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464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A.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乡级以上政府

  D.市级以上公安部门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第2题

  法律援助的实施规定:

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A.5

  B.8

  C.10

  D.15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剐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人民法院不在其所在地审判的,可以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审判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第3题

  王某因在北京流浪乞讨于2010年7月10日被送进北京市大兴区救助管理站,根据规定,王某到()就过了救助期限。

  A.2010年7月15日

  B.2010年7月21日

  C.2010年7月26日

  D.2010年8月10日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王某于2010年7月10日被救助站救助,根据规定,王某到2010年7月21日就过了救助期限。

  第4题

  流浪乞讨人员张某到某市甲救助管理站要求提供返乡车票。

该站通过查询,发现张某数小时前从该市乙救助管理站获得过返乡车票,决定对其不予救助,甲救助管理站做出此决定的理由是()。

  A.张某自愿放弃乙救助管理站的救助

  B.张某擅自离开乙救助管理站

  C.张某有意提供虚假情况

  D.张某拒绝提供个人情况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规定,救助站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本题中,张某已获得返乡车票却又谎称尤返乡车票,属于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

  第5题

  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

  A.残疾人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B.老年公民

  C.刑事案件的原告人

  D.经济困难的公民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困难的公民。

即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是针对各类在经济上存在困难的公民,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

  第6题

  王大娘年老体弱,在甲县独居,一直由儿子赡养。

近年来,王大娘感到儿子支付的赡养费无法满足生活需要,要求居住在乙县的女儿也支付赡养费,但女儿以没有义务为由拒绝支付。

王大娘欲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但无力支付诉讼费用。

如果王大娘寻求法律援助,她应当向()提出申请。

  A.甲县法律援助中心

  B.乙县法律援助中心

  C.甲县人民法院

  D.乙县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规定,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向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故王大娘应向女儿所在的乙县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

  第7题

  关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流浪乞讨人员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救助站应当终止对其救助

  B.流浪乞讨人员因年老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不予救助

  C.流浪乞讨人员不遵守救助站纪律的,救助站不予救助

  D.流浪乞讨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救助站应及时追回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此外,在下列三种情况下,救助站也应终止救助:

①救助站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②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救助站不得限制;③流浪乞讨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8题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

受助人员在救助站的受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

  A.15天

  B.10天

  C.7天

  D.5天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救助管理办法》指出,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卅施。

  《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进一步规定: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9题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的救助形式属于我国社会救助类别中的()。

  A.专项救助

  B.特殊救助

  C.临时救助

  D.基本生活救助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解析]从救助期限的角度来看,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形式可以看做是一种临时救助。

  《救助管理办法》指出,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第10题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下列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是()。

  A.甲,在工作中被同事打伤。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同事给予民事赔偿

  B.乙,应聘某企业,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后该企业得知其学历系伪造,遂申请确认劳动合同无效,但乙主张合同有效

  C.丙,在一次城市改造过程中,其住房被强制拆迁。

丙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丁,被怀疑与一桩杀人案有关,被公安机关关押6个月,后被证明无辜。

丁因此请求国家赔偿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①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②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③清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④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⑤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⑥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第11题

  根据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的有关规定,救助站的救助对象是()。

  A.在城市流浪乞讨的人员

  B.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C.向救助站提出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

  D.向救助站提出求助的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解析]《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第12题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某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正在街头流浪乞讨。

按照救助管理的有关规定,其正确做法是()。

  A.向该残疾人了解情况,责令其停止乞讨立即回家

  B.向该残疾人了解情况,劝说其停止乞讨立即回家

  C.向该残疾人了解情况,强行将其送往救助站

  D.告知该残疾人可向救助站求助,若同意,将其护送到救助站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第13题

  下列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程序的说法,恰当的是()。

  A.当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表达出求助意愿时,救助站才会考虑是否实行救助

  B.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姓名等基本情况,并将随身携带物品在救助站登记,由救助站代为保存

  C.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查明情况,再提供救助

  D.要求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将其领送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B项,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姓名等基本情况并将随身携带物品在救助站登记,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C项,对因年老、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D项,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第14题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形式主要为()。

  A.慈善组织救助

  B.民政部门救助

  C.居民委员会救助

  D.救助站救助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形式主要为救助站救助,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②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第15题

  法律援助在代理上的范围不包括()。

  A.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B.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

  C.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D.请求离婚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参见《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

  第16题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的,视为()。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A.申请无效

  B.材料齐备

  C.撤销申请

  D.援助申请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需要查证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

  第17题

  法律援助机构的律师林某被指派帮困难户郑某打一场索要抚养费的官司,最后由于证据不充分而被法庭宣布败诉,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林某的办案补贴由法律援助机构支付

  B.林某的办案补贴由法院支付

  C.林某的办案补贴由法律援助机构和法院共同支付

  D.林某的官司败诉,根据规定他无权获得办案补贴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结案材料后,应当向受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者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组织人员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

  第18题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

对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援助申请,看守所应该在()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

  A.3天

  B.7天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C.12小时

  D.24小时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对法律援助的实施作出了如下规定: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由看守所在24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协助提供。

  第19题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对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员名单回复给指定的人民法院。

  A.3

  B.5

  C.7

  D.10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对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员名单回复给指定的人民法院。

  第20题

  享受国家抚恤金待遇的83岁的王某到某城市寻亲未果,路上盘缠用尽后便沿街乞讨。

某民警见状将其送到救助站,救助站为其提供了食宿。

之后,救助站查明情况,认为王某不符合救助条件,并让王某支付食宿费用,王某于一天夜里擅自离开了救助站。

对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王某不符合享受救助站的救助的条件

  B.民警不应不了解情况就将其送到救助站

  C.救助站应先查明情况再对其进行帮助

  D.救助站不应让王某支付吃住费用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A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BC两项,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二、多选题(本大题14小题.每题2.0分,共28.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享受农村五保待遇的10岁的孤儿李某因迷路来到某县城里,由于身无分文,只好沿街乞讨,后被人指引到一个救助站,李某遂向救助站寻求救助,救助站对其提供了居住地点和食物,在第15天知道李某的家庭所在地之后,给了他交通费让他返回自己的家乡。

以下说法恰当的有()。

  A李某不符合享受救助站救助的条件

  B救助站应先向其询问清楚情况,再对其进行救助

  C救助站应先为李某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D救助站延长救助期限,应当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E救助站不应向李某提供交通费

  【正确答案】:

A,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B项,根据《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第2题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其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下列被告人中,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时无须进行经济状况审查的有()。

  A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张某

  B视力有障碍的李某

  C刚满15周岁的王某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D年满60周岁的赵某

  E可能被判处死刑的钱某

  【正确答案】:

B,C,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规定,被告人是视力、听力、语言有障碍的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第3题

  82岁的张某无儿无女且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流落到某农村中去挨家挨户乞讨。

  李某见其可怜,遂将其引到县里的救助站接受救助,救助站向张某提供了衣服和食物,第二天要求张某离开救助站。

张某离开后继续在县城里沿街乞讨,又被人送到救助站,这一次救助站以他已经接受过救助为由不予救助。

对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第一次时张某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

  B第二次时张某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

  C第一次时救助站不应要求张某离开救助站

  D第一次时救助站应帮助张某返回家乡

  E第二次时救助站应该救助张某

  【正确答案】:

A,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针对本题,张某第一次是在农村乞讨,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第二次是在县城沿街乞讨,救助站应该救助张某。

  第4题

  下列关于法律援助申请程序的说法,恰当的有()。

  A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B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C请求给付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D就刑事辩护申请法律援助时,应当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E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见义勇为行为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正确答案】:

A,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B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E项,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5题

  乙县赵大娘因与儿媳不和,赌气到甲县寻亲未果,身无分文,流落街头,遂向甲县救助站求助,并要求到甲县社会福利机构养老。

甲县救助站对赵大娘采取的正确救助方式有()。

  A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

  B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C帮助联系亲属

  D安置到社会福利院

  E提供返家乘车凭证

  【正确答案】:

A,B,C,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救助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①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②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③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④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⑤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第6题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方式包括()。

  A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办理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B指派企业安排法律顾问办理

  C安排本机构工作人员办理

  D指派律师协会人员办理

  E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

  【正确答案】:

A,C,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第7题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一般应遵循的程序为()。

  A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

  B救助站核实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情况

  C救助站决定是否实行救助

  D协商救助期限和内容

  E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查明情况,再提供救助

  【正确答案】:

A,B,C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一般遵循的程序为:

①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②救助站核实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情况;③救助站决定是否实行救助,并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及时安排救助;④终止救助。

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第8题

  刑事辩护中,法律援助机构可以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况包括()。

  A犯罪嫌疑人白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B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C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D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

  E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正确答案】:

A,B,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①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②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③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第9题

  王某为某一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由于家庭贫困而提出申清法律援助,由于王某不识字,所以王某口头申请,由看守所的工作人员代为作书面记录,然后由看守所隔日转交给了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通知王某的近亲属提供证件、证明等材料。

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王某应在确定被起诉的时候申请法律援助

  B应由法律援助机构的人员代王某作书面记录申请法律援助

  C看守所应在王某申请后的24小时内将申请书转交给法律援助机构

  D应是看守所通知王某的近亲属提供证件、证明等材料

  E王某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正确答案】:

B,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由看守所在24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协助提供。

AD两项,王某是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他可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第10题

  法律援助机构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