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05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14 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docx

714污水处理厂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

选择池、氧化沟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子项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建筑抗震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本子项工程为2座。

采用的基础形式为混凝土片筏基础,垫层采用C15沥青混凝土垫层;主体结构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0.8Mpa(P8),抗冻标号D150。

建筑结构尺寸为长×宽×高=113.05m×36.5m×6.8m,底板厚500mm,池壁厚250~450mm。

底板顶标高为1108.5m,池体埋深3.7m。

池体设置纵向变形缝1条,横向变形缝4条,贯穿整个池体构筑物。

底板变形缝处设置2道橡胶止水带,池壁变形缝处设置1道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宽为400mm,厚为8mm。

2.工程施工特点

2.1本工程为污水处理厂中最大的构筑物,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包括结构强度,整体稳定及抗渗防漏等,且混凝土表面不允许出现任何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2.2由于污水处理构筑物的特殊性,要求同一个施工断面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浇筑过程中不允许产生硬接缝,这就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中建立一个连续作业的保障体系,包括混凝土供应、人员配备、机械设备等组织。

2.3构筑物池壁较高,形状较复杂,混凝土方量较大,浇筑难度较大。

而且混凝土为甲供商品混凝土,因此混凝土供应是否及时、混凝土质量

是否符合要求、组织是否合理是搞好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3.施工降水

考虑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情况,施工降水采用大口井及潜水泵进行降水。

4.主要施工工艺

4.1基坑开挖及垫层

基坑开挖的顺序为:

排水→基坑开挖→基底清理→边坡

(1)降水

采用大口井降水后,不断查看井内水位情况,当井内水位低于开挖基坑底标高1m以上,便可开始进行基坑开挖。

(2)基坑开挖

采用挖掘机一次性挖到设计标高以上20cm,再用人工清理到设计标高。

基坑清理和边坡清理紧跟土方开挖进行,随挖随清。

为了保证厂区土方自行平衡,土方一律不外运。

(3)素混凝土垫层

素混凝土垫层标号为C15,厚度为100mm,施工分条状立模,分条施工时先外侧、后中间,条与条之间跳开施工,每条宽度控制在5m以内,以确保垫层平整度、标高精度。

垫层模板采10cm宽小钢模板拼接,并固定,混凝土采用固定泵送至现场,人工摊铺,平板式振捣器振捣,人工抹平。

对于有集水坑的垫层,则先施工好集水坑,待垫层施工到该处时采用人工找平、抹面。

4.2池体施工缝的设置

根据池壁高度与池体结构情况,在水池池壁施工中我们设置二处水平施工缝,第一处在池底板顶面以上50cm处设水平施工缝,施工缝处埋入~3×400mm的钢板止水带,第二处施工缝设在有顶板处,顶板以下50cm处,第二处施工缝均设凹缝,凹缝宽10cm,深5cm。

4.3底板施工

底板按钢筋→模板→混凝土顺序施工。

选择池、氧化沟由于底板被变形缝分成10块,采取2座同时施工,每座选择池、氧化沟混凝土浇筑时由2个班组同时浇筑,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进度。

因而块与块之间的施工顺序必须合理安排。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底板顶面0.5m高池壁与底板一同施工。

底板施工顺序见下图:

1号池

 

施工顺序:

2号池

 

施工顺序:

(1)钢筋施工

钢筋采用钢筋加工场制作成型,运到现场绑扎。

对于长度较长的钢筋采用对焊接头。

先绑扎底板下层钢筋,并用厚35mm的预制垫块按1m见方设置将下层钢筋架空,再绑扎上层钢筋,上层钢筋用马登筋架空固定在设计标高上,马登钢筋型号为Φ12@800×1200,按2m间距梅花形分布。

最后绑扎池壁预留钢筋和导流墙预留钢筋,为了便于底板混凝土施工,池壁水平分布筋暂施工到底板以上600mm,底板顶面600mm以上的钢筋则暂用钢管架固定。

 

 

(2)变形缝施工

变形缝处采用尺寸为8mm厚、400mm宽的橡胶止水带,待伸缩缝钢筋绑扎完毕,放入橡胶止水带,止水带拐弯处接头由供货厂家定制,现场热接。

止水带长度按厂家提供的最大长度下料,以减少接缝。

变形缝内填SGJL双组份聚硫密封胶。

为防止止水带在施工中移位,在设计几何尺寸外用铁丝将止水带固定在加强筋上。

(3)模板施工

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有三种形式

①池壁处模板

两侧均采用竹胶板,该段模板高度为60cm,内侧有0.4×0.4m的肋角,上部模板则垂直于底板,外侧模板同底板有一定角度,内侧模板预先加工成型。

圆弧段,竹胶板将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成相应弧度的定型模板。

 

②底板侧模

底板厚0.4m,采用竹胶板拼装,外支撑采用钢管斜撑,为防止底板模板与垫层间缝隙漏浆,在施工模板前沿底板线做一条3cm×3cm的水泥砂浆倒角,模板安装时下部紧贴倒角既可防止漏浆,又可保证尺寸准确。

③变形缝处的模板

变形缝处的模板采用木制,分成两块,每块宽0.2m,为将止水带固定在模板上,一侧钉一条木档,当两片模板拼接成型时将止水带节头卡在木档中,如图所示。

 

模板外侧用木档支撑,内侧用垫块支撑到底板钢筋上。

(4)底板混凝土施工

①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为抗渗P8,浇筑中不能中断,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要充分,准备工作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商品混凝土充足,运输线路通畅,水电供应不会中断,模板及钢筋稳定坚固,设备工作正常,人力配备充分。

混凝土浇筑中,两人负责插入式振捣,四人负责摊铺,两人负责括平,四人负责抹面。

混凝土振捣中做到插入均匀,快插慢拨,振捣充分。

止水带处的混凝土浇筑是关键的部位,浇筑时,先将止水带向上拉,混凝土离止水带50cm远处下料,用插入式振捣器将混凝土缓慢向止水带下部赶,等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高度达到标高后,则将止水带向下由内向外侧压平,然

后人工将混凝土铲到止水带上面,并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水平振捣。

对于池壁处底板,先将该处底板浇到设计标高,停一个小时后人工将混凝土铲到池壁模板内振捣密实,并抹平。

②底板平整度控制

底板面积较大,平整度难以控制,在施工底板混凝土前,先在底板钢筋网上,按2m间距设置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均匀有规律分布,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以标高控制点控制底板标高。

以3m铝合金括尺控制混凝土平整度。

③混凝土养护

待混凝土终凝后,即在混凝土面上铺上薄膜草袋洒水养护。

4.4脚手架施工

脚手架设置在壁板两侧各0.5m处,按立杆间距1.5×1.8m分布,横杆间距1.8m分布,脚手架宽1.8m,以便于顶部混凝土运输。

为便于壁板模板安装,脚手架与壁板间距0.5m。

由于脚手架高度有5.0~5.5m左右,因而每层横杆上均布脚手片,并按每10m设斜杆加固。

在脚手架顶部两侧设护栏,护栏高1m,中间设两道横杆防护。

4.5池壁和导流墙施工

(1)池壁导流墙钢筋

①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开始施工池壁及导流墙钢筋。

将竖向钢筋调直,并将钢筋底部浮浆清理干净。

竖向按5m间距设立定位钢筋,严格控制定位钢筋的垂直度、间距。

②绑扎分布筋

先在定位筋上按分布筋间距用粉笔标出分布筋位置。

然后由下向上绑扎分布筋,绑扎时随时调整竖向钢筋的水平间距,先绑定位筋,后绑扎其它竖向钢筋。

③绑扎拉结筋,每绑扎5根水平分布筋即将该段的拉结筋绑扎到位,为保证钢筋不发生偏斜,在池壁钢筋内增设斜向定位筋。

④池壁钢筋施工完毕,按设计要求,绑扎伸缩缝,洞口加强筋和预埋件钢筋。

(2)池壁模板施工

顶部有顶板的池壁分两次立模,第一次立模到顶板以下50cm处,第二次立模到顶板顶,与平台梁、走道板一起浇筑。

①壁板模板

壁板模板采用大型竹胶板,竹胶板尺寸为1.22×2.44m2,厚16mm,在施工前,先将竹胶板边修整,使对角线误差在0.5cm以内,然后按60cm×60cm间距打ф14圆孔,圆孔要求分布均匀、整齐。

为增加模板刚度,按60cm间距在模板一侧钉5cm×5cm方木,穿墙拉杆采用ф14拉杆,拉杆上设双定位片,定位片采用3×40×40mm钢片制作。

②模板计算

计算说明

池底板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内外池壁处搭设满堂脚手架(施工操作及池壁支撑用),钢管立脚为2m×2m,搭设高度为1.8m/道。

池壁模板支撑如图示:

采用Ф14/Ф12拉杆为内拉杆,拉杆间距为60cm,为防止拉杆滑丝,在池壁下部的拉杆上设双螺帽。

拉杆的止水片采用40mm×40mm钢片焊接,钢片厚度为3mm,止水片设三道,外侧两道用以固定保护层和壁板宽度。

保护层木垫块待拆模后取出,割除墙外的栏杆头,以同标号砂浆补平。

模板应平整严密,为保证不漏浆,模板接缝处嵌海绵条。

预留洞外模板开振捣口,待该部位振捣密实后在封板固定。

池壁模板支撑计算

1)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F=0.22rct0β1β2v1/2

F=rcH

侧压力标准值取上面两个公式计算所得的较小值

rc=24KN/m3

t0=200/(T+15)=200/(15+15)=6.67

β1=1.2(外加剂修正系数)

β2=1.0(现场坍落度在10~12cm)

v=1.5m/h

H=4.9m

则F=0.22rct0β1β2v1/2

=0.22×24×6.67×1.2×1.0×1.51/2

=51.76KN/m2

F=rcH

=24×4.9

=118KN/m2

故荷载标准值F=51.76KN/m2

侧压力设计值F6=1.2×F=62.11KN/m2

有效压头h=F6/rc=2.59m

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为2KN/m2

水平荷载设计值F6=1.4×2=2.8KN/m2

3)模板验算

如图所示,竖肋为60×80方木@300,横肋为2根Ф48钢管@600,取β1板为研究对象。

则LX=30cm

Ly=60cm

LX/Ly=0.5

按双向板(四边以承固定板)计算,

查《静力计算手册》可得:

KMx=0.0400

KMY=0.0038

KF=0.00253

A、求板跨中弯矩

MX=KmX·ql2

My=Kmy·ql2

q=62.11KN/m2=6.211N/cm2

l取矩形边长最小值,即l=30cm

MX=0.0400×6.211×302=223.596N·cm

My=0.0038×6.211×302=21.24N·cm

取泊松比u=1/12

MX(u)=MX+u·My≈225.4N·cm

My(u)=My+u·MX≈39.9N·cm

Mmax=225.4N·cm

板面的截面抵抗矩W(取板宽为1cm)

W=bh2/6=1×1.62/6=0.43cm3

σmax=Mmax/W=5.28×102N/cm2

[σ]=20×102N/cm2

σmax<[σ]

B、支座弯矩:

Kmx(0)=-0.0829

Kmy(0)=-0.0570

Mxo(u)=Mx0=K(mx)(0)·ql2

Myo(u)=My0=K(my)(0)·ql2

Mxo(u)=-0.0829×6.211×302=-458.4N·cm

Myo(u)=-0.0570×6.211×302=-318.6N·cm

σmax=Mmax/W=-458.4/0.43=10.74×102N/cm2

[σ]=20×102N/cm2

σmax<[σ]

C、挠度:

f=Kf·ql4/Bc

q=51.76KN/m2

l=30cm

Bc=E·h3/12(1-u2)

E=5.0×102KN/cm2

h=1.6cm

u=1/12

Bc=5.0×102×1.63/12[1-(1/12)2]=1.69×102KN·cm

f=0.00253×51.76×10-4×304/(1.69×102)

=6.3×10-2cm=0.063cm

允许挠度[f]=l/400=60/400=0.15cm

f<[f]

4)拉杆、螺栓验算

Ф14拉杆每隔60cm一道(水平、垂直),则Ф14拉杆所受拉力

T=(62.11+2.8)×0.6×0.6=23.3676KN

Ф14拉杆允许拉力为215N/mm2×π×142/4=33.1KN

故Ф14拉杆所受拉力小于其允许拉力。

M14对拉螺拴的允许拉力为17.80KN

故采用双螺帽。

5)竖肋验算

竖肋受力如右图所示:

q1=6.221×30=186.33N/cm

q2=0.28×30=8.4N/cm

竖肋为60×80方木@300,

则:

W=bh2/6=6×82/6=64cm3

I=bh3/12=6×83/12=256cm4

按连续梁理论:

A、跨中弯矩

Mmax=0.042·ql2

l=60cm

Mmax=0.042×186.33×602=2.82×104N·cm

σmax=Mmax/W=2.82×104/64

=4.4×102N/cm2

材料允许[σ]=14N/mm2=1.4×103N/cm2

σmax<[σ]

B、挠度

f=5·ql4/384E·I

E=1×104N/mm2=1×106N/cm2

I=256cm2

q=5.176×30=155.28N/cm

l=60cm

f=5×155.28×604/(384×1×106×256)

=10.2×10-2cm=0.102cm

-允许挠度[f]=l/400=60/400=0.15cm

f<[f]

横肋验算

横肋受力如右图所示:

横肋为2根Ф48钢管,

Ф48钢管的截面抵抗矩W=5.08cm3

截面惯性矩I=12.19cm4

q=6.211×60=372.66N/cm2

按连续梁理论:

A、跨中弯矩

Mmax=0.042·ql2

l=30cm

Mmax=0.042×372.66×302=1.41×104N·cm

σmax=Mmax/W=1.41×104/(2×5.08)

=1.39×103N/cm2

材料允许[σ]=215N/mm2=2.15×104N/cm2

σmax<[σ]

B、挠度

f=5·ql4/384E·I

q=5.176×60=310.56N/cm2

l=30cm

E=206×103N/mm2=2.06×107N/cm2

f=5×310.56×304/(384×2.06×107×2×12.19)

=6.52×10-3cm=0.00652cm

允许挠度[f]=l/400=30/400=0.075cm

f<[f]

综上计算,该模板及支撑可满足强度及变形要求。

选择池及氧化沟壁模板及支撑示意图如下图:

 

③模板拼装

模板拼装时,先拼装一侧模板,并用钢筋排架固定,待该侧模板平整度、稳定度及保护层均符合要求后,再安装另一侧模板。

为防止漏浆,模板拼缝处侧用海棉条镶嵌。

为确保底部模板稳定,不漏浆,在施工池壁模板前,沿池壁底线做定位砂浆带,定位砂浆带用C25水泥砂浆浇筑,尺寸为3cm×3cm直角三角形。

(3)池壁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先用相同标号的水泥砂浆铺到已有混凝土面上,然后将混凝土倒入模板内。

池壁混凝土采用泵送到施工平台上,然后人工入模。

施工平台采用钢管搭设,沿池壁方向每5m搭设一处,每个平台面积3m2,接料斗采用钢板焊制,料斗边框高50cm,长2m,宽1.5m。

混凝土下料采用溜槽下料。

混凝土振捣采用人工插入式振捣。

对于有洞口预埋件的地方应加强该地方的振捣。

浇筑顺序为:

从模板一侧的封头处开始,每隔5m做一个下料点,每个下料点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2m以内。

混凝土浇筑速度也控制在2m/h以内,并且在浇筑中随时观测模板变形、位移情况及时纠正加固。

(4)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施工后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洒水养护,同时推迟拆模板时间,一般情况5~7天后拆模,拆模后仍要进行盖草袋洒水养护。

(5)池壁伸缩缝施工

池壁伸缩缝模板用木板加工,加工方法同底板伸缩缝模板,封头模板用定位钢管固定。

在混凝土浇筑时,插入式振捣器在离缝30cm以外振捣,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

4.6平台梁板、走道板、混凝土踏步施工

(1)平台梁板

①平台梁板模板采用竹胶板,将平台梁底模按结构尺寸安装固定。

②在底模上绑扎钢筋。

③钢筋验收合格后支梁外侧模,并将外侧模安装固定。

④平台梁混凝土施工采用人工将混凝土运到现场,人工下料,插入式振捣,混凝土浇筑分层振捣密实。

(2)走道板施工

走道板施工与平台梁施工相似,先安装底模,后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走道板面采用铁板收光。

(3)混凝土踏步施工

混凝土踏步施工与平台梁、走道板施工相似,先安装底模,后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踏步顶面用铁板收光。

4.7试水

试水水源采用自来水操作如下:

试水前准备工作→池体结构检查→临时封堵管口→清扫池内杂物→接通水源→注水→设水位观测标尺、水位测针→水池沉降观测→水位沉降及蒸发量测定记录、填表

(1)注水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深度1/3,然后进行沉降观测,当平均沉降速率小于5mm/d,方可进行下一级的充水。

注水上升速度1m/d,相邻两次充水的时间间隔不少于24h。

以便混凝土吸收水分后,有利于混凝土微裂缝的愈合。

(2)水位观测

注水时的水位用水位标尺固定在池壁上,初读数在注水到设计标高24h以后读取,终读数与初读数时间间隔24h以上。

(3)蒸发量的测量

蒸发量读数与水池注水初读数、终读数同时读取。

水池的渗水量按规范标准计算。

试水时仔细观察池体有无不均匀沉降,渗漏产生,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试水合格后即可进行安装工程施工。

4.8构筑物附属结构施工

附属结构工程有回填土、栏杆、楼梯等,这些项目均安排在主体构筑物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穿插施工。

栏杆、楼梯、外墙装饰等工程是整个池体质量的直观体现,施工时更要严格把关。

回填土施工时,要预先做好标准击实试验,严格分层夯实,尽量减少回填土的沉降量。

覆土前应将基坑底清除干净,坑内不得积水,覆土粘土对称回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