开裂

 B.模板连接螺栓断裂

 C.未建立风险清单

 D.多数事故发生在混凝土浇筑临近结束

12.背景资料:

2015年4月开始,X公路项目部工地的从业人员有时多达三、四十人,施工地点距场区出口有五、六公里路程,而施工单位仅有一辆面包车负责接送,明显坐不下所有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大部分带有施工工具,面包车也不便装载。

所以,工地的包工头在从业人员多的时候,便安排在施工工地拖土的外雇自卸货车负责接送从入口到作业点的从业人员。

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发现了这一情况,下发了相关文件,做出了禁止违规车辆在工区范围内行驶并载人的文字要求,但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杜绝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

2015年5月12日上午,为公司做事的从业人员多达四十余人。

11时,外雇驾驶员任某驾驶无牌改装蓝色东风牌自卸货车在工地内拖完土后准备收工,按照惯例,他要将在工地做事的部分从业人员搭载下来送至下出口。

在上出口装载了5名从业人员后(其中2人坐驾驶室、3人坐货箱)往下接送,当行至场内工地旁时,在该地做工的16名从业人员也按惯例上了该车的货厢。

调查询问中,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安全监察员等说予以了口头制止,但没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来阻止车辆的继续行进。

11时10分,该车行至下入口下坡处,由于刹车失效,加上处置不当,造成货车翻车,致使5人当场死亡,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后当日死亡,13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驾驶员任某在当地水库溺水自杀。

 

(1)驾驶人驾驶的无牌机动车机件不合格,致使车辆在行进过程不能有效地进行制动;

且在车辆制动失效后,未能采取正确、妥善的操作进行处理,致使车辆侧翻,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无牌机动车驾驶人任某,对本次事故负直接责任,对其()。

 A.追究行政责任

 B.因自杀不再追究责任

 C.追究民事责任

 D.追究刑事责任

 (4)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本次事故每位因公死亡员工应该发放的工亡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两项费用合计大约为()元。

 A.60万 

 B.30万 

 C.50万 

 D.80万

13.背景资料:

某石油化工企业在A省B市C县一天然气生产矿井发生井喷。

井喷后作业人员应急处置不当。

含有H2S的有毒气体向下风向扩散,造成周围群众13人死亡,105人急性中毒。

 

(1)因为该事故死亡人数未满30人,因此属于重大事故。

 

(2)生产矿井发生井喷的物质中含有H2S的有毒气体,该有毒气体是危险源。

 (3)此事故等级为()。

 (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负责组织此次事故调查的是( )。

 A.国务院

 B.省人民政府

 C.市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14.背景资料:

x年12月22日,由中铁x局x公司承建的xx隧道发生瓦斯爆炸,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大量施工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035万元,该隧道为平行双洞隧道,左线全长4090m,右线4060m,由中铁x局x公司施工隧道进口端左线2550m,右线2515m。

隧道造价1.5亿元。

x年10月12日,右洞开挖至K14+872处时,施工单位发现K14+790至K14+872段初期支护变形超限,当即停止开挖。

从10月17日开始,施工单位按照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四方会勘纪要对变形地段初期支护进行拆换。

12月16日,初期支护钢拱架拆换至K14+860时,随着围岩的剥落,K14+860至K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