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895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8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

陆有铨深化了西方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潮的研究;

袁振国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教育政策学的研究;

熊川武倾力于实践教育和理解教育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霍益萍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推广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邵瑞珍的《教育心理学》,引导着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教学的发展方向;

杨治良以内隐学习为主要方向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此外,在教师教育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校本培训研究等新的领域,还活跃着一大批中青年教育研究者。

同时,由学校研究团队或个人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教材,已经成为全国教师教育领域重要的学科和专业课程资源。

学校主办或承办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全球教育展望》、《心理科学》、《地理教学》、《化学教学》、《物理教学》、《教师教育研究》等近20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始终是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师教育研究的风向标,为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与理论指导。

2.教师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学校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引领教师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建校伊始,学校即以“师范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基础”为指针,在社会主义师范教育改造过程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1952年,制订了较为完备的师范生培养计划,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知名教授从事第一线教学工作的传统。

1953年,教育部指定学校7个专业开设研究班,培养高等师范院校师资。

1954年,学校主持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理科课程教学大纲研讨会。

1958年起逐步形成了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与教育学理论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优秀传统。

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教育科学学院,集中力量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率先在全国举办教育科学专业班,培养了一批教育科学的领军人物。

以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传统课程的更新与改造为重点,先后编写和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相关著作和教材。

率先提倡并与其他师范院校合作建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成为推动全国师范教育研究与师范院校改革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率先开展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实践,积极推进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重视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地理等专业探索的“四年不断线”教育见习制度逐步推广到全校。

1999年,为进一步加强教学技能培养,在全国师范院校中率先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对师范生实施现代教育技能全员培训。

“十五”时期,学校重点建设“未来教师空间站”,以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为基础,为教师教育提供教学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

2006年,成立教师教育改革推进委员会,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推行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以“熟悉基教、研究基教、服务基教”为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开展教育研究和实践。

1955年,学校积极总结上海中学生物教师顾巧英教学经验,出版论文和著作,推动了中学生物教学改革。

1960年,建立中小学课程革新委员会,编制成套的十年制中小学各科大纲、教科书。

20世纪80年代,学校多次召开上海市重点中小学校长座谈会,积极服务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与教学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教育专家,面向基层,服务基础教育。

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历时10多年,在10多个省市中小学推广,在基础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

陈玉琨主持的“发展性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远程支持系统研究”在全国100多所示范性实验学校中推广应用。

丁钢主持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创新计划”在全国24个区域进行实验。

霍益萍主持的“2049行动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示范性的科技教育实验学校。

一大批学科教育专家,长期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开展教育实践研究,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

谭惟翰、谢象贤、余元希、吴棠、章兼中、褚绍唐、周美珍、张奠宙、李嘉音、陆健身、范杰、孙大文、宣桂鑫、巢宗祺、陈澄等几代学科教育研究专家长期从事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享有盛誉。

袁运开、张奠宙、巢宗祺、王祖浩、季浏、张华等分别主持或负责科学、数学、语文、化学、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地理、历史等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新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在新一轮全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与研制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还有许多学科教育专家在上海市一期、二期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教材编写、审定和教师培训工作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3.教育决策咨询的思想库

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与地方教育发展战略为导向,主动承担国家和地方教育决策咨询工作。

20世纪80年代,学校承担了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调查工作,为基础教育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世纪90年代,承担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对东、中、西部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义务教育开展了调查研究,为国家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近年来,学校教育专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为国家和地方高层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例如:

叶澜是教育部组织的素质教育调研课题的首席专家,提供了多份咨询报告,2006年受邀出席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

钟启泉牵头制定了全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基本框架。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积极承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相关政策的咨询研究,提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等多个咨询报告,为宣传、推广新课程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祝智庭提出的兼具国际标准优点和我国远程教育特色的方案,成为教育部制定现代远程教育标准的指导性意见。

李明华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报告受到多方关注,有关建议被国家发改委采用。

学校每年举办的“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为我国教育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4.优秀人民教师的培育基地

学校始终以“培养优秀人民教师”为已任,弘扬“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为基础教育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教师。

55年来,毕业生遍及全国。

在华东地区,我校毕业生一直是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在上海,许多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如复旦大学附中校长谢应平、副校长郑胤飞、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陈奕望、杨浦高级中学校长康士凯、延安初级中学校长郭雄等。

许多毕业生成为造诣精深的名牌教师,如创立“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张思中,被誉为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的张大同、叶佩玉等。

近年来,一批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毕业生,如宝山区通河中学教师徐宏杰、华东师大一附中教师黄鉴锋等,献身基础教育事业,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把培养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作为重要任务。

“十五”期间,承担了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与教育管理干部国家级培训任务,培训人数达20,000多名。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至今已培训全国中学校长近10,000名。

1997年,学校开始培养教育硕士层次教师,目前已覆盖中学教育的全部学科,招生遍布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承担了中文、体育、物理、化学等专业的师资培训,在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各省市高层次骨干教师培训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成为国家和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基地。

网络教育学院以教师继续教育为主要任务,建成了一流的教师教育终身学习网络平台,目前注册学生10,000多人,90%以上是基础教育第一线教师。

2000年以来,学校每年招收师范生1,200名左右,每年有1,000多名本科毕业生进入普教系统,有100多名硕士、博士投身普教事业。

许多毕业生积极投身于西藏、新疆、云南等地的基础教育事业,自愿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例。

如2004届毕业生顾予恒考取研究生后,自愿到云南耿马县中学支教,并拿出工资为当地困难学生设立助学基金;

周雁毕业后主动要求到西藏支教,一年期满后坚决要求留在西藏工作。

2005届毕业生夏标到云南支教,李睿到云南做志愿者。

5.教育科学的国际交流平台

学校有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良传统。

20世纪50、60年代,学校先后聘任前苏联、东欧国家和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的知名学者、专家,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合作。

20世纪80年代,先后邀请瑞典教育学家胡森、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等到校开展教育学前沿讲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系统研究了在国际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若干教育思潮,深入开展比较教育研究。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校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计划联系中心”。

20世纪90年代,学校先后与国际一流的教育研究和培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2003年,开始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开展高级教育行政管理博士培养工作。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校设立中国大陆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教席,授权学校主持开展相关的国际和国内合作项目,学校逐步构筑了国际教师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学校主办了“世界课程大会”、“中美基础教育论坛”、“国际教师教育论坛”、“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教育:

跨文化对话”、“多元社会中的教育领导”等国际研讨会,有力地推进了教育研究的国际对话。

美国的霍华德·

加德纳、约翰·

斯通、迈克尔·

阿普尔、亨利·

列文和菲利普·

阿尔特巴赫、英国的麦克·

扬、法国的玛里安娜·

巴斯蒂、挪威的波·

达林、日本的金子元久等国际知名教育学者先后来校访问、讲学,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参加境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或到知名大学讲学、访问。

6.服务西部教育的重要力量

学校重视发挥教师教育和学科综合优势,与西部师范院校合作构建战略联盟,积极服务国家西部开发战略。

1998年,与云南省师范院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通过选派教学、管理骨干人员挂职、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支持云南师范院校的建设。

2002年起,先后与新疆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在学科、师资、人才培养和图书资料等方面,支持受援学校的建设,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对口支援先进单位。

学校还与内蒙、青海、广西、贵州等地的师范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支持西部地区的学校提升办学实力与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一批教育专家,积极面向西部地区,推广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与教师教育改革经验。

学校依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等机构,组织针对西部中学校长的培训班,并接受西部省区委托举办各类校长培训,仅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近5年累计培训西部校长就达1,200多人。

学校承担了教育部“校长培训与学校规划项目”,5年来组织实施了西部50个贫困县近1万所学校的管理改进工作。

通过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开展面向西部地区的教师培养与培训者培训工作,增强了学校对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辐射能力,区域性推进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与教师

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强化基础、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传统

在55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历来重视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传统。

1.“三基”为本,教研相辅,奠定人才培养之基

建校伊始,首任校长孟宪承提出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创造智慧,陶冶品性,发展民族与社会”,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广博的基础知识,养成求实严谨的学风,为新中国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优秀人民教师。

以“三基”训练为人才培养之本。

1952年,学校制定了《教学改革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将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作为人才培养之本,要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

”为此,学校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编写基础课教材,做到每门基础课有高质量的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每门专业课有一套参考书。

同时安排老教师承担一、二年级的基础课教学,刘佛年、徐中玉、冯契、陈彪如、程其襄、郑勉、李春芬等教师均积极承担第一线的教学任务,在当时全校144门专业基础课中,就有34名教授担任主讲。

上世纪50年代学校教育实践、实习工作蓬勃开展,为加强学生基本技能,1953年学校成立了教育实习委员会,拟定首届教育实习计划,1956年,学校制定了整套的教育实习制度,强调实习环节的前期延伸和后续提高,在师范院校中率先推行“了解性实习”,帮助师范生提前接触课堂教学环境,这一做法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四年不断线”的教育实习模式。

1958年,地理系师生330人开展长江三角洲综合调查,此次实习规模之大、成果之多,在1960年北京召开的全国地理学大会引起轰动,《地理学报》对实习调查成果作了全面介绍,在全国高校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2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总结了建校10多年的人才培养的经验,制定了《三年规划要点》,进一步强调“加强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并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基础课程和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意见》,“三基”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之本。

以教学科研相辅为人才培养之道。

在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同时,1952年学校成立了研究部,并确立了“科研工作应贯彻结合实际、围绕教学、由低级到高级、大力开展、逐步提高”的方针。

1956年,为响应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先后建立了一批教学和科研小组,并陆续建立一批研究所、研究室和专业实验室。

经过这一时期的科研工作实践,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教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高度统一,才能显示出学校特色,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59年学校增设介绍最新科学进展的分组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现代科学知识的水平。

如物理系将高年级学生分为核子物理、电子学、磁学、电介质物理、波谱学、光学6个组,开设了量子场论等29门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专门化课程。

数学系增设了概率论、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等应用数学类课程,还开设了线性规划讲座。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逐步形成了教研相辅的人才培养的基本做法:

低年级重基础理论,高年级则每学年安排2-4周的科学研究时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尖端科学的研究。

同时根据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参加科学研究等方式,破格培养优秀生。

1960年,学校发布了《关于理科破格培养学生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了理科破格培养优秀生的经验。

通过实践,学校充分认识到,让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是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途径,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之道。

2.丰富内涵,发展个性,继承人才培养之髓

1977年恢复高考后,时任校长的刘佛年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学校在文革前形成的人才培养传统,重申“加强基础课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提倡人才培养要立足学生发展,做到“求是、求新、求活、求真”,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师范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的办学方向,通过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1986年,学校进一步提出“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基础、提高质量”的办学方针。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丰富基础内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高等教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学校在恢复“文革”前课程建设做法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充实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建设标准。

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制定了《本科课程建设基本要求》和《实施办法》,着力推进基础课和专业课规范化建设,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具有示范作用的基础课教材,如《大学语文》、《现代汉语》、《高等数学》、《植物学》、《无机化学》等优秀教材被全国众多高校长期选用。

1986年,学校设立“本科课程建设基金”,开展了以课程评估为手段的规范化课程建设试点,先后确定了两批共52门试点课程。

1987年,学校明确提出将基础课教学研究列入科研计划,提高基础课程的层次。

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在规范化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建设工作,到1994年,累计建设了200多门主干课和《教育心理学》、《国际金融》等一批具有特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优秀课程。

在推进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学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校教学委员会,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教学改革。

一是试行集中教学,1978年开始先后在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系试办外语集中班,并尝试使用外语原版教材。

二是推进文理渗透与交叉,为文科学生开设了“高等数学”、“自然发展史”等必修课程,为理科学生开设了“大学语文”、“写作”等必修课程,使学生基础更宽更实。

三是更新课程内容。

1984年,学校提出以加强基础和培养智能为目标,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更新和精简基础课程的内容。

1995年,学校提出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加大了通识课程中人文类课程的比重。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使用“启发式”等课堂教学形式。

五是改革考试方式,在三年级试行阶段综合考试制度。

六是加强实践教学,更新实验手段,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将社会调查纳入文科教学计划,建立固定的理科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基地及中学教育实习基地。

以推进学分制改革为抓手,注重个性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学校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不断丰富基础内涵的同时,逐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初步确立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方向。

1978年,学校就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试行学分制,规定学生毕业应修满150个左右的学分,并将各专业的课程分为必修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类。

其中任意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条件任意选读,允许跨年级、跨专业、跨系选修,允许在校外选修相关课程。

1985年后,在全校普遍推行学分制,初步确立了必修课、选修课为主的课程结构,将选修课的比重提高到25%,允许学生申请免修专业必修课,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

1988年,学校全面推行副修制,先后开设了35个副修专业,学生修满20学分的副修课程,就可以获得副修专业合格证书。

1993年起,学校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完全学分制,初步构建了由校、院通识课程与系专业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即学校开展通识课程建设,实施通识教育,学院进行学科基础课程建设,实施学院通识教育,系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实施专业教育。

在推进学分制的过程中,1994年,学校与上海西南片10多所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并长期任本科教学协作组组长单位,逐步实现了学生跨校选读第二专业。

这些措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学习选择机会。

以学分制为基础,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在总结“文革”前破格培养经验的基础上,1984年学校开展了选拔和培养优秀生的工作,为优秀生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配备导师指导学习和科研工作,允许优秀生跨年级、跨专业、跨系选修课程,各系实验室为优秀生提供实验条件,优秀生可以享受资料费、社会调查与科研费等经费资助。

1992年,学校设立学生科研基金,资助学生开展在教学、科研和生产领域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小发明、小创造。

1994年学校成立了“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积极开展优秀学生的课外培养,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

陈至立同志为“人才学院”题写院名。

1995年“人才学院”获“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其培养优秀生的经验。

1996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尝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并制定《素质教育纲要》,提出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发挥和利用学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实现文理交叉、理工结合,丰富基础内涵,培养出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

3.提高质量,凸显创新,铸就人才培养之魂

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校在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明确提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弘扬“强化基础、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传统,实施“基本要求+需求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凸显学生创新能力。

2006年,学校“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基本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铸就了人才培养创新之魂。

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带动高质量本科教学的机制,提高人才质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在长期坚持科研反哺教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带动高质量本科教学的机制:

一是依托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水平专业。

依托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形成若干优势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心理学、数学、地理学等5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实施“学习与研究并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二是依托高水平师资,建设一流课程。

学校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建设“院士课程”、“终身教授课程”。

何鸣元、何积丰等院士为本科生开设“化学与人类”、“计算系统的局限性”等通识课程,终身教授王晓玉、陈勤建等开设“中外电影名作评价”、“中国民俗学”等课程,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了本科课程之中。

同时教授、博士生导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举行一次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视野。

三是依托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为本科生开展高层次科研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以各种形式向本科生开放。

学校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基地,设立了7个大学生创新基地。

四是依托高水平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本科新专业。

学校文理基础学科传统优势明显,近年来,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国际问题、文化传播等新兴研究领域蓬勃发展,学校相应调整、改造原有本科专业,陆续增设了16个新专业,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渗透、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高水平学科的交叉融合,使本科新专业高起点、高质量培养人才。

以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培养机制,造就创新型人才。

2001年,学校提出“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科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在2002年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中,学校进一步明确: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方向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进教育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