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5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oc

年度

编号

大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

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类别个人课题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李岩

负责人所在单位大连市沙河口区昌平小学

负责人联系电话13704269622

填表日期2012年4月12日

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

2012年3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它相关栏目由申请人用计算机准确如实填写。

本表上报一式三份,其中《课题论证论证》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单独装订一式五份。

2、课题类别请按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步下发的课题指南范围类型填写。

如:

课程改革研究、德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学前教育等。

3、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

主题词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之间空一格。

4、课题负责人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研究。

主要参与者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负责人所在单位须填写名称加盖公章,表明内容属实,并承担本课题管理任务、信誉保证,提供完成课题的时间、条件。

5、预期成果包括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

其中最终成果形式有:

专著、译著、研究报告、工具书、电脑软件及其它。

最终成果请选项填写,最多选报2项。

6、经费预算

数据表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主题词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实践

负责人姓名

李岩

性别

年龄

28

行政职务

教师

专业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

联系电话

13704269622

邮政编码

116021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李岩

28

小学高级教师

本科

大连市沙河口区昌平小学

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工作成果及曾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

本人未取得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工作成果。

目前正参与学校的省级课题“小班环境下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本课题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语文课程标准》为构建全新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引领了方向。

小学语文作业不仅要减轻学生过多过重过量的负担,更要消除学生的精神负担。

2、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存在普遍的个性差异。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设计难易有别的分层作业。

但目前在自己的现实工作中,由于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较集中,布置作业时重复练习较多,而且经常是一刀切,统一布置,即使做到个别批改,仍阻碍了对优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导致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厌做语文作业,语文能力差的学生怕做语文作业,经常不及时完成。

如果能对语文作业的难度进行合理的分层,对语文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适当提高作业的难度,对那部分语文基础、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当地降低要求。

对语文作业在数量上区别对待,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愿意完成作业,喜欢完成作业,并在各自层面上有所发展。

3、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作业的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已经在教育一线引起了很多教师的重视,发表了很多新颖观点的论文和论著。

本课题力争在前人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快捷、有效的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形式,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国外分层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克托费德罗维奇•沙塔洛夫在他的《教育散记》中主张编两类练习题集:

第一类集子中的全部习题,是必做题,不论学生对这门功课是否有兴趣,难度应使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完成;第二类集子中的习题是选做题,专为对该门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编写,其难度要符合学优生的能力。

学困生较多的日本筱井旭高中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一种是不顾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对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家庭作业,其实验结果是即使惩罚再严厉,学生仍有不交作业的;另一种则考虑到学生个体学习差异,分别布置与其相适应的家庭作业,其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

美国教师在布置庭作业时提倡要有必做和选做之分,其中必做的作业是为了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补偿教育的机会,而选做的作业则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这些做法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分层作业设计的思想。

2、国内分层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

翻阅国内关于分层作业设计的资料可以发现,我国分层作业主要依据作业的难易程度,而且对分层作业设计研究较多的集中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当然其中不乏发表了很多新颖观点的论文和论著。

沈亚芳曾在《作业要分层设计分类评价》一文中指出作业分层设计,是指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分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

曹秀华提出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设计,其分层作业设计如下

(1)作业量的分层。

对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减少作业量;对作业不够认真或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

(2)作业难度的分层。

针对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3)提倡自主选择作业。

钟玲认为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实施分层作业,为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她提到较可行的做法是把每日作业划分为3个层次:

基础知识训练、扩展知识应用、问题解决。

纵观国内有关作业设计的多为一线教师的经验之谈,其中多数为泛泛之谈并没有系统地研究分层作业设计,只是从某个角度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多数谈的是对作业内容难度的分层,没有对作业从目标、内容、布置和评价整个系统性的分层设计。

(三)、课题的界定。

作业分层设计: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设计一定量的作业,其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使作业练习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

通过长时间的实施以后,使使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分层作业真正起到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明确小学生语文作业的规则要求,学会主动地学习语文,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学生差异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寻找更快捷、针对性强的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方法。

3、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研究内容。

1、学生作业习惯和作业效果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小学语文作业适合分层设计内容的研究;

3、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形式的研究。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通过课题研究,使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科学化、生活化和最优化,便于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概念。

开发一款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跟踪软件,以便准确定位学生的差异和所属的层次。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的查阅,了解国内相关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状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分析学生的作业习惯和作业效果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施依据。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始终。

在明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研究方案,通过实践研究与专家咨询等方法,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从而形成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活动,总结出有价值的实践方法。

(二)、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2012.4――2012.7)

①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文献查阅。

②进行《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③学生作业习惯和作业效果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2、实施阶段:

(2012.8――2012.12)

①收集和编写适合本班实际的小学语文作业内容的梯度试题。

②制定适合本班情况的小学生语文作业的规则要求。

③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形式的研究和应用。

④开发一款“学生作业差异情况跟踪”的软件

3、提炼总结阶段:

(2013.1――2013.7)

整理提炼实践、研究资料,撰写“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一、主要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苏)沙塔洛夫.教育散记[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丁琳,叶立军.中美中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9

(1):

136-136.

【4】沈亚芳、唐维锦.作业要分层设计,分类评价[J].江西教育,1997,(5):

4-4.

【5】曹秀华.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J].教育探索,2006,(11):

40-40.

【6】白国雄.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指导与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7).

【7】张艳平.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3).

【8】程芳.分层作业设计的文献综述[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01).

【9】任敏.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0】陈素琴. 多元设计关注发展—课改中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05(16).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2004年本人在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学习期间,曾参与创新教育基金项目“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和实践”并获奖;2005年参与了校级课题“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2007年毕业论文《论儿童幸福教育》获2007届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本科毕业后在昌平小学工作至今,每时每刻都被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影响着,参与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的研究,并荣获论文二等奖。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购进大量课题研究所需书籍,保证研究资金的到位,并且尽一切努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电脑,打印机等相关硬件设备,保障研究的顺利进行。

2、学校要求行政、总务、各部门树立为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保证课题实施的时间、设备、资料,主动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服务和支持。

四、预期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准备阶段:

(2012.4――2012.7)

①《学生作业习惯和作业效果的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②进行《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调查报告

开题报告

李岩

2、

实施阶段:

(2012.8――2012.12)

①编写《语文作业分层练习》电子试题。

②制定适合本班情况的小学生语文作业的规则要求。

③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形式的研究和应用。

④开发一款“学生作业差异情况跟踪”的软件

论文

软件

李岩

3、

总结阶段:

(2013.1――2013.4)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李岩

最终研究成果(最多限报2项)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3.4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李岩

五、经费预算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经费预算说明

金额(元)

1、

软件开发

购买模板

500元

2、

打印费用

设计作业的输出

500元

3、

资料费用

购买参考书籍

500元

合计1500元

六、评审意见

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年月日

评审组成员名单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年月日

登记号

大连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

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

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

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本课题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语文课程标准》为构建全新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引领了方向。

小学语文作业不仅要减轻学生过多过重过量的负担,更要消除学生的精神负担。

2、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存在普遍的个性差异。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设计难易有别的分层作业。

但目前在自己的现实工作中,由于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较集中,布置作业时重复练习较多,而且经常是一刀切,统一布置,即使做到个别批改,仍阻碍了对优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导致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厌做语文作业,语文能力差的学生怕做语文作业,经常不及时完成。

如果能对语文作业的难度进行合理的分层,对语文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适当提高作业的难度,对那部分语文基础、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当地降低要求。

对语文作业在数量上区别对待,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愿意完成作业,喜欢完成作业,并在各自层面上有所发展。

3、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作业的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已经在教育一线引起了很多教师的重视,发表了很多新颖观点的论文和论著。

本课题力争在前人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快捷、有效的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形式,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国外分层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克托费德罗维奇•沙塔洛夫在他的《教育散记》中主张编两类练习题集:

第一类集子中的全部习题,是必做题,不论学生对这门功课是否有兴趣,难度应使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完成;第二类集子中的习题是选做题,专为对该门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编写,其难度要符合学优生的能力。

学困生较多的日本筱井旭高中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一种是不顾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对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家庭作业,其实验结果是即使惩罚再严厉,学生仍有不交作业的;

——活页1——

另一种则考虑到学生个体学习差异,分别布置与其相适应的家庭作业,其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

美国教师在布置庭作业时提倡要有必做和选做之分,其中必做的作业是为了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补偿教育的机会,而选做的作业则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这些做法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分层作业设计的思想。

2、国内分层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

翻阅国内关于分层作业设计的资料可以发现,我国分层作业主要依据作业的难易程度,而且对分层作业设计研究较多的集中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当然其中不乏发表了很多新颖观点的论文和论著。

沈亚芳曾在《作业要分层设计分类评价》一文中指出作业分层设计,是指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分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

曹秀华提出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设计,其分层作业设计如下

(1)作业量的分层。

对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减少作业量;对作业不够认真或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

(2)作业难度的分层。

针对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3)提倡自主选择作业。

钟玲认为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实施分层作业,为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她提到较可行的做法是把每日作业划分为3个层次:

基础知识训练、扩展知识应用、问题解决。

纵观国内有关作业设计的多为一线教师的经验之谈,其中多数为泛泛之谈并没有系统地研究分层作业设计,只是从某个角度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多数谈的是对作业内容难度的分层,没有对作业从目标、内容、布置和评价整个系统性的分层设计。

(三)、课题的界定。

作业分层设计: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设计一定量的作业,其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使作业练习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

通过长时间的实施以后,使使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分层作业真正起到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明确小学生语文作业的规则要求,学会主动地学习语文,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学生差异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寻找更快捷、针对性强的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方法。

3、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研究内容。

1、学生作业习惯和作业效果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小学语文作业适合分层设计内容的研究;

3、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形式的研究。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通过课题研究,使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科学化、生活化和最优化,便于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概念。

开发一款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跟踪软件,以便准确定位学生的差异和所属的层次。

——活页2——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的查阅,了解国内相关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状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分析学生的作业习惯和作业效果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施依据。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始终。

在明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研究方案,通过实践研究与专家咨询等方法,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从而形成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活动,总结出有价值的实践方法。

(二)、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2012.4――2012.7)

①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文献查阅。

②进行《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③学生作业习惯和作业效果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2、实施阶段:

(2012.8――2012.12)

①收集和编写适合本班实际的小学语文作业内容的梯度试题。

②制定适合本班情况的小学生语文作业的规则要求。

③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形式的研究和应用。

④开发一款“学生作业差异情况跟踪”的软件

3、提炼总结阶段:

(2013.1――2013.7)

整理提炼实践、研究资料,撰写“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活页3——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一、主要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苏)沙塔洛夫.教育散记[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丁琳,叶立军.中美中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9

(1):

136-136.

【4】沈亚芳、唐维锦.作业要分层设计,分类评价[J].江西教育,1997,(5):

4-4.

【5】曹秀华.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J].教育探索,2006,(11):

40-40.

【6】白国雄.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指导与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7).

【7】张艳平.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