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708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作危险分析表(横版).docx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

XX公司区域/工艺过程:

XX炼化一体化

工作/任务:

焊工作业编写日期:

分析人员及岗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持上岗证合格焊工

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培训、取证

1

1

1

严格按照特殊工种取换证程序来执行。

2

焊接前设备检查

易发生漏电设备损坏

人员触电、财产损失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1

5

5

1、电焊机应使用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并作好接地保护;

2、电焊把线,二次线不得有裸露现象,电焊把钳应绝缘良好。

3、与电器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采用截面不得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采用统一标志的黄/绿双色线。

3

焊前个人劳保佩带

易造成人员身体伤害

烟尘对肺部、眼睛、耳功能的伤害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及管理办法

1

5

5

1、按照规定正确佩带劳保用品,并会正确使用。

2、打磨时戴好护目镜、耳塞。

3、球罐内部焊接应采取排烟、排尘措施,高处作业,正确佩带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

4、球罐内、船舱内焊接应设置专人监护。

4

焊前动火证的办理

易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施工现场动火规定

2

5

10

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动火。

2、需办理动火证的焊接作业,未办理完动火审批手续前不得动火

3、焊工不了解焊接周围环境的安全状态时,不得动火。

4、未确认焊件内部已无可燃、易爆物前,不得动火。

5、装过可燃物料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和排除危险之前,不得动火。

6、焊接部位附近有可燃易爆物品,未清理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得动火。

7、与外部相连的管道与设备,在未查清有关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措施之前,不得动火。

5

焊前消防准备

易发生爆炸、火灾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消防器材的配备与使用

1

5

5

1、临时施工区,每100M2配备两个10L干粉灭火器。

大型面积超过1200M2时,应备有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等器材设施,并不得任意挪动。

2、焊机房(棚),仓库处配备消防灭火器,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的培训。

6

焊接过程中

易发生触电、中毒、窒息、坠落、火灾、爆炸、物击、烧伤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安全用火、高处作业、施工用电、有限空间作业、防火防爆

3

5

15

1、严格遵守安全用火、高处作业、施工用电、有限空间作业、防火防爆各项管理规定。

2、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和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7

焊接结束

易发生爆炸、火灾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施工防火

1

5

5

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切断电源后方可离开。

20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工作/任务:

火焊(气割)作业编写日期:

分析人员及岗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持上岗证合格焊工

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培训、取证

1

1

1

严格按照特殊工种取换证程序来执行。

2

气割前做检查准备工作

易发生火灾、漏气、爆炸、烧伤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气焊和气割的安全技术

2

5

10

1、氧气瓶、乙炔瓶要将安全帽(瓶帽)拧紧,配备防震圈,气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

与明火距离应大于10米。

2、搬运氧气瓶和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从高处向下滑动和在地面滚动,避免剧烈振动、冲击,防止气体膨胀爆炸。

3、安装氧气表以前,要慢慢地打开氧气瓶的瓶阀,吹掉瓶阀嘴内赃物、尘埃和杂物,打开氧气瓶的瓶阀时,不能对人吹,以防伤人。

4、使用定期校验合格的压力表,气带不得有漏气现象和沾有油脂。

5、冬季作业,氧气瓶、乙炔瓶压力表冻结时,可用热水解冻,严禁火焰加热、火烤或铁器猛击气瓶。

6、氧气瓶、乙炔瓶与电焊一起使用时,如地面是铁板,气瓶下面应垫木板绝缘,以防气瓶带电。

7、氧气瓶应平放、乙炔气瓶应安装阻火器且立放使用,夏季高温时应采取遮阳措施,防止爆晒。

8、作业前检查清理作业点周围及下方的可燃物品,无法清理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设置专人配灭火器材监护。

3

气割作业过程中

易发生火灾、漏气、爆炸、烧伤

人员伤害

气焊和气割的安全技术

3

5

15

1、氧气和乙炔胶管在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或着火时,应迅速关闭供气阀门,切断气源,将火熄灭。

2、在使用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

当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乙炔阀门,后关闭氧气阀门。

等回火熄灭后,应将焊嘴放在水中冷却,然后打开氧气阀门,吹掉焊炬内的烟灰,在点火使用。

3、被割工件表面的厚锈、油水、污物要清除掉,在水泥地面上切割时应加垫板,防止水泥地面破裂爆溅伤人。

4

气割作业结束后

易发生火灾、爆炸

财产损失

气焊和气割的安全技术

1

5

5

1、停止使用时,应先关闭乙炔阀门,后关闭氧气阀门,以防火焰倒吸和产生烟灰。

2、使用完毕后,应检查氧气和乙炔阀门是否关闭,确认关闭后,将焊炬连同橡胶软管一起放到适当的地方,以备再用。

3、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后方可离开。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工作/任务:

铆工作业编写日期:

分析人员及岗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个人劳动保护佩带

长时间易造成职业病

职业病伤害

劳动保护佩带要求

1

1

1

1、打磨时按照规定要求戴护目镜,耳塞、手套、防尘帽。

2、高处作业时,正确佩带安全带、安全帽。

2

施工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易发生物体打击、触电、坠落

造成人员伤害

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1

2

2

1、铆工使用大锤作业前,应检查锤头、锤柄、锤楔是否牢固可靠,开裂或起毛刺的锤头不得使用,锤柄应用坚韧的蜡木杆制成,锤柄不得有油污。

2、严禁使用无防护罩的磨光机。

砂轮片应进行抽检2%,合格后方可使用。

3

施工过程中

易发生物体打击、触电、坠落

造成人员伤害

施工用电、高处作业规定

4

5

20

1、铆工使用大锤作业时,应检查工具及作业环境,确保施工机具安全可靠,作业环境内无隐患。

2、装卡具应焊接牢固,使用销子要合适,锤击要稳、准。

下放人员应远离作业面,防止物体打击。

手段用料和工具应妥善放置,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坠落伤人。

3、严禁两人对面打锤,打锤前应检查周围环境,打锤点半径3米范围内不得站人。

4、构架高处作业严禁走单梁。

上高时使用带护笼直爬梯。

5、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临边、洞口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不得私自拆卸、变更脚手架,不给下道工序留下隐患。

6、搬抬物件或校正工件时,应有专人指挥,统一行动。

对接校正工件时要放稳,悬空件要支撑垫牢,尚未对接牢固前,人体不得进入下方施工。

4

施工任务结束

易发生物体打击、坠落

造成人员伤害

高处作业规定

1

2

2

1、施工完毕后,应仔细检查在高处作业时,遗留的物件是否固定牢固,及钢跳板是否有松懈现象,如存有现象应立即整改处理。

2、下梯时应慢下,严禁带手套,工具应装入工具袋。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工作/任务:

高处作业编写日期:

分析人员及岗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登高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易发生高处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1

5

5

1、进行三级(15-30米)高空作业时,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以及其他不适高处作业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4、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坚固、牢靠。

2

在高处作业时

易发生高处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4

5

20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安全带应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

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

2、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严禁用绳子捆在腰部代替安全带。

3、遇到六级大风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时,禁止继续高处作业。

4、在高处作业时,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使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必要时设置安全警戒线,并设专人监护。

工具应放置在工具袋内,防止发生坠落现象。

5、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靠的结构上进行作业。

6、高处作业人员不得坐在平台边缘、孔洞边缘和躺在通道上休息。

3

高处作业结束时

易发生高处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2

5

10

1、高处作业人员在完成高处作业施工任务时,应沿着安全通道、带安全护拦的直梯上下,不得沿着绳索、立杆或栏杆攀登。

2、下梯时应缓缓慢下,工具应装入工具袋。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工作/任务:

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编写日期:

分析人员及岗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编写脚手架施工方案

易发生安全事故

搭设不规范,造成人员伤害,架子倒塌

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1

5

5

1、在确定搭设脚手架的同时,由施工技术人员编写搭设施工技术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批准,

2、现场安全监督员对此方案进行审核,监督。

2

选择架子工

易发生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培训、取证

1

1

1

严格按照特殊工种取换证程序来执行。

3

对架杆、扣件、钢跳板进行检查

易发生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脚手架管理规定、架子工安全技术规范

2

5

10

1、脚手架在搭设之前,架子工应对所用的各类材料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如发现钢管严重腐蚀、弯曲、裂纹严禁使用。

扣件和连接件有脆裂、变形和滑丝严禁使用。

钢跳板不得有严重腐蚀、油污和裂纹。

2、捆绑钢跳板应采用镀锌铁丝宜为8号。

4

对脚手架搭设位置进行检查

易发生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脚手架管理规定、架子工安全技术规范

2

5

10

1、在搭设脚手架之前,应对搭设位置进行检查确认,地基是否平整、坚实,旁边是否有影响搭设脚手架的设备、管线等物件。

2、对有影响搭设脚手架的物件应首先拆除或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5

搭设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易发生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

脚手架管理规定、架子工安全技术规范

1

5

5

1、在搭设脚手架之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共同对架子工交底脚手架搭设要求和标准。

2、安全监督人员应作好对架子工交底记录,并妥善保管。

6

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

易发生高处坠落、打击

人员伤害

脚手架管理规定、架子工安全技术规范

4

5

20

1、将搭设区域设置警戒线或设置专人进行监护。

2、脚手架搭设前应把地面进行平整、夯实,扫地杆搭满且牢固。

3、禁止抛掷材料(工具)。

工具、卡扣等置于工具袋或吊篮内传达。

4、不要将未固定的材料(工具)置于架杆上。

板手用绳子和身体相连,防止失手脱落。

将绑扎脚手板的铁丝扣砸平。

5、作业人员应使用合格的双背肩式安全带,系挂应做到“高挂底用”加强临边、洞口防护,护栏(外侧需设双护栏)、护脚板齐全。

6、作业面钢跳板按规定要求铺设,严防跳板未绑扎或未绑扎牢固或仅单边绑扎,严禁使用单跳板。

7、立杆、横杆间距按标准设置,大型脚手架搭设剪刀撑。

8、脚手架搭设供人员上下带护笼爬梯或搭设楼梯间。

7

脚手架搭设完毕的验收工作

易发生坠落、倒塌

人员伤害

脚手架管理规定、架子工安全技术规范

2

5

10

搭设完毕后,严格实施检查、验收、挂牌制度后方可使用。

8

挂牌使用

易发生高处坠落

人员伤害

高空作业管理规定

1

5

5

严格遵照执行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工作/任务:

施工用电作业编写日期:

分析人员及岗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编写施工用电方案

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烧伤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1

1

1

1、临时用电大于50千瓦及其以上时,应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办理《施工用电票》。

2

确定专业电工人员

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烧伤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1

5

5

指定取得岗位合格证专业电工来安装。

3

选择合适的电缆线、配电箱

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烧伤、着火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1

5

5

1、电源线不得存在裸露、破皮现象。

配电箱内接线母排不得带电裸露。

2、计算用电负荷容量,先择导线截面合适的电缆和配电箱。

4

电缆线的铺设

易发生碰伤事故

造成人员碰伤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1

1

1

1、电线(缆)不得泡在水中,电线(缆)接头防雨措施必须有效。

2、电线(缆)过路应架设钢套管埋地,防止辗压,路边设置标示。

5

电缆线与配电箱连接

易发生碰伤事故

造成人员碰伤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1

5

5

1、电工不得单人作业,应做到至少两人以上作业。

2、应使用漏电保护开关,严禁使用闸刀开关或空气开关,且漏电保护开关防护罩必须齐全。

6

电源与施工设备连接

易发生碰伤事故

造成人员碰伤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1

5

5

1、用电设备规范接地,接地线和接地极必须用终端连接,严禁

随意挂接和缠绕。

2、用电设备必须有效防雨,防止雨水浸湿降低设备绝缘性能。

7

使用前的检测确认

易发生触电、设备着火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2

5

10

1、配电箱内漏电保护开关必须贴对应用电设备标识。

2、按地电阻符合要求并定期组织进行检测。

3、施工前,配电箱应首先连接好接地线。

4、罐内作业照明使用行灯变压器或1:

1隔离变压器。

5、焊机房、配电箱、油漆库等场所,配备有效的干粉灭火器。

6、检查所有施工用电设备容量是否和施工用电技术方案相符合。

8

投入使用中

易发生触电、设备着火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

施工用电管理规定

2

5

10

1、检修用电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挂牌并设专人监护。

2、现场电工和安全监督员,每天应做到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

3、焊工应做到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工作/任务:

车辆运输作业编写日期:

分析人员及岗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出车前对车辆检查

易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车辆管理规定、国家交通管理规定

3

5

15

1、驾驶员必须是持双证合格司机,无双证人员严禁上岗开车。

2、车况良好,实行班前自检、周检、月检制度。

特别重点检查刹车是否灵敏,油箱、传动机械部分等重点部位。

3、长途出车必须办理长途汇签手续并严格出车前安全检查。

2

车辆在运输过程中

易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车辆管理规定、国家交通管理规定

4

5

20

1、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中速行驶,不开英雄车、疲劳车,严禁酒后驾车。

2、严格遵守厂内行车有关管理制度,进入易燃易爆限管区必须办理禁区通行证,配带阻火器,并按指定线路限速行驶。

3、厂内、施工现场行车按指定线路限速行驶。

4、厂内、施工现场倒车时必须有专人指挥监护。

5、严禁超速行驶、酒后驾车。

6、严禁人货混装、超限装载或驾驶室超员。

7、严禁特大型物件超宽超高进行运输。

8、严禁空挡放坡或采用直流供油。

9、严禁车辆带病行驶或私自出车。

3

车辆运输结束

易发生环境污染

造成环境污染

车辆管理规定、国家交通管理规定

1

5

5

1、车辆停放及作业时,不得随意占道堵塞消防通道。

2、废弃物(油布、废油)按规定回收、处理。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工作/任务:

施工动火作业编写日期:

分析人员及岗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办理施工动火票

易发生火灾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爆炸

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

5

5

严格执行“三不动火”规定。

即无合格火票不动火;无防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无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2

动火前对动火区域检查确认

易发生火灾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爆炸、财产损失

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

5

5

1、动火人员应对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非常了解。

2、动火区域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首先进行清理或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3、受限空间动火应携带气体分析仪器。

3

动火作业过程中

易发生火灾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爆炸、财产损失

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2

5

10

1、重点防火区域应设置专人进行监火。

2、施工区域应按照具体情况,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3、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应停止动火作业。

4、在高处作业动火时,动火区域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下方不得有施工人员。

同时应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4

施工动火结束

易发生火灾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爆炸、财产损失

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2

5

10

1、火焊工气割结束后,严禁把割枪放置在受限空间内,离开时应及时把氧气瓶、乙炔气瓶阀门关闭。

2、在离开时,应仔细检查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切断电源方可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