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022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docx

中医综合考研模拟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N97B】乳香、没药功效的共同点是A.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B.破血逐瘀,行气消积

  C.活血行气,凉血消肿

  D.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275)

  “乳香

  【功效】活血定痛,消肿生肌”

  (七版教材P317)

  “没药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D对)。

  【题眼解析】本题考查乳香和没药的功效及其鉴别。

乳香和没药都是活血止痛药,都可以活血止痛,消肿生肌(D对),二者常相须为用,但乳香有行气的作用,偏于行气、伸筋,治疗痹证多用,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

  [单项选择题]

  2、

  【2007N168A】

  (临床类)针灸治疗胆囊炎的主穴是

  A.胆囊穴、日月、阳陵泉、胆俞

  B.期门、日月、肝俞、内关

  C.胆囊穴、中脘、内关、胆俞

  D.梁门、日月、太冲、胆俞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325)

  “胆绞痛…常见于多种胆道疾患如胆囊炎”

  (P325)

  “胆绞痛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日月”

  (A对)。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题眼解析】胆囊炎的主症为胆绞痛,其基本病机为胆腑气机壅阻,不通则痛,故治疗以胆的俞募穴、下合穴为主,以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胆囊穴为经外奇穴,是治疗胆囊炎的经验穴;日月是胆之募穴,胆俞是胆之背俞穴,俞募相配,可利胆止痛;阳陵泉是胆之下合穴,亦是胆经的合穴,可调理胆腑气机,故为针灸治疗胆囊炎的主穴(A对)。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腧穴(BC错)。

梁门为足阳明胃经腧穴(D错)。

  [单项选择题]

  3、

  【2012N80A】根据针灸治疗原则,寒性病证宜

  A.补之

  B.泻之

  C.留之

  D.疾之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208)

  “2.寒则留之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到温经散寒的目的”

  (C对)。

  (P207)

  “‘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

  (A错)。

  (P207)

  “‘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

  (B错)。

  (P208)

  “1.热则疾之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

  (D错)。

  【题眼解析】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针对寒性病证,针灸当予以深刺而久留针,以温经散寒,即“寒则留之”

  (C对)。

虚则补之,即对虚证当用针刺手法之补法以及穴位的配伍等以进行补益(A错)。

实则泻之,即针对实证当予以针刺手法之泻法以及穴位的配伍等以进行泻实(B错)。

热则疾之,是指针对热性病证,宜采用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D错)。

  [单项选择题]

  4、

  【2016N8A】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D.手太阴肺经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153)

  “

  (四)四肢部的分布…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A对)。

  【题眼解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特点是:

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上肢内侧后缘为手少阴心经(A对),上肢内侧中部为手厥阴心包经(B错),上肢外侧后缘为手太阳小肠经(C错),上肢内侧前缘为手太阴肺经(D错)。

  [单项选择题]

  5、

  【1999N36A】延胡索的药用部分为

  A.根茎

  B.块茎

  C.块根

  D.鳞茎

  E.须根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313)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B对)。

  【题眼解析】本题考查延胡索的入药部位,记忆即可。

药物的药用部位,考生平时可适当总结记忆。

  [单项选择题]

  6、

  【1992N83B】郁金的功效是

  A.利胆退黄,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B.利胆退黄,泻火解毒,凉血祛瘀,化痰通便

  C.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D.利胆退黄,活血行气,调经止痛,清心除烦

  E.利胆退黄,凉血化痰,清热泻火,利尿通淋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274)

  “郁金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C对)。

  【题眼解析】郁金苦寒清泄,入肝胆经,能疏肝利胆,清利湿热而利胆退黄,可用于黄疸;其辛散苦泄,既能活血祛瘀以止痛,亦可疏肝行气以解郁,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之证;其性寒,能够凉血止血,归心肝经,可清心解郁开窍(C对)。

  [材料题]

  7、A.太渊、通里、经渠

  B.曲泽、小海、偏历

  C.曲池、尺泽、少海

  D.大陵、神门、太渊

  [B型题]

  1.

  2020N102B以上各组腧穴中,均位于肘横纹上的是

  参考答案:

C

  •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腧穴定位——《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部分

  [题眼解析]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通里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一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经渠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一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A错);曲泽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小海位于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偏历位于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B错);曲池位于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尺泽位于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少海位于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C对)。

  大陵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神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门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缘尺侧腕曲肌腱的桡侧圆;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D错)。

  •

  [B型题]

  2.

  2020N103B以上各组腧穴中,均位于腕横纹上的是

  参考答案:

D

  •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腧穴定位——《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部分

  [题眼解析]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通里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一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经渠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一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A错);曲泽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小海位于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偏历位于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B错);曲池位于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尺泽位于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少海位于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C错)。

  大陵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神门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D对)。

  •

  [单项选择题]

  8、

  【2014N16A】面色青与面色黑的相同主病是

  A.血瘀、寒证

  B.血瘀、惊风

  C.寒证、水饮

  D.肾虚、痛证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考点还原】

  (P18)

  “

  

(1)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P19)

  “

  (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A对)。

  【题眼解析】病色可分为赤、白、黄、青、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

其中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黄色主脾虚、湿证;青色与黑色均可主寒证、瘀血(A对)、痛证,面色青还可主气滞、惊风(B错),面色黑还可主肾虚(D错)、水饮(C错)。

  [单项选择题]

  9、

  【2014N119B】少海、通里穴所属的经脉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阴脾经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57)

  “手少阴心经本经腧穴少海”

  (P54)

  “手少阴心经本经腧穴通里”

  (B对)。

  【题眼解析】少海、通里均为手少阴心经的腧穴(B对),其中,少海还是心经合穴,通里还是心经络穴。

  [多项选择题]

  10、

  【2006N107X】小肠的生理功能是

  A.主受纳

  B.主受盛

  C.主化物

  D.泌别清浊

  参考答案:

B,C,D

  参考解析: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考点还原】

  “三、小肠小肠位于腹中…小肠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盛化物(BC对),泌别清浊(D对),主液”

  【题眼解析】小肠主受盛(B对)和化物(C对),即小肠可接受盛纳食糜并可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

小肠还主泌别清浊(D对),即小肠在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过程中,还可将其分为清浊两部分,其中清者,指谷精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转输至全身,灌溉四傍;浊者,指食物残渣和部分津液,在胃与小肠之气的作用下经阑门传送到大肠。

而小肠吸收津液的功能,又体现了小肠主液。

胃主受纳(A错)。

  [多项选择题]

  11、

  【2005N106X】

  《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含义是

  A.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

  B.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C.脾能运化水液

  D.脾能转输水谷精微

  参考答案:

A,B,D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1.主运化

  

(1)运化谷食指脾气将谷食化为谷精(A对),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BD对)的生理机能…脾气转输精微的途径与方式有二:

一是上输心肺,化生气血,通过心肺布散全身;二是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厥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题眼解析】本题考查内容较多,包括对饮食的消化的理解和脾的功能,是一道较好的综合性题目,应充分理解。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说明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脾的转输与散精作用。

胃受纳、腐熟饮食水谷,然后,由脾气将谷食化为谷精(A对),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BD对),是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过程。

在这里,津液不是单纯的水液,而是水谷精微和津液。

  [单项选择题]

  12、

  【2010N63A】治疗肺痨阴阳俱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月华丸

  B.金匮肾气丸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C.三才封髓丹

  D.补天大造丸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117)

  “肺痨阴阳虚损证代表方:

补天大造丸加减”

  (D对)。

  【题眼解析】肺痨之阴阳俱虚证,其机理为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俱损,故治疗应以滋阴补阳为法,首选能够温养精气,培补阴阳的补天大造丸(D对)。

  月华丸,具有养阴润肺之功,为肺痨之肺阴亏损证的代表方(A错)。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肾阳不足证,用于消渴之阴阳两虚证、内伤发热之阳虚发热证、喘证之肾虚不纳证的治疗(B错)。

三才封髓丹,具有滋肾水、降心火的作用,用于遗精之君相火旺证的治疗(C错)。

  [多项选择题]

  13、

  【2018N115X】下列选项,符合因人制宜的是

  A.妇人妊娠期禁用峻下逐水药

  B.年老人用药宜顾护正气

  C.小儿用药忌用峻剂

  D.阴盛阳虚者慎用寒凉之剂

  参考答案:

A,B,C,D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

  (三)因人制宜

  1.年龄…治疗小儿疾病,药量宜轻,疗程宜短,忌用峻剂(C对)…而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日衰…因而,多用补虚之法,或攻补兼施(B对)…2.性别…月经期、妊娠期用药时当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重坠…(A对)…3.体质…偏阴盛或阳虚之体,则当慎用寒凉之品(D对)”。

  【题眼解析】因人制宜是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

就年龄而言,年龄不同,则生理机能、病理反应各异,故治宜区别对待——如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因而,治疗小儿疾病,药量宜轻,疗程宜短,忌用峻剂(C对);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日衰,脏腑机能衰减,用药宜顾护正气(B对)。

就性别而言,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气血亏虚、正气虚弱,故用药时当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重坠、开窍、滑利、走窜及有毒药物(A对)。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就体质而言,偏阴盛或阳虚之体,则当慎用寒凉之品(D对);偏阳盛或阴虚之体,当慎用温热之剂。

  [单项选择题]

  14、

  【1994N16A】中焦火盛的表现是

  A.胖而能食

  B.肥而食少

  C.形瘦食多

  D.形瘦食少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22)

  “

  

(2)消瘦若形瘦食多,为中焦火炽(C对);形瘦食少,是中气虚弱(D错)”。

  (P22)

  “

  

(1)肥胖若胖而能食,为形气有余(A错);肥而食少,是形盛气虚(B错)”。

  【题眼解析】中焦火盛,则腐熟亢盛,故多消谷善饥而形体消瘦,即形瘦食多(C对)。

胖而能食,是形气有余的表现(A错)。

肥而食少,是形盛气虚的表现(B错)。

形瘦食少,是由脾胃虚弱所致(D错)。

  [单项选择题]

  15、

  【2008N67A】泄泻的治疗原则是

  A.健脾燥湿

  B.运脾化湿

  C.补脾祛湿

  D.理脾利湿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考点还原】

  (P232)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

  (B对)。

  【题眼解析】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脾虚失运为本,湿盛为标,因此对应的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B对)。

  [单项选择题]

  16、

  【2004N56A】患者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心悸,苔薄,脉弦。

其治法是

  A.理气化痰平喘

  B.清热泻火理气

  C.疏肝清肺化痰

  D.开郁降气平喘

  E.豁痰理气化瘀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96)

  “肺气郁痹证症状: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

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

舌苔薄,脉弦”

  (P96)

  “治法:

开郁降气平喘”

  (D对)。

  【题眼解析】根据“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辨为“喘证”;根据“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心悸,苔薄,脉弦”,辨为“肺气郁痹证”,其机理为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治法为开郁降气平喘(D对)。

  [单项选择题]

  17、

  【1993N98B】四肢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伴发热恶风,烦闷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者,治疗主方用

  A.三仁汤

  B.白虎加桂枝汤

  C.羌活胜湿汤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D.加味二妙散

  E.蠲痹汤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431)

  “风湿热痹症状:

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活动不利,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肌肤红斑,常有发热、汗出、口渴、烦躁、溲赤,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P431)

  “代表方:

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加减”

  (B对)。

  【题眼解析】四肢关节疼痛,可辨病为“痹证”;局部灼热红肿,伴发热恶风,烦闷口渴,舌苔黄燥,脉数,提示热盛,故此为热痹,应选白虎加桂枝汤以清热宣痹(B对)。

三仁汤,可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A错)。

羌活胜湿汤有祛风胜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犯表之痹证(C错)。

加味二妙散,功用为清利湿热,补肾通脉,适用于痿证之湿热浸淫证的治疗(D错)。

蠲痹汤,可祛风,散寒,除湿,行气通络(E错)。

  [单项选择题]

  18、

  【1998N14A】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阳病治阴

  B.阴中求阳

  C.寒因寒用

  D.热者寒之

  E.用寒远寒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教材未明确说明。

  【题眼解析】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意思为:

用寒凉药治疗热证而热仍不退者(说明此热并非“实热”,而应是“虚热”,即阴虚而热),当考虑从阴治疗;用温热药治疗寒证而寒不除者(说明此寒并非“实寒”,而应是“虚寒”,即阳虚而寒),当考虑从阳治疗,即所谓治病求本。

其内涵为:

当阴偏衰,无力制阳,则会致使阳相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对偏亢而产生“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此时,“热”为现象,阴虚才是本质,故当予以滋阴才能阴阳平衡,而虚热消,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将其称之为“阳病治阴”

  (A对)。

同理,当阳偏衰,无力制阴,则会致使阴相对偏亢而产生“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此时,“寒”为现象,阳虚才是本质,故当予以补阳才能阴阳平衡,而虚寒消,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将其称之为“阴病治阳”。

  [单项选择题]

  19、

  【2008N38A】槟榔不具有的功效是

  A.行气

  B.活血

  C.利水

  D.截疟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248)

  “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A对),利水(C对),截疟(D对)”

  (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题眼解析】槟榔辛、苦,温。

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行气(A对),利水(C对),截疟(D对)的功效。

槟榔没有活血的作用(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单项选择题]

  20、

  【2001N65A】眩晕的发生,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肝、脾、肾

  D.肺、胃、肾

  E.肝、胃、肾

  参考答案:

C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274)

  “本病的病位在于脑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C对)。

  【题眼解析】眩晕的基本病位在脑窍,其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肝乃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或风阳夹痰,上扰清空,均可发为眩晕。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亦可发为眩晕(C对)。

  [多项选择题]

  21、

  【2013N166X】下列各项中,属于癎病病因的有

  A.禀赋不足

  B.脑部外伤

  C.七情失调

  D.饮食不节

  参考答案:

A,B,C,D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P171)

  “癎病的病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大类,先天因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A对)或禀赋异常,后天因素包括情志失调(C对)、饮食不节(D对)、跌仆外伤或患他病致脑窍损伤(B对)等,先天或后天因素均可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偶遇诱因触动,则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发病”。

  【题眼解析】若母体突受惊恐,导致气机逆乱、精伤肾亏,或妊娠期间母体多病、过度劳累、服药不当等原因损及胎儿,使胎气受损,胎儿出生后发育异常,发为癎病;另外,父母体质虚弱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或父母本患癎病而脏气不平,胎儿先天禀赋异常,后天亦容易发生癎病(A对)。

由于跌仆撞击,或出生时难产,均能导致脑窍受损,瘀血阻络,经脉不畅,脑神失养,使神志逆乱,昏不知人,遂发癎病(B对)。

突受大惊大恐,气机逆乱,痰浊随气上逆,蒙蔽清窍;或五志过极化火生风,或肝郁日久化火生风,风火夹痰上犯清窍,元神失控,发为癎病(C对)。

饮食失调,可导致积痰内伏,一遇劳累过度,生活起居失于调摄,遂致气机逆乱,触动积痰,生热动风,壅塞经络,闭塞心窍,上扰脑神,发为癎病(D对)。

  [多项选择题]

  22、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2000N135X】血分证候的临床表现有

  A.暮热朝凉

  B.神昏谵语

  C.烦渴下利

  D.舌上少津

  参考答案:

A,B,D

  参考解析:

  【考点还原】

  “血分实热证

  【证候表现】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者神昏谵语(B对),舌质深绛,脉弦数;或见斑疹显露、色紫黑,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或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

  “血分虚热证

  【证候表现】持续低热,暮热早凉(A对),五心烦热,或见口干咽燥,形体干痩,神疲耳聋,舌干少苔(D对),脉虚细,或见手足蠕动,瘛疭”。

  【题眼解析】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心主血、肝藏血,故邪热入血分,势必影晌心肝二脏;而邪热久羁,又会耗伤真阴,故病又多及于肾,所以血分证以心、肝、肾的病变为主,临床除具有较营分证候更为重笃的表现外,甚者还有耗血、动血、阴伤、动风的特征。

其中,邪热久羁血分,劫灼肝肾之阴,阴虚阳热内扰,可致暮热朝凉(A对);阴精耗竭,不能上承清窍,故舌上少津(D对);血热扰动心神,可见神昏谵语(B对)。

烦渴下利是由肠热炽盛所致,是气分证的临床表现(C错)。

  [多项选择题]

  23、

  【2010N169X】郁证的临床表现是

  A.心情抑郁,情绪不宁

  B.咽中如有异物梗塞

  C.易怒善哭

  D.喃喃独语

  参考答案:

A,B,C

  参考解析: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考点还原】

  (P351)

  “郁证是由于原本肝旺,或体质素弱,复加情志所伤引起气机郁滞,肝失疏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