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44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肿瘤外科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肿瘤手术切除原发癌所在器官的部分或全部,连同周围正常组织和区域淋巴结,这种手术方式称为

  A.根治性手术

  B.姑息性手术

  C.预防性手术

  D.诊断性手术

  E.重建或康复手术

  参考答案:

A[材料题]

  2、患者女,39岁,已婚。

于2013年02月无意中发现右乳肿块,无疼痛,无乳头溢液,无局部皮肤红肿、溃烂,肿物渐增大。

于2013年04月15日行乳腺钼靶示:

右侧乳腺上象限可见一肿物,约1.6cm×1.4cm大小,边缘可见毛刺,双乳腺数枚微小钙化,双腋窝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2013年04月17日行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术后病理示:

  (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肿瘤大小2.1cm×1.5cm×1.8cm,前哨淋巴结无转移(0/3)。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CK5/6(-),EGFR(-),ER(+,80%强阳),PR(+,50%强阳),HER2(1+),P53(-),TOP2A(10%+),Ki-67(10%+)。

术后恢复可。

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下降。

  查体:

KPS90分,双颈、锁上及腋窝未触及浅表淋巴结,双乳基本对称,右乳腺上方可见一长约7cm手术瘢痕,愈合好,触诊呈术后改变,未及肿块,左乳未及包块,右上肢活动不受限制。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5.97×10/L,Hb98g/L,PLT341×10/L;肝肾功能均正常范围内;胸部

  CT、腹部彩超及骨ECT均无异常。

  [案例分析]

  1.早期乳腺癌做保乳治疗的禁忌证是()

  A.病理诊断为微乳头状癌

  B.年龄小于40岁

  C.不同象限多发病灶

  D.有家族遗传病史

  E.腋窝淋巴结肿大

  F.导管内原位癌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2.保乳治疗时,乳腺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不做全乳放疗者,局部复发率为做放疗者的()A.1倍B.2倍C.3倍D.4倍E.5倍F.0.5

  倍

  参考答案:

C

  ·

  参考解析:

  1.目前的共识是,不同象限多发病灶做保乳治疗复发率高,为主要禁忌证。

  2.对文献报导的15个肿块切除后做放疗与不做放疗的随机分组研究,经过系统性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

  [单项选择题]

  3、对于ⅠB期(GTM)恶性骨肿瘤的治疗要求是()

  A.广泛局部切除

  B.根治性整块切除加其他治疗

  C.截肢

  D.根治性截肢切除加其他治疗

  E.根治性解脱加其他治疗

  参考答案:

C[多项选择题]

  4、皮肤癌的诱因包括

  A.烟草

  B.电离辐射

  C.免疫抑制

  D.HCV感染

  E.紫外线

  参考答案:

A,B,C,E[单项选择题]

  5、下列对免疫细胞的描述中与肿瘤逃逸无关的是()

  A.调节性T细胞(Treg)增多

  B.T和NK细胞ζ链的下降或缺失

  C.巨噬细胞分泌TGF-β

  D.髓样抑制细胞

  E.DC表达B7分子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6、下列中常有高雌激素或雄激素症状的一类卵巢癌是

  A.卵巢上皮癌

  B.性索间质肿瘤

  C.生殖细胞肿瘤

  D.继发性转移性癌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7、治疗宫颈鳞状细胞癌PVBW化疗方案包括()

  A.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顺铂

  B.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

  C.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顺铂

  D.裂霉素、顺铂、长春新碱

  E.博来霉素、长春新碱、异环磷酰胺

  参考答案:

B[材料题]

  8、患者男,59岁,退休工人。

进食哽噎3个月,加重1个月。

3个月前吞咽胶囊后出现进食干饭时哽噎感,伴吞咽时胸骨后处轻度疼痛感,无背痛,无发热,无呛咳,无呕血,未予重视,1个月前起进食哽噎有加重,口腔沫状黏液明显增多,偶有大口进食后呃逆,吐出少量食糜,无出血,吞咽时疼痛无加重,无胸闷,无声嘶,在当地医院食管造影检查考虑"食管癌",至医院门诊,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颈段和胸段隆起肿物,活检病理为鳞癌。

患病来精神佳,食欲可,现进半流食为主,大小便正常,睡眠可,体重下降7%。

既往体质佳,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肺结核、肝炎等重大疾病史。

饮高度白酒20余年,5两/日,已戒2个月,无吸烟。

  查体:

体温36.3℃,脉搏77次/分,血压146/82mmHg。

  KPS80分,双颈部及锁上未及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可,未及干湿啰音,心音可,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脊柱无叩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乙肝三系正常,尿便常规正常。

心电图正常。

  胃镜:

距门齿16~21cm食管全周不规则隆起肿物,表面黏膜粗糙、糜烂,距门齿28~30cm食管可见隆起病变。

颈胸腹

  CT:

食管颈段和胸上段管腔狭窄,管壁不规则增厚,最厚处约2.5cm,局部纤维膜面模糊,侵及椎前筋膜和气管膜部。

  病变食管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短径约1.6cm,轻度强化。

余颈部、锁骨上、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腹腔胃左淋巴结明显肿大,短径2.5cm。

  [案例分析]

  1.按2002年UICC分期原则,目前临床分期为()

  A.T4

  

(2)N1M1b

  B.T4

  

(2)N2M0

  C.T4N1M1b

  D.T4

  

(2)N1M0

  E.T4N2M0

  F.T3N2M0

  参考答案:

A[案例分析]

  2.若患者拟行PET/CT检查,目前资料提示其检测出纵隔淋巴结转移敏感性约()A.95%B.85%C.80%D.50%~70%E.30%F.20%

  参考答案:

D[案例分析]

  3.结合目前临床检查结果,适宜的治疗模式是()

  A.手术联合术后化疗

  B.术前化疗后手术

  C.同步放化疗

  D.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

  E.术前放疗后手术

  F.序贯化放疗

  参考答案:

C

  ·

  参考解析:

  1.患者颈段、胸上段多原发病变,需在T分期后注明,伴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按分期原则为T4

  

(2)N1M1b,ⅣB期。

  2.PET/CT对于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的特异性很高,但敏感性不理想,通常50%~70%左右,低于食管腔内超声[JClinOncol,2004,22:

3805]。

  4.基于RTOG两项Ⅲ期研究,DDP联合5-FU持续静脉滴注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明显改善疗效。

  ·

  [多项选择题]

  9、选择素与肿瘤细胞转移的()有关

  A.器官选择性

  B.基质溶解

  C.细胞迁移

  D.瘤栓形成

  E.与白细胞的黏附

  参考答案:

A,D,E[单项选择题]

  10、恶性肿瘤最本质的特征是

  A.肿瘤生长迅速

  B.细胞分化不成熟

  C.浸润性生长

  D.复发

  E.出血坏死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病理学上主要通过形态学等指标来判定肿瘤的良恶性,包括肿瘤组织和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肿瘤的异型性、是否有病理性核分裂等。

恶性肿瘤在形态学上的本质特征是细胞分化不成熟,即组织、细胞的异型性明显,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单项选择题]

  11、止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按阶梯给药

  B.口服给药

  C.按时给药

  D.个体化给药

  E.不要随便调整剂量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12、在软组织肉瘤的手术后放疗中,肿瘤大于10cm者,放射野应自肿瘤边缘外放()A.3cmB.4cmC.6cmD.8cmE.10cm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13、女,51岁,无症状肉眼血尿1月,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左侧壁有1.0cm×1.2cm×1.5cm之乳头状肿瘤,暗红色,蒂看不清,周围粘膜水肿,应行()

  A.腔内化疗

  B.放射治疗+免疫治疗

  C.膀胱全切除术

  D.膀胱部分切除

  E.膀胱肿瘤电灼或激光治疗

  参考答案:

D[多项选择题]

  14、关于3次死因回顾调查,叙述错误的有A.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第1次死因调查,属于抽样调查B.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第2次死因调查,属于全民调查C.21世纪初开展了第3次死因调查,属抽样调查

  D.第3次调查显示:

癌症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首位死因,农村的第2位死因

  E.第3次调查显示:

癌症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且男性高于女性

  参考答案:

A,B[单项选择题]

  15、按照Knudson的"二次打击"学说,遗传性肿瘤的发生是因为()

  A.出生时两个等位基因均表现正常

  B.出生时两个等位基因均正常,后来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两个等位基因先后出现异常改变

  C.出生时一个等位基因已表现异常,后来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另一个等位基因也发生了异常变化

  D.出生时两个等位基因已出现异常

  E.出生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均发生了畸变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16、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患者经济状况差

  B.局部复发

  C.远处转移

  D.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E.手术切除不彻底

  参考答案:

A[单项选择题]

  17、宫颈残端癌的治疗原则是()

  A.以手术切除为主

  B.与宫颈癌治疗原则基本相同

  C.化学治疗+手术

  D.放射治疗+手术

  E.同阴道癌治疗原则相同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18、某患者,41岁,11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半年前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妇检发现宫颈有约5cm溃疡结节状肿物,双侧结节状增生达盆,病理活检为中分化腺癌,该患者的临床诊断为()

  A.宫颈真性残端癌

  B.宫颈假性残端癌

  C.宫颈中分化腺癌Ⅲb结节溃疡型

  D.宫颈残端中分化腺癌Ⅲb结节溃疡型

  E.宫颈残端腺癌

  参考答案:

B[多项选择题]

  19、目前WHO判断胃肠间质瘤良、恶性的病理指征有

  A.肿瘤边界

  B.核分裂象计数

  C.肿瘤体积

  D.细胞丰富程度

  E.消化道黏膜面有无溃疡

  参考答案:

B,C[单项选择题]

  20、下列不符合良性肿瘤特点的是

  A.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

  B.可引起内分泌紊乱

  C.极少复发

  D.可发生转移

  E.可恶变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21、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核心是

  A.安全性和科学性

  B.循证医学

  C.获得最新最好的治疗

  D.诊疗规范化和个体化

  E.开发新药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核心只有两条:

一是安全性,二是科学性,而且安全性更为重要。

  [单项选择题]

  22、颈段食管癌常见转移部位是()

  A.食管旁淋巴结

  B.气管旁、颈深及锁骨上淋巴结

  C.腹腔淋巴结

  D.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E.肺门淋巴结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23、软组织肉瘤术后放射治疗时机()

  A.术后2周

  B.伤口愈合后立即开始

  C.术后4周

  D.术后即刻

  E.随便什么时侯

  参考答案:

A[多项选择题]

  24、以下条件中,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物质应具备的是()

  A.直接增强宿主抗肿瘤的反应

  B.通过减少抑制性机制而间接增强了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C.增强宿主对细胞毒物质造成损伤的耐受能力

  D.改变肿瘤细胞细胞膜的特点以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E.能使肿瘤细胞对免疫杀伤机械或细胞毒药物更敏感

  参考答案:

A,B,C,D,E[单项选择题]

  25、肿瘤分期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原发肿瘤大小

  B.浸润深度和范围

  C.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D.远处转移

  E.肿瘤的异型性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肿瘤的“分期”指的是恶性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

肿瘤体积越大、生长范围越宽,播散程度越广,患者的预后越差。

  对肿瘤进行分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浸润范围,邻近器官受累情况,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等。

  [单项选择题]

  26、我国第一个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的效应基因是()

  A.P53

  B.PUMA

  C.PTEN

  D.hsp90

  E.cdk4

  参考答案:

A[单项选择题]

  27、阴道下段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恰当的治疗方案为()

  A.单纯阴道腔内照射

  B.阴道腔内照射加子宫腔内照射

  C.阴道腔内照射加盆腔外照射

  D.阴道腔内照射加盆腔外照射,外照射应包括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区域的照射

  E.单纯体外照射即可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28、胸上段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为()

  A.小于10%B.10%C.30%左右D.50%E.50%以上

  参考答案:

C[多项选择题]

  29、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

  A.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

  B.可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C.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D.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

  E.预测肿瘤复发和判断预后

  参考答案:

A,C,D,E[单项选择题]

  30、伊马替尼单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是

  A.10%B.53%C.98%D.54%E.88%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31、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A.控制关节疼痛

  B.防止关节破坏

  C.保护关节功能

  D.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E.彻底治愈疾病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到目前为止,类风湿关节炎是不能根治的,控制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的最高目标。

  [单项选择题]

  32、关于直肠癌的扩散与转移,错误的是()

  A.直肠癌主要的扩散途径是淋巴转移

  B.直肠癌很少直接种植在腹膜上

  C.血行转移的几率与癌肿的恶性程度有关

  D.直肠癌向上可沿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E.癌肿绕肠管一周约需6个月

  参考答案:

E

  [材料题]

  33、患者女,35岁,因呕吐1月余就诊。

外院胃镜资料提示幽门部环周性病变,并幽门梗阻。

活检病理报告为印戒细胞癌,Lauren分型为弥漫型。

自述其父患胃癌去世。

  [案例分析]

  1.患者应该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病理切片会诊

  B.腹部增强CT

  C.盆腔增强CT或超声波检查

  D.胸部X线片

  E.钡餐造影

  F.KRAS突变检测

  参考答案:

A,B,C,D[案例分析]

  2.(提示患者经以上检查,临床分期诊断为T4N1M0。

)患者可选择以下治疗方案()

  A.新辅助化疗

  B.新辅助放化疗

  C.改良根治术(D1+7、8、9组淋巴结清除)

  D.标准D2根治术

  E.局部切除术

  F.腹腔镜手术

  参考答案:

D[案例分析]

  3.(提示追问家族史,其父39岁诊断为弥漫型胃癌,腹腔广泛转移,在确诊3个月后死亡。

)根据患者家族史,此患者行手术治疗,胃切除的范围是()

  A.远端胃大部切除

  B.远端胃部分切除

  C.肿瘤局部切除

  D.全胃切除

  E.ESD

  F.EMR

  参考答案:

D[案例分析]

  4.(提示患者行全胃切除并D2淋巴结清除,重建采用Roux-en-Y方式,器械吻合。

  手术过程顺利。

患者回到病房后6小时,出现大量呕血。

)患者出血最大可能来源于()

  A.空肠-空肠吻合口

  B.食管-空肠吻合口

  C.十二指肠残端

  D.食管黏膜撕裂

  E.胃左动脉残端

  F.横结肠边缘血管

  参考答案:

B[案例分析]

  5.目前已知与家族性弥漫型胃癌致病相关基因的胚系突变包括()

  A.P53

  B.KRAS

  C.BRAF

  D.MET

  E.CDH1

  F.APC

  参考答案:

E[案例分析]

  6.其家族中,女性还应该警惕的肿瘤是()

  A.肝癌

  B.肺癌

  C.结直肠癌

  D.乳腺癌

  E.黑色素瘤

  F.肾癌

  参考答案:

D

  ·

  参考解析:

  1.有梗阻患者,不宜钡餐造影。

KRAS与胃癌发病无关。

其他检查为进行分期和治疗的必要检查。

  2.新辅助治疗和腹腔镜手术不适于合并幽门梗阻者;局部切除和改良根治术仅仅适用于早期胃癌;此患者为进展期病例,应行标准D2根治术。

  3.根据病史,可诊断遗传性弥漫型胃癌。

胃应全部切除。

  4.食管空肠吻合口是全胃切除手术后最常见的出血来源。

  5.CDH1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与家族性弥漫型胃癌相关的胚系突变基因。

  6.与家族性弥漫型胃癌紧密相连的是乳腺癌。

  ·

  [材料题]

  34、患者男,62岁,因“左下肢黑痣1年,增大伴瘙痒1个月”来诊。

  [子母单选]

  1.适当的处理措施为

  A.血清标志物检测

  B.胸部X线片

  C.左下肢CT

  D.穿刺活检

  E.切除活检

  参考答案:

E[子母单选]

  2.明确诊断为黑色素瘤,伴腘淋巴结肿大。

其治疗原则为

  A.切除原发灶、腘窝区根治性放射治疗

  B.切除原发灶、区域淋巴结清扫

  C.先切除原发灶、区域淋巴结清扫,再行辅助治疗

  D.左下肢高位截肢

  E.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不建议手术

  参考答案:

C[子母单选]

  3.术后病理:

黑色素瘤,厚度2mm,腘淋巴结阴性。

其病理分期为

  A.Ⅰa

  B.Ⅰb

  C.Ⅱa

  D.Ⅱb

  E.Ⅲc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3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恶性肿瘤特点的是()

  A.多呈侵袭性生长

  B.不易转移和复发

  C.生长迅速

  D.瘤细胞异型性明显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36、目前Ⅰ、Ⅱ期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手段是()

  A.单纯化疗

  B.单纯全淋巴结照射

  C.单纯次全淋巴结照射

  D.单纯受累野照射

  E.化疗后行受累野照射

  参考答案:

E[材料题]

  37、患者女,55岁,因右乳癌保乳术后1.5年,放化疗后,腰疼2周入院。

患者于1年半前因触及右乳肿物,大小约1.0cm×1.0cm,质硬,固定,就诊当地医院。

  行B超示:

右乳癌。

  在当地医院予以右乳癌局部扩大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示:

右乳浸润性导管癌,肿瘤大小为1.8cm×1.7cm×1.4cm,淋巴结未见转移0/13,免疫组化示:

ER(-)、PR(-)、HER-2(-),k1-6715%~25%。

  术后行TAC方案化疗。

  因化疗中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仅行TAC4周期化疗。

化疗结束后予以放疗。

之后回家休养。

近日偶感咳嗽,伴腰痛不适。

为进一步诊治就诊。

既往:

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肿瘤家族史。

  个人史:

已绝经3年,不吸烟,不嗜酒。

  查体:

  T36.8℃、P85次/分、BP120/70mmhg,精神可。

右锁骨上,右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3cm×2cm。

右乳可见一长约5cm的手术瘢痕。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85次/分,律齐。

心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

  右下肢活动受限。

  [案例分析]

  1.为进一步明确疾病状况,应行的检查是()

  (内、外、放)

  A.颈胸CT

  B.同位素骨扫描+颈胸CT

  C.胸腹部CT+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骨扫描

  D.PET/CT

  E.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F.超声检查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2.(提示颈胸CT示:

双肺多发结节,双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右锁骨上、右侧腋窝淋巴结增大,考虑转移。

骨扫描示多发骨转移。

右锁骨上,腋窝淋巴结活检穿刺病理示:

见癌细胞。

免疫组化示:

ER(-)、PR(-)、HER-2(-)、k1-6720%~30%。

)该患者下一步的最佳治疗选择是()

  (内)

  A.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B.化疗+双膦酸盐+赫赛汀

  C.内分泌治疗+化疗

  D.化疗+双膦酸盐

  E.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双膦酸盐

  F.化疗+内分泌治疗+双膦酸盐

  参考答案:

D[案例分析]

  3.(提示患者行长春瑞宾联合希罗达化疗3周期,同时应用唑来膦酸每4周1次,自觉咳嗽无明显好转,腰痛有加重。

复查颈胸CT示:

双肺多发小结节,双肺门,纵隔。

右锁骨上,右侧腋窝淋巴结较前略增大。

同疗前比较双肺结节较前增大增多。

)病情有进展,拟行化疗方案调整,最佳选择是()

  (内)

  A.再选择既往TAC方案

  B.AC-T密集

  C.吉西他滨联合顺铂

  D.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

  E.CMF方案

  F.原方案继续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4.(提示患者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2周期后复查疗效评价为"S",4周期化疗后疗效评价为"PR"。

但患者因化疗后胃肠反应较大而停用。

5个月后患者又感不适,复查提示出现肝转移。

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此时在化疗的基础上可给患者使用的药物是()

  (内)

  A.曲妥珠单抗

  B.索坦

  C.贝伐单抗

  D.帕妥珠单抗

  E.拉帕替尼

  F.TDM-1

  参考答案:

C

  ·

  参考解析:

  1.三阴性乳腺癌易早期复发转移,且以内脏转移多见。

  根据患者近日咳嗽,伴腰痛等症状,应行全面检查,包括胸腹部

  CT、骨扫描等以排除脏器或淋巴结转移,PET/CT目前尚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

患者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根据NCCN指南应行转移灶重新活检,以明确受体与HER-2状况,转移灶与原发灶可能会不同,尤其是受体发生改变较多见。

  2.患者保乳术后,三阴性乳癌,放化疗后,现多发转移,已属晚期。

三阴性乳腺癌无内分泌及抗HER-2靶向治疗,无论术后的辅助治疗还是复发转移的治疗均以全身化疗为主。

骨骼是乳癌最常转移部位,并可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多项临床实验证实双膦酸盐可减少骨相关事件,可改善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双膦酸盐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含铂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可能最佳。

近年研究表明三阴性乳腺癌中BRCA1突变较常见,BRCA1是DNA修复酶,如发生突变,则对作用于DNA的细胞毒药物如铂类可能更敏感,单药顺铂有效率可达40%~50%。

  吉西他滨也是NCCN指南中所推荐的有效药物。

  4.三阴性乳癌是快速生长

  的肿瘤,肿瘤细胞通常表达VEGF。

贝伐单抗是血管内皮因子A型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通过与V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