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01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硫化氢溢出与中毒应急预案(钻井队).doc

黄河钻井总公司

HSE管理体系钻井应急预案

编号:

HHSEZJYA03-2004

日期:

2007.01.25

编写人:

2007年1月25日

批准人:

2007年月日

H2S溢出与中毒

应急预案(钻井队)

版本:

1

页数:

12

1目的

在含H2S地层进行钻井施工中,为了使钻井作业人员能够有效地应对H2S溢出与中毒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范围

适用于钻井队施工中发生H2S溢出与中毒时的应急工作。

3术语

3.1硫化氢:

H2S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9,是极易致人死亡的剧毒气体(H2S对人体的危害见附录一)。

3.2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

H2S在空气中的安全临界含量规定为20PPM。

4H2S中毒类型划分

4.1刺激反应:

接触H2s后出现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位有灼热感等刺激症状,在短时间内恢复者。

4.2轻度中毒

有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4.3中度中毒

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等。

4.4重度中毒

昏迷、呼吸循环衰竭、休克等。

5单位概况

见相关文件

6应急小组机构及职责

6.1应急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井队长

副组长:

副队长

成员:

安全员工程师工长

司机长泥浆组长卫生员

6.2应急小组职责:

6.2.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6.2.1.1迅速向所属公司生产调度室报告现场事故情况。

6.2.1.2部署本单位的事故处理工作;

6.2.1.3随时与公司调度室保持联系,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小组汇报;6.2.1.4服从上级指挥小组的指令,统一行动;

6.2.2应急工作小组成员职责

6.2.2.1积极救助受伤人员,清理受灾物资,并作好保卫工作,防止物品和资料丢失,把受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6.2.2.2组织对受灾设备、设施的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6.2.3井队钻井工程师职责

6.2.3.1负责作好抢险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6.2.4井队其他职工的职责

井队所有职工都有参与抢险和事故处理工作的义务和责任,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7内外部救援机构的联系电话

见内外部救援机构通讯联系电话

8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

见附录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

9各钻井队在设计含有H2S气体钻井施工前安全员应组织对作业区内和可能涉及范围的环境、人员、设施进行调查,编写调查报告。

其主要内容包括:

9.1调查当地各级政府包括私人住宅或居民区的位置,公共机构,如学校、商业区、道路、河流湖泊周围或类似危险区可能会有人的地方,并记录单位相应具体人数。

9.2根据调查数据,编制出硫化氢浓度达到10ppm(×10-6)时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图,图中主要包括私人住宅或居民区的位置,公共机构,如学校、商业区、道路、河流湖泊或类似危险区可能会有人的地方。

(见附录三)。

9.3根据调查情况,详细记录危险区气体有可能侵入的公共区域或设施内负责人的姓名与电话号码(见附录四)。

10预先通知危险区内居民的规定

由应急小组人员负责通知附近地方政府、厂矿及居民区负责人,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0.1硫化氢的危险与特点。

10.2紧急反应方案的必要性。

10.3硫化氢可能的来源。

10.4紧急情况通知给公众的方式。

10.5紧急情况发生时所应采取的步骤。

11确定安全撤离路线

逃生路线应由钻井队HSE监督员根据季节选择上风向和不同类型钻机井场实际摆放,确定逃生路线,并绘制出逃生路线图,由钻井队长审核,并经公司安全环保部门批准后实施。

还要有辅助的安全通道,以便遇到风向转变造成灾害时通行.

12应急物资准备见附录五

13现场报警与报告要求

当井内发生H2S溢出与中毒时,现场负责人应及时报告,报告要求:

13.1首先报告:

一旦发生H2S溢出情况,现场有关人员要报告井队长

13.2井队长以最快速度报告公司生产调度室,为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13.3报告的基本内容:

13.1.1紧急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

13.1.2H2S溢出气体的浓度值、人员中毒情况等。

13.1.3现场临时采取的应急防范措施。

13.1.4记录报告人和受话人的姓名、地点、联系方式。

14应急预案启动

当钻井队发生H2S溢出浓度值超过10PPm,队长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在公司应急组织到达现场之前,钻井队应组织抢险和做好H2S溢出与中毒事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5H2S溢出与中毒的应急程序

15.1.1一旦H2S探测仪或录井仪器发出报警,则首先发现报警的人员应立即通知司钻,并赶到报警点发出警报。

15.1.2司钻立即停止作业实施关井,司钻、内外钳工戴上正压式呼吸器后留在井场上值班,其它人员应全部撤离到上风集合地点。

15.1.3现场应急小组成员,检测H2S的含量,同时应急小组组长立即将井上情况向公司生产调度室通报。

15.1.4若H2S含量低于10PPM可进行循环观察,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若H2S含量高于10PPM,则应进行循环压井。

15.1.5当井内H2S气体溢出继续增大难以控制,浓度达到20PPM时,实施关井。

16应急救援及控制措施

在井场区域H2S气体浓度未超过安全临界浓度值,需要进行必要的作业时,由队长负责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16.1现场作业人员必须配戴防护用品,保证在H2S浓度较高或浓度不清的环境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逃离和必要的应急处理作业。

16.2当H2S浓度达到10ppm报警时,指定专人检测H2S溢出点浓度准确值并及时报告应急小组。

16.3现场作业时,至少两人同在一起工作,以便相互救护,并且至少每隔10分钟撤离到安全地带休息5分钟方能继续工作。

16.4泥浆人员应尽快调整钻井液密度压井。

16.5利用钻井液除气器和除硫剂,将钻井液中H2S的含量控制在75mg/L以下,并随时对钻井液的PH值进行监测。

16.6当井内大量涌出H2S气体,其浓度持续上升达到20PPM时,队长下达指令实施关井,立即疏散人员到上风处的安全位置。

16.7井队关井后决定放喷点火时,负责人点火人员应配带防护器具,并在上风方向,离火口距离不得少于10米,用点火枪远程射击。

16.8点火后立即报告公司生产调度室,等待公司处理。

16.9关掉井场入口处大门,并派人巡逻。

要把红旗悬挂在大门上,它标志着钻机附近极度危险。

16.10当井内H2S气体失控后,通知井场周围2km以内的居民、学校、厂矿等单位人员迅速撤离。

16.11通知上级部门及当地有关政府负责人。

16.12请求当地公安、武警及医疗卫生部门等协助救护。

16.13控制住井内H2S溢出后,应对井场各岗位和可能积聚H2S的地方进行浓度检测,制定恢复生产措施。

17H2S中毒救护措施

17.1进入毒气区抢救中毒人员之前,抢救人员应先戴上正压式呼吸器。

17.2发现中毒者立即从H2S毒气区抬到通风且空气新鲜的上风地区。

17.3若中毒者能自行呼吸,要保持中毒者处于放松状态,并给予输氧。

随时保持中毒者的体温,不能乱抬乱背,应将中毒者放于平坦干燥的地方就地抢救,然后将中毒者送至最近医疗机构或求助当地120急救中心,途中应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

17.4如果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和心跳,应立即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器、胸外心脏挤压法和口对口吹气法等方法进行抢救。

17.5当呼吸和心跳恢复后,可给中毒者饮些兴奋性饮料和浓茶、咖啡,并专人护理。

17.6如果眼睛受到轻度伤害,可用干净水彻底清洗,也可进行冷敷。

18应急纪律和应急演练要求

18.1应急纪律基本要求:

现场所有人员,应听从应急小组的安排和调度。

不准擅自处理、盲目行动及蛮干。

18.2应急演练基本要求:

18.2.1含有H2S气体井在开钻前,钻井队必须进行应急演练,员工熟练程度符合标准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演练。

18.2.2要做好应急演练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有专人对防护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检测,并做好维修、检测记录,保持灵活好用。

18.2.3各钻井队一年至少进行两次H2S溢流与中毒应急预案的演练,不断地总结经验,补充和完善应急预案。

19记录

19.1应急演习记录

19.2应急总结报告

20H2S中毒常用急救方法(见附录六)

21H2S防护器材使用方法(见附录七)

12

附录一: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空气中浓度

mg/m3³

生理影响及危害

0.04

感到臭味

0.5

感到明显臭味

5.0

有强烈臭味

7.5

有不快感

15

刺激眼睛

35-45

强烈刺激粘膜

75-150

刺激呼吸道

150-300

嗅觉在15min内麻醉

300

暴露时间长则有中毒症状

300-450

暴露1h引起亚急性中毒

450-525

4-8h内有生命危险

525-600

1-4h内有生命危险

900

暴露30min会引起致命性中毒

1500

引起呼吸道麻醉,有生命危险

1500-2250

在数分钟内死亡

注:

1PPm=1.4mg/m3

附录二:

内、外部救援机构的联系电话:

附件三:

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

附件四:

硫化氢浓度达到10ppm(×10-6)时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图

附件五:

危险区气体有可能侵入的公共区域或设施内负责人的姓名与电话号码。

1)各级政府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2)有关学校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3)有关厂矿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附录六:

应急物资准备

1)固定式H2S监测仪1套。

2)便携式H2S监测仪至少10部。

3)正压呼吸器20套,空气压缩机一台。

4)鼓风机5台。

5)安全帽60顶。

6)风向标三套。

7)氧气袋:

XX袋。

附录七H2S中毒常用急救方法

1口对口呼吸法

1)救护人员双腿跪于病人头部的一侧。

2)用手指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

3)使病人的头部向后仰,并拉其下腭使其伸出,打开呼吸道。

4)救护人员深呼吸气一口,对准病人的嘴,将气吹入,同时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造成吸气。

5)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2胸外心脏挤压法

1)将病人仰卧于坚固而平整的表面上。

2)双腿跪于病人胸侧,或骑跪在病人腰部双侧,面朝病人,两臂伸直,双掌重叠。

3)手臂与病人胸骨垂直,手侧掌根压在胸骨2/3与此同时/3交界处,垂直用力按压。

4)以80-100次/分的频率按压,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半。

5)在被按压心脏的同时,据实际情况可配合口对口人工呼吸。

附录八正压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1)弯腰将双臂穿入肩带。

2)双手卡住气瓶中间,缓慢举过头顶,背在身后。

3)拉进肩带,固定腰带,系牢胸带。

4)将面罩上的一条长脖带套在脖子上,面罩跨在胸前。

5)由下向上戴上面罩。

6)打开气瓶阀,收紧面罩系带。

7)关闭气瓶阀,呼吸几次检查面罩的气密封。

8)打开气瓶阀,正常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指数值,当压力下降到6MPa时,应及时撤离现场。

同时报警器也会发出报警声响,提醒使用者及时撤离现场。

9)用完后,卸下呼吸器,关闭气阀,用清水冲洗干净装入包箱内。

钻井队H2S溢出与中毒应急流程图(钻井队)

H2S溢出浓度值超过10PPm,或录井仪器发出报警,发现的人员应立即通知司钻,并赶到报警点发出警报。

有伤员时按照《人身伤害应急预案(钻井队)》进行救治。

司钻立即停止作业实施关井,司钻、内外钳工戴上防毒面具后留在井场上值班,其它人员应全部撤离到上风集合地点。

现场应急小组成员,检测H2S的含量,同时应急小组组长立即将井上情况向公司生产调度室汇报。

若H2S含量低于10PPM可进行循环观察,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若H2S含量高于10PPM,则应进行循环压井。

当井内H2S气体溢出继续增大难以控制,浓度达到20PPM时,队长下达指令实施关井。

立即疏散人员到上风处且远离井场到安全位置。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配戴防护用品,保证在H2S浓度较高或浓度不清的环境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逃离和必要的应急处理作业。

进行事故调查

井队关井后决定放喷点火时,负责人点火人员应配带防护器具,并在上风方向,离火口距离不得少于10米,用点火枪远程射击。

点火后立即报告公司生产调度室,等待公司处理。

关掉井场入口处大门,并派人巡逻。

要把红旗悬挂在大门上,它标志着钻机附近极度危险。

当井内H2S气体失控后,通知井场周围2km以内的居民、学校、厂矿等单位人员迅速撤离。

控制住井内H2S溢出后,应对井场各岗位和可能积聚H2S的地方进行浓度检测,制定恢复生产措施。

通知上级部门及当地有关政府负责人。

请求当地公安、武警及医疗卫生部门等协助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