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0779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行保护性耕作。

推广精量播种,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覆盖率接近100%。

采取种养结合、资源持续利用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应用节水、节电、节油技术,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2,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79.5%和66%。

  ——农业经济和服务功能逐步拓展。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休闲农业,全市地产农产品上市初加工率达到50%,“农超对接”加快推进,建成具有万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农业旅游点85个。

本市各类农展会坚持服务全国,年均实现订单200亿元以上。

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和上海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并试运行。

农业对口支援取得良好效果。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46万元,比2005年增长64.8%,年均增幅10.5%。

其中,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年均增幅24.9%,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8.6%。

  “十一五”本市农业发展的主要体会是: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和不断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物质基础;

大力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一五”本市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有待加大;

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社会服务发展有待加快;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扭转这一局面的任务尤为艰巨。

  进入“十二五”,本市农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要切实把握机遇,这些机遇包括:

较强的地方财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条件;

特大型消费城市,为现代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综合科技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人才和技术条件;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条件。

同时,也要勇于面对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愈加迫切;

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

市场消费需求升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日益繁重;

现代农业发展对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

  二、“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体系、动物疫病与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加快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着力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提高农民收入,继续为上海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地产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地产农产品供应向数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安全转变。

  坚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农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农业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循环和永续利用转变。

  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心环节。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人才培育,加快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

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新的生长点。

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搞活农产品流通,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促进产业融合。

  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与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三)目标

  总目标为确保地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都市高效生态农业稳定发展,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在城市化发展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先进农业设施和装备广泛应用,农业资源有序利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十二五”末,第一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40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7.5万元/人。

  1.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供给能力。

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到60%,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达到80%以上。

落实水稻、蔬菜等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耕地质量三等以上面积超过90%。

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年均每亩减少2%,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

全面实施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全市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0%,规模场畜禽粪便实现零排放。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稳定发展农业保障性产业,鼓励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拓展提升农业服务性产业。

种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地产农产品上市初加工率达到80%以上。

  4.提升农业支撑条件水平。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80%。

种植业亩均产出达到6000元。

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例达50%以上。

  5.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的农田面积占全市农业经营用地面积比例达到80%,农业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市务农农户数比例达到80%。

  6.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农民生活更加殷实。

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指标

名称及单位

2010年

2015年

农业产出

现代农业总产值(亿元)

287

350

农业劳动生产率(元/人)

64968

75000

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达标率(%)*

106

≥10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746

22000

农业设施装备

设施农业覆盖率(%)

61.4

80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72.4

85

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59.1

农业科教支撑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70

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76.4

100

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16.3

50

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品牌化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比重(%)*

62.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63.9

主要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率(%)

32

农业环境资源与质量安全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79

90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率(%)

18.7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

61.5

设施农田林网控制率(%)

45

农业保障

财政对农业投入增幅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之比*

≥1

  注:

带“*”为约束性指标

  三、“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确保农产品均衡有效供给

  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

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的要求,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本市农业发展的有限资源。

  实行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

水稻种植面积不低于155万亩,粮食年生产能力20亿斤;

蔬菜生产面积50万亩,其中绿叶菜生产面积不低于17.5万亩,绿叶菜年上市量不少于114万吨;

生猪年出栏250万头;

家禽、鲜蛋年上市分别为5000万羽、5.8万吨;

奶牛存栏6万头,鲜奶年产量26万吨;

淡水池塘养殖面积30万亩,年生产能力16万吨。

逐级分解落实地产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实行“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

稳定粮食、蔬菜、生猪、家禽、鲜蛋、鲜奶和淡水养殖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增加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供应量。

  

(二)积极发展低碳和循环农业

  扎实推进低碳和循环农业发展,实现资源节约、集约、永续利用。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效改善农业灌溉水水质,大力推广深松深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农田耕翻轮作,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加碳汇,培肥地力,每年推广绿肥种植40万亩左右;

每年推广有机肥20万吨以上、专用配方肥4万吨以上,推广施用堆肥。

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食用菌基质、肥料、饲料等产品,提高秸秆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推广种养结合模式,畜禽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直接返田,规模场畜禽粪便实现零排放。

积极推进崇明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节能降耗。

推广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养殖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进粮田、菜田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逐步推进规模化果园滴灌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

发展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推广农业生产环节节能技术、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节油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三)全面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社员得实惠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0家,促进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通过示范与带动,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增强内生动力。

鼓励以区县为单位,组建合作社联合会。

加强农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家。

积极扶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标准化市场、社区、企业、学校等对接,促进产销衔接,扩大地产农产品订单采购量,提高订单履约率。

继续支持国有农场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

积极推进家庭农场、集体农场等新型农业组织发展,逐步建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

  深化农业区域合作。

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四)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设施装备建设

  建立完善配套齐全、灌排通畅、安全高效的农田水利体系。

加快新建设施粮田、设施菜田水利配套,启动果园、养殖池塘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完善已建设施粮田、菜田灌排设施,提高水利设施配套标准。

推进郊区低洼地区治理,加强外围防洪屏障建设,加快圩区达标建设。

建立农村中小河道轮疏机制,实现农村河道常态治理。

加强农田林网、农电设施建设。

  继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管护好已建成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建设高水平设施粮田和设施菜田,完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场、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和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使设施农业覆盖率达到80%。

建设标准化渔港和标准化捕捞渔船,不断增强抗自然风险能力。

  推进农机装备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加强农机科技创新,提高农机总动力水平。

研发秸秆综合利用、蔬菜种植和分段收获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畜牧水产养殖、园艺设施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及设备。

新增、更新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加快标准化畜牧和水产养殖场装备选型和配置,推广应用种子加工处理、工厂化育苗、蔬菜果品冷藏保鲜机械,推广、引进示范先进适用、生态环保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土壤深松技术、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推广高效、生态、环保病虫防治农机装备,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分级加工包装机械。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在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和农业信息等领域突破一批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农业科技关键技术,大力推进以新品种选育和农用生物制品研制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营造农业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若干个国家及市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升各级农业推广机构技术服务能力,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教育,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主体走科技之路,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六)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抓起。

强化生产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实现标准化生产,确保不合格、不安全的农产品不进入市场。

切实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实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

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地方标准,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健全“生产企业自检、流通企业抽检和政府部门开展法定检测互为补充、区县以常规检测为主、乡镇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加快建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拓展农产品安全检测项目和检测内容,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面,检测技术和方法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

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提高农产品质量风险和市场风险预警能力。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价格信息收集处置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增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加快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动物无害化处理站、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项目建设。

理顺动物防疫检疫队伍体系,充实基层防疫、检疫力量。

逐级落实责任,加强道口管理。

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突发应急预案,建立稳定的应急队伍,搞好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

推进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动物疫病防疫网络化体系,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健全病死畜禽统一收集和处理体系,提升无害化处理能力。

  健全重大植物疫情和病虫害监测网络,提升本市重大植物疫情和病虫害处置水平。

推进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提升植物疫情监测扑控能力,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促进植保防控由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

  (八)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鼓励组建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队伍,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发展农业农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完善服务机制。

推进区县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推进农业市场化建设。

加快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提升电子商务交易能力,构建农产品应急供应区域联动机制,确保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建立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市场调控,对重点农产品实施扶持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建立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调节机制。

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扩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实行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合作性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途径。

  健全农业金融服务。

完善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推进面向“三农”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项目的信贷资金投入,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农民贷款难问题。

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机械生产等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和为农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开发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灾害早期预警等信息服务。

  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

建立健全渔船渔港安全救助服务体系,实现对作业渔船的实时动态监控。

健全农机安全监管制度,完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体系,提高农机监管和服务能力。

  (九)大力发展现代种业

  发展种业主导产业。

完善种业科研体制机制,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的现代种业体系。

通过新品种培育、地方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良种繁育与展示基地建设、种业设施装备建设、种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节水抗旱水稻、沪优系列“双低”油菜等优势作物品种推广,选育高商品性、高附加值蔬菜、花卉、瓜果、食用菌新品种,加强奶牛、家禽、肉牛育种中心、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水产良繁种场建设,加强对长江口渔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形成蔬菜、粮油、畜禽、水产四大种业产业。

  积极扶持种业企业发展。

鼓励各类种业企业自主创新,创办企业技术中心。

引导具有一定优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与科研部门加强技术合作、人员合作和资产合作,通过科研成果转让、知识产权入股、企业资助科研、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种业科研、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促进种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积极引进种业龙头企业,建设种质资源创新、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和会展交易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有影响的种业集团总部入驻上海,逐步建成具有上海特色、服务全国的区域性种业中心。

  (十)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推进新一轮农业园区发展。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充分发挥孙桥等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农业布局结构,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使之成为本市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区。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凸现农业高效生态。

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加工型与物流型农业园区发展,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

在巩固提高浦东新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再创建1-2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扶持力度,增强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

  (十一)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确保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整理收益主要用于农民、鼓励按照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措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重视农村低收入农户的增收,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努力降低低收入农户占比。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农业旅游和“农家乐”,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四、“十二五”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一)区域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本市农业的区域特色、功能、发展预期和生态承载能力,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分为五个片区:

  三岛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片区。

包括崇明、长兴和横沙三岛,农业生产用地约占市郊的34%。

保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拓展蔬菜、特色瓜果、特色水产和特色畜禽生产,发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形成全市大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综合生产片区,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发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

  杭州湾北岸粮菜及特色瓜果生产片区。

包括金山中东部地区、松江浦南地区、奉贤区和浦东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用地约占市郊的30%。

重点强化常年菜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郊主要蔬菜生产基地。

适度提高设施粮田比重,保持粮食生产规模,发展浦东东滩农业开发基地。

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

巩固提升西甜瓜、特色水果、肉禽和奶牛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

结合桃花节、菜花节和蟠桃节等农业节庆,积极发展以休闲观光、参与体验为主的农业旅游。

  黄浦江上游地区“三水”农业片区。

包括青浦、松江、金山三区西部的黄浦江上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用地约占市郊的14%。

巩固以水稻、水产养殖和水生经济作物为主的“三水”农业生产,强化“三水”农业的基地化和设施化建设,合理配套畜禽养殖。

将“三水”农业与古镇、水乡、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