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811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745 自然界的水三单元综合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D.用稀硫酸区分黄铜(

)和青铜(

8.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常用铁桶来储运烧碱B.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

C.自来水是纯净物,不含任何杂质D.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胆上的水垢

9.水是重要的资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可用活性炭作杀菌剂

B.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10.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酱油B.纯碱C.冰水混合物D.液氧

11.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1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某溶液PH值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再用玻璃棒沾取待液体滴于PH试纸上

B.向某物质中滴加盐酸,有气体产生,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事先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溶液导电性

D.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类型和收集方法都相同

13.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14个原子构成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4%

C.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16

D.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

4:

1

14.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

在C3N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5B.+3C.+1D.-3

15.LiCoO2(钴锂酸)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16.(4分)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联合装置区发生爆炸,造成严重污染,PX是对二甲苯(p-xylene)的简写,其结构式如图,分子式为C6H4(CH3)2,它是一种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具有芳香气味,有毒,蒸汽可以和水蒸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请根据所学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二甲苯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对二甲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准确至0.1%),

(3)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最简比)

(4)g对二甲苯与3.2g甲烷含等质量的碳元素。

17.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A是一种液体,H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

提示:

(1)物质B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在高温下单质碳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F。

(2)物质B在反应①中起作用。

(3)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18.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几千万种物质仅仅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及其组成的部分物质和用途。

(1)钠蒸气灯和镁闪光灯的发光原理不同。

镁在通电之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强光,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均属于(填序号)。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

(3)青霉素(C16H18N2O4S)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由种元素组成。

(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5)氩弧焊是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一种焊接技术,氩气可作保护气的原因是。

19.(3分)愈演愈烈的塑化剂事件是指不良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向食品饮料中添加“起云剂”时用具有致癌、致畸胎、影响生殖系统正常发育的塑化剂代替比塑化剂贵5倍的棕榈油。

塑化剂种类繁多,常见的一种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子式为C16H22O4。

试回答:

(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各原子个数比为C∶H∶O=__________;

(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__________。

(3)139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

20.(4分)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

“摇头丸”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12H19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12H19O2N由种元素组成,它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C12H19O2N中氮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3)“远离毒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公众的共同心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填字母序号)。

A.香烟中含有几千种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

B.毒品可以尝试吸食,但一定不要长期或大量吸食,以免成瘾;

C.吸毒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都有极大的危害;

D.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杜冷丁、大麻、冰毒、K粉等被非法使用,就会成为毒品

21.(5分)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起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状,这是由于使用手机会不断接受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造成的。

科学家发现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防电磁辐射造成的损伤,减轻以上症状。

(1)生活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

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除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外还有和;

(2)维生素C(C6H8O6)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维生素C属于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22.(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个硫原子;

+3价的铝元素;

2个水分子;

5个氮气分子。

23.(8分)

(1)在“活性炭、碳酸钙、聚乙烯、甲烷”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

②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③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④可用作塑料大棚的是

(2)现有H、O、N、C、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个(用化学式表示):

①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

②食醋中含有的酸__;

③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

④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________;

24.(4分)“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

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____。

25.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将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图下面的相应的空格内:

A;

B;

a;

b;

c.

26.观察A、B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比较甲、乙装置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2)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极,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填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_________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E.反思与评价

F.表达与交流

(3)要验证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现象是说明a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mL。

若氢原子模型用

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A.

B.

C.

D.

(4)写出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是,这一反应是将能转化成能。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该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含有的化学能之和比反应前水所含的化学能(高、低)。

因为;

(5)用化学符号填写:

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微粒是,不变的微粒是,生成新的微粒是。

由此我们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6)关于通电分解水实验,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有()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D.生成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7)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因为燃烧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这一过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7.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名称)

(2)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填“偏大”、“不变”、“偏小”)

(3)今年5月,某市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

(4)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白糖

C.纯碱

D.植物油

E.硝酸钾

(5)图乙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

C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②将t2°

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28.(6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1)将浑浊的河水用下图所示的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_进行检验。

工业上用___________或化学方法处理硬水,使其软化。

而家庭中一般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2)图②中A连接电源的__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29.(4分)汶川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损失。

为防止发生疫情,必须对饮用水进行处理。

(1)人们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常用的一种消毒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0)2],它可发生如下的反应:

Ca(ClO)2+X+H2O==CaCO3↓+2HCl0,则X的化学式为,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饮用硬水对健康有害,生活中可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0.我市XXX牌矿泉水取自牡丹峰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右下图为该矿泉水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你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1)该矿泉水显弱性(填“酸”或“碱”):

(2)现提供以下仪器和用品:

洒精灯、蒸发皿、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玻璃片、火柴。

请进择合适的仪器和用品设计一个小实验区分矿泉水和蒸馏水:

(3)今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又一次的特大旱灾提醒我们: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请说出你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只答一条)。

3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是:

河水→加絮凝剂(明矾)→沉淀→过滤→活性炭→消毒→用户。

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活性炭的作用是。

⑵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生活中可通过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成软水。

32.(10分)完成下列问题:

(1)(1分)鉴别氧气、空气和氮气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B用一根燃着的木条C用澄清的石灰水

(2)(2分)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食盐水是混合物

                                 

(3)(3分)浑浊的雨水可通过       的方法得到清水,如果得到的水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或         .

(4)(2分)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5)(3分)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理论体积比为       ;

正极产生的气体可用检验,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33.泉水是“泉城”济南的文化之魂,首届济南泉水节拟于2013年8月28日开幕.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泉城人的职责.

(1)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多姿多彩,水孕育了万物生灵,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这个循环过程是由提供的能量(填序号).

A.地球自转;

B.太阳照射;

C.海洋潮汐;

D.植物生长

(2)某化学小组的小泉同学取趵突泉水进行探究实验.先将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如图2,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再用滴管取2滴过滤后的滤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小心加热,水分消失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残留物,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目前,全球都面临淡水危机,济南市区居民的大部分饮用水来自地表天然水,天然水转化成饮用水需经一系列净化,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4.蓝色的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进军海洋”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的海洋测量部门对南海某区域的海水进行抽样测量,其中海水中常见离子含量如下表:

离子

Cl﹣

X

SO42﹣

Mg2+

Ca2+

K+

g/1000g海水

19.10

10.62

2.66

1.28

0.40

0.38

(1)经分析,上表中常见阳离子X的离子符号是 .

(2)海水中镁元素主要以MgCl2和  (填化学式)两种形式存在.

(3)取这种海水500g,其中所含Ca2+的质量相当于  g贝壳(假定其中成分全部为CaCO3)中所含钙的质量.

35.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1)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常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6.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天然气和石油常称为化石燃料。

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为(填名称)。

(2)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

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

及(填1种即可)等新能源。

(3)在汽车尾气管上安装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气体在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无毒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甲烷和水反应也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若有24g的A完全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9g

五、探究题(题型注释)

37.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认识它,爱护它。

(1)水是由______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硬水不利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的方法将其软化

(3)请推荐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个好举措______

(4)自然界的水因含有多种杂质而不能直接饮用。

需要经过自来水厂处理后才能饮用。

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进行消毒。

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若D的化学式为HClO,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军将新制的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惊奇地发现试液先变红,接着就褪色了。

他查阅资料得知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

为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他设计了几个实验:

【实验准备】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几朵小纸花,并晾干;

加热少量新制的氯水,冷却后灌入喷壶。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实验Ⅴ

喷稀盐酸

喷水

直接放入氯气

喷水后放入氯气中

喷加热后的氯水

【实验现象】①实验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Ⅱ、Ⅲ:

紫花不变色

③实验Ⅳ:

紫花先变红后褪色④实验Ⅴ:

紫花变红,不褪色

【实验结论】新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8.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

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Ⅰ、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Ⅱ、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

【查阅资料】:

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

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山泉水经过(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39.(7分)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

12H2O]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

小华同学为了探究明矾的净水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

【查阅资料】材料一:

净水原理是,净水剂具有较大表面积或者净水剂粒子与水反应生成表面积较大的物质,把水中的细小漂浮颗粒吸附到表面,使其密度加大并下沉。

材料二:

明矾[KAl(SO4)2·

12H2O]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K+、Al3+、SO42-。

【提出猜想】猜想1:

K+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2:

Al3+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3:

SO42-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4:

K+、Al3+、SO42-均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完成实验】

实验序号

水样(稍浑浊)体积(mL)

实验操作

观测时间

实验现象

20

向水样中加入KCl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向水样中加入Na2SO4溶液

向水样中加入Al2(SO4)3溶液

变澄清

向水样中加入AlCl3溶液

【得出结论】实验证明SO42-无净水作用,实验证明K+无净水作用;

猜想成立。

【交流反思】

(1)小芳同学认为实验①和④是多余的,你(填“支持”或“不支持”)她的观点,理由是。

(2)(填“能”或“不能”)把实验③省去。

(3)小莉同学联想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他认为活性炭的作用原理与明矾相同,你同意她的观点吗?

[注意:

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40.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其中水的作用为_______。

(4)河水经过D装置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B.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以免造成水体污染

41.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有所不同。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向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

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被哈气的干燥玻璃片上有水珠,未被哈气的干燥玻璃片上没有明显现象

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六、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42.【材料一】2010年6月4日×

×

晚报报道:

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材料二】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